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敢壮山歌圩之前,我曾随红棉、阿沛等人访问过何先生。何老如今仙逝,确实令人惋惜,但人有生老病死,何先生也不能例外,我们惋惜的是他一生的艺术成就其中一部分就这么随他而去了,中青代没能做到最大限度的继承、抢救。</DIV>
<P>其实何老一生的艺术成就不止是“一部分”随他而去了,除了部分手稿遗世之外,大部分艺术成就都没有著书传世,也没有人专门继承了他的衣钵,所以这些艺术成就也随着何老的仙逝而消失在人世当中,只留下皮毛的讲解通过记忆留在了部分人(包括我)的脑海里。这也是我最为遗憾的地方。</P> <P>几天前接到红棉的短信,当时也很震惊。</P><P>真是觉得遗憾啊,这样的民间文艺泰斗。</P><P>哀悼中。</P> 默哀~~ 何老仙逝时,我还在外地,一下子惊呆了,因为红棉树还约我在我回去时一道去请教末伦等一些壮族艺术,没想到何老这么快就走了,深切哀悼!!!!鞠躬!!! <P><FONT color=#6600ff><b>好难过~~~~</b></FONT></P> 深切哀悼! 一个壮民族传统文化的卫士走了,在哀悼的同时我们更要继续努力! 还是那句老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我们僚人来说,这样的老人的离去是属于前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20:42:53编辑过] <P>远远的你走了,何老,您走好啊!</P> <P>心情沉重。</P><P>何老师,您走好。</P><P>鞠躬!鞠躬!!再鞠躬!!!</P> <DIV class=quote><B>229179以下是引用<I>lannie1013</I>在2005-1-28 18:18:34的发言:</B>
一个壮民族传统文化的卫士走了,在哀悼的同时我们更要继续努力!</DIV>
<P>沉痛哀悼!!!</P> 沉痛哀悼!默哀! 默哀! <P>默哀。。。。。。</P><P>老人的去世的确是民族文化的一大损失。</P><P>但是前人以去,后人该如何传承及发扬,前人留下的民族文化遗产。</P><P>这将是我们以后要做的事情。</P> 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