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本站采编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张壮语时尚音乐CD合辑《贝侬》发行预告专帖

[复制链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1#
发表于 2008-4-7 13:57: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裔引强在2008-4-7 13:17:59的发言:
确实值得期待!!!不过,这个暂定的目录中,似乎大多都是南壮及南壮歌手演唱的歌曲,这可能使占壮族人口多数的持北壮方言的壮族人听不懂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贝侬〉的传播范围。所以,相关负责人是否能考虑一下增加北壮方言歌曲及演唱歌曲?个人愚见

我也很喜欢听北壮歌手的作品,比如岑龙、狮龙乐队等作品。不过,据悉由于避免版权问题,《贝侬》合辑所有音乐都是我们网站歌手的原创作品,而没有翻唱作品。原创作品是需要一批成熟的作词、作曲和演唱团队来创作的,这几年壮语新歌在壮族各地都有所发展,但由于创作团队还没有普遍形成,目前原创作品仍旧大多集中在创作团队发展得成熟的南壮德靖地区,北壮歌手还比较分散,而且创作的作品主要还是填词翻唱的作品,原创作品不多,由于仅有的创作北壮方言新歌的新壮人乐队有另外单独出自己专辑的想法,因此本合辑暂时只能收录南壮德靖土语的作品,这个在《贝侬》合辑相关负责人和网站贝侬的会面当中都有提到。其实,在目前标准壮语没有推广的现状之下,要让每一个地方的壮族人听懂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不现实的,就算是用北壮的某一个方言来唱,也不见得其他北壮地区的贝侬就都听懂。南壮语也是壮语,目前来说出这个合辑的意义应该是在首张壮语新歌合辑正式得以出版发行之上,作为壮族贝侬大家都应该摈弃南北方言的争执,要不等到北壮方言的歌手也普遍创作出原创作品来再来整合,这个合辑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问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7 14:17:54编辑过]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1900

积分

榕树精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最后登录
2009-1-13
注册时间
2006-9-12
22#
发表于 2008-4-7 14:31:00 |只看该作者

好期待第一张壮语音乐CD出版啊!

10楼的贝侬,南壮北壮都是壮族,虽然壮语分南北方言,但大家民族意识里最好不要有南北壮之分,除非不承认南壮是壮族。如果北壮的音乐发展得好,整张专辑都是北壮的我不只没意见,而且很高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23#
发表于 2008-4-7 16:1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8-4-7 9:37:49的发言:
另外不知道是否BEIX在这里面可以写成"上'比'+下'兄'"的,而不是贝?

古壮字在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的字库中无法显示,恐怕会带来宣传上的不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9-2-26
注册时间
2002-5-26
24#
发表于 2008-4-7 10:28:00 |只看该作者
期待!

欢迎光临七彩云南民族服饰淘宝网店 http://shop34681401.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5#
发表于 2008-4-7 20:0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8-4-7 17:33:4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8-4-7 16:19:2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8-4-7 9:37:49的发言:
另外不知道是否BEIX在这里面可以写成"上'比'+下'兄'"的,而不是贝?

古壮字在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的字库中无法显示,恐怕会带来宣传上的不便。

是的,我知道.我在这里讲的这种写法只是针对原来帖中的宣传单面上的书写形式("贝侬"的美术字).不过确实要对BEIXNUENGX的写法统一,不然确会如同你所说有些不便.

