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63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朋友们能介绍一下师公舞么?

[复制链接]

50

主题

0

听众

628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2-12-18
注册时间
2005-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12 11:4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月9日,广西上林县的壮族师公舞队正在表演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师公舞。广西上林县挖掘当地具有浓郁壮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以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彰显出地方旅游的新魅力。新华社记者 陈天湖 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郑重声明:如果我上面使用了“我们”等带有“代表”意思的言论,只代表和我有相同想法或者符合我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请无关人员勿要自作多情对号入座,在下不承担因“代表”产生的伤害所附带的任何责任。 最后请“代表欲文字狱”发明者不要胡搅蛮缠,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沙发
发表于 2005-5-12 12:30: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师公舞

“师公舞”是流传于广西武鸣、邕宁、都安、马山、上林、贵县、武宣、来宾、象州、宜山、河池、环江、柳江、钦州等县的一种属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壮族人民聚居的地区,除了信奉道、佛两教之外,还普遍盛行一种称作“梅山教”(或 称“三元教”、“师教”)的原始宗教,尊奉唐道相、葛定志、周护正为始祖,系多神信仰,是当地巫教、道教与古代傩礼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教派。壮族人民的传统习俗,天旱求雨、丰收酬神、驱鬼逐疫或料理丧事,需请“梅山教”师公(壮语称“公筛”,即巫师)主持盛大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的称谓各地不一,有“打醮”、“做斋”、“古筛”(壮语译音,意为做师)、“调芒庙(壮语译音,意为跳庙神)、“调筛”(跳师的谐音)、“唱师”等称呼。 师公在祭祀仪式中,除进行念咒、卜卦、请神、驱鬼等巫术活动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传说故事。师公所表演的各种跳神舞蹈,群众称之为“师公舞”。

  “师公舞”源于何时,民间艺人有些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周代,其唱本中确有“周朝唱师传下来”、“三元三圣号真君,周兴幽厉作谏臣,辞职参师为正教,究竟五行秘密文”等唱 词;一说源于黄帝时代,说黄帝就是运用梅山教密文战胜蚩尤的;又传唐、葛、周为皇帝母亲击鼓舞蹈,驱邪治病,皇帝封其为三元,遂“三元教”广为流传;又一说源于汉代,葛诸亮南征十洞蛮王时,有梅山教徒随征,后流落于十万大山传教,由此出现师公。以上种种,均属口头传说,没有可靠的文字依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公舞”起源甚古。与岭南 (广东、广西古称岭南)古代巫舞、傩舞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

  岭南古代巫舞盛行的情况,史书中尚有零星记载:“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 (《汉书》卷二五下《郊祀志》。“汉元封二年,平越得越巫,适有祠祷之事,令祠上帝, 祭百鬼”(明人邝堪若《赤雅》)。“獠者,……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号 之曰鬼,歌舞祀之,以求福利”(《粤西丛载》转引自《北史》)。“鸡骨占年拜水神(柳宗元诗《柳州峒氓》)。“家乡我事越巫”(李商隐诗《弄俗》)。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唐代之前,壮族先民所居住的岭南地区巫风盛行。有巫风必有巫舞,我们还可以从“花山崖壁画”及古代铜鼓纹饰上的人物图象中,进一步看到古代岭南巫舞的盛行情况及具体的舞蹈形象。

