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58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遁去的铜鼓文化——宜州文化漫笔

[复制链接]

246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7-27
注册时间
2007-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19:1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遁去的铜鼓文化——宜州文化漫笔之二十

2008-05-03 12:26:15  作者:李楚荣  来源:春绿宜州文化网  浏览次数:98  文字大小:【】【】【
简介: 神秘的红水河流域,于崇山峻岭中竞收藏传世铜鼓 ...

神秘的红水河流域,于崇山峻岭中竞收藏传世铜鼓一千四百余面,几乎与全国馆藏铜鼓总数相等,而且至今尚在使用,是名副其实的“铜鼓之乡”,有鉴于此,河池市正密锣紧鼓,筹划向联合国申报“世界口头文化遗产”。我的上司,亦是我的朋友,河池市文物管理站站长梁富林,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以非凡的胆魄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十余年来致力于河池铜鼓的实物调查和相关口碑的收集,爬山涉水于东巴凤、天峨、南丹的深山村寨,用“筚路蓝缕,功莫大焉”来概括他的工作是毫不过分的。现在他的资料整理工作已浮出水面,撰写“河池铜鼓”一书亦是情理之中是事了。富林先生避开金城江的喧嚣和俗事,躲到宜州,藏与下枧,集中精力撰写此书。作为朋友,一方面我除了要尽地主之谊于生活上照顾一下之外,另一方面我也想为他收集一些信息,于是我向他提供地方文献中有关铜鼓的记载资料。

铜鼓山:在功德里(庆远府志)。

铜鼓桥:在城东南六里的铜鼓泉上,今废。(府志)

按铜鼓桥在城东五里小歇村西。(宜山县志)

道光五年(1825),龙门司交椅村民在铜鼓岩前田内掘得一铜鼓,重一百六十斤,太平圩人争购买,经宜山县断令,舁至神庙安置,以留古迹。(府志)

更旧城之东门为中谯楼,上置铜鼓刻漏,后皆毁于火。(县志)

铜鼓村,在矮山乡,属六桥村辖。

除此之外,城南郊五里的鹏村前也有一铜鼓桥。

在河池市所辖的十一个县市的地方文献中,有关铜鼓的文字记载,恐怕只有宜州了,这些信息使我与富林先生惊喜万分。原广西博物馆长、著名铜鼓专家蒋廷瑜先生在其著作《铜鼓通论》中统计广西有铜鼓村13个,恐怕宜州的这个铜鼓村不在其中。于是我们决定对宜州的铜鼓命名地进行拍照和调查。

2004917上午,我们驱车先到城东拍摄小歇村旁的铜鼓桥,再到城西南鹏岭村拍摄村前的铜鼓桥,后到城西南三十里的六桥村管辖的铜鼓村。进了村,在村中一空地上见有四五人小坐聊天,我上前正欲自我介绍,村人说曾在电视上见过我,知道我的身份。当我言明到此是来调查铜鼓的,村人竟七嘴八舌嚷开了,十分热烈地告诉我们:约为1978年,村人在犁地种玉米时,出土一面铜鼓,但遗憾的是,村人打烂鼓身,作为废铜卖给南宁来的收购者。根据村人对铜鼓的描述,我们认定该村出土的铜鼓为“冷水冲型”。于是,我问村人:“你们铜鼓村是历史就叫铜鼓村,还是因为出土了这面铜鼓后,才叫铜鼓村的?”村人告诉我们,此村从古至今都名铜鼓村,这着实让我们顿感此村的神秘和不可思议了。非但如此,村人还告诉我们,铜鼓出土地点也是自古以来就叫“铜鼓地”,这更加大了我们心中的神秘感。于是我们问及当时挖出铜鼓的人是否健在?村人说:当时是三个人共同挖出铜鼓,现在两人已逝去,只剩一人了。我们立即要村人带我们去找这个唯一健在的村人。这是一个八十七岁的老人,姓莫,身体尚健,手脚不笨,耳朵不聋,眼睛不朦。我们向老人询问了当时铜鼓出土时的一些情况后,希望他能带我们到铜鼓地看一下出土地点。铜鼓地在村东南二公里处,车子可到达。铜鼓地南靠菜峒山,为一缓坡岭地,此时已近中秋节,一望无垠的甘蔗郁郁葱葱,将我们几人淹没于一片浓绿之中。我想。这神秘的铜鼓文化怎么就隐藏于这一片山岭之中呢?这时老人喃喃自语:“听前辈人讲,我们铜鼓村以前凡有什么活动,就敲打铜鼓,结束后仍将铜鼓埋于地下。”这又是一个神秘的传说。

