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最 发表于 2009-5-12 19:25:00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74356"><font size="3">四、强盗的下场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鸡叫第五遍了。</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还在熟睡。她靠在箱子旁。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这里有一家,瓦房啊,是有钱的啊。” “现在还早,人家还没起床。”达妹揉揉惺忪的睡眼,竖起耳朵,听得出门外有人。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等天亮了,人家出门了再动手。”原来是一伙盗贼。</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躲到床底下,盗贼偷红了眼,要杀人灭口的。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你们两个在外放哨,我们两个进去,等天大亮,人多了就干不成了,抄家伙,上!”为首的下命令了。不一会,屋顶上就有揭瓦的声音。“哧溜”,顺着放下的绳索,下来一个,“哧溜”又下一个。黑暗中,达妹感觉下来了两个人,她大气不敢出。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主人家,我们谋财不害命,你们听着,该睡的睡,该聋就聋,该瞎就瞎,该哑就哑,不要叫喊,你大爷的刀不认得人的!”为首的发出警告。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开门!”大门打开了,盗贼的火把把整个屋子照得通明。 “这家怎么没人?” “你们看,床上有血。” “看来我们来晚了,有人先下手了,你看,还杀了人。” “真有比我们还下得手的。” “无毒不丈夫嘛,平常我说要多开杀戒,你总是心软。” “不杀人,他就不说出藏宝处,怎么能发财?” “好了,今天不争杀不杀人,快看有什么值钱的?” “妈的,这也是个穷鬼,没什么值钱啊。” “我们是第二趟了,还有什么值钱的留给我们,好东西都被别人先下手了。” “看来最值钱的就是这个箱子了,呀,重啊,恐怕装的是金银财宝吧。” “快搬,管他是什么,抬走再说。” “怎么抬,太重了。” “刚才你们用的绳子呢?憨崽,快!” “把他家的门杠拿来,你们抬前面,我们两个抬后面,快,天要亮了。”</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盗贼们把那箱子抬走了,虽然是妈妈的陪嫁,制作工艺很精致,但是里面装的已经不是妈妈的嫁妆,达妹一点也不心疼。</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天终于亮了,达妹从床底下钻出来,走出家门,朝延伸到远方的小路大喊:“抓盗贼啊,强盗啊!” 喊声引来了对面山上的猎户。 “盗贼在哪里?” 达妹把昨晚的事情说了一遍,几个彪形大汉惊得眼睛睁得像铜铃一样大。他们苦苦在山里追寻了十几年也杀不了的牙辫奶,竟然给一个小姑娘杀了。 “可是……”一个猎户不愿相信达妹的话,“牙辫奶在哪里呢?” “不是说,装在箱子里,被贼偷走了吗。”疲惫的达妹指指远方。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我们看看去!”猎户们顺着达妹的指的方向追。大家气喘吁吁的爬上一个坳顶,一幅惨像把大家吓得呆若木鸡:箱子打开在地上,箱子旁边,成千上万的蜈蚣、毒蛇、蝎子、蛆虫爬在几具尸体上啃噬着、蠕动着,尸骸上露出森森白骨,令人毛骨悚然。原来,这伙盗贼抬着箱子,一路小跑,生怕被人追上。拂晓时分,他们爬上坳顶,已经筋疲力尽了,瘫坐在地上。一个盗贼提议道:不抬了,把箱子里的金银财宝分了,各奔东西。其他盗贼都随声附和。当一个盗贼撬开箱子时,死去多时的牙辫奶已经变成数不清的毒虫,一窝蜂冲出箱子。长期熬夜的盗贼们,有的还耷拉着困顿的眼皮,还弄不清什么回事,一下子就被毒虫裹住了。 “牙辫奶死了!”一个猎户向大山播报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牙辫奶死了!”山民们奔走相告。传播消息的声音在大山里回荡:牙辫奶死了——死了——死了——</font></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3 16:47:29编辑过]