  花山崖壁画分布于左江两岸长达二百公里的地段上,共有壁画五十多处,场面宏伟,气势磅礴。壁画上的人物图象,有的八字蹲裆,双手平举;有的侧身半蹲,双手前推。他们排列成行,好似正随着铿锵的铜鼓声整齐踏步,缓缓起舞。据考古研究,认为这是壮族先民在庆祝渔猎丰收时,祭祀水神的大型歌舞场面。分别于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六年在西林县普驮、贵县罗泊弯出土的西汉墓葬铜鼓,鼓腰上刻绘了生动的舞蹈纹样,舞人们对对双双(或三人一组)上身裸露,下身着前短后长的吊铲(西南兄弟民族的古代服饰两面裙),展开双臂,翩翩起舞,那微微扭出的胯部,轻轻飘起的吊铲,舞姿生动、秀丽。铜鼓鼓腰上还有划船纹样,窄长的船身,首尾饰有鸟首和鸟羽,船上除划船人外,还有着吊铲执羽毛的舞人,高台后面插有细长的羽毛,台下有鼎状物器,看来这是一条祭祀的船。船中的高台,可能是祭台,台下的器物可能是某种祭器,我们初步推测,站在高台上的是奴隶主,站在船尾的是主持祭祀的巫师,这可能是一幅古代祭祀舞蹈的场面。这些丰富多彩的古代巫舞,后来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后代“师公舞”的某些舞姿却与古代巫舞有着许多相像之处。如上林“师公舞”中的扭胯动律与铜鼓舞蹈纹饰上的出胯舞姿有些相像;南宁市郊“师公舞” 中的“拉屎马”动作与壁画上的图象基本相似;钦州“师公舞”中的“马步”与壁画上的侧身人像也有雷同之感,这说明了一个民族在感情、性格、审美情趣上的延续性。

“傩舞”作为一种驱鬼逐疫的古礼与民间习俗,早在周代已盛行于宫廷和中原地区的北方农村。《周礼·夏官·司马》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及塘以戈击四隅,驱方良。”《后汉书·礼仪志》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从记载上可看出,古代傩礼是驱鬼逐疫,时间在除夕前一日和老人丧葬时,方相氏戴面具扮傩,服装是玄衣朱裳,道具是戈、盾和大鼗,这些恰恰与师公在“打醮”、“做斋”仪式中的祭祀内容、服饰道具都有相同之处。仪式最后,师公穿红袍、戴面具、执赶鬼杖(或剑器)到各家各户赶鬼的场面,则与方相氏索室驱疫如出一辙。再将在宋代已闻名京师的“桂林傩舞”与壮族“师公舞”相比,则发现有更多的共同之处。除了酬神祭祖、驱鬼逐疫的祭祀内容和戴面具跳神的表演形式基本雷同外,都者均属梅山教系统,都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在打击乐伴奏中,均以蜂鼓作为主要乐器,而且都说是由五乐师傅所制。这就说明壮族“师公舞”与傩舞的关系也很密切。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师公舞”可能源于岭南古代巫舞。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傩舞的表演形式,至唐、宋后,由于道、佛二教相继传入广西,又触到了道教的影响,师公艺人为了招徕观众,还大量吸取了民间的传统文艺、体育形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半宗教性、半文艺性的独特的表演形式了。由于壮族人民聚居的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各地“师公舞”的表演形式、风格特点和演唱内容也各不相同。流传于武鸣、河池、上林、钦州县的“师公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武鸣县的“师公舞”依附于古老的祭祀仪式,接受外来影响较少,形式古朴原始,表演者边唱边跳,曲调活泼,节奏鲜明,舞蹈动作朴实粗犷。仪式开始,主持祭祀的巫师身穿大红袍,头戴八卦帽,扎腰带,着戏靴,执法器(牙笏和镇坛木),在念咒诵经的过程中,即兴歌舞,表示祛邪解秽,开坛请神。仪式中间,有两个童子分别戴红、黑两种面具,持二环杖(即赶鬼棍)穿插表演双人棍舞,双人绸带舞,以表示对其始祖的纪念。接着童子与其他巫师共同表演四人筛米舞和五人绸带舞,以祈祷五谷丰登。最后,全体巫师与童子各持乐器和法器,由主要巫师带头按“福”、“禄”、“寿”字走队形,节奏从缓慢到急速,情绪由轻快转欢腾,舞步从稳步行进发展到转身跳跃,气氛热烈,形成高潮,名曰“踩罡”。表演中还演唱一些民间的故事等。舞蹈结束,由童子戴面具,持二环杖到各家各户赶鬼,最后将一纸船点燃了丢下河去,以示驱邪得福,全村吉祥平安。

