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530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嬷”信俗随解

[复制链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5:43: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壮族地区的宗教信仰以本土信俗为主。以“麽”(mo)、“巫”(moed)、“道”(daoh)、“师”(slay)为四大体系信俗。很多人往往分不清mo和moed,因为翻译为汉语之后,由于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入声韵尾,造成了其音近似。实际上它们是壮族民间两种不同的信俗体系:moed是口承仪式,无宗教典籍文本,靠的是口耳相授代代传承,仪式专家以女性为主,少数男性担任这种仪式专家,但举行仪式的时候也以女性身份自居;mo是文本仪式,有古壮字书写的宗教典籍(区别于壮族民间另外一个信俗体系:用汉字书写典籍的“道”)。

“嬷”(Moed),是壮语南部方言德靖土语区、砚广土语区的一种民间信仰的口承宗教仪式和仪式专家的代称,它与当地壮语“蚂蚁”(moed)这个词素同音,仪式专家绝大多数都是由女性担任,也有少数男性担任,但这些男性在仪式当中往往都是以女性身份来完成仪式的表演。这与完全由男性承担、并有仪式文本的另一壮族宗教仪式及其专家的代称“麽”(Mo)是相对的。

在已知的所有壮语方言区所有宗教仪式和仪式专家的概念当中,只有壮语南部方言的德靖土语(广西)和砚广土语(云南)将口承宗教仪式及其仪式专家称呼为“嬷”并与“蚂蚁”这个词素同音,但在云南省的傣语以及国外与壮语有密切亲属关系的台语支语言当中,如越南的侬语、老挝的老语、泰国的泰语当中,都有把传统宗教仪式的女性专家(即所谓女巫)称呼为“moed”并与“蚂蚁”这个词素同音的,这无疑说明了在壮泰族群没有分化之前,来源于壮泰语“蚂蚁”(moed)这个词素的“嬷”(Moed )这个宗教体系早已经形成,并且成为了壮泰族群的先民集团最常见的口承仪式及其专家的代称。其他壮语方言,多把口承仪式专家(亦多为女性)称为“娅禁”(Yahgimq)、“娅仙”(Yahsien)、“乜娃”(Mehva)、“乜佛”(Mehbaed)、“乜相”(Mehslings)等,这些概念多含有古汉语借词,当系壮泰族群分化后,壮语各地方言借入了汉语借词之后才形成的概念。

用“蚂蚁”这个概念给这种仪式命名,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在这种仪式的形成年代,仪式专家所处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母系社会的神权代表,仪式专家与一个蚂蚁社会当中的“蚁后”(蚁王都是母的)的地位相当,从这个概念应该可以推算出这种仪式诞生于古老久远的母系氏族社会。当然,壮泰各族群分化之后,壮族地区(德靖、砚广土语区)保留的“嬷”概念的仪式,受到汉族宗教信仰的强烈影响,逐渐融入了大乘佛教和壮传道教的许多元素,但它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至今“嬷”仍然是“在南壮社会所扮演的的是对外沟通与交涉的角色,以及在当地壮人农村社会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高雅宁,《广西靖西县壮人农村社会中me214mo:t31(魔婆)的养成过程与仪式表演》,台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第27页。);而泰族、老族、傣族等台语支西南组民族的“嬷”仪式,则在上座部佛教占据了社会宗教主流之后逐渐萎缩,成为了下层社会当中上座部佛教之外的一种民间残存的传统宗教仪式,成为了传统信仰心灵寄托上的一种补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 17:27:48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0

听众

261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1-7-19
注册时间
2009-5-1
沙发
发表于 2009-8-9 01:20:00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还看历史先生最好去看西狨是如何南下的,西狨游牧族群的迁线是否与南方所有古国荆,越,蜀,长沙等等有血源关系否?

可笑炎黄氐(汉族)羌汉权帮助掩护下,造出的游牧中国民族的历史!


呵呵~~`````现实很残酷`太残酷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0

听众

261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1-7-19
注册时间
2009-5-1
板凳
发表于 2009-8-9 01:11: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09-8-5 16:32:26的发言:
彝文《指路经》说: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孙往夜郎国,撑天地建国家,多同管理诸小国

谢谢先生提示出这段资料哈哈!

1:不过先生能最好问明彝族语言中的靡莫何解!是否彝族都知族人中有靡莫?如果没有就麻烦了,只能依照所谓"指路经"上所言的彝族先民早就受到稻作民族文化的影响!

2:先生最好能把历史记载的事迹全都看完:以靡莫之数,以滇为最众!

既然彝族已经一次一次的把他们的文明文化摆了上来,我们就来看看彝族在汉权协助下近年来对他们祖先的描述吧!

1:无法更改的事实,孟氏彝族的孟获家谱传奇,我们就根据东汉末年云南众彝之王孟获来追寻下彝族在东汉时期的文明文化吧,况且孟获后代在央视已经述理求证清楚,东汉末年孔明先生要七擒七放孟获是完全不可能的,让孔明先生擒住一次也算是他智商高了!

2:彝中"卜"人(即夏之遗民)篇,"卜"人强悍,彝中"卜"人是如何强悍的呢?将其几月大之子放入漂浮物中,用绳系其漂浮物上,另一头系江岸,后将几月大之子所乘漂浮物投入极冰冷江河之中,能活者留下,死者抛弃!这就是彝族同胞兄弟心中的夏朝人,因为之所以强悍所以能统治天下,不过中科院搞历史的老头们是说夏人性儒道德为准,老头在说谁呢?我想土人香草最好能自己去问!

