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6 17:08:00

[原创]《壮家娃》——思乡僚人2005年第一声(僚语德保版+汉语版)

<p align="left">/yingyin/etr-r.MP3<hr/><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听完僚语版歌曲后有兴趣者请<font size="3"><b>手动点击</b></font>以下音频听<b>汉语演唱版</b>和<b>僚语朗诵版</b>)</font>
        </p><p align="left">/yingyin/etr-h.MP3(<b><font face="宋体">汉语演唱版——思乡僚人</font></b>)</p><p align="left">/yingyin/红棉版-m.mp3(<b><font face="宋体">僚语朗诵版——红棉树</font></b>)</p><p align="left"><font size="4"><strong>Eeng Tojrauz壮家娃</strong></font><br/>汉语词:fish 壮语词:红棉树<br/>作曲/编曲/键盘/和声/混音/演唱:思乡僚人&nbsp; (黎巍)<br/>录音:fish 录音室:Muse Studio</p><p align="left"><table bordercolor="#cccccc"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3"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1"><tbody><tr><td>Lenzbanh gaenxlai bei, zenghnin ruenzmbanj doyj mayxrayz<br/>Poenyenz rouxmbaen, goenzdog pyaij deihgvay.<br/>Mbagmbauj maj og bek, nonzbyoy baenzloenh gij lai bayz,<br/>Mbaen daosmioz ruenz, vax bohmeh yab zayz.<br/>Aen ngeenz sleens buh taen, eij haeng nyaengz nday, <br/>Laizfaz haemh ious ndang, huenheij slaemkay.<br/>Laoxdoengz yionghyauz bins,dunghnyenh daizsayh<br/>Deeh nongxslao mbanj baengh, haet boyx goenz bay.<br/>Nor, ruenzmbanj doyj mayxrayz, gau haetbyous lumz moyz ndayj,<br/>Eeng Tojrauz zungj daosmaz buhloenh sin'gvay.</td><td>漂泊好多年,牵挂美丽的壮乡<br/>梦想飞扬,孤身走四方<br/>不知多少次,思绪长出了翅膀<br/>飞回故乡,爹娘的身旁<br/>久违的铜鼓,依旧悠扬<br/>美丽的壮锦,随风飘荡<br/>儿时的伙伴,变了模样<br/>远方的姑娘,成了新娘<br/>噢,美丽的壮乡,我不会把你忘<br/>流浪的壮家娃会回到你身旁</td></tr></tbody></table></p><p align="center"><b><font size="3"></font></b></p><p></p><p></p><p></p><p align="center"><b><font size="4">---后记---</font></b></p><p align="left">《壮家娃》是本家园发表的第一首原创僚语作品,作者是“思乡僚人”贝侬。他是我的一位德保小老乡,他在重庆交通学院上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工作生活,并利用业余经营着一间个人的音乐工作室,这首歌的编曲创作和演唱都是他一个人,汉语歌词是他的一位汉族朋友fish创作的,僚语(德保话)的歌词则是我根据他的汉语歌词来翻译并加以改编的。</p><p align="left">说来也很有趣,我和思乡僚人贝侬都是在德保县城出生长大的,这个云山脚下、鉴水河边的小小县城也就几万人口,正常情况下大家都是在本县相互认识的,但由于我离开德保县出外上学工作较早,所以我和思乡僚人贝侬居然是在这个论坛相互认识的。