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举报
湖南长沙的徐彦来信揭发张小杰发在本刊第三期的《花钱买打骂》是一篇抄袭之作,经核查属实,该作原发《今古传奇 故事版》2001年第三期,作者徐彦。<br>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的《缘结臭豆腐》,作者红桃K ,又发现在今年第四期《故事林》上发表,署名王伟,不知道是抄袭还是一稿多投,请有关作者向本刊作出说明,以便处理。 贵州王读者揭露:2003年第4期《垃圾当礼品》(作者黄东友)涉嫌抄袭贵州商报2002年12月19日《谁搞错?》(作者翁志刚)。<br>黑龙江读者于庆库举报:2003年第4期(一场关于爱情的决斗》(作者月儿)涉嫌抄袭2002年第12期《人生于侣伴》同名文章。<br>广东东莞梁少清读者揭发:2003年第4期《狗吃屎之后》(作者华凯)另投2003年第3期《飞霞》。 <br>翻翻十几、二十年前的旧报纸,说不定就搞到不少题材。<br> 有的居然抄袭名著片段,有时竟然也能刊载。<br> 看来,抄袭是做煤体就最气愤的了。<br> 坚决打击抄袭! 这些抄袭者,为了几个稿费,唉,太不应该了 隆昌李读者揭露:2003年第三期《龙脉》(作者唐振极)已在《故事报》2002-12-23日发表;郑读者揭露,2003年第五期《新来的警察》(作者覃唠)属抄袭邵健的作品;江苏安静读者揭发邢庆杰的《存折》是一稿多投,并称此公是一稿多投的“专家”。他(她)建议,对此类一稿多投的“专家”,和“文抄公”一样,也应该受到谴责,必要时可列为编辑和读者“不受欢迎”的人“封杀”,以维护刊物和读者的利益。<br>陶秀才:感谢热心读者对一稿多投者和抄袭者的揭发,说真的,编辑的目光触及有限,对一稿多投和抄袭者防不胜防,这是编者最头疼的问题。要解决这问题,恐怕只能用防治“非典”的办法,那就是群防群力,大家监督。 黑白榜 广西读者黄青峰来信说本刊第六期的《一束红玫瑰》已见发表于《文艺生活 精品故事汇》的2003年5月号。 黑白榜 广西读者赖旭祥揭露:今年第七期《多了个残疾人》(作者全华明)已见于《故事会》98年第一期。读者周春华、左建明均来信反映《前面有个女人》是抄袭或一稿多投之作。黄金盛读者、鞠树东读者来信反映:今年第七期《失算》(作者施忠良)与《新聊斋》第134期的《“刘半仙”的滑铁卢》;《校长终于病了》(作者丁文)与某杂志的第7期《怎样让局长生病》有惊人的相似。<br>热心读者陈建文、陈黎阳、马永碧等均来信说《牛皮大王斗村霸》一文早已在《百姓故事》的第3期发表。而且还说该文的作者邢庆杰,本刊已在第七期的黑白榜揭露了他的一稿多投行为,为何还在该期刊登了他的一篇文章。在此,本秀才先要对各位热心读者对本刊的维护与关心表示感谢,同时要检讨自己在编辑统筹方面的失误,请各位朋友原谅。而对于《牛皮大王斗村霸》一文的作者,本刊即时对其进行“封杀”,以真正做到维护刊物及读者们的利益。 热心读者占晶晶、裴皓、马水碧来信反映《短信“情缘”》《接电话的小偷》已在别的刊物发表过。陈黎阳读者发来邮件说陈晓东的《主任与咱攀亲》是一篇抄袭稿件,原作《攀亲闹剧》(作者:关荻)已在《故事世界》2002年9期上发表。陈读者还提了不少好的建议,他建议本刊建立“读者督察”监督系统。聘请热心读者为《三月三》的“读者督察”,每月向编辑部反馈评刊及“一稿两(多)投、抄袭文字和抄袭构思”等方面的信息。编辑部可以为“读者督察”在第一时间寄发《三月三》杂志。<br> <br>局长念错一个字局长念错一个字 楼上的朋友,您这行字是想说点什么?恭候您的指点! 路漫老师,据我分析,10楼的那位朋友是在揭发《局长念错一个字》要么是一稿多投,要么是抄袭,因为我以前也在别的刊物上看过这篇稿子。 谢谢黄先生!我们待查。 路漫老师,俺写的那两句“局长念错了一个字”,是两个超链接,你一点击就出现新的页面,里面有关于“局长念错一个字”的内容。 哦,对了,不知咋搞得,第二个链接我也打不开了,你打开第一个链接吧, 看到了,两文基本一样。但那是登载网络,通常不影响再投报刊的。而且该作者投给我们时注明“原创”的。也许,那网络上的作品作者就是他呢。至于是否侵害了那个网站的利益,是那个网站与他的“官司”了。 热心读者 陈建文、陈永珲、马永碧、罗涛、梁静文、陈黎阳来信反映《带斑的苹果》《爱情防疫》《爱情退稿》《冒牌家长与淘气学生》已在别的刊物发表过。<br> 热心读者占晶晶、魏金明等来信反映李荣华的《公鸡与汉子》、矫友田的《找脸皮》、郭炜的《小偷偷走乡长》、朱林的《待遇不同》、孤独欢的《局长念错一个字》已在别的刊物发表过。<br> [这个贴子最后由路漫在 2003/11/17 09:29pm 编辑]<br><br>转贴陋岩先生的举报:<br>半夜执笔是文抄公!!!!!!<br>> 这篇《家有娇妻》本是我发表过的文章,现在怎么成了半夜执笔了的呢?山西阳泉市矿区政府《阳泉矿区报》陋岩<br>> <br>编者:半夜执笔是笔名,没有留下真名。曾去信向他核实,竟给他骗过了。特向陋岩先生致歉!<br> 热心读者陈黎阳、李纲玉、关晴、赖小翔来信反映《惩罚出来的爱》《名字的故事》《I LOVE YOU》已在别的刊物发表过。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