  河池、上林县的“师公舞”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表演时,师公着宽袖大袍,戴上刻有人物脸谱的木制面具,在打击乐伴奏下,先表演一段独舞或双人舞,示意这位神灵已降临人间,接着坐下来演唱该神的身世业绩,歌颂他的力量与功德。每个神各有一个不同的面具和唱本,舞蹈动作和伴奏鼓点也各具特色,生动的表现了各个神的性格特征。如唐、葛、周三将军能为人民驱鬼逐疫,消灾去难,他的动作英武豪迈,气宇轩昂;三界是个神医,能为百姓驱瘟治病,保佑平安,他的身段潇洒飘逸,颇有文人风度;莫一大王力大无穷,为民平匪除患,表演时手持宝剑,动作刚健强悍,具有英雄气概 ;灵娘能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她的舞蹈节奏缓慢轻盈,舞姿舒展优美,表现了一位善良的女神形象。功曹是传讯请神的使者,在他的舞蹈中扭胯晃身的动律贯串始终,显得生动活泼;天公和帝母是两位为人间送子赐福的神,他们的双人舞富有生活气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天公戴上了善良憨厚、笑容可鞠的木相(木制面具),配上那耸肩晃头、雀跃追逐等诙谐的动作和风趣的舞步,真是妙趣横生。帝母则戴着温顺秀丽的女性面具,含蓄可亲,在天公的追逐挑逗下羞羞答答,躲躲闪闪,天公追得精疲力竭,气喘吁吁,直到跌倒在地,顿时间,逗得满场观众失声大笑。这里我们所看到的天公帝母根本不是什么神的形象,而是普通人的爱情生活在“师公舞”中的反映,这些充满生活情趣的表演,使人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

  钦州县的“师公舞”宗教色彩较少,文艺表演性很强,整个节目都系三人以上的集体场面,演出规模较大,场面调度也比较复杂,节目中除了少量简单的跳神舞蹈外,多为具有一定人物关系和简单情节的多人舞蹈,还有不少完整的民间故事演唱,内容比较丰富,形式比较活泼,处于由跳神向戏剧雏型发展的过渡阶段。整场演出包括“三师”、“四帅”、“五雷” 、“千岁”、“杀妖精”等主要节目,每个节目表演后,便坐下演唱该节目中的人物和故事 。“三师”是表现今天的师公弟子们纪念其始祖的功德,由三人戴纸面(纸面的三元像)边跳 边唱,语汇多样,动律鲜明,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歌舞片段。“四帅”是表现赵、邓、马、关四位大帅带领千军万马镇压恶鬼邪魔的场面,由四人分别戴红、绿、黑、白四种木制面具。各自依次出场后,表演一段四人集体歌舞,继而四个士卒手执三角小红旗与四帅交错穿插,变化队形,时而拧麻花,时而龙摆尾,发展到四帅骑到士卒脖子上,穿梭跳跃,最后搭成人龙,另有一人持彩球踏着轻快的步伐,引着人龙翻滚起舞,群情激奋,声势浩大,显示出四帅的无穷威力。“五雷”说的是在地主家打长工的五兄弟,由于地主不给工钱,到县府告状,但县官早与地主勾通,反而杀了五兄弟,五兄弟死不瞑目,接上了牛、马、猪、鸡之头,到玉帝处告状,玉帝封他们为雷王,又回人间,杀死地主,报仇雪恨。这个节目戴四牲头像面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千岁”则是一个小舞剧雏型,表现明王室子孙朱通鉴,于清顺治年间到钦州地区灵山县当知县,由于反清复明,被当地官兵所杀,其妻率众复仇,又杀死当地官兵的故事,在表现手法上,较多的借鉴戏曲武打程式,舞蹈成分较少。“杀妖精”是表现四帅捉拿凶恶狡猾的妖精并将其杀死的情节,当表演进行到妖精被四帅降服时,孩子们的“啪铳”(竹子做的枪)一齐向扮演妖精的演员射击,妖精则似惊弓之鸟,到处躲藏,或窜到人群中,或钻到板凳下,此时围观的群众中鞭炮齐鸣,高声呐喊,充满了胜利和欢乐的气氛 。

