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境的磨丁口岸到老挝南方的占巴塞,全长1400余公里的13号公路贯穿了老挝全境,老挝南北狭长、东西仄窄,游客的旅行轨迹大部分与这条公路相吻合。在这条线路上,不仅能找到老挝历史上三个王国的背影,也能感受老挝人安然舒缓的生活节奏。伴着沉静的湄公河,我的旅程就从泰老边境的小镇会晒(Houayxay)开始……
从庙门拍到的占巴塞瓦普神庙
TIPS
从泰国北部的小镇清孔(Qiangkong)过河,对岸就是老挝的会晒,在这里可以申请落地签证。收费按国籍有别,持中国护照的游客签证费21美元,与我同船的西班牙女孩需缴36美元,而一位加拿大老兄竟然要交42美元,我当时一定笑得很不厚道。
老挝最值得游览的地区集中在国境两端, 北部有琅勃拉邦(Louangphrabang),南方有四千岛,中间则是首都万象及周边的万荣地区。
“人猿泰山”落水版。
静静“乌托邦”
要论宁静与舒缓,琅勃拉邦在整个东南亚绝对首屈一指。我应该这样形容:如果在阳朔西街附近加几座古老的寺庙,而且车程在半小时之内,这就是老挝的琅勃拉邦了。
虽然有慢船从湄公河顺流而下,到琅勃拉邦却要两天,耗时过长,我决定改乘大巴。本指望快一些,谁料大巴居然慢悠悠地在路上晃了15个小时,只比船快了2小时!我坐在司机旁边,看着他打电话发短信喝饮料练瑜伽,只能佩服他慢得神乎其技,时速超过5公里,那都算我夸他!
在旅行书上,琅勃拉邦的关键词是法国殖民建筑和佛教寺庙,前者是逝去的美好时光,后者是浓郁的东方情调。它最有名的景点是香通寺(Wat Xieng Thong)、千佛洞(Pak Ou Cave)、王宫博物馆(Royal Palace Museum)、浦西山(Phu Si Mountain)、关西瀑布(Kuang Si Waterfall)和苗族夜市(Hmong Night Market)——可以看出,历史、宗教、自然风景和人文风俗一个都没少。
化缘僧人的队伍缓缓而来。
我之所以说琅勃拉邦有点像阿坝自治州松潘县的黄龙风景区,是因为它有一个台阶式的关西瀑布,不过正值枯水期,水势不够壮观,但游客并不介意,因为瀑布下有几座明澈沁凉、色如翡翠的清潭,不仅可以看,还可以跳!很多老外抓着潭边老树上的藤蔓荡向空中,在最高点松开双手,让身体重重地砸向水面。亚洲游人多为观察式,西方人则以体验式为主,后者可能更令人终身难忘。比如这种抓紧藤蔓使劲荡向半空,然后一松手,坠入冰凉水潭的瞬间,比起照片,切肤之感更能让人铭记一生。
在琅勃拉邦还有一幕也不容错过,那就是僧人的清晨化缘。每天早上6点,市区内所有寺庙中的数百名僧人会从城市的东侧开始,沿主要大街向西列队而行,接受信众的布施,时间持续1小时左右。布施的食物主要是老挝的黏米,施主一点一点地抓给每位僧人。这项传统如此有名,以至于成了一些旅游团的观光项目。我看到身边的游客也准备了一大袋小食品,很有意思。
到了下午4点钟左右,拍摄塔銮寺的光线最好。
万象金塔
虽然万象是首都,但值得一看的景点并不多,凯旋门(Patuxai)、塔銮寺(Pha That Luang)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
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南接柬埔寨、西面以湄公河为界与泰国相望、东面则以安南山脉与越南隔山而居,其国境线是当时的英法势力划定的。回望一下老挝的历史,直到1949年,它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最接近国家的状态,应该算14世纪时的澜沧王朝(Lan Xang,老挝语意为百万大象之地)。在美越战争期间,因为老挝向越共开放国境用做供给线,引来美国大规模的轰炸,根据一份报告说,在1964年至1973年间,美军一共对老挝投下了223万吨炸弹,其中有三分之一没有爆炸。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这都是一份难以消受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