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历史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交往中创造出来的。
地名的产生和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密切相关。西林的发展,包括地名的产生,凝聚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也道出了民族历史和语言的发展、变化的一些史实。据1982年出版的《西林县地名志》显示,全县357个壮族村寨中,用壮语命名的有248个,占69%。其他则以汉语命名或苗语命名。这些地名称谓内涵丰富,把大自然的地形地貌、河流泉水、动物属相、植物名称以及姓氏等都用在其中。并且,一些地名称谓的出现,也是命名者思想意识的写照。例如用壮语命名的:
那佐乡的“平别”村,布侬话是“育乾怦班别”,译意“为住水潭周围”。“平(怦)”是指水潭,“别”是环绕周围之意。据传说,该村居民约于公元1760年从云南省迁到此地定居时,是在村中央的一个大水潭四周建房居住,围成一个环形村寨,故名。
那劳乡“那劳”村,该村于1780年建村,壮语“那”即是田,“劳”即是大,因为该村前有一片大田,故名“那劳”。
西平乡的“弄桑”,位于皿帖村驻地北部,37户近200人,均是苗族,1947年建村。“弄桑”是壮语音译,“弄”即村寨之意,“桑”是“高”。该村建在较高的坡上,故名。
那佐的“渭讪”是壮语译音。“渭”,是指“山沟”,“讪”,指“清凉”。该寨子位于冲子末端,两旁树木参天,冬暖夏凉,于公元1887年建村寨,故名。
用汉语命名的,如:
马蚌乡的“火把”村,该村于1880年建村,因居住在一个山顶上,每天到了晚上,人们用松树柴枝点火照明互相来往。其他村的人从远处望去,像一把把的火把一样游动,当地人称“火把”,故用此名。
“弄来瓦”,1912年有14户汉族从云南罗平县迁来,建村的时候见周围有许多碎瓦片,不知碎瓦片是怎么弄来的,便将该村名称为“弄来瓦”。
“嘎乌”,1912年有9户53个汉族人,从贵州兴义县搬来落户。建村时,该项地有一群乌鸦在争食两只死难者的野兽并嘎嘎叫个不停,故以乌鸦的叫声命名其村名。
用汉语命名的村名还有“旺子寨”、“水淹坝”、“黄果园”、“比若”、“永红”、“永台”等等。
用苗语命名的,如:
那佐乡的“草山化”,是苗语译音,苗语原音“造总法”,“造”是“草”,“总”即“山”,“法”即“化”之意。1880年有20户苗族在此建村,村四周的山尽是长草,故名。
“龙帮”,是苗语音译转写,“龙”是指外地,“帮”是指搬家,该村20户是1976年从八达镇花贡村搬迁来的,因而得名“龙帮”。
“田保”,是苗语译音,意思是“点火炮”。解放前此地常有土匪抢劫。之后,有一人自造火炮,在此埋伏打土匪,正在点炮时,被土匪打死。1901年有14户苗族在此建村,故村名叫“田保”。
以地貌命名的村寨有:“大梁子”、“龙山镇”、“凉水井”、“卡拉地”、“大谷地”等等。
以河流命名的村寨有:“八达”、“达下”、“达下”、“八大河”、“大河”、“岔河”等。
以动物命名的村寨有:“那马”、“皆马”、“马舍”、“马麻”、“马白”、“马路”、“那羊”、“羊街”、“牛街”、“猪街”、“猫街”等。
以植物命名的村寨有:仙人掌、三棵树、冬瓜林、老化藤、松山、花隆等。
以景象命名的村寨有:火亮山、月亮田、滑石板、花子寨、大地等。
以姓氏命名的村寨有:石家山、万家山、唐家湾、张家坪、谭家营盘、马家沟、老王坡、肖家湾、赵家堡、张家寨、杨各老、季色、罗桃等。
以食品命名的有“豆腐”。该苗寨现有20户100多人,从前,有一户姓何的在此耕种一片烂泥田,人们曾称为“豆腐田”。以后有苗族群众迁居附近建村,当地的人便把他们居住的村名称作“豆腐”。以数字命名的村寨有:三家寨、三脚坡、三卡、三湾;罗四、四家坪;五(武)定;六楼、六单;八古、八桥、八表、八行、八意、八吹、八索;九宜;十龙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