  由于各地师公舞均有相对统一的祭祀内容和基本相同的服饰道具,因而在表演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风格特色。一般来讲师公舞的风格古朴淳厚,动作沉稳健壮,其基本要求是:“马”要矮(艺人称前点步、蹲裆步、正步蹲为马步、要求马步蹲得越矮越好)、身要摆,胯要扭、膝要颤。舞蹈时,经常在一个强烈的鼓点上突然吐气屈膝,身体随之反复摆动,腿部动作丰富多样,既有特点,又富于韵味。师公舞一般都用蜂鼓、扁鼓、锣、镲等打击乐器伴奏,其中蜂鼓起主导作用,蜂鼓因形似黄蜂而得名,鼓身用陶土烧成,内空,一头大,一头小,均蒙以羊皮,小的一头用棍击打,鼓声清脆悦耳,另一端以手拍击,鼓声浑厚深沉,双手交替击打,变化多端。

  师公舞虽源于古代巫舞,依附于一定的祭祀仪式,但由于长期流传在民间,与各种民间文艺形式互为影响,互相吸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娱人成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娱乐性。建国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指引下,大批师公艺人和业余舞蹈工作者,将师公舞从宗教、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去芜存菁,推陈出新,运用师公舞的语汇,改编、创造了《横鼓舞》、《蜂鼓舞》、《新风赞》、《朝阳舞》等节目分别参加了全区或全国会演获得好评。

  史书上关于“采茶”的记载见于清人李调元《粤东笔记》:“而采茶歌尤善,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据艺人介绍,广西壮族地区的“采茶”由广东汉族地区传来,亦有说从江西传来。“采茶”流传到壮族地区后,用壮语(或夹杂的壮语)演唱,舞蹈中吸收了师公舞的步伐和动作,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成为壮族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为了区别于汉族’采茶”,壮族人民称之为“壮采茶”。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628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2-12-18
注册时间
2005-4-19
板凳
发表于 2005-5-12 13:48: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山之凤比侬。

郑重声明:如果我上面使用了“我们”等带有“代表”意思的言论,只代表和我有相同想法或者符合我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请无关人员勿要自作多情对号入座,在下不承担因“代表”产生的伤害所附带的任何责任。 最后请“代表欲文字狱”发明者不要胡搅蛮缠,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地板
发表于 2005-5-12 14:15:00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我曾经很担心这些传统文化会在我的故乡失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

听众

697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8-27
注册时间
2005-3-12
5#
发表于 2005-5-12 14:21:00 |只看该作者
没看到过,可有人过世的时候看过道公跳神

父客家,母闽南,说广府白话 生于桂西长于桂西居于桂西 壮家女婿,已有汉壮混血小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628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2-12-18
注册时间
2005-4-19
6#
发表于 2005-5-12 15:03:00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第一张图片很帅,脸谱服装加手势很有味道。


郑重声明:如果我上面使用了“我们”等带有“代表”意思的言论,只代表和我有相同想法或者符合我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请无关人员勿要自作多情对号入座,在下不承担因“代表”产生的伤害所附带的任何责任。 最后请“代表欲文字狱”发明者不要胡搅蛮缠,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7-14
注册时间
2005-3-26
7#
发表于 2005-5-12 15:27:00 |只看该作者

从有关上林的报道看,表演场合的师公舞已艺术化了。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8#
发表于 2005-5-12 15:40:00 |只看该作者

事物总是会发展变化的,艺术化未尝不是一个可取的发展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13
注册时间
2004-1-6
9#
发表于 2005-5-12 15:48:00 |只看该作者
我自己没见过,但相信很有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628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2-12-18
注册时间
2005-4-19
10#
发表于 2005-5-12 15:58:00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艺术(民族艺术)化在现代社会还不够,还应该融入现代化,比如说可以使用现代布料把衣服做得更加精致一些,适当增加一些适合现代人审美的仪式细节等等。


郑重声明:如果我上面使用了“我们”等带有“代表”意思的言论,只代表和我有相同想法或者符合我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请无关人员勿要自作多情对号入座,在下不承担因“代表”产生的伤害所附带的任何责任。 最后请“代表欲文字狱”发明者不要胡搅蛮缠,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听众