既然字库中无法显示,也就不可能在图片编辑软件上输入“比+兄”这个字并做成美术字了。

我已经听项目负责人说CD封面上的“贝侬”一词的壮文(beixnuengx)和其他壮文字样都统一用标准壮文了,之前的宣传单面只是最初的设计方案,不是最终定稿,据悉目前CD的图样和文案还在设计当中。不过,项目负责人说歌词里的壮文还是用德靖方案以准确记载歌词的口语,另外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应该不愁听不懂、看不懂。

季人贝侬16楼说的“中英壮泰四种语言版本”似乎改成“汉英壮泰四种文字版本”我觉得是妥当的,但顺序上我觉得应该是“壮汉英泰”,本来唱的就是壮语歌词,如果顺序上把汉语翻译版放在最前面,就很奇怪了,希望合辑项目上负责版面设计的负责人注意到这点。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0-14
注册时间
2005-6-20
26#
发表于 2008-4-7 20:1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不过,项目负责人说歌词里的壮文还是用德靖方案以准确记载歌词的口语,另外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应该不愁听不懂、看不懂。

既然可以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为什么就吝啬加上标准壮文的对照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7 20:12: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7-27
27#
发表于 2008-4-7 21:0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Honghlaj在2008-4-7 20:11:58的发言:
QUOTE:
不过,项目负责人说歌词里的壮文还是用德靖方案以准确记载歌词的口语,另外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应该不愁听不懂、看不懂。

既然可以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为什么就吝啬加上标准壮文的对照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7 20:12:51编辑过]

QUOTE:
略有同感,不过首张碟嘛多少会有些"难以克服"的系统问题...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8-4-7 20:02:09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8-4-7 17:33:4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8-4-7 16:19:2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8-4-7 9:37:49的发言:
另外不知道是否BEIX在这里面可以写成"上'比'+下'兄'"的,而不是贝?

古壮字在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的字库中无法显示,恐怕会带来宣传上的不便。

是的,我知道.我在这里讲的这种写法只是针对原来帖中的宣传单面上的书写形式("贝侬"的美术字).不过确实要对BEIXNUENGX的写法统一,不然确会如同你所说有些不便.

既然字库中无法显示,也就不可能在图片编辑软件上输入“比+兄”这个字并做成美术字了。

哦?哪不知道在壮族在线的版面里那个"那+田"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方面我确实不太懂...

我已经听项目负责人说CD封面上的“贝侬”一词的壮文(beixnuengx)和其他壮文字样都统一用标准壮文了,之前的宣传单面只是最初的设计方案,不是最终定稿,据悉目前CD的图样和文案还在设计当中。...

太好了...

季人贝侬16楼说的“中英壮泰四种语言版本”似乎改成“汉英壮泰四种文字版本”我觉得是妥当的,但顺序上我觉得应该是“壮汉英泰”,本来唱的就是壮语歌词,如果顺序上把汉语翻译版放在最前面,就很奇怪了,希望合辑项目上负责版面设计的负责人注意到这点。

应该是按"壮汉英泰"来排!!


Mwngz ndei,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0

听众

4537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3-6-13
注册时间
2007-11-25
28#
发表于 2008-4-7 21:45:00 |只看该作者
希望可以在淘宝买到,不要太贵

Don't be afraid of to be weak Don't be proud of to be str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29#
发表于 2008-4-7 21:5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Honghlaj在2008-4-7 20:11:58的发言:
QUOTE:
不过,项目负责人说歌词里的壮文还是用德靖方案以准确记载歌词的口语,另外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应该不愁听不懂、看不懂。

既然可以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为什么就吝啬加上标准壮文的对照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标准壮文对于这个合辑来起的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封面用标准壮文是妥当的。合辑里大多为德靖土语歌词,采用标准壮文记录一来不可以准确记录,二来也不可行(声母韵母不够用、某些词汇也不一致),而由于标准壮文目前对于合辑来说象征性的作用大于它的实用价值,据悉多语翻译都是需要不少经费的,增加标准壮文的对照无形中增加了一个工作和一道工序,使得四语对照的版面再增加到五语对照,不但使得版面和篇幅增加,也使得本来已经很紧张的经费有所增加。从篇幅和经费上看,对于象征性大于实用性的标准壮文,我觉得这点吝啬是必要的。