称最 发表于 2009-5-12 19:17:00

<h2>牙辫奶(二)</h2><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74354"><font size="3">二、达弟被牙辫奶吃了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夜深了,该睡觉了。</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你们两个哪个跟我睡?”牙辫奶故意问道。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我跟我跟。”达弟不知天高地厚。见达弟闹着要跟姑婆睡,达妹只好睡到另一头。</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半夜,姐弟俩都睡熟了,因为他们紧张了一天,都太累了。黑暗中,凶恶的牙辫奶露出凶像,张开血盆大口,一下就将那达弟的喉咙咬断。达弟来不及哼一声就咽了气。</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牙辫奶便慢慢地吃着肉,啃着骨头,咯咯响着。声音吵醒了达妹:“姑婆,你吃什么呢?” “我吃炒豆。” “给我吃点。” “不行不行,炒豆夹生,娃崽吃了拉肚子。”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黑暗中,达妹的脚碰到了达弟的血,“姑婆,什么东西那么湿?” “达弟尿床了,这娃崽,白天玩疯了,尿胀也不晓得起床。”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的脚碰到了达弟的肠子,“姑婆,什么东西那么长?” “背带,全部被达弟尿湿了。” 达妹缩回脚,用手摸摸脚母头上粘呼呼的东西,闻闻,一股腥气,不是尿骚味。几年来都是她带着达弟,达弟尿湿的裤子都是她换的洗的,那气味再熟悉不过了。</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又伸脚过去,碰到了牙辫奶的尾巴,牙辫奶一惊:“你这个娃崽,不好好睡,动这么多干什么,冷风都到被窝里来了。” “姑婆,我睡不着。” “睡不着也要睡!”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不说话了,她想:“这个姑婆,我从来不见过,只是听爸爸妈妈说过有个姑婆,哎,真后悔开门。自从她进家以来就躲躲闪闪,连松枝都不让点,是不是碰上了牙辫奶啊!”想到这里,达妹浑身不觉打了一个冷战,牙齿也咯咯的打起架来。 “天啊,要是真是牙辫奶,今晚我们两个娃崽就死了。啊,是不是达弟已经……那湿漉漉的……是不是达弟的血……天那,她吃了达弟就吃到我了,不能等死,我要想办法。”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悄悄起身。 “你去哪里?”黑暗中,牙辫奶低声喝道。 “我解小便,要不一下象我达弟,床铺要湿了。” “快点,外面太冷了,小心凉着。” “哦,晓得了。” 达妹下了床,摸黑爬上木板楼,为了防止牙辫奶跟上来,她用力把楼梯扯上楼来。 “你这该死的娃崽,还不快点!一泡尿恁久!” “姑婆,马上完了。”</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用什么办法赶走牙辫奶呢?她最怕什么呢,达妹努力思索着。对了,平常听老人家讲,牙辫奶最怕雷公,只要雷公一响,牙辫奶就躲进山洞不敢出来。因为牙辫奶吃人太多,不光人怨,连雷公都发怒了,要劈死她。可是,现在不下雨,没有雷公啊。</font></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3 16:46:07编辑过]