我记得思乡僚人贝侬和我说过,他是通过其他德保朋友介绍的我那首德保版《命中注定》认识我们这个家园的。当他在本论坛发表了他自己翻唱的《擦肩而过》之后,深厚的演唱功底已经展示给了贝侬们,后来我才通过家人以及德保的朋友知道思乡僚人在德保高中的时候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歌手”,是我儿时小伙伴的同学。</p><p align="left">看来他本人对音乐比较痴迷,而且又和大多数贝侬一样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情感,因此从进入家园的那天开始,他一有时间就会在本论坛的《影音视听》版块里流连,特别是对僚语歌曲情有独钟。我一直觉得他的歌喉很不错,咬字又很有功底,所以一直很期待他能够在僚语流行歌曲上有所作为,而他自己也在本论坛说过“希望有一天可以用我们德保话演唱”,又因为他自己又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因此我们在网上交流之后,很快就达成了一起合作一首僚语原创歌曲的“协议”,并在我的不断“督促”下,这位小“侬冒”(弟弟)终于在上个月底将这首歌创作了出来,可以说这首《壮家娃》是他交给我的“作业”。</p><p align="left">这首歌凝聚着这位小侬冒对家乡和本民族的深厚情感,更展现了他颇具实力的音乐功底。他在前奏里加了一段黄春艳的那坡过山腔(lwenx)《壮乡美》的片段,而歌曲里也加了点《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乐片段,体现出了壮族音乐的基调。当然初次听到他用汉语演唱的时候,我觉得歌喉虽然很不错,但是歌词跳跃幅度大,旋律和主题《壮家娃》以及壮族音乐基调并不十分协调,但是听到他用僚语演唱之后,我终于感受到了里面更加协调的东西。歌词里首先提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接着又用“铜鼓”“壮锦”等僚文化元素唱出了对僚民族的眷恋,最后又通过儿时的回忆倾诉了他一定要回到美丽壮乡的决心,情深意重,总的来说是一首很棒的僚语歌曲。</p><p align="left">僚语歌词是我根据汉语歌词进行翻译改编的,汉语歌词和壮语歌词并不完全一致。我在和他的讲解中也提到了,汉语和壮语(僚语)毕竟是两种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语言,壮语的思维是朴素直白的,虽然书面语不发达但是口语却十分丰富而生动多彩,所以在翻译汉语歌词之上不能直接翻译比较那些华丽而较生涩(书面语化太厉害)的部分,而需要翻译为我们僚人平时熟悉的朴素语言。如“美丽的壮乡”,我翻译为了“榕树下的村寨”,这样更体现了壮乡“十村九榕”的独特乡土气息,而“美丽的壮锦随风飘扬”这句歌词我更是直接提出了异议——壮锦是一种佳丽厚重的手工机织品,平时是拿来做被套以及壁挂的,“随风飘扬”是不适合来形容壮锦的(不过汉语歌词原创者fish不是僚人,应该可以理解),因此翻译为了“壮锦盖在身上,开心欢喜”,更能够体现出远离家乡的壮家游子思念儿时盖着美丽的壮锦被套入睡的甜蜜。其他的翻译改编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贝侬可以看着歌词去听德保话朗读版,体会其中的韵味。</p><p align="left">以上的僚语演唱、汉语演唱都是思乡僚人贝侬一个人演绎的,在上个月下旬(2004年底)录制出来之后,我一直远行云南,耽误了十几天才让这首歌在家园里面世。不过正好也可以让这首歌成为思乡僚人贝侬的“2005年第一声”,也算是他给我们家园在旧历新年到来之际的一个礼物。</p><p align="left">最后我在这里也给思乡僚人贝侬一点个人的建议,僚语时尚音乐的发展,是僚语言适应社会变迁的一种自我发展手段,思乡僚人贝侬的歌喉,我个人认为十分合适唱抒情歌曲,这种加入时尚元素的僚语音乐,并不一定要冠于“僚文化”的头衔,歌词里不一定要在里面刻意去写僚文化的东西,而更应该将自己对艺术和时尚的理解和用我们僚语唱出来,这样似乎更能够体现对僚语音乐艺术的追求,也更能促进僚语时尚音乐文化的发展。我期待着能够继续看到你的僚语佳作。</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8 11:30:30编辑过]