3:云南楚雄某地,在彝族同胞兄弟民间中就留传着在此地彝族有着超过4000年的龙女制盐历史传说,结果前段时间CCTV上播出的,此地彝族代表就言明,根本就不存在这回事是夸大出来的,事实真相是发生在清朝时期并且根本就不超过400年的历史的!

4:彝语与汉语确实存在着亲源关系,只不过并非"古汉语"或更早的"古汉语"所继承的语言,实属周或之后的汉语系!

5:先生最好去学习学习彝族的太阳历吧呵呵!

"我"比教愚蠢所知道的事物全是经过夸张夸大过的,全是足不可信的信息!否则也不会有超过几十位的国内专家学者同时来我们这支小傣族非佛傣这里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问东问西挑三检四般的置疑问题.

我们的主体民族思想道德怕和那些早周之前的文明文化的老"古懂"发生尖锐异样冲突啊呵呵!有些事怕经不起人家的质疑,又怕做成大错,改过了就等于通知大家"我们"在撒荒,也只能依靠属一族的炎黄家族的汉权协助之下,将谎言假事造真!


呵呵~~`````现实很残酷`太残酷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地板
发表于 2009-8-5 16:32:00 |只看该作者
彝文《指路经》说: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孙往夜郎国,撑天地建国家,多同管理诸小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5#
发表于 2009-8-5 16:27:00 |只看该作者

靡莫!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未肯听。劳浸、靡莫数侵犯使者吏卒,元封二年,天子发巴蜀兵击灭劳浸、靡莫,以兵临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6#
发表于 2009-8-5 16:28:00 |只看该作者

西南诸蛮,有虞氏之苗,商之鬼方,西汉之夜郎、靡莫、邛、莋、、爨之属皆是也。自巴、夔以东及湖、湘、岭峤,盘踞数千里,种类殊别。历代以来,自相君长。原其为王朝役使,自周武王孟津大会,而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诸蛮皆与焉。及楚庄王滇,而秦开五尺道,置吏,沿及汉武,置都尉县属,仍令自保,此即土官、土吏之所始歌《明史 土司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0

听众

2619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1-7-19
注册时间
2009-5-1
7#
发表于 2009-8-4 07:06:00 |只看该作者
mo男性一般称为布莫,女性一般称为雅闷,皆可称为靡莫,布莫或雅闷和布闷,我们这边没关系的也无文字传承!

呵呵~~`````现实很残酷`太残酷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

听众

9095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11-5
注册时间
2003-9-29
8#
发表于 2009-8-3 15:22:00 |只看该作者

据我了解,要成为一名[娅禁],必须经道师的度戒,发给职牒,这与现今道教正一派的程序一样.虽然行法时不看科书,但其内容和道教科书几近不差.如发兵马时,要发甲子到癸亥60营的兵马,开坛时,根据日子的单双要在掌上存天罡、太乙、胜光、小吉、传送、从魁、河魁、登明、神后、大吉等十二神将.


举步朝金阙,飞身谒帝京。 天外琳琅响,齐举步虚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3-5
注册时间
2005-2-7
9#
发表于 2009-8-3 14:09:00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叫"雅金"或"雅鸭"

王者站着死,奴者跪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主题

1

听众

5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20-5-27
注册时间
2003-12-15
10#
发表于 2009-8-3 20:52:00 |只看该作者
我老婆的亲戚里还有人在做“巫”(moed)。

登上僚人网站,认识僚人历史, 弘扬僚人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僚区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2096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09-8-5
注册时间
2007-8-1
11#
发表于 2009-8-2 23:03:00 |只看该作者

原来我们德保的“蚂蚁”是这么来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4-11-16
注册时间
2007-2-14
12#
发表于 2009-8-2 17:05: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红棉树)壮族“嬷”信俗随解

不愧为总坛主!谢谢介绍,以前看到泰东北的moed-laem总觉得跟靖西moed-laen有渊源,现在终于明确地确信了

建议加精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 17:07: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13#
发表于 2009-8-2 17:27:00 |只看该作者

相当赞

可算是一篇严谨的学术文章了

希望如果有人引用的时候要说明此出处\作者等

不要乱抄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 17:29:5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0

听众

2537

积分

热心贝侬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3-6
注册时间
2009-2-4
14#
发表于 2009-8-10 20:15:00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09-8-2 17:27:01的发言:

相当赞

可算是一篇严谨的学术文章了

希望如果有人引用的时候要说明此出处\作者等

不要乱抄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 17:29:58编辑过]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听众

288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3-11-21
注册时间
2008-8-23
15#
发表于 2009-8-20 23:22:00 |只看该作者

我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就是搞这个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1125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4-12-18
注册时间
2007-1-13
16#
发表于 2014-1-27 04:42:33 |只看该作者
男人中年后可以“入麽”,是一种信仰,人们相信“入麽”后可以得到麽的力量的佑护,可以健康长寿;巫通常被人看成一种邪恶力量,不见得光,暗中伤人。
我们没见过巫术,但常见诬陷别人会巫术,让周围的人孤立她,这种行为很可耻,却经常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11:42 , Processed in 0.155699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