称最 发表于 2009-5-12 19:22:00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74355"><font size="3">三、为达弟报仇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还不快点!你这该死的娃崽,一泡尿要到天亮!”牙辫奶等不耐烦了,看来她要下床找达妹了。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姑婆,马上完了,马上完了。” 达妹紧张得头上虚汗直冒。黑暗中在楼上走来走去,突然,碰上了装米的坛子,差不多比水缸一样大的坛子。去年爸爸为了打扫坛子里的米象,在楼板上滚坛子,那声音就像雷公一样“轰隆轰隆隆”的响。“好,滚坛子”,达妹一推,那坛子里装满了米,沉沉的,一动不动。达妹爬进坛子,双手把米戽出来,悉悉簌簌洒在楼板上。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什么响?”牙辫奶耳朵很厉害的。 “姑婆,下雨了。” “啊,那你快点睡啊。” “我看房子漏不漏。”达妹戽出了米,坛子变得轻多了。达妹爬出来,推倒坛子,推动坛子。那坛子在楼板上滚动,发出“轰隆轰隆隆”的声音。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什么响?”牙辫奶在雨天十分敏感。 “雷公来了啊!”轰隆轰隆隆…… “雷公来了啊!”轰隆轰隆隆…… 牙辫奶一骨碌爬起来,要跑,可是轰隆隆的雷声就在头顶。 “怎么办啊!”牙辫奶绝望的大喊。 “姑婆,我们家的房子不漏雨。”达妹一边滚动坛子一边朝楼下喊。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你姑婆怕雷公啊,去哪里躲雷公啊?”牙辫奶钻进床底,觉得不安全,爬出来,又朝楼上喊:“你姑婆怕雷公啊,去哪里躲雷公啊?” “姑婆,我们家有个大箱子,进去躲啊。” 牙辫奶把箱子里的衣裳全都抛开,钻了进去,盖上盖子。轰隆轰隆隆…… 轰隆轰隆隆…… “躲好了没有?姑婆。” “躲好了。”箱子里传来沉闷的声音。</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放下梯子,下了楼,拿起大锁,一下锁住了大箱子。那是她妈妈陪嫁的箱子啊,专门装妈妈的衣裳的箱子,如今却装了可恶的妖精牙辫奶。达妹点亮松枝,看看床上,达弟已经没有了,只剩下斑斑血迹,一股悲愤涌上心头。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雷公走了?” “牙辫奶,你等死吧!” “我不是牙辫奶!,我是你姑婆啊!” “你不是牙辫奶,那我达弟呢?” “呀,啊,你放我出去,要不然连你一起吃!” “你出不来了,我要为达弟报仇!” “呀,啊,你放我出去,要不然连你一起吃!”牙辫奶在箱子里挣扎。 “我要为达弟报仇!” </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想,用什么办法杀死这个作恶多端的牙辫奶呢。这个妖精专门吃娃崽,她没有头发,整个头颅就是一个骷髅,两眼黑洞洞的,黑夜里闪着绿光;她一身黑衣袍、黑裤子,黑袜子,黑鞋子,出没在山林之间。一到天黑,就钻出山洞,到处游荡。她的耳朵特别灵,几十里外就能听见娃崽的哭声,她说,哭得越大声的娃崽,肉就越味道,所以她最喜欢吃爱哭的娃崽。她来无影去无踪,经常在父母睡着的半夜将娃崽偷走吃掉,这几年不时听到某某村的娃崽不见了,某某家的娃崽被牙辫奶吃了。在方圆几百里的山里,娃崽一听见“牙辫奶来了”,连哭声都马上停止。达妹想起这些,气愤得咬牙切齿。她要杀了牙辫奶,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等父母回来吧,可是天亮前他们是不会回来的。况且牙辫奶诡计多端,一下子看不好,撞开箱子钻出来,又要吃人了。大妹坐在箱子上,压着盖子。牙辫奶在箱子里猛的撞盖子,把达妹弹了起来。达妹又猛的坐下去,狠狠压住。牙辫奶一用力,达妹又被弹起。这次达妹的头碰到了挂在横梁上的篮子。那是妈妈装针线的篮子,里面有针线,有碎布,还有纳鞋底的锥子。</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啊,好了,有办法了。达妹跳起来,拿来锥子,往箱子里猛扎。弟弟妹妹,我给你们报仇了。 “啊哟,啊哟,疼死我了!”牙辫奶惨叫,凄厉的声音回荡在屋子里。每扎一下,达妹就说一声“报仇”。达妹扎困了,停下手中的锥子。可是牙辫奶还在喊,并且声音越来越大,不像受伤的样子。原来,箱子太厚,扎到牙辫奶的次数很少,她只是受点皮外伤。箱子上扎出的大大小小的眼子,传出牙辫奶的威胁声:“一下我出去,非把你这个娃崽吃掉不可,今天晚上已经吃了一个,我还要吃一个,哈哈!”达妹急得直冒汗。</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看着很多眼子,想起爸爸带着他们姐弟挖地蜂的情景。爸爸总是在地蜂窝不远的地方,先烧了一锅滚烫的水,然后灌进地蜂窝的洞口,把地蜂全烫死了,再挖开蜂窝,取出蜂崽。 “我为什么不用滚水呢?”达妹眼前一亮。她跳下箱子,从松枝上点了火,烧起了滚水。 “你干什么,娃崽?”牙辫奶有点觉得不对劲。 “我要为我达弟报仇。” “以后我不吃娃崽了,你放我出去吧。” “刚才你还说你要吃我,今天晚上要吃两个。” “开玩笑的。” “你总共吃了多少个娃崽?” “不记得了。从今晚起,我改邪归正了,不吃了,我发誓。” “狗改不了吃屎。” 水开了,冒起股股白气。</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font size="3">达妹使出吃奶的力气,把那锅滚烫的水搬到箱子旁边,拿过葫芦瓢,一瓢一瓢的把滚水淋到箱子上,滚水顺着蜂窝一样的眼子流进箱子里。 “啊哟,烫死了!啊哟!啊哟……”牙辫奶惨叫起来。 “我要为所有被你吃掉的娃崽报仇!”达妹一咬牙又淋下一瓢滚水。 “啊哟,啊哟,啊哟……”牙辫奶的声音慢慢低了下去。整锅的滚水淋完了,箱子里没有了声息。达妹太累了,瘫在箱子旁边喘着气。夜,更深了。达妹睡着了。</font></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13 16:46:28编辑过]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09-5-12 17:55:00

我老婆是玉林人,她说他们叫"食人婆".我们当地壮族则是"yahmui(mwi?)".好多"古"都不记得了,想讲给小孩听都没办法咯.