思乡僚人 发表于 2005-1-6 17:20:00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从偶闻僚语版的《命中注定》,到走进壮族在线,一直到认识红棉树以及这么多贝侬,长年在外漂泊的我已经深深融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僚人家园。每次来到家园,听到这么多我们本民族语言和风格的歌曲,酷爱音乐的我也寻思着可以做点什么。于是,《壮家娃》这首歌就这么诞生了。</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很感谢的是红棉树大哥,他帮助我把汉语版的歌词翻译成了壮语。尽管从小就说壮语,但是用壮语唱歌还是第一次,对我而言真的是一个挑战。为了完成这首歌,还是费了不少功夫。同时也要感谢我的汉族好朋友,这首歌的作词,同时也是录音师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ish</FONT>。</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因为这是一首公益歌曲,不做商业用途,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整个编曲和伴奏都是我自己完成的,工具只有键盘和电脑,虽然整个效果没有乐队逼真,却也倾注了我的很多精力。歌曲的开头借用了壮族歌后黄春燕的《壮乡美》片断,中间也运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山歌好比春江水》,配上悠远的笛声,目的就是在听众的脑海中展开一幅美丽的壮乡风景画(至于有没有达到目的,那我就不敢说了,我只是尽力做了)。除了这些民族元素外,在整个配器中还是大量运用了钢琴、吉他、弦乐等等现代音乐的元素,为的就是能够让这首歌的旋律更有亲和力,更能符合现代听众的口味,更容易为大家所接受。另外,在歌曲的旋律上采用了叙事曲的风格,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加的平民化。</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另外,为了便于壮汉对照,录制这首歌时分别录制了壮汉两个版本。在处理的方式上,汉语版本的演唱比较偏向婉约,更偏向于抒情,而壮语版本更强调不加修饰的原生态的东西,唱腔更趋向于自然,略带粗犷。</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录制这首歌还是吃了不少苦头。由于很长时间没唱歌了,进了录音棚之后一直不在状态,而我偏偏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也太挑剔,因此有时候一进去几个小时都出不来。在其中一次的录制中,由于电路突然出现异常,电表烧坏了,连计算机都差点保不住。或许真的是好事多磨,我就这样跌跌撞撞的把这部不是作品的作品完成了。在唱腔上虽然很粗糙,没有办法,很久没唱歌了,状态都不在了,请各位贝侬就凑合着听吧。</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不管怎么说,写这首歌,唱这首歌,制作这首歌,我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我们僚人家园做一件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二是唤起所有和我一样在外漂泊的壮乡游子对自己民族和家乡的热爱之情。</P>
<P 10.5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21pt; TEXT-INDENT: 0pt; 0cm>    快过年了,好想好想家,想念家乡的山水,想念家中孤单年迈的父母亲。漂泊的游子们,快回家看看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6 17:32:10编辑过]

