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壮语推广最紧迫,要各地会壮语的 老师奉献爱心,义务给本地学生上壮语课,在电台播放各地壮语教学情况,进行壮语知识竞赛,朗诵,写作,短剧等都 可以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 class="gray14"><cc></cc>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壮族人,我热爱壮语。身在他乡但心系壮乡,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每每听到自己家乡的壮语音乐,我心汹涌澎湃感到自豪,希望广西电视台多用壮语开播节目,要用原生壮语开播才能博得广大壮族人民的共同心声。我觉得壮语进如中小学课堂教学这个很重要,就如80年代以前我们每个乡,每个村的小学都开办有壮语课堂,而80年代以后就没看见开办有壮语课堂了。当时我都亲身体会到我们壮语的魅力,而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学不到真正的壮语了。。。所以我觉得壮语进如中小学课堂教学这个很重要的。。。。</td></tr></tbody></table> <p>我想到一个方法解决资源的问题,不过要真的实行起来,那工作人员会很累的,但效果一定会很好,而且也有利于收集壮语词汇,有利于民族语言的交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有利于领导们建设广西做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在外地的贝侬们了解家乡,……(很多很多)</p><p>我的想法来源于过年回家时看到的一幕----我妈和村里的几个大妈在看一段山歌节目(在东兰县城录制的),在电视上偶尔看到认识的一个人,她们就大笑起来,谈得津津有味。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发现她们见面的时候还谈那件事。呵呵,情况的这样。</p><p>从这件事,我想到的一个方法是:壮语频道的节目何不尝试到各地农村去录制呢?</p><p>优势有:一,广西那么多农村,播它几十年都播不完;</p><p>二,农村汉化程度要低些,到农村去录制节目可以收获很多壮语词汇;</p><p>三,通过播放各地农村的风情,听农村老人、年轻人、小孩讲故事,表达愿望等等,一可以让我们的父老乡亲表达自己,二可以让外面的人了解广西各地,同时为政府了解农村做一个有利的参考,三可以让身在外乡的我们看到家乡的人;</p><p>四,因为壮语各地的口音相差很大,通过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壮语的统一,有利于实现最终的目标;</p><p>五,观众问题很容易解决,自然广告商就找上门来,这有利于壮语频道做强做大;</p><p>六,如果外商或贝侬有志要开发农村市场,这个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p><p>等等啦</p><p>当然,节目要真实反映农村,原汁原味,如此才能体现以上价值和作用。</p><p></p> 啊,我写了很多,没想到发上去的时候后面一大段不见了。 <p>补充:三,通过这些节目,在外地工作的贝侬可以方便的了解到家乡的情况,拉近我们与亲人的距离;</p><p>四,真实反映我们农村情况,为当官的做正确的决策;</p><p>五,壮语各地口音相差很大,通过播放这些节目有利于我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也让在家的父母长见识;</p><p>六,让有志开发农村市场的外商和贝侬们提供一个“情报”;</p><p>七,解决观众问题,这样自然吸引广告,如此为做强做大壮语频道解决资金问题。</p><p>等等,益处多多。</p><p>当然,节目要求一定真实,保留原汁原味。不然其价值就难以体现。</p>
回复:(力量我的精神)我想到一个方法解决资源的问题...