带着对铜鼓村的神秘,我们驱车到北牙乡交椅村。《庆远府志》载村人在该村铜鼓岩前田中曾出土一面重达一百六十斤的铜鼓,我们就此记载询问村人,村人竟无一人知晓该村在近二百年前曾出土过铜鼓。该村的铜鼓是不是像铜鼓村名一样,自古以来就叫“铜鼓岩”,而不是因为出土了铜鼓才叫“铜鼓岩”的?如果自古就名“铜鼓岩”,这口碑断裂的严重性,在无可奈何之下,我望了望交椅村同样郁郁葱葱的大片桑田,顿感“沧海”的变化,又一次困惑:铜鼓文化怎么就隐藏于这一片山岭之中呢?

第二天,我梳理一下调查的细节,发现一些疑点:1、既然从古至今都名“铜鼓村”,定有根据。而现在又确实出土铜鼓,证实“铜鼓村”名确有来历。问题是现在的铜鼓村民是否就是自古延绵下来的居民?2、铜鼓村离铜鼓出土地点有二公里之远,这是不合情理的,当时的村庄就应在铜鼓地旁。是否是因为水源的枯竭才迁徙到如今的村址?也就是说,铜鼓地附近当年一定有一条河流。我将这两个疑点告诉梁富林,先生亦有同感,觉得有必要再访铜鼓村。

1020,梁富林站长与我再次驱车造访铜鼓村,我们邀了村中几位老人到莫老汉家座谈。通过调查,我们知道铜鼓村现有108户,人口410人,主要是莫、张、梁、吴、潘姓,莫姓人口占70%,壮族,是该村的主要居民,老人说他们到铜鼓村已是十三、四代了,以此推算,莫姓应是清代初期迁入该村的。而梁、吴二姓为仫佬族,来到该村只有五、六代,应是清代末期才迁入铜鼓村的,人口比例很小。如此看来,铜鼓村民都不是原居住人,我们想了解有关铜鼓的口碑传说破灭了。我们又一次请莫老汉带我们到铜鼓出土地点。我首先问老人:“这一带以前是否有河流?”老人回答:“有,你脚下就是河床。”我低头认真一看,我们脚下确是干涸了的河床,厚厚的河沙把河床抬高了,与铜鼓出土地点的垂直高度一米多。沿着老人所指的河床,看出了这条旱河在茫茫的蔗海中时隐时现。据老人介绍,这是一条季节河,夏天雨季发大水时,距此二公里的马骡岩口就喷流出水,西北向流经铜鼓地,又经凤凰山脚,注入六桥村河。经老人指点,我看清了凤凰山,此山南面山腰一洞穴中于1998年曾出土一批新石器时代器物,有石斧、石锛 、陶纺轮等,特别是陶纺轮,为河池地区首次出土。这时,我眼睛豁然一亮,一石二鸟,今天解决了两个问题:1、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这些年是我心中的一个悬案,当年发现该遗址时,我就纳闷:山下怎么就没有河流呢?现在知道曾有一条河流淌过山下,这才符合百越部族崖洞葬的风水条件。2、这条干涸的河流告诉我,铜鼓村就应当在铜鼓出土地点,村民击打铜鼓祭祀娱神的活动就在这里举行,结束后就近埋藏,以待下次活动再挖出。需要指出的是,当年的这条河是常年流水不干涸的,是后来环境变化,成了季节河,没有水源,铜鼓村就被迫迁徙到有水源的今址。据村中老人说,传说是有两面铜鼓,现在确实出土了一面,还有另一面呢?口碑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铜鼓村的调查,印证了这个朴素的考证方法。

