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4 23:55:03编辑过]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后牛</i>在2007-11-14 23:54:00的发言:</b><br/><p><font size="2">同志们不要怕只有相信就有收获.然后就是行动!</font></p><p><font size="2">我的看法是:首先选出一个地区没有汉化多少的.做为代表壮语发展基地,影响其他的地区.可以从古老根音开发,因为根音大家都能听懂!发展音乐和文化,包括其他能想到的,当然适当加泰语真的不错,因为这样知道们族人的语言其实包括性非常强,广!</font></p><p><font size="2">我认为比较适合做为榜样壮语的地区为:靖西和得堡.因为那里风景不错,得天瀑布好象就在那里虽然我很想去看看.风景不错就意味着有很多人参观,加上如果文化敢上的话会影响其他地区~~</font><br/></p></div><p><font size="3">德保不是“得堡”,德天瀑布不是“得天瀑布”,而且德天瀑布不在德保也不在靖西,而是大新县和越南高平省重庆县的交界处,这些僚区地名和地理常识应该加强。</font></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后牛</i>在2007-11-14 23:47:00的发言:</b><br/><p></p>不同意这位女子的看法.可能性为负一.</div><p>我更不同意你的看法,可能性为负无穷.</p><p>谁都想用自己家乡话作为标准语,最后是永远没有标准语</p><p>既然已有了法定的标准语,为何我们就不认可它呢?任何方案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补充完善.现行的标准语是很不完善,我们为何不能够先使用再逐步完善之呢?</p><p></p> 支持17楼 支持! <p>我相信大家将把这个问题讨论至所有人老去甚至壮语灭绝时都没有实质性的结果和建设性的成果。</p><p>不知同意并高喊改为泰文等其他文字以及其他标准语的人,有多少人真正学好过壮文,学过泰文?又有多少个人冷静的想过一旦变革会有多少内阻以及外阻?永远这样毫无结果的争下去吗,我的同胞们?</p> 我曾经或者现在也是理想主义甚至空想主义者,但我不希望永远这么做梦下去。也希望我的贝侬们也不要白日做梦了。 <p>我认为,采用泰文方案是十分不可行的!我也尝试过自学,但我放弃了.为什么放弃呢?一是太难学,泰文作为一种拼音文字,太复杂了,且看到泰文眼就花!二是要学会也不是不可以,那得花时间\精力\金钱(不进正规学校是学不成的).但话说回来,花了那么多代价学会泰文能凭它找饭吃吗(呵呵,人人有生存压力)?并不是人人学了泰语都能找得吃的,现在泰文学校出来的有相当多的不能靠泰语吃饭!我想,我们想法从泰文中找到借鉴改善和发展我们现在的壮文才是当务之急,包括借鉴语法、构词法(引申、派生新词义)。</p> <p>现今泰语与壮语有百分之70的词汇在读音和词义上是一模一样</p><p>我们先推广这么百分之70的词汇</p><p>用我们拉丁化的文字来写这百分之70的词汇</p> 做梦也开心~~有时候是需要幻想力的~~只要你想做梦想就算不实现会看到另一番彩虹~~~ 支持29楼!要多借泰,在70%里我们没有的尽量借,用我们的现用壮文来书写,这样可以减少“桂柳话壮文”的尴尬境地。 <p>我觉得是可行的~但是不是机械照搬 要符合壮语的情况做一些优化 。一来:壮语和泰语接轨,广西对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p><p>经济交流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二来;使壮语成为东盟国际间方便交流的语言,既然汉语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的语言,</p><p>就不必过多的向汉语靠齐,这样久了就和汉语没什么两样了。我们因发展自身的语言特点,成为僚族间交流的语言之一,</p><p>方便了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不然汉借词太多是没法交流的(这里我承认汉语对壮语的发展有贡献,但是太多了,是不好的)</p><p></p><p>所以各位贝侬对多向 老挝语,泰语借词,丰富壮语词汇有何看法?</p><p>并且制作统一的借词表,方便统一。 意下如何????</p> 那我们要怎样做呢????? <p>我一直在找泰语教材,06年在万卷书城发现有泰语教材卖,可是找来一看,只有第二册到第六册,第一册没有。后来到淘宝网上搜,搜到一些,可是购买之后,对方一直不予发书,后来也就算了。</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