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gyungh 发表于 2008-9-19 08:4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8-9-18 19:41:35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8 10:28:42的发言:</b><br/><p>已经有统一的标准壮文都无法推广,再搞方言壮文并幻想其能成为标准壮文,有这种可能吗?</p><p>布依文重新选望漠为标准音点,也增加了送气音,可布依文的推广情况比我们的壮文要糟得多!</p><p>苗文有四套文字方案,推行成功了吗?</p><p>众贝侬,如果你是真正想推行我们的民族文字,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学习和维护现行的标准壮文。</p></div><p><font size="3">标准壮文是制订了,但并不是“统一的”,现行的标准壮文方案统一不了任何方言,不过这是文字设计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标准音选点的问题。“再搞方言壮文并幻想其能成为标准壮文”恐怕只是lwgyungh贝侬一厢情愿的想法吧,借用17楼“山中伐客”贝侬的原话来说明这个思想误区:“<font color="#0000ff">德靖拼音方案创制出来,是要取代标准壮文吗?迄今还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使用德靖拼音方案的人声称这套方案是标准壮文吧?德靖人创制出来记录自己的语言,写些文学作品和歌词,自娱自乐,犯得着让广大壮族同胞这么忧心忡忡吗?德靖土语有活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font>”——我很赞同这个看法。</font></p><p><font size="3">布依文的推行状况比壮文差,是因为布依族只是一个自治州级的地位,不是省级,贵州方面在推行上更不重视,仅此而已。我们不知道多少次不厌其烦地说过,一个语言文字是否推广开来,不是看它科学与否,而是看政府和有关部门推广的力度。把布依文的推行情况和壮文的推行情况相比,是不可能得出哪个方案更加科学的结论的。看看云南省,几种傣文在各自区域的推行情况要比壮文好得多吧,只会拿布依文、苗文的情况来比较难道不是片面的吗?</font></p><p><font size="3">推行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只有政府可以做到,这个责任也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总是把文字方案的推行问题和文字方案的改善问题纠缠在一起讨论,是永远不会达成一致的。</font></p><font size="5">除了不赞同标“标准壮文是制订了,但并不是“统一的”,现行的标准壮文方案统一不了任何方言”这一观点外,同意上述的所有观点。</font></div><p></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9 8:49:33编辑过]

lwgyungh 发表于 2008-9-19 09:17:00

<p>1、壮文是统一的:首先,她是法定的,目前包括北壮南壮地区在内,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其次,各方言区的壮人都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标准壮文,20世纪80年代的壮文扫盲和壮文进校试点成果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德保县的成果最显著),且得到群众和政府的认同。</p><p>2、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标准语高于任何方言”,壮语标准语也是如此。事实上,我们的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如靖西的末伦、南路北路壮剧、红水河的勒脚歌、右江排歌、平果嘹歌等。</p>

鹅泉月 发表于 2008-9-19 14:2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9 9:17:48的发言:</b><br/><p>1、壮文是统一的:首先,她是法定的,目前包括北壮南壮地区在内,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其次,各方言区的壮人都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标准壮文,20世纪80年代的壮文扫盲和壮文进校试点成果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德保县的成果最显著),且得到群众和政府的认同。</p><p>2、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标准语高于任何方言”,壮语标准语也是如此。事实上,我们的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如靖西的末伦、南路北路壮剧、红水河的勒脚歌、右江排歌、平果嘹歌等。</p></div><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请问“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是什么意思?全世界都在使用了还需要推广吗?或者你说全世界只承认这套壮文吗?</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据我所知,德保的壮文推广工作者80年代就在标准壮文基础上创制了德保话方案大规模地用以壮文下乡扫盲活动,80年代出版的《德保歌圩山歌》就是用这套壮语德保话方案来出版的,家园里都有这本书的帖子:http://www.rauz.net/bbs/dispbbs_44_13495_2.html</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刚出版的首张壮语时尚音乐合辑《贝侬》也是用德靖土语来唱和德靖土语方案与标准壮文方案分两个版本出版的。</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云南文山自己有一套壮文。如果你承认越南的岱侬族也属于南壮的话,它们也有自己的岱侬语文字方案。</font></p><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请问它们不属于这个世界吗?</font></p>

lwgyungh 发表于 2008-9-19 15:36:00

<p>广西所有政府的公章牌扁使用这套壮文,人民币使用这套壮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使用这套壮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使用这这套壮文,还不能说全世界在使用?</p><p>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在武鸣德保两县搞试点,德保比武鸣的成效好,最典型的例子是德保农民韦姆南脱盲后,用标准壮文写春联。</p><p>还想了解,用标准壮文记录的靖西末伦,变味了没有(本人确实不知道——已故的靖西籍广西壮校老师黄绍杰说没有变味——他老人家原是广西壮校壮族文学教研组组长)?</p>