度莫 发表于 2009-5-12 13:1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后牛</i>在2009-5-12 3:38:00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  怎么办?小妹子在想着办法,熊外婆还在“格格格”地傻笑,小妹子灵机一动,拿了桌子上一个纺纱用的竹筒套在手上,然后趁熊外婆还在傻笑的时机,将外婆的手移到竹筒上,自己的手从竹筒脱掉。熊外婆抓住竹筒,以为抓住小妹子的手,仍在傻笑。</div><p></p></div><p>关于“自己的手从竹筒脱掉。熊外婆抓住竹筒,以为抓住小妹子的手,仍在傻笑”,这在靖西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靖西叫“mauqnueng”,靖西人对“傻笑”的人,喜欢开玩笑说“你还真像‘森林小伙子’”。</p><p>在靖西,“mauqnueng”是雄性的。而Nyahngenz是雌性的。</p><p>关于Nyahngenz故事,好象还有个情节。是女孩让Nyahngenz做凳子,但Nyahngenz有尾巴不方便坐,就说“屁股生了疮”不方便坐,然后她就坐在鸡笼上,尾巴伸入鸡笼。</p>

季人 发表于 2009-5-12 13:5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伤疤好咯</i>在2009-5-12 8:37:53的发言:</b><br/>谢谢各位!红棉树版本比较接近我那里的,另外后牛提到的骨灰变成蚊子\苍蝇玛蟥等害虫也听说过,但记不起是不是这个人熊婆里的故事了.</div><p>前几年我特意请父母讲了流传在家乡上林县的民间故事《舜儿》,最后舜儿的后妈死后就变成蚊虫、蚂蟥。</p><p>《舜儿》属于“两兄弟”类型的传说,讲的是“舜儿”被后妈和后妈的儿子“特象”虐待、陷害最后复仇的故事。</p>

季人 发表于 2009-5-12 13:55:00

<p>老虎外婆的故事  <br/> 中国民间故事的一个类型。又叫“狼外婆故事”。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也有这类故事流传,同欧洲“小红帽”型故事相似。 </p><p>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妈妈外出,孩子在家,野兽或妖精扮成外婆,欺骗孩子,来到家里,夜间和孩子们同睡时吃了最小的一个。姐姐们逃到门外树上,用巧计把野兽或妖精治死。 </p><p>  这个故事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并在流传中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异。如野兽或妖精的名称就有许多不同。在清代黄之隽的《虎媪传》中所记的安徽歙县故事说的是老母虎,在30年代初期记录的故事中浙江、山东、湖南的一些地方仍是老虎,其他现代记录的许多异文则不是老虎,而是狼外婆(安徽、江苏、四川、河南、河北、北京、山西等地)。此外,还有“野熊外婆”(浙江永嘉)、“狼外婆”、“鸭变婆”、“野狐精”、“老妖婆”(云南)、“狐狸精母亲”(福建)、“秋狐外婆”(江苏南通)、“野人婆”(青海)等等。小孩的名字也有不同,多为日常用具如门闩儿、门鼻儿、扫帚疙瘩、升儿、斗儿等等。 </p><p>  在情节上,一头一尾变化较多。在《虎媪传》中,开头是母亲让两个孩子给外婆送枣儿,路上在山中遇到老母虎伪称外婆,一起回到家中,……现在流传的绝大多数故事中都是母亲外出遇到妖精,被吃后,妖精装扮成外婆到家中找孩子;故事结尾,《虎媪传》中是挑担的人从树上救下了孩子。 </p><p>  现代流传的多是孩子自己把野兽或妖精摔死或把它关在柜子里用开水烫死等等。但各地故事基本情节和最有特色的一些关键性细节变化不大。 </p><p>  这个故事运用象征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妖精和孩子的形象,巧妙地教导孩子要善于识别坏人的伪装,当碰到坏人为害时,要勇敢、机智地进行斗争,最后一定能取得胜利。 </p><p>  这个故事的人物形象对比鲜明,情节比较曲折,对话巧妙,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一直流传不衰。张天翼的童话《大灰狼》就是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br/>
                <br/></p>

