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cy109 于 2014-7-25 08:42 编辑
记者:文字,是一个族群一种统一标志,也承载着某种共同的精神实质。也许,这不是一言两语可以阐释的。然而,您说的这么通俗易懂,我想老百姓可以一听便知、一目了然。
据说,广西各方正在奔走呼号开设广西壮语卫视频道和壮语广播频率。广大壮族老百姓也正翘首以盼。请您谈一谈广西壮族自治区开设壮语卫视频道和壮语广播频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好吗?
梁庭望:开设壮语卫视和广播是非常必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人口1500多万,而壮语广播一天才有十几二十分钟,这怎么说都不合适。时下,中央强调群众路线教育,开设壮语卫视和广播就是为群众服务的大好事。我们广西有一些领导对壮族群众的汉语水平好像不是很了解。其实,广大老百姓把握不好汉语的情况还是很普遍。我这里有几组调查数据,你可以记录一下:
1982年壮族人口受教育情况:
1990年壮族人口受教育情况:
2000年壮族人口受教育情况:
现在,距这些数据统计,又过了十几年,壮族人口达到1700万,累计历年遗留问题,还有一半的人口是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只会几句简单的汉语,深了就无法理解,无法从汉语新闻媒介中获得现代信息。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党政文件精神、科学信息、平日要闻,要不就没有翻译,要不就翻译的文件束之高阁,群众看不到。我有三个姐姐(现都去世了),一辈子没听到过一个完整的文件,你说这脑子怎么解放?怎么开发呢?!基层的壮民听不到(或听不明白)市场经济文件精神,经济怎么发展呢?!广西和广东地域条件相差无几,但是经济上却天壤之别。这归根结底就是因为群众无法吃透各类文件精神,思想上无法跟进,无法得到信息,掌握不好技术引起的。广西每3人中有1个壮族,10人中有4个少数民族,这样大比例的人群,一直处于现代信息的语言屏蔽中,经济怎能得到发展?!群众懂不懂中央和地方文件,对于该地区的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根本的影响。再比如说现代科学信息。小学或文盲占一半比例的壮族群众,无法从汉语电视广播中准确无误地获取如何科学种地、如何施肥等基本信息,不懂得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甚至农药都会用错。这样一来,将自己的贫困和坎坷用迷信来解释,求得心理安慰。迷信的盛行,更加制约了群众思想的开放和进步,智力开发受到很大影响。世界在发展,我们的国家在发展。发展中现代信息尤为重要。再举一个例子,广西企业家中壮族企业家比例很少。有少量中等规模的企业,大规模企业几乎没有。壮族人做生意的,也就是开个小饭馆什么的,在城市发展中的优势薄弱。目前壮族老百姓迫切需要用自己的母语听到中央精神、了解经济导向,获知现代科学信息。我想,这是广西开设壮语卫视、壮语广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在。
这里,我不讲宪法依据,不说民族平等问题,但想说说民族心理失衡问题。内蒙古、新疆、西藏都有该地区自治民族的母语卫视、母语广播,甚至像青海、甘肃等非自治区省份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也有其居住主体民族的母语卫视。那么,壮族这样有着1700万人口的民族,怎么就不能有自己的母语卫视和广播呢?民族语言,不只是一个表象性符号,它也是民族心理的需要,承载着民族认同感,它是顽强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内心的。我们一定要尊重。不能因为政策贯彻的不到位,而导致民族心理的失衡。那样,我们就做不好一些重要的工作。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记者:我们聊了几个问题,您的每一个考虑,基本离不开“群众”二字。我想,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急群众所急所盼,是我们开展所有工作的根本吧。
梁庭望:是的。做好群众工作,是万事获得成功的根本。希望家乡的壮族同胞们早日看到母语卫视,早日听到母语广播,生活蒸蒸日上,与其他各民族兄弟姐妹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贡献。
近日北京连续高温。我和梁庭望先生的交谈在他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的家中进行。梁老师的家陈设简约,书香满屋。他声音低缓,精神矍铄,说起家乡深情款款,侃侃而谈。我在一种说不出的宁静感中,忘却了酷暑炎热,仿佛有一阵阵清风,沁人心脾。这份宁静和清爽来自他,一个一辈子致力民族文化事业而无怨无悔的老人——梁庭望。这里,我加这么一段描写,是想告诉广西的父老乡亲:遥远的北京有这么一位老人,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百姓,牵挂着你们生活中所需的点点滴滴。此刻,我替你们感到幸福。
2014年7月13日北京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