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发表于 2009-1-7 11:27:00

能不能在论坛醒目位置设立一个壮语死亡倒计时牌

<p>任何有生命的东西,有出生,也肯定有死亡,按照目前的形势,壮语大概还可以生存20年,</p><p>在过20年,我们的父母将不断离我们而去,而我们的下一代,大多都不太会说壮话.即使会说壮语也是极为少数落后的农村孩子.</p><p>而且我们这一代人极力想说好普通话,之间的交流也在普遍使用外语.</p><p>壮语的交流\教育\传承,将不存在.也就说,将正式宣布死亡.</p><p>当然,我们也在努力改变这样的困境,更好的发展壮语文,但是我们究竟能有多少能力,产生多少实质性影响.</p><p>如果我们能做出推进壮语文进步的事件.如;创办卫星电视壮语频道,那么壮语死亡时间可以调高十年,也就是增加到30年.</p><p>如果在能在自治区实行壮语文义务教育,那么壮语的死亡时间可以调高100年,也就是调到130年.</p><p>如果出现灾难性的事件,如,农村城市的孩子,现在父母都不教孩子说壮话,送到幼儿园,上小学,老师也全部用普通话.</p><p>那么死亡时间将提前5年,也就是壮语的生命还有15年.</p><p>倒计时牌的时间格式,使用,天&nbsp; 时&nbsp; 分&nbsp;&nbsp; 秒。也就是7300天00时00分00秒。</p><p>当然具体死亡时间,大家可以讨论度量。我只是提供各参考。</p><p>相信设立这样倒计时FLASH,对BILL来说是小小的技术问题。</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1:32:30编辑过]

bbc 发表于 2009-1-7 15:47:00

<p>事实上,现在我们这批80后经常用壮语思维的人已经不算很多了!</p><p>90后.21世纪出生的就不用说了.</p><p>连思维都不用壮语,那就更难用壮文著书立说了.</p><p>像这样现代化加速的背景下,土话仍然还是土话.</p><p>无法得到升级.</p><p></p>社会主流舆论也没有对壮母语进行关注,任其沉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5:52:30编辑过]

靖西的孩子 发表于 2009-1-7 15:07:00

<p>
                <font size="4"> 楼主的危机感相当难得。没有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化如何传承,而我们这个民族又如何能有自己的灵魂?</font></p><p><font size="4">    此时此刻,终于明白,百无一用是书生!</font></p>

季人 发表于 2009-1-7 15:07:00

我相信壮语至少200年内不会死亡……不过200年后我肯定无法亲自验证了。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9-1-7 15:26:00

绝大多数壮族人仍旧以壮语为母语和地方交际语,壮语的消亡不会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看到的,楼主的建议恐怕不切实际,也没有一个数据化的依据。当然,城镇和近郊壮语阵地的萎缩足以让我们看到壮语传承的危机,确实令人担忧。

bbc 发表于 2009-1-7 15:3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9-1-7 15:26:29的发言:</b><br/>绝大多数壮族人仍旧以壮语为母语和地方交际语,壮语的消亡不会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看到的,楼主的建议恐怕不切实际,也没有一个数据化的依据。当然,城镇和近郊壮语阵地的萎缩足以让我们看到壮语传承的危机,确实令人担忧。</div><p>    如果说只要有人会说,就不算死亡.</p><p>    那当然还可以存在100年以上.</p><p>
        </p>

nongzhigao 发表于 2009-1-7 15:33:00

<p>同意楼主,是事实,我们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选择汉化,一条选择自己民族的路。。目前,就是走前者;如果先后者还没有必备条件,且也是非常的艰难。。。</p>

vunzmbanj 发表于 2009-1-7 17:02:00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在乎父辈给他留下什么传统文化,而是更关心父辈是不是能给他们留套房子或点存款。

bbc 发表于 2009-1-7 17:0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9-1-7 15:26:29的发言:</b><br/>绝大多数壮族人仍旧以壮语为母语和地方交际语,壮语的消亡不会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看到的,楼主的建议恐怕不切实际,也没有一个数据化的依据。当然,城镇和近郊壮语阵地的萎缩足以让我们看到壮语传承的危机,确实令人担忧。</div><p>    我这里是典型的山区农村,但现在近一两年的孩子父母大都只教子女普通话了.</p><p>    你恐怕不知道吧!而且现在绝大多数3岁以上农村的小孩都集中去幼儿园,幼儿园只教普通话的.</p><p>    去外面打工的更不用说了.</p>

bbc 发表于 2009-1-7 17:10:00

<p>如果哪个觉得现在农村还是壮语的安全地域,就是真的可笑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7:10:52编辑过]

粤西土著 发表于 2009-1-7 20:1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vunzmbanj</i>在2009-1-7 12:53:00的发言:</b><br/><p>恩,按照壮族的丧葬习俗,等壮语死了,放进棺材,先找个地方埋起来,过三年后再挖出来,放罐子里,再选个地方埋一次。</p></div><p>现在百色有些地区已经强制实行火化制度!二次葬,即将消亡了。</p>