季人 发表于 2009-5-12 14:04:00

<p>清人黄承增辑《广虞初新志》录黄之隽《虎媪传》:</p><p>  歙居万山中,多虎,其老而牝者,或为人以害人。有山甿,使其女携一筐枣,问遗其外母。外母家去六里所,其稚弟从,年皆十余,双双而往。日暮迷道,遇一媪问曰:「若安往?」曰:「将谒外祖母家也。」媪曰:「吾是矣。」二孺子约:「儿忆母言,母面有黑子七,婆不类也。」曰:「然。适簸糠蒙于尘,我将沐之。」遂往涧边拾螺者七,傅于面。走谓二孺子曰:「见黑子乎?」信之,从媪行。自黑林穿窄径入,至一室如穴。媪曰:「而公方鸠工择木,别构为堂,今暂栖于此,不期两儿来,老人多慢也。」草具夕餐。餐已,命之寝,媪曰:「两儿谁肥,肥者枕我而抚于怀。」弟曰:「余肥。」遂枕媪而寝,女寝于足,既寝,女觉其体有毛,曰:「何也?」媪曰:「而公敝羊裘也,天寒,衣以寝耳。」夜半,闻食声,女曰:「何也?」媪曰:「食汝枣脯也,夜寒而永,无年老不忍饥。」女曰:「儿亦饥。」与一枣,则冷然人指也。女大骇,起曰:「儿如厕。」媪曰:「山深多虎,恐遭虎口,慎勿起。」女曰:「婆以大绳系儿足,有急则曳以归。」媪诺,遂绳其足,而操其末,女遂起,曳绳走,月下视之,则肠也。急解去,缘树上避之。媪俟久,呼女不应,又呼曰:「儿来听老人言,毋使寒风中肤,明日以病归,而母谓我不善顾尔也。」遂曳其肠,肠至而女不至。媪哭而起,走且呼,彷佛见女树上,呼之下,不应。媪恐之曰:「树上有虎。」女曰:「树上胜席上也,尔真虎也,忍啖吾弟乎!」媪大怒去。无何,曙,有荷担过者,女号曰:「救我,有虎!」担者乃蒙其衣于树,而载之疾走去。俄而媪率二虎来,指树上曰:「人也。」二虎折树,则衣也,以媪为欺己,怒,共咋杀媪而去。</p>