鹅泉月 发表于 2008-9-19 13:3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9 9:17:48的发言:</b><br/><p>1、壮文是统一的:首先,她是法定的,目前包括北壮南壮地区在内,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其次,各方言区的壮人都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标准壮文,20世纪80年代的壮文扫盲和壮文进校试点成果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德保县的成果最显著),且得到群众和政府的认同。</p><p>2、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标准语高于任何方言”,壮语标准语也是如此。事实上,<font color="#ff3300">我们的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如靖西的末伦、南路北路壮剧、</font>红水河的勒脚歌、右江排歌、平果嘹歌等。</p></div><p>贝侬红字部分的话值得商榷,如果贝侬不是德靖人,那么这种说法是欠调查的,如果贝侬是德靖人,那贝侬这种说法就更加不可信了,只能代表贝侬您自己的“感觉”。据我调查,靖西的末伦词记录多为土俗字(古壮字),德保虽然是当时标准壮文推广的先进地区,很多德保贝侬都还记得一些标准壮语的写法,但那不是表达德保话的,他们读出来的壮文全都是北部方言(标准语),意思是说标准语不是在承载德保话,而是德保人学会了标准壮文,但德保话本身他们却不懂用什么文字来记录,因为我见过用标准壮文表达的不伦不类的德保话。我个人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德靖土语文字并对照标准壮语《壮汉词汇》,知道贝侬所说的“我们的壮文(不知是否指的是标准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这是欠妥的,德靖土语声母p\k\t\及很多韵母不同的词语,在标准壮语方案中应该怎样处理和体现呢?还请贝侬明示。学习让我知道,用现在的标准壮文承载德靖土语等南部壮语方言,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通过查询后知道,南路壮语属壮泰语支里的中部组,而泰老语和壮语北部方言(布依语)则分别属于壮泰语支里的南部和北部组,语组都不一样了,如果在不改进现有标准壮语文字的情况下,空谈统一确实意义不大,比如前几天我学到德靖土语里的p声母时,靖西话paet的意思是“辣”,对标准壮语文字后才知道标准壮语的“辣”为manh,《壮汉词汇》也当然没有paet这个例词,因为细看《壮汉词汇》声母表里根本就没有p\k\t\z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复合声母,现在的标准壮语文字强行让全体南北壮族人共同学习,意思就是让南部壮族的贝侬放弃他们祖祖辈辈使用的母语,这是很不人道的。</p><p>学习实践让我知道,北部壮语和南部壮语一样很美,标准壮语文字如果有政府强力推广,象新疆一样中央花大钱进行“双语教育”,或许有统一使用的一天,但南部壮族的贝侬肯定不会放弃他们的母语表达,现在的标准壮语文字承载不了南部壮语,他们当然有权利使用一套能够完整承载他们母语的文字,也许他们并不在乎是否法定,因为即使法定如现今的标准壮语文字,推广不了也等于零,也只能是在僚人家园提供的这个自由环境里我们一帮对语言有些兴趣的人自己磨磨嘴皮罢了。</p><p>学习实践还让我知道,标准壮语并不难学,只要有心,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很多日常使用的标准壮语词汇,无障碍表达。</p>

瑞辣 发表于 2008-9-19 14:0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9 9:17:48的发言:</b><br/><p>1、壮文是统一的:首先,她是法定的,目前包括北壮南壮地区在内,<font color="#ff0000"><strong>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strong></font>;其次,各方言区的壮人都能比较容易地学会标准壮文,20世纪80年代的壮文扫盲和壮文进校试点成果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德保县的成果最显著),<font color="#ff0000"><strong>且得到群众和政府的认同</strong></font>。</p><p>2、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标准语高于任何方言”,壮语标准语也是如此。事实上,<font color="#ff0000"><strong>我们的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strong></font>,如靖西的末伦、南路北路壮剧、红水河的勒脚歌、右江排歌、平果嘹歌等。</p></div><font size="6">红字部分真的假的啊?<br/></font>

古乐魂 发表于 2008-9-19 17:1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9 15:36:08的发言:</b><br/><p>广西所有政府的公章牌扁使用这套壮文,人民币使用这套壮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使用这套壮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使用这这套壮文,还不能说全世界在使用?</p><p>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在武鸣德保两县搞试点,德保比武鸣的成效好,最典型的例子是德保农民韦姆南脱盲后,用标准壮文写春联。</p><p>还想了解,用标准壮文记录的靖西末伦,变味了没有(本人确实不知道——已故的靖西籍广西壮校老师黄绍杰说没有变味——他老人家原是广西壮校壮族文学教研组组长)?</p></div><p>贝侬不妨用标准壮文把您的这段话的德保话或靖西话意思表达出来看,让我们也见识见识,期待中。</p>

