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子绝孙”的杂交水稻
文/张敬伟 转自新浪博客 原帖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58f8c0102dtd8.html?tj=1
湖南省农科院19日下午举行发布会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经农业部验收组测定,其指导培育的“Y两优2号”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926 .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21日《央视新闻1+!》)
杂交水稻高产创纪录,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新成果。民以食为天,这是人类不老的主题,按照袁老的说法,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都适于播种。若全球多播种7500万公顷,就能多养活四五亿人口。袁老开济天下苍生的大善令人感佩。
因此,对于袁老十年研究获得的杂交水稻高产成果,国人没有理由不祝贺不自豪不欣喜。可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适的公理是辩证法,最真实的哲学是一分为二。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的任何成果,也都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瑕疵。因此,高产的杂交水稻也有些许隐忧。
按照规定,“Y两优2号”只有在百亩以上的示范田,连续两年亩产900公斤以上,才能宣告育种成功。在袁老的试验田里,这才是第一次高产成功,还要经过下一年的考验。袁老的试验田和一般意义上的示范田又不能同日而语,前者具备了良田、良种、良法的理想状态,又又袁老班底的全过程指导。而到了乡野示范田,则是靠天吃饭,理想主义在现实主义面前碰壁,这是“Y两优2号”难以逾越的屏障。可以预料,即使袁老育种成功,推向市场,农家田里的杂交水稻也达不到亩产900公斤的高产。
还不仅仅是产量打折。还有更高的技术规范,据专家介绍,“Y两优2号”不是撒到水田里就能生长的稻米,需要专业的技术呵护,而且对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从试验田推广到普通农户还有相当的距离。这也是农业科技面临的普遍难题,靠天吃饭的劳作方式和自然选择的常规种子,适应性强,但产量不高;高科技培育出来的种子,虽然产量高,但对土壤栽培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也高。可见,评判袁老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也要有客观和科学的态度,不可以过度拔高。
从生物学常识而言,杂交水稻具有无法“留种”的缺憾。有人嘲弄杂交水稻是“断子绝孙”,话糙理却不粗。笔者不想以道德主义的偏激把杂交水稻和转基因作物相提并论,但杂交水稻遗传上的缺憾却很容易造成经济学上的困扰。由于杂交水稻不能留种,意味着栽培杂交水稻的种子具有“垄断”性,这很可怕。没有人怀疑袁老的大公无私,但袁老的技术成果只有市场化才有意义。种子专卖,就会垄断----不仅是价格垄断,甚至会导致其他水稻品种灭绝的极端情势。而这,恰恰是杂交水稻难以推广的原因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三农学者”李昌平今年春天曾致信袁隆平,希望袁老放弃杂交水稻研究,而去培育常规水稻。李昌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缺陷:肥料、农药投入成本高;灾年难以补种等等。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其实缺乏逻辑力量,但是李昌平提出的农民有自主选择种子的权利却让人振聋发聩。无论是谁,无论其抱有多么大善的初衷,都不能侵夺他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公民社会的底线原则,无论是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迫农民种什么或以科技、市场的方式推广某某种子,都是对权利的伤害。
关键是,这种看似善意的伤害还会延烧更为广泛的负面效果----一是褫夺了消费者吃稻米的自由选择权;二是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则。还有就是,杂交稻米味同嚼蜡的口感,和现代人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格格不入。这意味着,杂交水稻不改善口感,所谓的产量优势只能解决最基本的生物本能:饥饿;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食文化,是难以兼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