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04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镇安故地非壮族人口少的原因

[复制链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10:1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土著虎尾 于 2017-5-9 19:18 编辑

镇安故地非壮族人口少的原因  
                                                                                 许秉元


    镇安故地指元代镇安路、明代镇安土府和清代镇安府辖地,即今那坡、靖西、德保三县(市)全境及田阳、田东、天等、大新四县部分乡镇。这一带壮族人口多非壮族人口少。有的人说,这是各个朝代迁入的外地人尤其是内地来的汉人已经融入壮族之中了。
    比如,《壮学丛书》主编说:地处广西西部的靖西、德保、那坡等县,从古代到近现代都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因从政、从军、经商、开垦等原因迁入,但至今这些县的壮族人口仍占总人口的95%以上,其中靖西县壮族人口占99.4%,德保县壮族人口占97%,说明这些迁入的汉人绝大部分已经融入壮族之中。
    又比如,《那坡县志》编辑人员也说:壮族是县内主体民族,旧谓“土人”、“土著”。建镇安峒后,外籍人陆续迁入杂居,渐化为壮族。②
    镇安故地非壮族人口少的原因是外地人尤其是内地来的汉人融入壮族之中,还是别的原因呢?我们来看看专家学者是怎么说的,然后才梳理一下头绪。
黄华春指出:清中期前的滇桂边防,大体处于保守无国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西南边疆无强邻和清政府沿袭历朝中央与宗属国或边远失控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内边防务”观念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西南边陲恶劣自然环境造成戍边困难,那里崇山绵亘、丛林密布,交通极为不便,还是烟瘴广布之地。③
    事实上,恶劣自然环境尤其是烟瘴广布,不仅造成戍边困难,还造成流官入职率低,也让内地百姓害怕迁入。
    先看与边疆防务有关的事情。
    黄华春说:古代的广西,素称瘠苦,边境地区“人迹罕至,食息荒凉”,除了几个官方口岸外,长期处于有边无守的状态。④
    黄华春还说:清初至道光、咸丰年间,作为南疆陆防重点的广西边防线,只有最重要的陆防重地——镇南关至龙州一带,龙凭营(每营数百人)所辖水路各隘口,有戍兵及沿边土司协力防守,而其它边境地段,“丛山密箐中,小径咸通”,大多无力管控。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广西边境才开始有成规模的正规军驻防,那是广西提督冯子材等受命增强边境关隘军力,以应对法国殖民势力侵入越南后的边境危机。而此前的中越边境虽时有“内乱”、“匪患”袭扰,但总体睦邻友好。
    对于今那坡县地来说,历史上特别重大的战事就是明天启七年至崇祯二年(1627年至1629年),田州与归顺、归顺与镇安土司之间内讧,互相仇杀,安南莫敬宽乘机出兵1万多人,赶着大象,占领了镇安土州的音峒、台峒(今北斗)、百南3处,至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初始得光复。别的时期,少有甚至没有重大战事。
    正是镇安府辖地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之前,不是最重要的陆防重地,少有重大战事,才处于有边无守的状态,没有成规模的正规军驻防。
    接着看与恶劣自然环境尤其是烟瘴广布有关的事情。
    赵桅说,官员的不服水土,使得外来汉官在土司区任职常常忧心性命,畏瘴情绪严重,因瘴而不赴任、因瘴而亡的情况不少,使得广西土司区外派官员流于形式,流官入职率相对较低。⑦
    正是官吏大部分都存有畏瘴情绪,一些官吏甚至触瘴身亡,明朝因此有了厚待在烟瘴区从政的流官及优恤瘴亡官吏家属的举措。布政司、府、州、县官到任之后,因不服水土瘴疠而死的,遗下家属,官方给与行粮递送还乡。对于在烟瘴区任职的官员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黄华春说:为鼓励到南部边远的烟瘴地区,清廷还规定凡补烟瘴缺之职官,三年俸满,有政绩而无差错者,例即升用;但有些边疆员缺因其地理环境恶劣,也有不需三年俸满即可升迁。⑧