季人 发表于 2009-5-12 14:06:00

系統編號: 092SCU00045010<br/>出版年: 2004<br/>研究生: 吳安清<br/>研究生(英文姓名): <br/>論文名稱: 虎姑婆故事研究<br/>指導教授: 鹿憶鹿<br/>學位類別: 碩士<br/>校院名稱: 東吳大學 <br/>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系<br/>學號: 89311010<br/>學年度: 92<br/>語文別: 中文<br/>論文頁數: 164<br/>關鍵詞: 民間文學 ; 民間故事 ; 童話 ; 虎姑婆 ; 小紅帽<br/>被引用次數: 3<br/>[ 摘要 ]<br/>民間虎姑婆類型故事或稱「狼外婆」、「熊外婆」、「老虎外婆」、「變婆」、「老虎媽子」等,在台灣澎湖地區則名為「虎姑婆」,另外流傳於歐洲英、德等國的「小紅帽」、「小紅斗蓬」、「小紅披肩」故事亦是。<br/>虎姑婆類型故事的範疇包括民間故事及童話兩方面,虎姑婆民間故事的流傳歷史相當久遠,早在清代就有文本流傳;虎姑婆童話故事的形成是近一二百年的事,主要為家庭兒童而做,最著名的即是西方格林童話中的小紅帽故事。<br/>學者研究虎姑婆類型故事大抵偏重於類型、意義、角色分析等,但是對於情節、信仰、源頭等方面較少談及,本文從考察、比較各地流傳故事的異同出發,並參酌學者寶貴的意見,對於虎姑婆類型故事進行全面向的探討,歸結出虎姑婆類型故事在民間文化中的價值所在。<br/>關鍵字:民間文學、民間故事、童話、虎姑婆、小紅帽。<br/>[ 英文摘要 ]<br/>There are different names for the Chinese folk tale, “Aunt Tiger” — “Grandma Fox,” “Grandma Bear,” “Grandma Tiger,” “Changeable Grandma,” “Mother Tiger” or “Aunt Tiger” in Penghu, while in European countries (such as Britain and Germany), tales similar to the Aunt Tiger tale are “Little Red Cap,”or“Little Red Riding Hood.”<br/>The Aunt Tiger tale is found both in folk tales and children’s stories. The Aunt Tiger folktale has been traced as far back as the Ching Dynasty while the children’s version originated around one or two hundred years ago, the Grimm Brothers'' Little Red Cap as the best-known one.<br/>Scholars have focused their research more on type, meaning and character analysis and less on plot, beliefs and sources.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Aunt Tiger tale and elicits its value in the folk culture.<br/>Key words: folk literature, folk tales, children’s tales, Aunt Tiger, Little Red Cap.<br/>[ 論文目次 ]<br/>第壹章 緒論………………………………………… 1<br/>第一節 虎姑婆故事所觸及的文學概念………… 1<br/>第二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 4<br/>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6<br/>第貳章 虎姑婆故事考察…………………………… 10<br/>第一節 虎姑婆故事的類型介紹………………… 10<br/>第二節 類型研究下的情節分析………………… 14<br/>第參章 大陸與台灣地區虎姑婆類型故事<br/>之分析與比較 …………………………… 22<br/>第一節 在家、離家兩種故事的分佈及比較 …… 22<br/>第二節 角色的分析與比較……………………… 26<br/>第三節 單元情節分析與比較…………………… 48<br/>第四節 延伸故事………………………………… 70<br/>第五節 虎姑婆故事中的民間歌?#123;……………… 80<br/>第肆章 信仰、源頭與意義…………………… … 84<br/>第一節 中國老虎形象與信仰…………………… 84<br/>第二節 禁忌、門戶守護觀念與門神信仰……… 94<br/>第三節 虎姑婆故事的源頭……………………… 98<br/>第四節 虎姑婆故事的意義……………………… 114<br/>第伍章 結論………………………………………… 123<br/>附錄1~9 ………………………………………… … 131<br/>重要參考書目 ……………………………………… 156<br/>[ 參考文獻]<br/>一、專書<br/>蔡邕:《獨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0冊,台灣商務印書館<br/>陶潛:《搜神後記》,《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冊,台灣商務印書館<br/>李肇:《唐國史補》,《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35冊,台灣商務印書館<br/>無名氏:《三輔黃圖》,世界書局,1963<br/>劉萬章編:《廣州民間故事》,東方文化供應社複刊,1970<br/>張清水:《海龍王的女兒》,東方文化供應社複刊,1970<br/>顧祿:《清嘉錄》,《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一二八冊,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br/>謝雲聲:《福建故事(中)》,《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九十九冊,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br/>婁子匡編纂:《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十一冊,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br/>婁子匡編著:《中山大學民俗專刊》第一冊,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br/>伍稼青編:《武進民間故事》,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br/>王雲五主編:《武進民間故事》,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br/>連橫:《台灣通史》,幼?#123;文化事業公司,1977<br/>孟仲仁編:《中國民間故事》,出版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部,1978<br/>李德君、陶學良編:《彞族民間故事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br/>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純文學出版社,1982<br/>干寶:《搜神記》,樂天書局,1982<br/>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東大圖書公司,1983<br/>班固:《漢書》,新宇出版社,1985<br/>林良:《慈恩兒童文學論叢(一)》,慈恩出版社,1985<br/>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br/>Dr.C.P.Anderso:《父親角色》,施寄青譯,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br/>葉詠琍:《兒童文學》,東大圖書公司,1986<br/>楊和森:《圖騰層次論》,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br/>莊伯和:《民間美術巡禮─藝術見聞錄之二》,自印本,1987<br/>譚達先:《中國民間童話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br/>祖岱年、周隆淵編:《水族民間故事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br/>陳正治:《童話理論與作品賞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1988<br/>漢聲雜誌社:《中國的虎文化專輯》,漢聲雜誌社出版,1989<br/>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人物》,東大圖書公司,1989<br/>洪汛濤:《童話藝術思考》,千華出版公司,1989<br/>高明強:《神秘的圖騰》,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吉林民間故事集(壹)》,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寧夏民間故事集》,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湖南民間故事集(貳)》,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黑龍江民間故事集》,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河南民間故事集》,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遼寧民間故事集(貳)》,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河北民間故事集》,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陳慶浩、王秋桂主編:《廣西民間故事集(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br/>蕭兵:《楚辭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br/>蕭登福:《列子古注今譯》,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br/>鷗勃:《景頗族民間故事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br/>陸西星:《封神演義》,三民書局,1991<br/>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台灣學生書局,1991<br/>林川夫主編:《民俗台灣(七)》,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1<br/>斯蒂?