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10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靖西现象”的奥秘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07:4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2年11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梁庭望

  在壮文推行55周年之际,我们来研讨最近出现的“靖西现象”,别有深意。什么叫“靖西现象”?简单地说,靖西原来几十万人家电视机上的灰尘扫掉了。为什么?过去靖西电视节目只有汉语文的时候,仅能覆盖几万听得懂汉语的人,听不懂的人,不开电视机,电视机蒙上一层灰。现在靖西电视广播用壮文稿,以方言播出,观众一下猛增到几十万人。他们每天安排一个小时壮语节目,重播两次,等于每天有3个小时的壮语节目,群众非常喜欢。“靖西现象”有“蔓延”之势,从最近自治区民语委在三江举办各县(市)民语委领导培训班得知,已经有十多个壮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县开办壮语电视广播。

  “靖西现象”奥秘何在?

  第一,它说明壮语文和汉语文功能是互补的。汉文和壮文都有功能,它们的功能是互补的,汉文在学校教育、政府及政治活动、主流新闻媒体、不同民族之间交往、外交、大型商贸活动、国家各级研究机构等领域有绝对的功能。但它的功能不是无限的,其功能达不到的地方,其功能不能完全发挥的地方,就是壮文功能可以发挥的地方。壮文功能可以发挥的地方不让它发挥,必然造成文字的真空和半真空状态,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壮文的功能可以发挥的地方在哪里,试举几个例子:(1)壮族农村种养技术领域;(2)乡村宣传领域(政策宣传和文艺宣传);(3)使用双语教学的中小学;(4)壮医药和防治领域;(5)民歌和民间长诗创作;(6)传统民歌和民间长诗的收集整理;(7)面对壮族乡村的新闻媒体;(8)汉文文艺翻译;(9)法院用壮语审判翻译;(10)麽公、师公、道公经书壮文转写。在这些领域,汉文基本发挥不了功能。此外,在壮学领域,也离开不了壮文。这就是“靖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说到乡村宣传,群众有源源本本看到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必要,但这些文件是汉文,壮族乡下群众看不懂。国家级文件是翻译了,但全国性大会之后就束之高阁。个别参加全国“两会”的广西代表,连会议印发的壮文文件,都没有带回来,这就是文化上下断裂造成的结果。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群众有必要读到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文件,听到环球信息,尤其听到与市场经济关系密切的政策文件。我们不给他们,叫他们如何参与市场经济。这也许是广西条件与广东相似,经济却差得很远的一个原因。因为广西每10个人里面就有4个少数民族人,他们难以投入市场,势必阻碍经济发展。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群众参与,群众受益,地方应当更注重这部分人群和地区的发展。

  第二,民族“集体无意识”——母语情结的顽强存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外语学院,有几对教英文夫妇,他们英语纯熟,担负接待外宾的翻译工作,但在家里从来不用英语交谈。几对日语老师也是如此,为什么?母语情结!“集体无意识”是瑞士著名分析心理学家CoGo容格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化当中,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超个体的民族“集体无意识”,是个体人格和生命之根。“母语情结”是“集体无意识”里最顽强的部分之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包含有用语习惯、民族认同、地域认同、亲情、文化孕育等感情,非文化转用难以解构。这就是国外存在用汉语的唐人街的原因。法国《最后一课》表达的也是这种情结。有人认为教育普及了,壮语就没有了,这不可能,不科学。不用说壮语,就是汉语的方言吴语、越语、闽语、粤语、赣语、湘语、客家话、平话都顽强存在,尽管这些方言区汉族人一般都懂普通话,何况壮语。因此,即使掌握了汉语的壮人,也还在相应场合讲壮语,他们有使用壮语文的要求和权利。汉族人一般都能听懂普通话,广西地方电视台有普通话、广州话、桂柳话、客家话和平话五种语言的节目,照顾了汉族人的母语情结,所以建议广西电视台也适当考虑用壮语标准音、都安话、龙州话等播出节目来满足整个壮族的母语情结。