    入职的流官,任期满后就走,其眷属和后裔也没有留下来,以武缘县(今南宁市武鸣区)为例。明清时期,武缘县182任县令、知县,皆外地人,只有明代知县周良显(江西庐陵人)在武缘老逝,葬于县城北邻。而思恩府署驻武缘县境内38388任知府,皆外地人,其眷属、后裔无一留住落户。
    从各个方面条件来看,地处广西中部的武缘县要比地处广西西部的镇安府好得多,可仍然没有外地来的官员及其眷属留住落户。那么,镇安府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赵桅说,因为烟瘴,明朝很难对土司地方建立直接有效的统治,只能以土治土,倚重土官。甚至在烟瘴严重区域,还将流官管理地方改由土官代为直辖。⑩
    在清朝镇安府,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口碑良好的外来官员是赵翼。可是,赵翼及其眷属并没有留住落户。那些不爱民、没政绩、口碑差的外来官员及其眷属更不愿意留住落户了。
    这说明,文官及家属都没有在镇安府安家落户。
    明代广西,曾经发生过一年半内一半以上的士兵因为烟瘴而死亡或逃匿的事情。赵桅说,因为烟瘴,使得卫所官兵伤亡虚耗,战斗力相对不强,在明代广西此起彼伏的起义和反叛镇压中,官兵常常为烟瘴所阻,这种情势也迫使朝廷在平叛中大量使用土兵,利用其优势。⑪
    《那坡县志》记载:明永乐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土司武装有民壮、亲兵(专为土官警卫),常设20名,分给“职田”。还说,土兵或土勇,负责驻防、放哨守卡及巡逻、剿捕。
    这就说明,不管是在平叛中,还是在驻防、放哨守卡及巡逻中,官方都倚重土兵。
    清代,苏元春和广西地方官都鼓励官兵在边疆落户,但是,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加上边疆地区手工业和商业都不发达,大多数人只能从事农业生产,外来的军官和士兵及家属也不愿意留住落户。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内地文官、武官和士兵,有的不肯来,而来了的官兵,有的病死了,有的逃走了,有的提升调走了。哪来的定居?哪来的融入?
    后看与经商和垦荒有关的事情。
    不怕烟瘴不怕死的只有广东和云南一些商人。明清时期,广东商人涌入百色和龙州,云南商人涌入百色。
    黄滨说,以百色为根据地,广东商人还把触角伸向深山区的大小城镇。⑬然而,镇安府山路崎岖,只有依靠马帮、挑担步行才能抵达。商人是骑马指挥者,赶马帮、挑担步行的人是当地壮族人。在改土归流之前,镇安府有土官土兵控制,外地商人缺少庇护。加上清政府政策有问题。梁亚群说,清政府认为土司地区人民尚能自给自足,并不鼓励客商在土司地区进行商品买卖。⑭所以,外地商人来往的并不是太多,定居者更少了。
    清代中期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多,加上苏元春在沿边地区修筑军路和广西地方官在沿边地区移民垦荒,不少林木被砍伐,不少植被受到破坏。烟瘴减少。内地居民才敢迁入镇安府辖地居住。尤其是苏元春和广西地方官积极开圩兴商和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有了圩场做平台,有了流官来撑腰,内地居民尤其是商人才放心迁入镇安府辖地居住。当时,清政府采取分籍治理的办法。梁亚群说,外来人口落籍以后,政府将“土”“民”分开对待,严禁客民在土民地域自由流动,不利于民族的互动与融合。⑮
    改土归流之后,到20世纪末,外地人进入镇安故地分几种情况:逃避灾难和来垦荒种植的,多是群体迁入,且自立村落;来经商办实业的,一般是一两个人或一两户迁入,且多在县城和平孟、龙邦等大圩镇;来当官从政的,全是各级机关选派,1949年之前以外地人为主,任期满后要么往上调动,要么回原籍;1950年之后,以广西人尤其是以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人为主,大部分是壮族人,任期满后有的留下来;来当兵守边的,全是部队统一安排,1950年之后,部队规定士兵不许与当地姑娘谈恋爱结婚,服役期满均回原籍;大中专毕业生来做专业人员,都是国家分配来,以百色地区和南宁地区人为主,大部分是壮族人,退休后有的留下来。但是,在进入镇安故地且于退休后留下来的外地人中,大多数人没有与当地人通婚,没有融入壮族之中。
    总的来说,并不是大多数外地人融入当地壮族之中,而是自然环境恶劣尤其是烟瘴太盛“阻挡”了内地人进入镇安辖地,加上历代朝廷执行以土治土的政策重用土官土兵,才形成镇安故地壮族人口多而非族人口少的结构和局面。


