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贵佬 发表于 2011-9-27 18:15:00

"Baez" couq "mbat" miz maz mbouj doxdoengz?

标准语里有相当于汉语“次”的 baez 和 mbat。好象平时这两个词没有很大的不同,都可以跟在动词的后面表示动作的周期性。不知道在哪个方言里它们俩有什么分工吗?比如其中一个比较多的修饰及物动词,如“打、拍、踢”等,另一个比较多的修饰不及物动词,如“走、去、来”等。贝侬们有否新嘢?

勒布巴哈 发表于 2011-9-27 19:23:00

说的是啊,你这一问,我都把这两个字搞混了---我们这里基本上是混用的。。。。

勒布巴哈 发表于 2011-9-27 19:30:00

<p>“打”,我们有:daj(借汉)、dub,fat,mboengj,mob,fag;</p><p>“拍”:roh</p><p>“踢”:deg(借汉),dab,saenj.</p>

c636 发表于 2011-9-28 00:07:00

刚开始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后来演化成一样的了。但在心理上还是有差别的,只是讲不出。比如,bei mbat haw heqr,就比bei baez haw heqr来得顺。duz gaeq neix roenq song baez cingq hwnj daiz和duz gaeq neix roenq song mbat cingq hwnj daiz.前者分两次,每次可能有若干刀;后者只有两刀,可能是一次两刀,或一次一刀共两次。但是意义也不是很严格区别。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9-27 20:54: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勒布巴哈</i>在2011-9-27 19:30:13的发言:</b><br/><p>“打”,我们有:daj(借汉)、dub,fat,mboengj,mob,fag;</p><p>“拍”:roh</p><p>“踢”:deg(借汉),dab,saenj.</p></div><p>动词不是问题。主要现在觉得语言成分里怎么可能存在两个等义词?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等义词”非常非常非常之少。</p>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1-9-28 08:44:00

<p>好象还是有区别的。</p><p>比如:“每次我回家”。就用<strong>Baez(或hoiz),不会用mbat,</strong></p><p><strong>但是,打你几下,就用“mbat”</strong></p><p><strong>所以可能BAEZ,近于“回”,而“MBAT”,是次。</strong></p><p><strong></strong></p>

gangjdoj 发表于 2011-9-28 09:10:00

<p>我的问题更多:???</p><p>请问baez和mbat有什么区别?</p><p>请问caeuq和ndij有什么区别?</p><p>请问liux和sat和caez有什么别?</p><p></p>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1-9-29 12:26:00

回复:(德贵佬)c363、土人香草、伤疤好咯所说的都很...

这个haengj,是一个独立的词,桂东桂中壮语中很普遍,贵港壮话没有hawj(haej),只有haengj,跟hawj的意思一模一样.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1-9-29 09:02:00

关于hawj(给、允许、让),还想请教德贵佬老师,请问这个词是不是一个借词,从“许”那里得来的。因为有一回去钦州那彭镇,听到那里的平话既把“许”就是发成“hawj”。而我们知道,很多壮语的老借词来自于平话。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9-29 08:40:00

<p>c363、土人香草、伤疤好咯所说的都很好的。确实如此。</p><p>从c363的切鸡的动作来看,确实baez有“周期、循环”之意,而mbat却是某一个具体动作的“重复”。看来我楼顶所判断的也有一定道理:baez和不及物动词“走、去、来”等结合较多;而mbat和及物动词“走、去、来”等结合较多。同时,baez表示的动作往往具有“延续性”而mbat的动作往往只是“短暂”的,所以动作也是击打等瞬间的动作为多。但也只是相对而言,它们也有重叠的地方。</p><p>土人香草所说的[“每次我回家”用Baez(或hoiz),不会用mbat,而且,打你几下,就用“mbat”,所以可能BAEZ,近于“回”,而“MBAT”,是次。]也表示了这个意思:baez表示“延续性”的动作,而mbat表示“短暂性”的动作。</p><p>伤疤好咯所说的gau确实是汉语“周期”的意思。估计北部壮语说的比较多吧。毛南语(环江县,在河池市北边十几公里处)也是giau(有个腭化音)。你的例子“让我看一下”很好。“一下”、“两下”很短暂的。这本书让我在此扫一眼、两眼就行了。如果是baez,可能是让我拿回家看,也许是一年。随便说一下,你的那个haengj‘给’是否就是hawj,受到后面gou的/g/的同化,变成了haengj,就是:haw gou--&gt; haw(g) gou)--&gt; haw(ng) gou)--&gt; haeng gou,是这样吗?鼻音g--&gt;ng是“异化”上去的,这样好发些。如英语有message‘信息’,其派生词messenger‘信使’就是从messager异化来的。今天没有messager只有messenger。估计“给你”、“给他”的“给”就不是haengj了吧?请教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9 8:41:40编辑过]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1-9-28 18:42:00

回复:(德贵佬)"Baez" couq "mbat" miz maz mbouj d...