  第三,自觉弥补文化断裂。世界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四类:一是传承型,如汉文化。这种文化底子厚,顽强,但有时偏于保守。二是转用型,如满族转用汉文化,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转用。一般都是转用比较先进的文化,发展随之。三是重建型,如美国文化,在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基础上吸收世界上多种文化而成,易于发展。四是断裂型文化,如壮族文化,发展不畅。壮族文化因为历史上没有全民族通用的文字,故其文化出现古今断裂、内外断裂、(汉)文(壮)言断裂、传承(学校教育无壮文化)断裂、上下断裂,虽然断裂不是断绝,但影响很大。理解了就会出现新动向,靖西就是如此。普通群众的文化状态和要求受到关注,就出现了壮语电视广播,这就是对文化断裂的弥补。靖西、上林等县进行了这方面的弥补工作,支持开播壮语电视节目,解决了群众的收视困难,很受群众欢迎。

  “靖西现象”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壮语文有其功能,可以弥补汉语文功能的不足。两种功能实现互补,定会促进壮族地区的发展。50年来,壮文的推行不顺,但它仍顽强存在,直到近期出现的“靖西现象”,就是其功能在起作用。这个奥秘本来不是奥秘,但理解也不容易,相信通过“靖西现象”,会有更多的人理解。

(来源:广西日报)

  在壮文推行55周年之际,我们来研讨最近出现的“靖西现象”,别有深意。什么叫“靖西现象”?简单地说,靖西原来几十万人家电视机上的灰尘扫掉了。为什么?过去靖西电视节目只有汉语文的时候,仅能覆盖几万听得懂汉语的人,听不懂的人,不开电视机,电视机蒙上一层灰。现在靖西电视广播用壮文稿,以方言播出,观众一下猛增到几十万人。他们每天安排一个小时壮语节目,重播两次,等于每天有3个小时的壮语节目,群众非常喜欢。“靖西现象”有“蔓延”之势,从最近自治区民语委在三江举办各县(市)民语委领导培训班得知,已经有十多个壮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县开办壮语电视广播。

  “靖西现象”奥秘何在?

  第一,它说明壮语文和汉语文功能是互补的。汉文和壮文都有功能,它们的功能是互补的,汉文在学校教育、政府及政治活动、主流新闻媒体、不同民族之间交往、外交、大型商贸活动、国家各级研究机构等领域有绝对的功能。但它的功能不是无限的,其功能达不到的地方,其功能不能完全发挥的地方,就是壮文功能可以发挥的地方。壮文功能可以发挥的地方不让它发挥,必然造成文字的真空和半真空状态,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

  壮文的功能可以发挥的地方在哪里,试举几个例子:(1)壮族农村种养技术领域;(2)乡村宣传领域(政策宣传和文艺宣传);(3)使用双语教学的中小学;(4)壮医药和防治领域;(5)民歌和民间长诗创作;(6)传统民歌和民间长诗的收集整理;(7)面对壮族乡村的新闻媒体;(8)汉文文艺翻译;(9)法院用壮语审判翻译;(10)麽公、师公、道公经书壮文转写。在这些领域,汉文基本发挥不了功能。此外,在壮学领域,也离开不了壮文。这就是“靖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说到乡村宣传,群众有源源本本看到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必要,但这些文件是汉文,壮族乡下群众看不懂。国家级文件是翻译了,但全国性大会之后就束之高阁。个别参加全国“两会”的广西代表,连会议印发的壮文文件,都没有带回来,这就是文化上下断裂造成的结果。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群众有必要读到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文件,听到环球信息,尤其听到与市场经济关系密切的政策文件。我们不给他们,叫他们如何参与市场经济。这也许是广西条件与广东相似,经济却差得很远的一个原因。因为广西每10个人里面就有4个少数民族人,他们难以投入市场,势必阻碍经济发展。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群众参与,群众受益,地方应当更注重这部分人群和地区的发展。