透过这些零星残缺的材料,我作了理性的思考,在铜鼓村出土的这面铜鼓之前,矮山乡良山冲出土过一面铜鼓,洛西乡果路村出土一面铜鼓,怀远镇冲英村亦出土了两面铜鼓,宜州所有出土的铜鼓都为冷水冲型,是二千多年前的器物。宜州亦是二千一百多年建县,结合新石器时代遗址加以考虑,百越部族一支的后裔——壮族三千多年前就在宜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铜鼓村便是宜州最古老的村落之一。他们普遍使用铜鼓,祭祀娱神,铜鼓文化是宜州居民的主体文化。宜州于西汉时期建县,自宋代以后升格为府,其地理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宜州盆地沃野百里,十分富蔗,岭外多有移民源源不断进入宜州,他们带来先进的汉文化,在与本地土著文化碰撞和交流中,土著文化是弱小的,一部分土著居民与汉人融合了,渐渐成为本土主体居民,汉文化渐占主导地位。而另一部分土著居民,他固守土著文化,但又挡不住汉文化的倾入,只有退到西部的红水河流域深山中,继续守卫本民族的文化尊严,而这种尊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铜鼓。《宋史》卷四十载“(抚水蛮)其族铸铜为大鼓,初成,悬庭中,置酒以召同类,争以金银为大钗叩鼓。去则以钗遗主人。”抚水蛮居住地为环江县与贵州接壤一带,是壮族先民的一支。从这个文献记载可知铜鼓在宋代仍是壮族的重器,又知铜鼓文化已从宜州退到贵州边境了。有宋以降,铜鼓作为重器礼器的功能渐渐减弱,而作为乐器的功能则越来越增强,于是铜鼓体形渐渐变小,制造工艺渐渐程式化、简单化。“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少数财主所拥有的重器,现在普通村民也拥有了,这或许是文化普及的现象吧!现在红水河流的深山中,几乎村村寨寨都藏有铜鼓,他们在丧葬祭祀中使用铜鼓,在重大的节日中也使用铜鼓、铜鼓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铜鼓文化成为大山中的主体文化。

铜鼓文化在世界多样文化中一枝独秀,象一朵奇葩绽放在红水河流域的深山中,而宜州的铜鼓文化早已隐遁得无踪无影,但出土众多的铜鼓和遗留至今的铜鼓地名,似乎向人们炫耀曾经辉煌的铜鼓文化。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690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8-9-25
注册时间
2008-5-18
沙发
发表于 2008-6-19 00:30: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也有一个,

我还得敲过呢,那铜鼓确实是布僚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认为僚官们应该领导布僚把僚的文化遗产保护好.


我是个民族主义者 我的民族是最优秀的 我为自己是僚族而自豪 团结僚族,振兴僚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板凳
发表于 2008-6-19 16:22:00 |只看该作者
东兰县为“铜鼓之乡”吧。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10-14
注册时间
2006-8-28
地板
发表于 2008-6-18 23:41: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的铜鼓文化渊远流长,应该保护和积极发展.


热爱祖国,热爱壮族! 团结民主,自强自立! 坚强勇敢,尚文尚武! 沉稳求实,积极上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5#
发表于 2008-7-13 16:42:00 |只看该作者

铜鼓文化在世界多样文化中一枝独秀,象一朵奇葩绽放在红水河流域的深山中,而宜州的铜鼓文化早已隐遁得无踪无影,但出土众多的铜鼓和遗留至今的铜鼓地名,似乎向人们炫耀曾经辉煌的铜鼓文化。

让人感慨多多!

让人感慨多多!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

听众

872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5-5-10
注册时间
2010-6-7
6#
发表于 2010-6-8 10:48:00 |只看该作者
去民族博物馆新馆看铜鼓,的确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0-1 07:31 , Processed in 0.19220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