<p>印象中我的母语里没有baez这个词,一般用rauh或gau表示"回,遍".mbat其实是时间不定量词,因为太"片刻"而活用成"次"的意思.</p><p>让我看一下---haengj gou yawj mbat ndeu.</p><p></p><p></p>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9-30 10:0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那迷</i>在2011-9-29 21:15:51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div><p>这么说壮族为帝王之后啊,哈哈,平民敢这样自称吗?</p><p>这两个词是不是原始汉语还不一定呢</p></div><p>此话正确。因为这要看你把这个语言从什么时候开始叫“汉语”了。gu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不但在台-卡岱语言里很普遍,而且在整个东南亚都是很普遍的。分布区域涵盖中国大陆、东南亚、西太平洋等。今天的中国大陆上的汉语族语言很多都是它的变体。“偶”、“哦”是脱落了舌根声母的结果。如果你在北方住过一些年,你会发现“俺”实际上很多方言里是 ngan 而非 an。北京话念an那是宫廷皇族们里没有 ng-声母造成的。这个词在汉语族里一般分为ng-声母、g-声母、n-声母、w-声母、零-声母等等:(注意,这些不是国际音标哦,近似音而已)<br/><br/>ng-声母:ngo(覆盖面最广:西南、东南、华南等汉语族语言;藏缅语很多语言如基诺语)、ngan(山东)、 nga(多见于客、赣;阿昌语、阿农语、独龙语、哈尼语、彝语、羌语等)、ngai(客家、景颇语)、nger(多见于西北汉语;纳西语)、nge(客家)<br/><br/>g-声母:gwa(多见于福建、台湾。伍佰唱的名歌《世界第一等》:我是世界第一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areast-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gua si se-kai te-it-ting</span>)、gu/gou(多见于侗台语族,如泰口语:gu)、go(海丰闽语)<br/><br/>n-声母:nai(客家)<br/><br/>r-声母:rer(太原)<br/><br/>w-声母: wo(北京)、wa(泉州、汕头、隆都、电白、潮州)、ver(山东)<br/><br/>零-声母: an(北京音读北方方言词;洛阳)、uer(洛阳)、er(瓦语)、 o(南京。台湾国语标准音?)、e/a(普米语)、a(赣)<br/><br/>印尼语:aku;老挝语:koi、hou。... ... 等等。<br/><br/>如果把韩语的??(Na-Reur)??(Nae-Ga)和日语的"我(wa-re)、私(wa-tashi)、俺(o-re)"也凑上的话,那还可以覆盖到东洋了,呵呵。</p><p>看了这些,你恍然大悟,原来“我”、“吾”、“俺”、“崖”、“哦”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读法啊。这有点像闽南语的口语“有”念做 u,不了解的以为是“无”呢!其实是一音之转而已。“无”念做bo。</p><p></p><br/><br/><br/><br/><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30 10:49:15编辑过]

c636 发表于 2011-9-29 23:1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那迷</i>在2011-9-29 21:15:51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德贵佬</i>在2011-9-29 12:38:21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土人香草</i>在2011-9-29 9:02:32的发言:</b><br/>关于hawj(给、允许、让),还想请教德贵佬老师,请问这个词是不是一个借词,从“许”那里得来的。因为有一回去钦州那彭镇,听到那里的平话既把“许”就是发成“hawj”。而我们知道,很多壮语的老借词来自于平话。</div><p>这个绝对是跟“许”有关,就像“墟”字也是有关一样。壮族地区的汉语,数平话历史最长,从平话借词不奇怪。壮语的“我、他”gou,de也是跟汉语有历史关系的。古帝王自称“孤”或“寡”,闽南话是 gwa(会唱闽南语歌曲“世界第一等”吗?)壮语里生活中的很多词跟汉语似乎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仍然跟汉语有关系。虽然人们认为汉壮没有发生学的关系,但这么多的基本词汇相同,确实很惊人。非常有意思。</p></div><p>这么说壮族为帝王之后啊,哈哈,平民敢这样自称吗?</p><p>这两个词是不是原始汉语还不一定呢</p></div><p>词从哪里来很重要么</p>