我顶你!说到我心坎里了!这个想法不错!只怕政府会怕丢面子(乡村多落后啊).如果是民办电视,那这可以做得到. <p>我一刷新</p><p>情况不好,原来我写的东西都发上去了。重复了</p><p>不好意思,呵呵</p> 壮语应该以河池,宜州地区的为标准比较好的~~南北都可以听的懂一半以上。。。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力量我的精神</i>在2008-12-15 11:57:55的发言:</b><br/><p>我想到一个方法解决资源的问题,不过要真的实行起来,那工作人员会很累的,但效果一定会很好,而且也有利于收集壮语词汇,有利于民族语言的交流,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有利于领导们建设广西做正确的决策,有利于在外地的贝侬们了解家乡,……(很多很多)</p><p>我的想法来源于过年回家时看到的一幕----我妈和村里的几个大妈在看一段山歌节目(在东兰县城录制的),在电视上偶尔看到认识的一个人,她们就大笑起来,谈得津津有味。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发现她们见面的时候还谈那件事。呵呵,情况的这样。</p><p>从这件事,我想到的一个方法是:壮语频道的节目何不尝试到各地农村去录制呢?</p><p>优势有:一,广西那么多农村,播它几十年都播不完;</p><p>二,农村汉化程度要低些,到农村去录制节目可以收获很多壮语词汇;</p><p>三,通过播放各地农村的风情,听农村老人、年轻人、小孩讲故事,表达愿望等等,一可以让我们的父老乡亲表达自己,二可以让外面的人了解广西各地,同时为政府了解农村做一个有利的参考,三可以让身在外乡的我们看到家乡的人;</p><p>四,因为壮语各地的口音相差很大,通过这样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壮语的统一,有利于实现最终的目标;</p><p>五,观众问题很容易解决,自然广告商就找上门来,这有利于壮语频道做强做大;</p><p>六,如果外商或贝侬有志要开发农村市场,这个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p><p>等等啦</p><p>当然,节目要真实反映农村,原汁原味,如此才能体现以上价值和作用。</p><p></p></div><p></p><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力量我的精神</i>在2008-12-15 12:08:26的发言:</b><br/><p>补充:三,通过这些节目,在外地工作的贝侬可以方便的了解到家乡的情况,拉近我们与亲人的距离;</p><p>四,真实反映我们农村情况,为当官的做正确的决策;</p><p>五,壮语各地口音相差很大,通过播放这些节目有利于我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也让在家的父母长见识;</p><p>六,让有志开发农村市场的外商和贝侬们提供一个“情报”;</p><p>七,解决观众问题,这样自然吸引广告,如此为做强做大壮语频道解决资金问题。</p><p>等等,益处多多。</p><p>当然,节目要求一定真实,保留原汁原味。不然其价值就难以体现。</p></div><p>说得很好,这就是智慧的力量。</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粤西土著</i>在2008-12-14 9:50:31的发言:</b><br/><div class="body_adv_right" style="PADDING-RIGHT: 6px; PADDING-LEFT: 6px; PADDING-BOTTOM: 6px; TEXT-INDENT: 0px; PADDING-TOP: 6px;"><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p.alimama.com/inf.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img id="alimamatmpf0.47217657734237705" src="http://z.alimama.com/alimamal.php?i=mm_11392805_1269067_2693011&u=http://www.rauz.net/bbs/dispbbs_22_31376_1.html&w=180&h=540&re=1024x768&sz=21&r=&cg=730121f66a4e7c244f525bfa3388dce3&prl=65832704&cas=prl&cah=740&caw=1024&ccd=32&ctz=8&chl=7&cja=1&cpl=0&cmm=0&cf=10.0&sx=785&sy=400&cbw=1004&cbh=6976" border="0" name="alimamatmpf0.47217657734237705" style="BORDER-TOP-WIDTH: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LEFT: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WIDTH: 0px; PADDING-TOP: 0px; HEIGHT: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alt=""/></div><p><font size="3">4,在频道创办之初,如果壮语节目资源还不丰富,可以多翻译国内名剧、日韩欧美影视作品,同时千方百计吸纳壮语人才,组建自己的原创队伍,在音乐、动漫等方面逐渐出成果。