  第二,民族“集体无意识”——母语情结的顽强存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外语学院,有几对教英文夫妇,他们英语纯熟,担负接待外宾的翻译工作,但在家里从来不用英语交谈。几对日语老师也是如此,为什么?母语情结!“集体无意识”是瑞士著名分析心理学家CoGo容格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化当中,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超个体的民族“集体无意识”,是个体人格和生命之根。“母语情结”是“集体无意识”里最顽强的部分之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包含有用语习惯、民族认同、地域认同、亲情、文化孕育等感情,非文化转用难以解构。这就是国外存在用汉语的唐人街的原因。法国《最后一课》表达的也是这种情结。有人认为教育普及了,壮语就没有了,这不可能,不科学。不用说壮语,就是汉语的方言吴语、越语、闽语、粤语、赣语、湘语、客家话、平话都顽强存在,尽管这些方言区汉族人一般都懂普通话,何况壮语。因此,即使掌握了汉语的壮人,也还在相应场合讲壮语,他们有使用壮语文的要求和权利。汉族人一般都能听懂普通话,广西地方电视台有普通话、广州话、桂柳话、客家话和平话五种语言的节目,照顾了汉族人的母语情结,所以建议广西电视台也适当考虑用壮语标准音、都安话、龙州话等播出节目来满足整个壮族的母语情结。

  第三,自觉弥补文化断裂。世界上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四类:一是传承型,如汉文化。这种文化底子厚,顽强,但有时偏于保守。二是转用型,如满族转用汉文化,在特殊情况下才能转用。一般都是转用比较先进的文化,发展随之。三是重建型,如美国文化,在盎格鲁萨克逊文化基础上吸收世界上多种文化而成,易于发展。四是断裂型文化,如壮族文化,发展不畅。壮族文化因为历史上没有全民族通用的文字,故其文化出现古今断裂、内外断裂、(汉)文(壮)言断裂、传承(学校教育无壮文化)断裂、上下断裂,虽然断裂不是断绝,但影响很大。理解了就会出现新动向,靖西就是如此。普通群众的文化状态和要求受到关注,就出现了壮语电视广播,这就是对文化断裂的弥补。靖西、上林等县进行了这方面的弥补工作,支持开播壮语电视节目,解决了群众的收视困难,很受群众欢迎。

  “靖西现象”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壮语文有其功能,可以弥补汉语文功能的不足。两种功能实现互补,定会促进壮族地区的发展。50年来,壮文的推行不顺,但它仍顽强存在,直到近期出现的“靖西现象”,就是其功能在起作用。这个奥秘本来不是奥秘,但理解也不容易,相信通过“靖西现象”,会有更多的人理解。

(来源:广西日报)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3

听众

8041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1-23
注册时间
2008-7-21
沙发
发表于 2012-11-29 23:00:00 |只看该作者
哎,在汉化很严重的地方就算了,但是在僚人人口集中的地方其实早就应该这样了

作为一个民族,不能要别人施舍而生存, 一切都必须得靠自己争取,即使是死亡也在所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板凳
发表于 2012-12-1 19:48:00 |只看该作者
虽然断裂不是断绝,但影响很大——算是有点安慰啊。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3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2-8
注册时间
2004-4-2
地板
发表于 2012-11-30 14:25:00 |只看该作者
壮族人占99%以上的靖西县也只有短短的3个小时壮语节目,大家心里有数。

点评

僚园星火  形式罢了。当政者习惯过河拆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2-10 20: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8

听众

8220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5-7-6
注册时间
2010-2-8
5#
发表于 2012-12-10 20:56:26 |只看该作者
Stoneman 发表于 2012-11-30 14:25
壮族人占99%以上的靖西县也只有短短的3个小时壮语节目,大家心里有数。