粤西土著 发表于 2009-1-7 20:19:00

另外,我相信壮语的使用面会缩小,但是壮语1万年也不会消亡的。

鹅泉月 发表于 2009-1-8 19:3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nongzhigao</i>在2009-1-7 15:33:12的发言:</b><br/><p>同意楼主,是事实,我们有两条路可选择,一条选择汉化,一条选择自己民族的路。。<font color="#ff0000">目前,就是走前者</font>;如果先后者还没有必备条件,且也是非常的艰难。。。</p></div><p>愿闻其详!</p>

越裔引强 发表于 2009-1-7 12:33:00

<p>你的估计太过于悲观!20年后壮语消失,这恐怕是笑话吧?</p><p></p>

度莫 发表于 2009-1-7 13:50:00

俺猜想。壮语死,至少要50年之后!

bbc 发表于 2009-1-7 12:4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越裔引强</i>在2009-1-7 12:33:06的发言:</b><br/><p>你的估计太过于悲观!20年后壮语消失,这恐怕是笑话吧?</p><p></p></div><p>&nbsp;&nbsp; 怎么是悲观呢,不是消失,而是死亡.就像是脑死亡一样.</p><p>&nbsp;&nbsp; 就像尸体还存在,不能说他没死吧.</p><p>&nbsp;&nbsp; 其实在外族人看来壮语已经死亡.</p><p>&nbsp;&nbsp; 但实际情况,是壮语很是可能还可以存活20年.</p><p>&nbsp;&nbsp;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一个加速器!</p><p>&nbsp;&nbsp; 80年代不同,90年代不同,21世纪更不同,我是生活在农村,也是生活在壮语最为强势的区域,做为农村的一位语文老师.我对&nbsp; 壮语的进程有深刻了解,这样的观点还是蛮客观和乐观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2:55:13编辑过]

vunzmbanj 发表于 2009-1-7 12:53:00

<p>恩,按照壮族的丧葬习俗,等壮语死了,放进棺材,先找个地方埋起来,过三年后再挖出来,放罐子里,再选个地方埋一次。</p>

bbc 发表于 2009-1-7 14:0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度莫</i>在2009-1-7 13:50:42的发言:</b><br/>俺猜想。壮语死,至少要50年之后!</div><p>    依据是什么?</p><p>    现在,人们用壮文交流有多少人?现在还有多少父母还教新出生的子女土话?</p><p>    现在,有多少学校还经常用土话教学,或者在公共会议上使用土话?</p><p>    除在一些单位门牌,电视或广播.象征性的使用不地道的壮语外.</p><p>    现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壮语的使用/传承/教育.在加强.</p><p>    不进则退.如果壮语文不能实现现代化,壮族人现代化中难免会放弃壮语的.</p><p>
        </p>

bbc 发表于 2009-1-7 14:14:00

<p>个人认为语言死亡的标准是:语言的使用/传承/教育这三种无法得到开展,只要一种无法开展就可以宣布死亡了.</p><p>并不是说,只要有人在讲,它就没死.</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7 14:23:25编辑过]

bbc 发表于 2009-1-7 14:21:00

母语的尊严 <br/><br/>把2月21日确定为“世界母语日”,是起源于纪念孟加拉的“母语烈士”。1952年,当孟加拉还属于巴基斯坦时,民众为争取把孟加拉语列为官方语文之一进行示威。2月21日当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开枪,有好几名示威者被杀。孟加拉独立后,他们被誉为“母语烈士”。 <br/>母语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文化纽带和精神支柱,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尊严。无论是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a href="http://qkzz.net/hotsearch/journal/1001.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小说</font></a>《最后一课》,还是美国作家亚历克斯.哈里的长篇<a href="http://qkzz.net/hotsearch/journal/1001.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小说</font></a>《根》,都表现了人们为捍卫母语而不屈不挠的抗争。全球地理学会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指出:“如果剥去语言和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人们剩下的就只是孤僻、绝望和极大的愤怒了。” <br/>法国人一直是“英语帝国”最积极的抵制者,法国语言学家莫里斯认为:“捍卫法兰西语言与加强国防同样重要!”早在1992年,法国宪法就庄重地增加了一条规定:“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法国还有自己的“法语日”——“全法听写比赛”活动,已经举办了17年,是法国的大众娱乐活动之一。 <br/>在澳大利亚,随着最后一个会说佳沃瑞语的土著杰克.巴特勒的去世,澳大利亚西部的佳沃瑞语已经成为绝响。不过,如果你现在点击“澳大利亚土著语言”网站的“<a href="http://qkzz.net/hotsearch/journal/1086.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故事</font></a>”栏目,还可以听到杰克.巴特勒用佳沃瑞语讲述的3个美妙的<a href="http://qkzz.net/hotsearch/journal/1086.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故事</font></a>。 <br/>在今年2月25日美国首映的《耶稣受难记》里,罗马人角色的台词是拉丁语,而犹太人角色的台词则是公元1世纪时的亚拉姆语,导演梅尔.吉布森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激发人们对这一古老语言的兴趣。 <br/>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部负责人爱川纪子认为,只要各方努力,任何一种濒危语言都是可以拯救的。她以日本为例说:“在日本,土著阿伊努人的语言曾经几乎灭绝,20世纪80年代末只有8个人能讲这种语言。对此,日本政府进行了政策调整,他们建立了基金会,开办阿伊努文化馆,让阿伊努人的后代学习自己的语言。现在,这种语言开始慢慢地恢复了。” <br/>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能不能在论坛醒目位置设立一个壮语死亡倒计时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