</font></p></div><p></p><p><img id="alimamatmpf0.6515070355451245" src="http://z.alimama.com/alimamal.php?i=mm_11392805_1269067_2693011&u=http%3A%2F%2Fwww.rauz.net%2Fbbs%2Fdispbbs_22_31376_1.html&w=180&h=540&re=1024x768&sz=21&r=&cg=844f685fc75182c34b54ad05adb046c4&prp=65828846&cas=prp&cah=740&caw=1024&ccd=32&ctz=8&chl=8&cja=1&cpl=0&cmm=0&cf=10.0&sx=230&sy=8370&cbw=1004&cbh=6976" border="0" name="alimamatmpf0.6515070355451245" style="BORDER-RIGHT: 0px; PADDING-RIGHT: 0px; BORDER-TOP: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BORDER-LEFT: 0px; WIDTH: 0px; PADDING-TOP: 0px; BORDER-BOTTOM: 0px; HEIGHT: 0px;" alt=""/>我喜欢这个。</p><p>我很喜欢看欧美剧,常去人人影视http://www.YYeTs.net下载来看,看的是原声,中英文字幕。如果我们也有自己的壮文字幕,或壮-英字幕,那对于像我这样的人,只会看只会写壮文,又不会几句壮语,又想学,当然也想学英语,又沉迷影视等等等等如此,肯定会喜欢的。</p><p>再者,这些做中英文字幕的,多是网友自发的。如果我们网站也做这个,那肯定能吸引不少壮文人才。而我们也不用像人人影视这么辛苦,他们有很多竞争,要及时发布,要听译,过后又要完善。我们只要拿他们现在成的来翻译就好了,我想,本着传播美剧的精神,他们会同意的。</p><p>总之,我真希望自己有这个能力。。</p> <p>搞一个栏目,取名为<<Vahraeuz Fwenraeuz Vunzraeuz>>.</p><p>Vahraeuz当然是介绍我们的语言,各方言轮流上(做主持).各方言的交流对比,各方言与标准语的对比.</p><p>还有壮泰的交流和对比,这会很有趣的,也能让族人了解自己的民族语言,从而认识和了解标准语.</p><p>Fwenraeuz就不用多说啦.其中可以综合介绍当地的风景,风情,当地的人文,美食等.</p><p>Vunzraeuz重点当然是民族历史啦.</p> <p>今天一个堂哥来南宁,说了壮语版《西游记》的事情</p> 广袤僚地,物华天宝,说不尽的亲情,歌不尽的美景,希望都能在新开频道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p>要想通过电视、广播普及壮族的文化、语言;首先要给大家有一个认同感,介绍广西各民族的来源、变迁;要求每天10钟,象“英语900句”一样传播“壮语900句”;给人在娱乐中学习!!!同时,播放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改编电视剧本...。减少使用“桂柳”言语,尽量使用壮语(不一定是所谓的‘基本音’,因为,‘基本音’有一些已经被同化);总之,需要有一批人来正音!!!推广...泰国语言有好多是可以借用的;如:一块田泰国和壮语一样叫:"lai"读四声....。</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僚家人</i>在2008-12-14 11:52:38的发言:</b><br/><p>我觉得最重要是减少汉词的借用量,才能博得广大壮族人民的支持。同时要与时俱进,多翻译一些新电影电视剧,要少翻译那些老的东西,这样才能博广大壮族青年人的支持。</p></div><p>我也支持这样的观点!也再衷心感谢为此呼喊努力默默付出的贝侬。</p> <p>壮语教育节目也是要考虑在内的吧?那么,怎样吸引不懂壮语的人、只会讲不会写壮文的人、讲不同的壮语方言的人定格在壮语频道不转台?壮语教育节目可以做得灵活生动些,激起人们学习的兴趣。</p><p>其实壮语不单语法、构词规律有别于汉语,语词的表达能力也是很强很有意思的,这点不论是南壮还是北壮应该是共通的。能否在研究壮语语言特色、表达艺术的基础上,找一些民间艺人配合壮语老师,把山歌、戏曲、民间故事、现代故事新编之类人们熟悉且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结合到教学中,在表演当中分析解释语言的魅力,顺带也潜移默化地宣传民间艺术。另外,各地演员用各地壮话表演或介绍本地风土民情,一方面表现了对各地壮语的尊重,拉近与地方观众的距离,一方面老师可由此分析、比较各地语音语法和标准壮的异同,加深学习者对壮语的理解记忆。【可以参考cctv10的英语学习节目“希望英语杂志”的模式】 不过,广电局和电视台对非标准化题材的接受尺度怎样还未可知,节目制作方式现在也还不知道,这里提出的设想仅供初步参考吧。</p><p>各地民间大量售卖的地方山歌戏曲光碟就是用各地语言表演的,本身已经具备民众广泛接受的心理基础,且蕴含民众自发表演的传统,现在要做的就是设法筛选整合包装,放入官方媒体的框架。排斥、拒绝和轻视民众内在的创作激情和欣赏取向就不可取了——普罗大众才是这个频道的主人,因为大众媒介本质上也是种商品,观众收视率决定它的生死成败。如何在官方尺度政治规则和民众多元的信息需求之间,在传承文化和商业利益之间,在大俗和大雅之间,“带着镣铐跳好舞”,说到底这才是最大的考验。</p><p></p><br/><br/><br/><br/><br/>[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8 1:18:00编辑过] <p>主持壮语频道筹办工作的有关部门,不知道有没有人来家园听一听百姓心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