如果一定要用标准壮文,看来只能采用转写和翻译结合的方式,而从方言转写、翻译为标准壮文的工作也是一个繁复和很费时的工作,而且看来除了红棉树贝侬能够做到之外,其他贝侬似乎没有既通晓德靖土语方案又会标准壮文的,但据我所知,《贝侬》合辑三个负责人为了合辑的出版而付出了所有的精力,有两个贝侬在北京做各种筹资、出版、宣传等工作,红棉树贝侬负责整个合辑录制工作,亲自跑到广西来操办,每天都在忙着做组织歌手、监督录制的等协调工作(详见本版帖子《这样为你们感动》),进录音棚录制的时候反反复复的工作特别多,每次录制都会通宵进行(这个录音棚都是晚上通宵工作、白天休息),不知道有多少个彻夜无眠,看来他本人目前是没有精力来做歌词转写的工作的。如果真有贝侬有时间精力又可以胜任且愿意义务工作的话,我建议项目负责人不妨考虑一下让该贝侬来做这个工作,那么增加标准壮文对照这道象征性的工序还是可以做到的。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7-27
30#
发表于 2008-4-7 17:33: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季人在2008-4-7 16:19:2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家的人在2008-4-7 9:37:49的发言:
另外不知道是否BEIX在这里面可以写成"上'比'+下'兄'"的,而不是贝?

古壮字在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的字库中无法显示,恐怕会带来宣传上的不便。

是的,我知道.我在这里讲的这种写法只是针对原来帖中的宣传单面上的书写形式("贝侬"的美术字).不过确实要对BEIXNUENGX的写法统一,不然确会如同你所说有些不便.


Mwngz ndei,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5
注册时间
2005-2-7
31#
发表于 2008-4-7 18:07:00 |只看该作者

我之前关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北壮歌曲的建议,是出于使更多的持北壮语的壮族人来关注这张壮语音乐CD,是出于使这张CD更为"完整"的考虑,并没有说要以北壮歌曲取代南壮歌曲,或甚至是否定南壮歌曲。所以,要说我的民族意识里有南北壮之分,或是扣之以否认南壮为壮诸如此类的大帽子,也随便啦~~~。


王者站着死,奴者跪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32#
发表于 2008-4-7 18:48:00 |只看该作者
歌词的“中英壮泰四种语言版本”似乎改成“汉英壮泰四种文字版本”更为恰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10-14
注册时间
2005-6-20
33#
发表于 2008-4-7 23:49: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8-4-7 21:56:2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Honghlaj在2008-4-7 20:11:58的发言:
QUOTE:
不过,项目负责人说歌词里的壮文还是用德靖方案以准确记载歌词的口语,另外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应该不愁听不懂、看不懂。

既然可以有汉、英、泰等文字对照,为什么就吝啬加上标准壮文的对照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标准壮文对于这个合辑来起的象征性的作用,因此封面用标准壮文是妥当的。合辑里大多为德靖土语歌词,采用标准壮文记录一来不可以准确记录,二来也不可行(声母韵母不够用、某些词汇也不一致),而由于标准壮文目前对于合辑来说象征性的作用大于它的实用价值,据悉多语翻译都是需要不少经费的,增加标准壮文的对照无形中增加了一个工作和一道工序,使得四语对照的版面再增加到五语对照,不但使得版面和篇幅增加,也使得本来已经很紧张的经费有所增加。从篇幅和经费上看,对于象征性大于实用性的标准壮文,我觉得这点吝啬是必要的。

如果一定要用标准壮文,看来只能采用转写和翻译结合的方式,而从方言转写、翻译为标准壮文的工作也是一个繁复和很费时的工作,而且看来除了红棉树贝侬能够做到之外,其他贝侬似乎没有既通晓德靖土语方案又会标准壮文的,但据我所知,《贝侬》合辑三个负责人为了合辑的出版而付出了所有的精力,有两个贝侬在北京做各种筹资、出版、宣传等工作,红棉树贝侬负责整个合辑录制工作,亲自跑到广西来操办,每天都在忙着做组织歌手、监督录制的等协调工作(详见本版帖子《这样为你们感动》),进录音棚录制的时候反反复复的工作特别多,每次录制都会通宵进行(这个录音棚都是晚上通宵工作、白天休息),不知道有多少个彻夜无眠,看来他本人目前是没有精力来做歌词转写的工作的。如果真有贝侬有时间精力又可以胜任且愿意义务工作的话,我建议项目负责人不妨考虑一下让该贝侬来做这个工作,那么增加标准壮文对照这道象征性的工序还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声明,本人为首张壮语CD的发行欢呼,不管它是用壮语(或布依语)的何种方言唱的,同时也为为了这张CD的面世而奔波的人们感动。