音乐痴人 发表于 2005-1-6 18:06:00

高兴~~~~!!!!终于听到了僚语的原创,细细呤听之下,听到了思乡僚人贝侬的思乡情结,对比之下,我更喜欢僚语版,唱出了歌者的感情: <P dir=ltr  align=left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1>流浪的壮家娃会回到你身旁</FONT></P><P dir=ltr  align=left align=left><FONT color=#000000 size=1></FONT> </P>

lannie1013 发表于 2005-1-6 18:28:00

<P>Gou raen ndei dinngq dai bae lo!</P>
<P>phom ruserg dee fang mak gern pay!</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color=#3300ff size=3>buhloenh ciengvay 中的cien很像泰语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十分”的意思呢?</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8 18:49:30编辑过]

庄哉鱼 发表于 2005-1-6 18:57:00

<P><FONT color=#000000>2005年1月2日下午1点34分,时隔半年多<B>庄哉鱼</B>再次见到 久违的<B>思乡僚人</B>,一起的还有德保老乡<B>坦克。</B>说起来有点郁闷,我们三个约了好几次要聚会,可是都因为彼此身不由己而流产了。 那天阳光很美,<B>思乡僚人</B>从头到脚一身休闲,依然阳光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也许是岁月和现实给他的馈赠。在陶吧昏暗的灯光下,我们三人秉灯长谈,字里语间无不流露了对家乡和父母的思念,特别是 <B>思乡僚人</B>的心已经“飞回故乡,爹娘的身旁”。 反复听这他这首用心打造的歌,更加能体会到他那时的心情。其实何只我们,每一个出门在外的游子的心都是向着个故乡,向着爹娘的。</FONT></P>
<P><FONT color=#000000>“儿时的伙伴,变了模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远方的姑娘,成了新娘。”</FONT><FONT color=#000000>可是我们的漂泊依然要继续……</FONT></P>
<P><FONT color=#000000>谢谢 <B>思乡僚人,</B>谢谢<B>红棉树!</B></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6 19:01:16编辑过]

hmf 发表于 2005-1-6 20:50:00

呵呵 以后 我也唱一首呀

长风 发表于 2005-1-6 21:36:00

支持,期待新作!

阳光雨露 发表于 2005-1-7 01:24:00

我现在只想说一句话-----------我们的歌手非常优秀,丝毫不比人家逊色,我们应该玩出特色玩出名堂来。我们有必要加大力度推广和宣传我们自己的歌手。浪费资源简直是罪过啊。。。。。。。。

去无方向 发表于 2005-1-7 01:31:00

一直听,听了好多遍,真的越来越喜欢我们母语歌曲了。好棒好棒喔!!

chinjingh 发表于 2005-1-7 03:38:00

<P><FONT face=宋体 size=2>热烈祝贺!什么时候出碟啊</FONT></P>

浪人 发表于 2005-1-7 10:16:00

好酷!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5-1-7 11:23:00

啪啪啪,以兹鼓励。

ice 发表于 2005-1-7 12:21:00

<P>一边听这个歌,一边流眼泪,止都止不住.......</P><P>不好意思,我感冒了,来势凶猛,只好一边擦一边听歌...</P><P>老实说,我听不懂僚语版,原因很简单,我是北壮的,但是歌曲还不错,值得鼓励一下!!</P>

德保乡下仔 发表于 2005-1-7 16:44:00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000000" face=黑体 color=#000000 size=2><U>绝对</U><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4>林荫道                   </FONT></FONT></P>

德保乡下仔 发表于 2005-1-7 16:47:00

<P><FONT face=黑体 size=5>绝对支持:等春节时,把酒临风,围着火炉,再听。。。。。。肯定是另一番感受!!!!!!</FONT></P>

弄莫 发表于 2005-1-7 17:20:00

好,僚人们再探讨我们文化的发展之路

发表于 2005-1-7 21:41:00

这首歌我反复听了几遍,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感动啊。

mozozo 发表于 2005-1-7 21:58:00

<P>音效不错,这首歌在哪制作的?</P><P>可以拿到2005年民歌节上面去演唱啊。</P><P>现代音乐元素加上壮语演义的流行歌曲,第一次听见,希望以后多出这样的音乐。</P>

med 发表于 2005-1-8 00:10:00

<P>阿巍,你的原创僚语新作,而且还有汉语版,这是一个新的突破,恭喜!!!!曾在外流浪多年的我被你的这首思乡曲打动了,在这首歌里我听到了你的心声</P>

壮家娃 发表于 2005-1-8 00:37:00

<P>虽然这首歌上传没有多久,但每次到家园都会听几遍,呵呵,真的不错.不把自己是否是壮族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僚语版和汉语版相比较,从歌者本身的演唱感情的投入和这首歌给听者的感觉来说,还是前者比较好听,何况是这个民族的人听起来的感觉更好了.虽然我是北壮的,但听完这首歌,都能深深体会到一个在外工作的壮族人的思乡情结,很感动!希望再接再厉哟,强烈支持</P>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壮家娃》——思乡僚人2005年第一声(僚语德保版+汉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