湯普遜:《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br/>蒲松齡:《聊齋誌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br/>戴孚:《廣異記》,中華書局,1992<br/>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br/>張呈富等編:《土族撒拉族民間故事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br/>楊繼林、申甫廉:《中國彞族虎文化》,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br/>劉魁立主編:《月亮神話─女性的神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br/>吳康編著:《中國鬼神精怪》,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br/>王充:《論衡》,張培恆等譯注,錦繡,1992<br/>王溢嘉:《古典今看─從孔明到潘金蓮》,野鶴出版社,1992<br/>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吉林卷》,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br/>柳村:《十二屬相探源》,華齡出版社,1992<br/>相澤博:《童話的世界》,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br/>王紅旗:《神妙的生肖文化與遊戲》,三聯書店,1992<br/>袁珂:《山海經校注》,巴蜀書社,1992<br/>徐山:《雷神崇拜》,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2<br/>徐曉望:《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br/>馬漢彥主編:《虎》,谷風出版社,1993<br/>普珍:《道家混沌哲學與彞族創世神話》,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br/>黃文雄:《中國食人文化101謎》,前衛出版社,1993<br/>李昉:《太平廣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br/>吳裕成:《十二生肖與中華文化》,百觀出版社,1993<br/>吳裕成:《人與十二屬相》,天津大學出版社,1993<br/>劉堯漢:《中國文明源頭新探─道家與彞族虎宇宙觀》,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br/>傅林統:《兒童文學的思想與技巧》,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br/>尹建中編:《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彙編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1994<br/>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遼寧卷》,中國ISBN中心,1994<br/>黃文博:《閒話人鬼神》,臺原出版社,1994<br/>鄭碩人、顧乃晴編:《中國童話》,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br/>潛明茲:《中國神話學》,寧夏人民出版社,1994<br/>羅錫詩、張小瑩選注:《古?#123;諺啟蒙》,漓江出版社,1994<br/>冀安編著:《生肖文化》,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br/>韋葦:《世界童話史》,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95<br/>陸思賢:《神話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br/>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編委會:《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第三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br/>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編委會:《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第四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br/>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編委會:《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第五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br/>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編委會:《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第十一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br/>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編委會:《中華民族故事大系(第十二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br/>曲金良:《中國民俗文化論》,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5<br/>李壽菊:《狐仙信仰與狐狸精故事》,台灣學生書局,1995<br/>呂不韋等:《新譯呂氏春秋》,三民書局,1995<br/>王從仁:《虎:吉祥?#123;福看瑞獸》,世界書局,1995<br/>施翠峰:《台灣鄉土的神話與傳說》,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br/>胡萬川等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5故事篇(三)》,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br/>胡萬川等編:《彰化縣民間文學集7故事篇(四)》,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br/>胡萬川等編:《新社鄉閩南語故事集》,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br/>蔡尚志:《童話創作的原理與技巧》,五南,1996<br/>金澤:《中國民間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br/>王子今:《門祭與門神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6<br/>李揚:《中國民間故事型態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br/>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br/>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br/>范純甫主編:《台灣傳奇民間趣談(上)》,華嚴出版社,1996<br/>陳正治:《童話寫作研究》,五南,1997<br/>曹樹基:《中國移民史》第六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br/>黃承增輯:《廣虞初新志》,人民日報,1997<br/>《穆天子傳》,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br/>江亦麗、羅照輝:《佛經故事》,華文出版社,1997<br/>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br/>施翠峰:《台灣民譚探源》,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br/>胡萬川等編:《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一)》,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br/>胡萬川等編:《苗栗縣閩南語故事集》,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8<br/>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中國ISBN中心,1998<br/>王大有、王雙有:《圖說中國圖騰》,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br/>余光弘:《清代的班兵與移民》,稻香出版社,1998<br/>汪玢玲:《中國虎文化研究》,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br/>姜佩君:《澎湖民間傳說》,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br/>陶陽編:《中國民間故事大觀》,北京出版社,1998<br/>曹振峰:《神虎鎮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br/>曹英主編:《中國神秘文化鑑賞大全》,金城出版社,1998<br/>劉魁立:《劉魁立民俗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br/>漢聲雜誌社:《中國童話1》,漢聲雜誌社,1998<br/>漢聲雜誌社:《虎文化》,漢聲雜誌