古乐魂 发表于 2008-9-19 17:40:00

<font size="3">从32楼的回复可以看出来,所谓德保推广壮文有效果,不是德保在推广标准壮文方面有效果,而是人家利用推广标准壮文的有利时机,在推广标准壮文没有多大进展的情况下,“<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 color="#ff0000">在标准壮文基础上创制了德保话方案大规模地用以壮文下乡扫盲活动</font>”,至于某人在某时用标准壮文写对联,那是人家德保和靖西一样,本来就是“诗”之乡,两句诗词便可为一付好联,有何难哦,尾韵、腰脚韵具全,想当年,带孙的阿婆阿公,挑粪的大娘,砍柴的大叔,犁田的阿哥,插秧的阿妹……随手都可以粘来的。</font></font>

山中伐客 发表于 2008-9-19 16:23:00

<p><font size="5">赞同lwgyungh的伟大定论! “标准语高于任何方言”,我们的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且得到群众和政府的认同!</font></p><p><font size="5">全世界都在用了,已经得到群众和政府认同了,还有谁敢说壮文没有普及?还有谁敢抱怨政府不推广壮文?谁敢这样说那样抱怨的,lwgyungh和谁急!</font></p>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8-9-19 16:2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山中伐客</i>在2008-9-19 16:23:09的发言:</b><br/><p><font size="5">赞同lwgyungh的伟大定论! “标准语高于任何方言”,我们的壮文能记录任何方言且不变味,全世界都在使用这一套壮文,且得到群众和政府的认同!</font></p><p><font size="5">全世界都在用了,已经得到群众和政府认同了,还有谁敢说壮文没有普及?还有谁敢抱怨政府不推广壮文?谁敢这样说那样抱怨的,lwgyungh和谁急!</font></p></div><p>反语,无语.....沉思......</p>

山中伐客 发表于 2008-9-19 16:2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9 15:36:08的发言:</b><br/><p>广西所有政府的公章牌扁使用这套壮文,人民币使用这套壮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使用这套壮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使用这这套壮文,还不能说全世界在使用?</p><p>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在武鸣德保两县搞试点,德保比武鸣的成效好,最典型的例子是德保农民韦姆南脱盲后,用标准壮文写春联。</p><p>还想了解,用标准壮文记录的靖西末伦,变味了没有(本人确实不知道——已故的靖西籍广西壮校老师黄绍杰说没有变味——他老人家原是广西壮校壮族文学教研组组长)?</p></div><p>我是德保人,我拥护lwgyungh声称的一切。德保人民除了一小撮(我以及我所认识的德保人)之外,全都掌握了标准壮文,标准壮语说得比武鸣人还标准!</p>

c636 发表于 2008-9-18 20:28:00

<strong><font color="#f70909">热情伸开双手,旗帜鲜明的欢迎“靖德拼音壮文”</font></strong>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8-9-18 19:4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gyungh</i>在2008-9-18 10:28:42的发言:</b><br/><p>已经有统一的标准壮文都无法推广,再搞方言壮文并幻想其能成为标准壮文,有这种可能吗?</p><p>布依文重新选望漠为标准音点,也增加了送气音,可布依文的推广情况比我们的壮文要糟得多!</p><p>苗文有四套文字方案,推行成功了吗?</p><p>众贝侬,如果你是真正想推行我们的民族文字,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学习和维护现行的标准壮文。</p></div><p><font size="3">标准壮文是制订了,但并不是“统一的”,现行的标准壮文方案统一不了任何方言,不过这是文字设计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标准音选点的问题。“再搞方言壮文并幻想其能成为标准壮文”恐怕只是lwgyungh贝侬一厢情愿的想法吧,借用17楼“山中伐客”贝侬的原话来说明这个思想误区:“<font color="#0000ff">德靖拼音方案创制出来,是要取代标准壮文吗?迄今还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使用德靖拼音方案的人声称这套方案是标准壮文吧?德靖人创制出来记录自己的语言,写些文学作品和歌词,自娱自乐,犯得着让广大壮族同胞这么忧心忡忡吗?德靖土语有活力,是好事,而不是坏事。</font>”——我很赞同这个看法。</font></p><p><font size="3">布依文的推行状况比壮文差,是因为布依族只是一个自治州级的地位,不是省级,贵州方面在推行上更不重视,仅此而已。我们不知道多少次不厌其烦地说过,一个语言文字是否推广开来,不是看它科学与否,而是看政府和有关部门推广的力度。把布依文的推行情况和壮文的推行情况相比,是不可能得出哪个方案更加科学的结论的。看看云南省,几种傣文在各自区域的推行情况要比壮文好得多吧,只会拿布依文、苗文的情况来比较难道不是片面的吗?</font></p><p><font size="3">推行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只有政府可以做到,这个责任也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总是把文字方案的推行问题和文字方案的改善问题纠缠在一起讨论,是永远不会达成一致的。</font></p>