521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0-3-11
注册时间
2005-1-21
11#
发表于 2005-5-12 16:26:00 |只看该作者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家里就有跳师公舞的。我觉得师公舞很好,他们唱的词儿很感人,不想哭的都要哭的。我很高兴看到家乡的艺术能发扬光大。真的是挺好的表演。各位有时间不防一观。不过我还是不习惯在舞台上见到它。毕竟那是死人时表演的,在我们那里。

铁血酋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主题

1

听众

697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8-27
注册时间
2005-3-12
12#
发表于 2005-5-12 16:34:00 |只看该作者
我隔壁几天前就是因为死人了才看见表演的,我都不敢多看

父客家,母闽南,说广府白话 生于桂西长于桂西居于桂西 壮家女婿,已有汉壮混血小宝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3#
发表于 2005-5-12 20:05:00 |只看该作者
死人舞也来招,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628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2-12-18
注册时间
2005-4-19
14#
发表于 2005-5-12 20:10: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5-12 20:05:58的发言:
死人舞也来招,受不了。

话不能这么说啊,祭祀文化也是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里面有很多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

就像作道场,表面上看好像乌烟瘴气,是封建迷信,但是深入进去,会发现他们每一个动作可能都很有来头。


郑重声明:如果我上面使用了“我们”等带有“代表”意思的言论,只代表和我有相同想法或者符合我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请无关人员勿要自作多情对号入座,在下不承担因“代表”产生的伤害所附带的任何责任。 最后请“代表欲文字狱”发明者不要胡搅蛮缠,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15#
发表于 2005-5-13 13:3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5-12 20:05:58的发言:
死人舞也来招,受不了。

什么叫“死人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听众

431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3-7-18
注册时间
2004-9-1
16#
发表于 2005-5-13 16:41: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浦北县境内的客家历史应该追溯到距今1585年的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河南南阳西江督护陈伯绍奉命南赴,在今天浦北境内的石冲镇设立了当时与广州齐名的越州城。

穿戴整齐的傩戏艺人。

“跳岭头”就是所谓的“傩戏”。客家先人们用它来表达祛害祈福,渴望丰收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7#
发表于 2005-5-13 20:21: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ogila在2005-5-13 16:41:05的发言:

广西浦北县境内的客家历史应该追溯到距今1585年的我国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河南南阳西江督护陈伯绍奉命南赴,在今天浦北境内的石冲镇设立了当时与广州齐名的越州城。

穿戴整齐的傩戏艺人。

“跳岭头”就是所谓的“傩戏”。客家先人们用它来表达祛害祈福,渴望丰收的愿望。

这是古代汉人的习俗,都很落后,很无聊,和死人舞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18#
发表于 2005-5-13 20:2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5-5-13 13:32:37的发言:


什么叫“死人舞”?
以下是引用huashan在2005-5-12 16:26:24的发言: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家里就有跳师公舞的。我觉得师公舞很好,他们唱的词儿很感人,不想哭的都要哭的。我很高兴看到家乡的艺术能发扬光大。真的是挺好的表演。各位有时间不防一观。不过我还是不习惯在舞台上见到它。毕竟那是死人时表演的,在我们那里。
以下是引用道教玄武子在2005-5-12 16:34:52的发言:
我隔壁几天前就是因为死人了才看见表演的,我都不敢多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3 20:24: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听众

6286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2-12-18
注册时间
2005-4-19
19#
发表于 2005-5-13 20:25:00 |只看该作者

来了同志,对于自己理解不了的文化,别妄加评论好吗?


郑重声明:如果我上面使用了“我们”等带有“代表”意思的言论,只代表和我有相同想法或者符合我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请无关人员勿要自作多情对号入座,在下不承担因“代表”产生的伤害所附带的任何责任。 最后请“代表欲文字狱”发明者不要胡搅蛮缠,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0

听众

1162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06-12-29
注册时间
2005-4-16
20#
发表于 2005-5-13 20:36: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青面獠牙在2005-5-13 20:25:21的发言:

来了同志,对于自己理解不了的文化,别妄加评论好吗?

我没有评论,他们自己都说是死了人后跳的舞嘛!他们能说,我就不能说,这些本来就是落后迷信的东西,现在为了吸引游客,专门把那些稀奇古怪的,封建迷信的东西搬出来搞搞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24 04:12 , Processed in 0.178231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