社,1998<br/>鍾敬文:《鍾敬文民俗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br/>潛明茲:《中國神源》,重慶出版社,1999<br/>簡榮聰:《中國虎文化》,財團法人大路交通基金會,1999<br/>鍾敬文:《中國民間文學講演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br/>葉春生:《簡明民間文藝學教程》,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br/>楊照陽等編作:《台中市大墩民間文學採錄集》,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br/>莊福裕:《中國篆刻字典》,尚志文化出版社,1999<br/>陳益源:《台灣民間文學採錄》,里仁書局,1999<br/>高洪興編:《黃石民俗學論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br/>鹿憶鹿:《中國民間文學》,里仁書局,1999<br/>黃雲生主編:《兒童文學概論》,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br/>莊福裕:《中國篆刻字典》,尚志文化出版社,1999<br/>艾伯華:《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王燕生、周祖生譯,商務印書館,1999<br/>阮昌銳:《植物動物與民俗》,國立台灣博物館,1999<br/>吳裕成:《中國的門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br/>胡萬川等編:《苗栗縣客語故事集(二)》,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br/>胡萬川等編:《大安鄉閩南語故事集(三)》,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br/>胡萬川等編:《東石鄉閩南語故事集(二)》,嘉義縣立文化中心,1999<br/>胡萬川等編:《雲林縣閩南語故事集(一)》,雲林縣文化局,1999<br/>王詩琅:《台灣民間故事》,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br/>王心瑩主編:《台灣民間故事》,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br/>丁文編:《中國民間故事珍藏系列?童話》,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br/>Perry Nodelman:《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劉鳳芯譯,天衛文化,2000<br/>李淞:《論漢代藝術中的西王母圖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br/>李振球、喬曉光編著:《中國民間吉祥藝術》,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br/>金榮華整理:《澎湖縣民間故事》,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0<br/>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類型索引(一)》,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0<br/>祁連休:《智謀與妙趣─中國機智人物故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br/>胡萬川等編:《蘆竹鄉閩南語故事》,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0<br/>洪惠冠總編:《台灣民間故事》,新竹市政府出版,2000<br/>黃任遠:《通古斯─滿語族神話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br/>傅飛嵐、林富士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00<br/>趙伯陶:《十二生肖面面觀》,齊魯書社出版發行,2000<br/>羅偉國:《話說王母》,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br/>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2001<br/>胡萬川等編:《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三)》,台南縣文化局,2001<br/>左漢中編著:《中國吉祥圖像大觀》,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br/>雪登?凱許登(Shelden Cashdan):《巫婆一定得死─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性格》,李淑珺譯,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br/>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br/>萬建中:《解讀禁忌》,商務印書館,2001<br/>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類型索引(二)》,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2<br/>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里仁書局,2002<br/>胡萬川等編:《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五)》,台南縣文化局,2002<br/>劉守華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br/>羅婷以:《巫婆前世今生:童書裡的女巫現象》,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br/>凱薩琳?奧蘭絲妲(Catherine Orenstein):《百變小紅帽》,楊淑智譯,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br/>二、碩博士論文<br/>鹿憶鹿:《傣族史詩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br/>鄭慧如:《月宮故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br/>小野純子:《唐代老虎小說結構型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br/>金洪謙:《「狐狸精」原型及其在中國小說裡的文化意涵》,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br/>姜佩君:《澎湖民間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br/>賴瀅玉:《朱元璋民間造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br/>許蓓苓:《台灣諺語反應的婚姻文化》,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br/>三、單篇論文<br/>鍾敬文:〈老虎與老婆兒故事考察〉,《民間月刊》2卷1號,婁子匡:《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十八冊,東方文化供應社出版,1970<br/>鍾敬文:〈老虎外婆故事專輯〉,《民間月刊》2卷2號,《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十八冊,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br/>鍾敬文:〈中國民間故事形式〉,《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十八冊,東方文化供應社出版,1970<br/>袁洪銘:〈人熊的故事─東菀童話之二〉,《民俗》第65期,《中山大學民俗週刊第八冊》,東方文化書局有限公司,1970<br/>王宗炎:〈熊姨母─廣州民間傳說〉,《民俗第51期》,《中山大學民俗週刊》第十冊,東方文化書局有限公司,1970<br/>徐 勻:〈熊家婆的故事與其他相似的傳說〉,《民俗》第七十二期,東方文化書局有限公司,1970<br/>婁子匡:〈紹興故事與歌?#123;〉,《中山大學民俗週刊第十冊》,東方文化書局有限公司,1970<br/>永尾龍造:〈老虎外婆─流行東三省一帶〉,《民俗學集鐫》,《國立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民俗叢書》第十七冊,東方文化供應社,1970<br/>段寶林:〈『狼外婆』故事的比較初探〉,民間文學論壇,1982年第一期<br/>徐華龍:〈變婆考〉,《中國民間文化》第二集,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1991<br/>林真美:〈虎姑婆考〉,《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究討論會論文集》,1997<br/>江 帆:〈藏不住的尾巴─「狼外婆」故事解析〉,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2<br/>鹿憶鹿:〈不能翻身的後母角色〉,《2002海?#123;兩岸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選》,中國口傳文學學會、南亞技術學院,2002<br/>黃馨霈:〈中國民間童話「老虎外婆」故事類型初探〉,《中國文學研究》第十六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br/>〈閩南婦女在民歌中的地位〉,《民?#123;》第十五號<br/>

hacdu 发表于 2011-1-28 16:02:00

"yahmui"\"yahyen"我那叫"yah vaih" 被吃的是弟弟

mcvince 发表于 2011-2-12 20:37:00

各地的奶奶都会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谁能说出“yahmui”\“yahyen”的完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