布侬 发表于 2008-9-19 01:19:00

<p>注册了很久都没发过言,但今天忍不住说几句话。</p><p>傣族文字是有历史上就有的,至今在傣族各地民间仍然有比较深厚的基础,西双版纳、德宏两大傣族地区在使用傣语文上仍旧比较广泛,寺院教习傣文的传统还在延续,电视广播节目仍然有专门的傣语频道和节目,由于汉文化的冲击,纵然傣族语文也出现了传承的危机,但这些都不是在壮族民间和壮族社会至今仍旧一片空白的壮文可以比较的。实际上我们都了解到全国各个发展得比较好的少数民族语文(藏文、维吾尔文、蒙古文等)都出现了传承的危机,这是全国汉语独大造成的问题,而不是傣族语文单独面临的。</p><p>而壮文面临的问题,是另外一个层面的,壮文连普及都没普及过呢,壮文是新创文字,直到现在在我们壮族的民间可以说还是毫无基础,掌握壮文的人都是当初推行壮文的工作人员和教员,以及极少数推行过或者仍旧正在推行的壮文班的学生,再次就是极少数通过自学来习得壮文书面语(不是标准语口语)的人,包括我们网站的一些网友。你敢说100个壮族人有1个掌握壮文吗?大部分壮族精英都是壮文盲,我就认识大把不会壮文的壮族学者。</p><p>统一的一套标准壮文,是情感上需要的,但实际上仍旧有政府在推广上不作为、壮文方案的完善等问题需要大家督促改进来解决。</p><p>某些贝侬一向支持标准壮文,但经常是站在不了解壮文、不了解壮族各地方言现状的情况下来衡量标准壮文,因此这种情感未必不是盲目的。为何自己不先学习和掌握壮文呢?光是磨嘴皮子有用吗?</p>

鹅泉月 发表于 2008-9-18 22:20:00

我这段时间开始有机会学习德靖土语拼音文字,于是在家园下载《壮汉词汇》,看着想着,发现只要一些英语字母基础和汉语拼音基础的人,都完全可以自学壮文拼音文字,不管是德靖土语文字还是标准壮语文字。所以空谈空辩论不如先学习学习。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8-9-18 23:34:00

<p>老实说,至少从我看到的傣族贝侬在其家园里的谈论来看,所谓"云南省几种傣文在各自区域的推行情况"也并不怎么乐观,越来越多的傣族人好象不能接受到正规的民族文字教育了.而且关于几种傣文各自推行而不能有效统一民族文字行文所造成的理解及阅读上的阻碍问题,也看到有不少傣族贝侬提起,而且也颇为忧虑.同一民族的有不同文字方案,最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要想同时明白不同文字方案写的是什么,当然要以同时掌握这几种文字方案拼写规律为基础.显然,在不同地区的傣族一般贝侬是不可能做到的,他们毕竟不是语言学者,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这么多套文字方案.但如果确立有一套必学的标准文字方案,这种事就不会出现,就走到哪儿都不怕了.</p><p>相对来说,可能几种傣文间由于傣文字母本身的特殊性,一般人如果在只熟悉其中一套文字方案的情况下,要想凭本能相互跨越性地认知另一种文字方案写的是什么可能阻碍较大,而就标准壮文和靖德壮文方案而言,由于都用罗马字母,相对来说一般人如果在只熟悉其中一套文字方案的情况下,要想凭本能"猜出"另一种方案的词汇意思的可能性会大些.但毕竟会让人觉得麻烦,让人觉得"似象似不象"的感觉,还是会造成不同文的不便的.</p><p>所以无论如何,同一个民族共同确立一套必学的标准文字方案是必须的.方言文字方案作为记录方言的需要可以有,但也必须有全民族共同使用的标准文字方案作为官方和正式的场合下使用的文字,而不管这种标准文字方案是否记录的是"古音"还是选定的"标准音".</p>

rauz3278 发表于 2008-9-24 17:18:00

<p>楼主对各地壮语方言了解几多?</p><p>是不是做梦学会游水?</p><p>你先学一点壮文再来发言最好!</p>

601160导航 发表于 2011-11-22 14:24:00

<p>看了楼主的贴子,再看了贝侬们的回复。</p><p>心痛、无语。大概我也不够资格说三道四了。</p>

靖西壮壮 发表于 2011-11-22 12:30:00

<p>    标准壮语文是为方便南北部方言的人们交流使用的,但是事实上,推普先锋的广西,大家都得讲普通话,标准壮语文没有承担这种作用的环境了。</p><p>   壮族地区方言的拼写方案可以用来记录和传承地区的文化,有可能的话,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广。</p><p>
        </p>

ellismatinba 发表于 2011-11-25 17:30:00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旗帜鲜明的反对搞“靖德拼音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