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25 16:19:00

(哀悼)德靖僚人民间文艺泰斗何仕雄老先生逝世

<P>    德靖民间文艺泰斗、德保县民间文艺的领头人——何仕雄老先生已经于2005年1月23日在德保县家中去世,享年82岁。翌日(1月24日)已经出殡。我本人虽身在德保,但于今日(1月25日)才接到通知,没有来得及赶上给何老送行,深感遗憾。</P>
<P>    特别是,本月20日,本人曾经与凹凸乐队鼓手农评宽贝侬一起去何老府上拜访过何老,当时何老精神还很好,本人还用电子录音笔给何老作了一些采访,没想到时隔两日,何老已经是隔世之人,本人十分震惊。</P>
<P>     陨星坠落,从此德靖僚人民间失去了一份宝贵的传统文艺财富,本人非常悲痛。 发此帖公布丧讯,谨此表示深切纪念!


<HR>
<B>何仕雄(1923—2005.01.23)相关生平</B>:

<P>     何仕雄老先生于1923出生于广西天保县渠洋镇(天保县即今天的德保县,不过渠洋镇今属靖西县)。中等师范毕业。自幼熟悉靖西、德保、那破一带的各路山歌,师从南路壮剧民间艺人,集德靖地区一带民间诗歌、说唱、壮剧等才艺于一身,堪称德靖地区民间文艺泰斗。以能编善唱、出口成歌而出名,且善于组织和指挥山歌活动。</P>
<P>     何老先生一生具有传奇色彩,青壮年时期经历坎坷,文革时期曾经在田东、田阳等地生活过,文革结束回德保后,成为德保县壮族民间文艺界的泰斗人物,多次带领德保县民间文艺队伍出访各地,成为德保县民间文艺的领头人。他精通南部壮语的靖西央话、侬安话、德保府话和马隘话,以及北部壮语的右江土语(田东、田阳一代的壮语方言)等多种壮语方言,1983年在自治区恢复壮文推行的工作中他以60多岁的老干部身份到南宁接受了壮文教育,两个星期之内迅速掌握了壮文,回到德保之后成为德保县壮文工作的中坚力量,曾担任德保县壮文学校的校长,因此至今德保县各界人士还亲切地称他为“何校长”。1985年在自治区山歌函授大学结业。何老先生曾作为歌师、翻译、领队,率德保县歌手两次出席自治区举办的“三月三”歌节。<B>编写和出版有《德保歌圩山歌》(壮文版)。</B>1987年获自治区授予“广西民间歌手”称号。曾任德保县山歌协会主席。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P>
<P>     2003年4月,本人在德保县城采访了当时已经<B>81岁</B>的何仕雄老师。在这次的访问当中,本人向何仕雄老先生请教了德靖地区的山歌、曲艺、壮剧、舞蹈等民间文艺的许多学问,采访持续了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并用DV拍摄下了大部分过程。其中属于壮剧唱腔的有平板、叹扳、采花、诗调、喜调、喜调转高腔、哭扳等,可以作为南路壮剧的教材。另外还有末伦、珍姐达汪等民间小调。
<HR>
      <B>以下是当时为81岁高龄的何老师当场对清唱演绎的南路壮剧“平板”,在如此高龄的时候其声气仍然十分洪亮,可见他老人家在歌谣、戏剧上声乐方面的深厚功底。倾听已经隔世的何老的声音,本人已经是微湿盈眶,遗憾和悲伤交织的心情无法言语表述,牢记其深刻教诲,不忘其对布僚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的殷切期待,暗下决心,以身作则去推进布僚传统文艺的传承,以此谨记。</B>

<P align=center>http://www.Rauz.net/yingyin/hof.wav</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6 15:06:49编辑过]

越僚 发表于 2005-1-25 16:34:00

<P>沉痛哀悼!</P><P>一位可敬的老人。</P><P>一位将毕生献为民族文化事业的老人。</P><P>老人家,走好,您的事业会有大批的族人继续,并将之发扬光大。</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5 16:38:00

哀悼!

清风客 发表于 2005-1-25 17:04:00

深切哀悼!

季人 发表于 2005-1-25 17:31:00

哀悼!