形式罢了。当政者习惯过河拆桥。

Chinese said -- in the world , we are center .  
Cuengh said -- in the south  , you are he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2

听众

6339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1-5-18
注册时间
2008-12-31
6#
发表于 2012-12-10 21:03:38 |只看该作者
如果自己都不说,还能怎么去要求别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7#
发表于 2012-12-16 11:13: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只是一篇广告拍马的文章.像上林也曾搞过十分钟壮语新闻.只搞了两年就撤销了.忽悠群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7-27
8#
发表于 2013-2-8 19:58:38 |只看该作者
喜看壮文生根开花
2012年11月29日07:17     来源:广西日报

本报记者 覃咏梅

  纳尔逊·曼德拉说过,“用一个人能听懂的语言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大脑,用一个人的母语同他讲话,你触动的是他的心灵”。

  每一种母语都代表着一种绝无仅有的世界观、文化、哲学和思维方式。时值国务院颁布《壮文方案》55周年之际,我们欣喜看到,1957年推行使用的壮文,以其蓬勃的生命力完全融入了壮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已从广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走进今天的广西,你会看到,全区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部门的印章和单位牌匾,基本都使用壮汉两种文字书写;电台、电视台有壮语新闻频道、影视节目;全自治区有65所小学、24所民族中学进行壮汉双语文教学;农民学壮文学科技培训班、歌师歌手壮文培训班、壮语文科技电影下乡等活动随处可见;率先探索和尝试举行我国少数民族语文标准化考试壮语文水平等级考试;已经着手建设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办有广西民族报社、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广西壮文学校、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壮语文室等专门的媒体和机构;编印《广西民族语文工作信息》,建设门户网站,编辑出版《广西民族语文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参考》等等。

  而放眼全国,你还会看到,壮文是人民币上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之一;历届党代会和每年的全国“两会”设有壮文文件翻译和壮语同声传译;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已经批准将《壮汉词汇》修订列为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项目;广西壮语文室已正式在京挂牌工作;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梁庭望教授出版有《壮文论集》;中央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培养的一大批壮语文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仅成为广西社会各领域的人才,更是已经成为全国研究机构、学术领域乃至对外经济活动的精英。

  如果把目光延展到境外,你更惊奇地发现壮文在国际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位名叫辛亚玲的美国作家收集了许多壮文童话故事译成英文,介绍给美国的小朋友;泰国出版发行了玛希隆大学教授桑颂与中国教授合编的《壮汉泰英词典》;非洲加纳人博艾敦与助手在香港大学开办了壮语文培训班;美国的白丽珠、梅思德夫妇还携家带子到广西壮校学习壮文,并与广西民语委联手进行长达十几年的《壮汉英词典》的编撰工作;《三月三》杂志(壮文版)除在国内发行外,美国、日本、泰国、越南、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均有订户。

  仅问世55载的新创壮文,如今可谓生根开花、香飘万里。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已帮助10多个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了文字体系。壮文在国家不遗余力的保护、推动下,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少数民族文字之一。

  当今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其社会使用功能正处于逐渐弱化或濒危的处境。为使壮文健康发展,自治区民语委领导告诉记者:“广西除了成立专门的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在全区14个市中有13个市设立了民族语文工作机构,109个县(市、区)中有61个县(市、区)设立了民族语文工作机构。运用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统一的机构来保障壮语得到更好的延续和流传。”

  保护世界语言多样性一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众多工作中保持着重要地位,从更深层意义上说,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将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治区民语委领导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壮文为保护、抢救和传承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的语言和文化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必定成为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工具。”

  文字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语言文字提到:“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我们有理由相信,壮文能使更多的壮族儿女更好地使用自己的母语,同时掌握全国性的语言,并为建设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为传承壮族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2/1129/c25408-19732530.html

Mwngz ndei,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9#
发表于 2013-2-8 22:11:26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就象传说一下,唉,现在壮文多弱势呀。壮语也快消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9-8 12:21 , Processed in 0.15555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