之所以提出上面这个问题,是因为这张CD的面世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既然定位为“首张壮语CD”,那他就不仅代表德靖土语地区的,更是代表整个壮语地区的,使用法定的标准壮文(对照),不是使它更具有象征意义吗?如果说“标准壮文对于这个合辑来起的象征性的作用”,指的是没有多少人认识标准壮文的话,那有多少人认识德靖方案壮文也可以想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用德靖方案壮文也只是具有象征意义而已)。至于在这里怎么使用标准壮文,“采用转写和翻译结合的方式”足矣,这并不比翻译成外族的语言难吧?如需要,本人愿意义务工作,但本人目前为止还没有掌握德靖方案,对它的方言词更是知之甚少,文字水平也差强人意,恐怕不能令人满意,但真的需要我的话,我绝不推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8-16
注册时间
2006-1-7
34#
发表于 2008-4-8 00:41:00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众贝侬都关心《贝侬》的出版问题。


回22楼Honglaj贝侬: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拼音壮文不是跨方言的文字,我认为不能准确记录原歌歌词的标准语文字对于这个音乐合辑来说就只能有一个象征性的意义,用在封面就已经体现出了它的象征性了。德靖文字方案对于本专辑来说不只是有象征性的意义,而更大的是它的实用价值,这个实用价值不在于有多少人数掌握了它,而是在于它准确承载了合辑里所有歌词的发音,而缺乏送气声母的标准壮文做不到这点(德靖土语有43个声母,标准壮文只有22个声母)。而用德靖方案在与后面的泰文对照上来说尤其重要,由于侬语(包含德靖土语)也是和越南岱语、泰语、老挝语、缅甸掸语和云南傣语最为接近的壮语方言,因此包括德靖土语在内的侬语是一种很重要的国际语言,既然这个合辑以德靖土语为演唱语言,那用德靖方案就顺理成章了,再多一个标准语歌词对照没有必要,也浪费篇幅,实际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找不到可以胜任的人(既通晓德靖方案又熟悉标准语的人)来做这个工作。


另外,从僚僚无己了解的情况看,这张专辑不只是大部分是南僚德靖土语方言演唱,而是全部是南僚德靖土语方言演唱。而且做基础工作的家园贝侬很多也是北部方言区的贝侬,当然也有如越色僚人贝侬所提到的一样:都谈到了关于要怎样才能采集到北部方言原创作品的问题,可惜——到现在为此——还没能收集到一首。僚僚无己虽为南部方言区出生的人,但在北部方言区工作,热爱北部方言,对北部方言区的原生态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兴趣,并曾参与演唱平果嘹歌。但从僚僚无己接触和观察看,真正用心研究嘹歌音乐的年轻贝侬很少很少,几本“四十斤重”的《平果嘹歌》集,真正有贝侬在利用的也很少很少,而将嘹歌歌词的韵律美之与现代诗体结合起来创作壮语新歌词的贝侬则更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8 0:48:07编辑过]

Nyahngenz gyeen tusseuj, leuj leuj gyeen luege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

听众

2681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5-9-23
注册时间
2007-8-20
35#
发表于 2008-4-8 00:52:00 |只看该作者

先搞熟悉的南部方言的,有了一点经验,以后在搞北部方言也不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

