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8-7-17 15:24:13的发言:我觉得后牛贝侬的话有道理,不过也有些误区。
壮族在60年代以前写做僮族,两者读音一样,都是Zhu鄋g,都是部分僮族自称Cuengh的音译,以“壮”替代“僮”这个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另外一个音为t髇g,意思是奴仆),是周恩来总理的提议,这些都是壮族历史常识,我认为还是有很多贝侬有这个认知的,当然这种常识需要进一步推广。
壮族的自称并不是没有几个知道,而是各地壮族的自称不同,如红水河土语区一般自称“布壮”(Bouxcuengh),桂西北有自称“布依”(Bouyaej)的,桂南和桂西一般自称“土”(Doj/Toj),“濮”其实就是“布”(Boux/Pux),是壮族对人群和民族单位的称呼,是一个量词,而不是自称。
壮泰族群的先民早于几万年前就发祥于岭南地区,在秦军南下入侵岭南之前也建立了西瓯、骆越等方国,说什么秦始皇之前“镇地是没有什么人住的”,这些话简直是胡言乱语,他不懂就罢了,后牛贝侬居然也认为“人家才20岁就懂”么?建议后牛贝侬多留意一些正规的壮族历史研究资料和出版物。
后牛贝侬关于壮族的历史和文化常识,做成一个总固定的帖子,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记得以前我们网站贝侬聚会的会议总结里,有多次提到要做一个《僚人文史百问》的小册子向大众普及我们僚人的语言文化常识,我认为这个可以结合起来做,先在我们论坛做一个总固定的帖子是有必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17 15:28:25编辑过]
我解释下我说的.首先傣族社会这说的是dong dai(也就是僮傣吧)而不是zhuang dai。
壮族的自称“濮”应该没有错,这引用我引用汉族历史记载里的。而且濮(pu)正好是人的意思。
二.壮族沿袭祖先习俗
1.语言
壮族人自称为"濮",起先也是从语言开始的,因为"濮"在语言使用中的频率较高,所以汉人称之为"濮".其实"濮"(pu)在壮话里边是"人"的意思.而"波"(bo)则是"父亲";"背"(bei)则是"兄长";"咩"(mie)则"母亲";而弟弟却叫"侬".
都安七百里弄的壮人自称为"濮诺",也即兄弟之意;凌云,东兰,扶绥"濮侬";宜州,德保自称为"濮闵";今贵州布依族和云南傣族也自称为"濮越""濮侬"等.壮语中"濮诺","濮侬";都是兄弟的意思,"濮越"是姐夫的意思"紧考"为吃饭;"紧娄"为喝酒等等.凡壮人的基本称谓都比较一致,无论是云贵桂的壮族人说话,只有音调不同和地域说法差异外,大体都能相互交流.六七十年代,南宁河南石柱岭有个"老挝学校",那里的老挝留学生所讲的"老挝话"与武鸣县双桥镇的壮话极为相似,对话者十有八九包括语调很相近.四川称"巴"也是壮语中"山"的意思;"沱"和"它"壮语中江河的意思.当时四川的濮僰与现在的壮族有着血肉关联.
第三个关于:滇(是指云南古称)并不是广西。这说明先民西迁云南(秦后)。也就说当时那里还没住什么人哦~壮族没有文字没有历史。壮族历史要查和整理还得翻翻汉族的文字零星记载~~人家就有几个比我们一般人知道的古历史多,也不能怪人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4 2:26:1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