那迷 发表于 2011-9-29 21:1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德贵佬</i>在2011-9-29 12:38:21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土人香草</i>在2011-9-29 9:02:32的发言:</b><br/>关于hawj(给、允许、让),还想请教德贵佬老师,请问这个词是不是一个借词,从“许”那里得来的。因为有一回去钦州那彭镇,听到那里的平话既把“许”就是发成“hawj”。而我们知道,很多壮语的老借词来自于平话。</div><p>这个绝对是跟“许”有关,就像“墟”字也是有关一样。壮族地区的汉语,数平话历史最长,从平话借词不奇怪。壮语的“我、他”gou,de也是跟汉语有历史关系的。古帝王自称“孤”或“寡”,闽南话是 gwa(会唱闽南语歌曲“世界第一等”吗?)壮语里生活中的很多词跟汉语似乎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仍然跟汉语有关系。虽然人们认为汉壮没有发生学的关系,但这么多的基本词汇相同,确实很惊人。非常有意思。</p></div><p>这么说壮族为帝王之后啊,哈哈,平民敢这样自称吗?</p><p>这两个词是不是原始汉语还不一定呢</p>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9-29 12:3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土人香草</i>在2011-9-29 9:02:32的发言:</b><br/>关于hawj(给、允许、让),还想请教德贵佬老师,请问这个词是不是一个借词,从“许”那里得来的。因为有一回去钦州那彭镇,听到那里的平话既把“许”就是发成“hawj”。而我们知道,很多壮语的老借词来自于平话。</div><p>这个绝对是跟“许”有关,就像“墟”字也是有关一样。壮族地区的汉语,数平话历史最长,从平话借词不奇怪。壮语的“我、他”gou,de也是跟汉语有历史关系的。古帝王自称“孤”或“寡”,闽南话是 gwa(会唱闽南语歌曲“世界第一等”吗?)壮语里生活中的很多词跟汉语似乎差得十万八千里,但是仍然跟汉语有关系。虽然人们认为汉壮没有发生学的关系,但这么多的基本词汇相同,确实很惊人。非常有意思。</p>

那迷 发表于 2011-10-1 00:36:00

<p>原始汉语,当然是华夏语了,后来加入的东夷百越的语言,都不算。</p><p>假如原始百越语的“我”就是gu,混进华夏语成为帝王自称的“孤”,你能说壮语"gu"|来自汉语吗?</p><p>(有人说,侗台是越化的原始苗瑶,和现在的苗瑶族群语言分离大概在5000年前,但比较各族间的遗传距离,明显汉藏近于壮苗,汉藏分离大致在五六千年前,壮苗应该更早才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 0:41:12编辑过]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10-1 07:11:00

<p>不能说壮语的gu来自于汉语。现在很少有人持此观点。再说“原始汉语”和“原始百越语”的说法也成问题。你说的“分离”理论很多人不认同的。因为大家现在认识到,东亚地区族群从少数几个群体发展成今天的大量群体而从来没有相互接触是不可能的。印欧语系的发展和东亚语系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说来话长。桥本万太郎、陈保亚、吴安其有比较客观的描述。他们的论述虽有某些令人生疑之处,但不能一棍子打死的。主要论点是令人信服的。就好象今天的改革开放虽问题重重,但你不能说邓公当年的决定是错误的。只是现在“另外一部分人”还未“后”富起来而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 7:17:17编辑过]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10-1 07:29:00

关于语言关系和基因关系的研究当然很有创见性。但是运用这一方法时得十分小心。总体抽样的方法问题,方法论问题都得注意。如果将美国人、丹麦人和非洲人的基因进行比较的话,估计美非比较近,而美丹较远。所以英语和祖鲁语的历史关系比英语和丹麦语的更近。第二步就是研究到底是在史前的哪个时候英语和祖鲁语分离的,并研究非常相近的英语和丹麦语的那些词到底哪些是底层哪些是创新的。

德贵佬 发表于 2011-10-2 01:1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土人香草</i>在2011-10-1 11:01:10的发言:</b><br/><p>文化接触和涵化确实比我们相象中的要深。</p><p>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某种文化事象,除了用族性来作标签,可能还应该用区域性、流布性来描述。</p><p>不同族群在接触过层中,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文化底色,一方面接受不同的文化,从而形成了文化层累。而越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积垫越早,那么其文化层就更丰富。就如咱们壮民族的文化,壮族的很多文化事象,尤其象宗教和语言这样的,其文化层次更是非常丰富的。考其源头,要非常小心。不应该轻易以“壮”性或“汉”来标签这些文化。民族和国家概念毕竟是很晚近的事情。</p></div><p>没错。你反映了很多现代学者的观点。越来越多研究者认识到这些。同意你的这些评论。</p>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1-10-1 10:36:00

不错,学到很多语言学的知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Baez" couq "mbat" miz maz mbouj doxdoen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