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环大明山旅游圈民族文化风情探奇*山水文化篇之五

[复制链接]

39

主题

0

听众

790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2-16
注册时间
2005-5-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7-10 23:5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山前沉积带——大明山的黄金带

  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马头乡和两江镇,蕴藏着一条神秘的黄金带,这一地带是大明山隆起而形成的地质断裂带,断裂带走向与大明山走向大体一致。沿断层构造线形成雷圩——两江圩——和圩——马头圩断层谷地,武鸣至马山间的公路即沿断层谷地延伸,公路两侧,常见断层三角面犹如鬼斧神工般地砍截扭曲,地层如同大树年轮一样整齐排列,成为独特的地质景观。由于岩浆在断裂带活动的加剧,使这一地带形成一条黄金与铜的富矿带。这里的黄金的分布有三种形态,一是脉金,蕴藏于地层深处,二是堆积金,分布于山前沉积层中,三是砂金,分布于大明山流出的河溪沙砾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一地带的河流中随便撮一泥箕沙土淘洗,都会发现微小的金屑。

  这里的铜矿蕴藏量也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为2600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30%,金属量为27万吨。矿石一般含铜354%,最高达8%10%。最为奇异的是这里的铜矿也含有金和银,原矿加工所得的铜精矿中,每吨含有黄金1.29克至3克,银374克至420克。大明山南坡山前断层谷地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带。

  这一地带除了金、银、铜外,还蕴藏着丰富的钨、锑、铅、锌、铁、锰等矿藏,由于金属矿藏丰富,引起了地磁场的异常变化,经过这一地带的车辆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发生机器故障,飘过这一地带的云彩也会幻化成奇异的形状和光晕。据县志记载,云彩幻化成图形最奇特的一次是“清同治二年(1863)四月初二,县境东南部上空的云汇集成一大“福”字,笔画分明,至次夜方散。”

  从马头到两江的地带也是壮族历史文化的“富矿带”,这一地带是大明山阻挡太平洋季风形成的多雨地带,充沛的雨水把大明山上的泥土冲下山脚的断层谷地,沉积成一个个扇形的河谷小平原。这些河谷小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因此成为壮族先民最早的农耕稻作区。据广西著名的考古专家郑超雄研究,壮族最古老的方国就诞生在这一地带。著名的元龙坡遗址、安等秧遗址就位于山前小平原上。在这一地带,历史文化沉积层与地理沉积层惊人地重合在一起。

  据马头乡的干部反映,马头乡的大明山脚下有壮族商代的庙宇,有古老的壮族街圩。奇特的是龙头山坳上和山下的圩街相呼应,也有一个地名叫“仙圩”的古迹。据武鸣县志记载,大明山“山之最崇处名为镆铘,遥望茫茫极天。登其巅,群峰相向。山坳处有石坪一,石墩八,石灶七,尘不到,苔不封,四周茶树古茂异常,所谓仙圩也”。这“仙圩”可能是古人上山祭祀的场所

  大明山前冲积小平原丰富的壮族历史文化资源,为大明山旅游区开发壮族文化风情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0 23:54:18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05:40 , Processed in 0.14619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