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4-25 12: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邕宁区那楼话:
这些在别的方言里,送气音大多并入了 r 类音,如:
dai 外婆——tai 死亡 =rai
dam 连接——tam 贪 借汉,运用时不会混淆
daem 舂(碓)——taem 睾丸、(秤)砣 =raem(阴囊)
dein (山)脚——tein 石头 = rin
doek 掉——toek 育(秧) = roek(和六同音,用法不同)
dok 敲打——tok 破裂 = dek(方言差异,山歌押韵需求)
dap 挂触——tap 挑(担) =rap
daek 盛(饭)——taek 折断 = raek
bak 嘴、口——pak 额 = brak(byak)(复辅音)
bat 木盆——pat 搓(绳) =laenz(方言差异)
ba 鱼——pa 盖子 = fa(和泰语一样) 鱼——bra
biq 铺(席)——piq 吐(喷口水) = briq(byiq)(复辅音)
geuq 鸟名——keuq 撬 = giuh
gengj 梗——kengj 扔 = gvengq
这里所讲的方言差异,所产生的的原因个人认为是小族群用词上的偏好、山歌押韵需求、以及审美观不同,实际有很多次的“原型(原字)”是一致的,有迹可循,邻近方言是环环相扣的、可以顺藤摸瓜的,如:水:raemx(北)——naemx(邻近)——namj(南、泰)。像这类词汇,除非是记载山歌押韵需要,否则没必要这三个字都要收入壮语学习范围,那样会造成不必要的学习负担。
为了区分词义,如:mehdai岳母——mehrai娘死
汉语里的牙齿,牙就是齿,齿也是牙,假牙也就是义齿,嘴就是口,足就是脚、等等,这些不过有了文字保存,然后进行了交流,时间久了就不见得有太多的难以接受了。
壮语了的牙齿:faenz 就是heuj,不同方言喜好不一样,nohfaenz牙龈、faenzrei梳齿、heujgim金牙、heujgyaj假牙。有些地方,即便是同一个屯的,同一个祖先的,用词偏好不同,还分有上下方言的。时间久了,这些词就变成了自己方言专有的,其实以前是共有的。
从上看出,并不一定都可以一一对应,这也说明,南部方言一致性较小,所以就不适合做通用语了。没有 r 音的人,在学习普通话时,有些人区分不了,会发成 y,如:男人 读成 “男淫”
没有解释的毕竟个人能力有限,对其他方言接触较少,不可能所有的方言精通、都理顺了,这些只是业余爱好,非砖家,并非代表实际中这些方言词汇的不可转换。
本帖最后由 vcc` 于 2013-5-13 13:54 编辑
An surn mbork QQ sew mueng Naam rau been(欢迎加入南部壮语群聊天):130304576 hezhe 发表于 2013-4-22 16: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是对台语支语言比较感兴趣而已,纯属个人爱好。
希望在这里能得到一些疑问的答案。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
加入南壮群吧,也聊台语支话题! 我别的不管。我女儿和儿子我一定要教他们讲的,要不以后回老家。给老家人都说是外人了。
我在外面工作多年了。回老家,老人们看我不象了。我直接用壮话问候。她们看了好久直接叫出我的壮话小名(心里小美美一下)
虽然老婆是汉人,但非常支持我教儿女们说壮话 可惜我不会壮文,只会讲。听广播能听懂大部份。有一些还是和我们山寨里不太一样。我们有一些词还是给汉化了 sl99010 发表于 2013-7-20 01:15
可惜我不会壮文,只会讲。听广播能听懂大部份。有一些还是和我们山寨里不太一样。我们有一些词还是给汉化了
现在学壮文很多网上自学,先网上看基础方案,然后加入壮文群与贝侬互动就能掌握很多了 sl99010 发表于 2013-7-20 01:12
我别的不管。我女儿和儿子我一定要教他们讲的,要不以后回老家。给老家人都说是外人了。
我在外面工作多年 ...
很好,我也一直坚持跟我女儿说壮,目前日常话语她基本听懂,也能说一些,不过是夹汉壮,相信她再长大一些就能说顺了。 sl99010 发表于 2013-7-20 0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惜我不会壮文,只会讲。听广播能听懂大部份。有一些还是和我们山寨里不太一样。我们有一些词还是给汉化了
找寻找原生词,最好回到布洛陀麽经,或者当地的唱本、经本里找。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