听众

2798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2-2-5
注册时间
2006-4-13
36#
发表于 2008-4-8 00:54:00 |只看该作者
好消息支持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37#
发表于 2008-4-8 00:5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Honghlaj在2008-4-7 23:49:20的发言:

首先声明,本人为首张壮语CD的发行欢呼,不管它是用壮语(或布依语)的何种方言唱的,同时也为为了这张CD的面世而奔波的人们感动。

之所以提出上面这个问题,是因为这张CD的面世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既然定位为“首张壮语CD”,那他就不仅代表德靖土语地区的,更是代表整个壮语地区的,使用法定的标准壮文(对照),不是使它更具有象征意义吗?如果说“标准壮文对于这个合辑来起的象征性的作用”,指的是没有多少人认识标准壮文的话,那有多少人认识德靖方案壮文也可以想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用德靖方案壮文也只是具有象征意义而已)。至于在这里怎么使用标准壮文,“采用转写和翻译结合的方式”足矣,这并不比翻译成外族的语言难吧?如需要,本人愿意义务工作,但本人目前为止还没有掌握德靖方案,对它的方言词更是知之甚少,文字水平也差强人意,恐怕不能令人满意,但真的需要我的话,我绝不推卸。

我认为歌词用德靖方案不只是象征意义,而是它的准确记录,所谓的实用性应该是这点,而不是掌握这套文字的人数多少,实际上如果说是掌握的人数才能体现实用性的话,那汉语译词的实用性就远大于标准壮语了。

当然,Honglaj贝侬愿意义务来做德靖土语文案和标准壮文转写、翻译的这个工作,我觉得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建议负责排版的北京项目组的贝侬考虑一下,如果觉得篇幅问题不大的话,不妨用侬(南壮德靖方案)-壮-汉-英-泰五种文字的歌词文案。

另外,目前《贝侬》合辑并不只是以网站的力量来推动的,出品公司是北京的两个公司,以往以我们网站上南壮德靖地区贝侬为主要生力军的壮语新歌也应该走出更广阔的天地了,毕竟壮族人口以北壮为主,北壮地区热爱母语音乐的贝侬也应该整合起来,在原创作品的团队建设上多做功夫,在僚语新歌的商业化操作上,都争取和更多的出品方合作,把我们僚人母语文化借着音乐的乐符大力向前推动。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听众

61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08-4-8
注册时间
2008-4-8
38#
发表于 2008-4-8 01:55:00 |只看该作者
作为音乐爱好者和音乐制作公司的职员,做了那么多年音乐,这次真的以一种神圣的心去面对我所负责每一首歌的相关制作工序,据我了解,这次《贝侬》合辑没能有北部方言作品是有点遗憾,但因为歌曲的创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合辑出版日程上听说是定在这个月中旬,看来北壮的歌曲只能通过下一张CD来补充啦,因为如果下次北部方言区的贝侬还没有原创作品,听说这次的作词人将想办法熟悉北部方言,用行动参与“用北部方言创作壮语新歌”的活动,值得高兴的是,前几天在录歌的时候我也在现场了解到了,参与这张合辑的南部方言区歌手突围乐队、空灵、威杰等贝侬都愿意尝试用北部方言演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7-27
39#
发表于 2008-4-8 09:06: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僚僚无己在2008-4-8 0:41:33的发言:

....再多一个标准语歌词对照没有必要,也浪费篇幅,...

这种措词不太容易让人能从情感上接受.


Mwngz ndei,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7-27
40#
发表于 2008-4-8 09:08: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当然,Honglaj贝侬愿意义务来做德靖土语文案和标准壮文转写、翻译的这个工作,我觉得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建议负责排版的北京项目组的贝侬考虑一下,如果觉得篇幅问题不大的话,不妨用侬(南壮德靖方案)-壮-汉-英-泰五种文字的歌词文案....

同意,支持!!


Mwngz ndei,Dieggagguenj Bouxcuengh Guengjsae(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03:04 , Processed in 0.166595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