    附注:
    ①见广西人民出版社各年出版的《壮学丛书》总序
    ②⑥⑫见广西地情网地情资料库20111230日上传的第一轮县级志书《那坡县志》
    ③④⑤⑧黄华春:《清朝之滇桂边防事略》,《文史春秋》2015年第六期
    ⑦⑩⑪赵桅:《明代烟瘴对广西土司区经略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二期
    ⑨梁越:《百战名将陆荣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月,本文转引自黄振南《是耶非耶陆老帅——<百战名将陆荣廷>序》,《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三期
    ⑬黄滨:《以“广州—佛山—澳门”为轴心:明清“西江走廊”与粤桂市场整合》,《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二期
    ⑭⑮梁亚群:《边疆经略与地方社会——清中前期广西土司地区移民开发初探》,《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一期

   (原载《那坡文艺》2017年第一期)




点评

看看看  海!外直播 t.cn/RxmJTRa 禁闻视频 t.cn/RJJZmvT 如果没有防火墙,魏则西只需要在谷歌、维基百科搜索一下,就会知道什么是生物免疫疗法,至少他不会受骗而耽误治疗。从这点上说,GFW的确是杀人的同谋..  发表于 2017-6-11 06:05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沙发
发表于 2017-5-4 10:45:36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道理!
以靖西看,应该是清朝中期开始有广府商人移民入靖西从事商业和手工业。
大部分应该回原籍,毕竟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和“孝道”观念太强烈。少部分可能受不了土著美女的诱惑而定居下来。这可能就是靖西把原有的壮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改为“ngo”"ni"原因。
另外有趣的是,百色地区最早的粤剧团,不是诞生在有部分广府人定居的百色右江区,而是诞生在靖西。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5
注册时间
2005-2-7
板凳
发表于 2017-5-4 14:50:08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观点或较为客观!

王者站着死,奴者跪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地板
发表于 2017-5-6 19:22:26 |只看该作者
外来人口融入桂西地区城镇壮族社会的情况应该还是有的,只是迁入的时间应该主要在清朝末年及以后。那时,轮船已经通达百色、龙州,商人及手工业者通过右江、左江沿岸的码头上岸进入各县圩镇发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点评

萧萧瑟瑟  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9 11:39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5#
发表于 2017-5-6 19:22: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7-5-6 19:26 编辑

《传承》 2008年08期

近代西江流域中外轮船运输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中心进行考察(1897~1937)
宋永忠  李志亮  

【摘要】:近代西江航运业,中外轮船运输对比变化主要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1897~1907年,轮船运输基本由外轮垄断;二是1908~1913年,民族轮运业兴起,并渐显头角;三是1914~1926年,民族轮运业赶超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四是1927~1937年,梧州外港运输优势重被外人执掌,但内港运输保持一枝独秀的局面。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内河航运 西江 广西 轮船运输
【基金】:“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200610602060101M02
【分类号】:F552.9
【正文快照】:
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全长2214公里。其溯桂江而上,经兴安灵渠可达湖南;溯浔江而上,经郁江、左江、右江,可抵越南与云南;经黔江、盘江、柳江,可至贵州;东南接广东可通广州及香港各地。近代西江内河航运中,轮船运输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在西江流域经济史研究中,关于……

摘自 知网空间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DS200808067.htm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5-18
注册时间
2006-3-27
6#
发表于 2017-5-9 11:39:50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7-5-6 19:22
外来人口融入桂西地区城镇壮族社会的情况应该还是有的,只是迁入的时间应该主要在清朝末年及以后。那时,轮 ...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11:57 , Processed in 0.189035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