思乡僚人 发表于 2005-1-25 17:54:00

BBS内容违规 追究版主责任——南方都市报

默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5 17:55:40编辑过]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5-1-25 18:16:00

<P>天昏地更暗,</P><P>山冻水更寒。</P><P>残阳当冥灯,</P><P>赠照老歌坛。</P>

壮家娃 发表于 2005-1-25 21:21:00

默哀..

bill 发表于 2005-1-25 21:21:00

沉痛哀悼!默哀!

发表于 2005-1-25 21:44:00

去年六月,我曾随红棉树贝侬一道拜访了何老。那时,他依然很健谈,饶兴趣地和红棉树贝侬谈起了南路壮剧、山歌,并关切的询问网站的发展情况。没想到仅过数月,何老却已然仙逝,我们僚人的民间艺术,永远的失去了一笔最宝贵的财富。苍苍云山,幽幽鉴水,向何老沉痛哀悼。

chinjingh 发表于 2005-1-25 22:06:00

这样反腐,可以吗?(官官相斗)

哀悼!

僚人老怪 发表于 2005-1-26 00:21:00

音容宛在!

英树 发表于 2005-1-26 01:17:00

凤山三门海自然风光

哀悼!

苹果龙 发表于 2005-1-26 01:20:00

沉痛哀悼,鞠躬!鞠躬!再鞠躬!

byaraiz 发表于 2005-1-26 01:36:00

何老的声音非常豪爽啊,可惜没有办法亲耳听他老人家教诲。真是遗憾。深切哀悼!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26 03:10:00

<P>1月25日下午,我和凹凸乐队鼓手农评宽贝侬一起到何老家中看望何老的遗孀,并代表壮族在线给何老敬补丧礼钱。</P>
<P>何老生前遗下许多珍贵壮族民间文艺材料,其中有很多都是他亲手写的古壮字山歌本和壮剧剧本,他的孙女表示有一些已经随何老入葬,有一些则拿来烧给何老了。德靖僚人民间素来有一个传统,那就是老人辞世之后,要将其遗物烧给阴间的亡魂,因此何老的家属也遵从了这个传统,将何老生前喜爱的文艺资料包括一些手抄本烧给了已经辞世的何老。我虽然很惋惜这些珍贵的材料从此不见天日,但也表示理解。之后我督促了何老的家属应该好好整理余下的为数仍然不少的民间文艺材料,珍藏起来,不能随便给任何个人或者单位瓜分,而最好是以对待传家宝一般去珍视之,而对于真正需要这些材料的研究者,可以给予复印、复制或者拍照,而原件应该保留。何老的家属表示接受这个建议。</P>
<P>望何老的在天之灵保佑我族的语言文化事业得到传承和发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6 3:13:53编辑过]

三寒四温 发表于 2005-1-26 11:09:00

[推荐]我的同居生活----一个年轻女孩的待嫁历程(中篇小说)

深切哀悼!

晚江勒肖 发表于 2005-1-26 12:51:00

默哀!

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26 13:50:00

今天(1月26日)上午应何老家属之邀,去参加何老的开灶仪式。开灶仪式一般是在下葬后三天举行的,今天我看到的在何老的坟前开一个灶,然后所有参加的人都来聚餐,饭前饭后全体人员都给何老的新坟烧香,饭前饭后分别放两次鞭炮,大家饭后烧了香就解散了,这个开灶意思就是以后亡灵就要自己开锅了。当然有很多细节,如在家里准备柴火的时候将一些小柴火扎成两捆,中间用木棍连成一担,有点象上山打柴的模型,其他细节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知道其他地区的僚人有没有葬后三日开灶这个风俗。今天我似乎是整个参加仪式的人群里,唯一不是何老亲属的人,尴尬之余也深感荣幸。

越僚 发表于 2005-1-26 13:57:00

我们似乎没有这样的习俗,下葬时会有一些仪式,但下葬之后就不再去了,到次年的大年初一,家族要派代表去祭奠叫qyangl ringc (探望他的神龛)。三月三要扫墓。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哀悼)德靖僚人民间文艺泰斗何仕雄老先生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