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笔头 发表于 2006-5-2 15:33:00

<P align=center><FONT color=#1a1ae6 size=4>(三十)    上帝的部落</FONT></P>
<P>-什么是壮民族?资料上这样介绍:<BR><FONT color=#996666>他们是百越人的直系后裔,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1700多万),壮侗语族里的一个典型代表;形象地说,壮族是粤人(广府人)的表亲,泰族人、老族人、傣族人、掸族人的堂兄弟。</FONT><BR>-什么是僚人?请看这样的述说:<BR><FONT color=#996666>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及越南北方的壮族、布依族和岱-侬族,从历史渊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分布状况来看,是共性大于个性的同一人群,普遍自称“布僚”Bouxraeuz(我们的人),将之统称为——<STRONG>僚人</STRONG>。</FONT></P>
<P><FONT color=#996666>    </FONT><FONT color=#000000>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夜幕越来越浓,象是要把整台车吞没。黄总打开了音响,立刻传出了阵阵歌声,曲调时而悠扬时而激越,如同那窗外连绵不断的群山,在夜色中大写意般如同水墨画。我不禁叫了一声好!黄总告诉我说,这就是红棉树的原声带。哦,还真没想到,这位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的青年,对音乐的造旨也是如此深厚啊!回想白天在歌墟上看那些举着雨伞来赶歌会的壮民,他们,是一群可爱的精灵——</FONT></P>
<P><FONT color=#000000>      “他们<BR>休养在红水河边<BR>       那翠绿翠绿的山<BR>掩不住他们清亮的双眼<BR>那澈清澈清的水<BR>刷掉了他们锋利的眉毛从此<BR>他们与山水为伴<BR>欢乐地经营自己的家园<BR>日出而作<BR>日落而息<BR>静如止水<BR>温若薯醇<BR>       悠扬的声声铜鼓<BR>总穿不透青山的伟厚<BR>圆柔的瓣瓣绣球<BR>总抛不出绿水的绵长<BR>因为<BR>他们太热爱故土<BR>       多彩斑斓的糯米香<BR>是他们容异的胸怀<BR>鬼斧神刀的那田<BR>是他们勤智的双手<BR>巧夺天工的锦帛<BR>是他们害羞的掩饰<BR>迷思飞舞的壁画<BR>是他们魂梦的传说</FONT></P>
<P><BR><FONT color=#000000>       他们<BR>是南国温驯的精灵<BR>善良是他们的天性<BR>容忍是他们的禀赋<BR>内向是他们的准则<BR>乐观是他们的马达<BR>       他们是一群可爱的精灵<BR>无怨无悔不求回报<BR>血火腥光自强不息<BR>因为他们是温驯的精灵<BR>       小心翼翼地掩藏敏感的心灵<BR>透过别人的眼睛才看到自己<BR>无怨无悔地咽下荆棘的历史<BR>为的是平稳安详与多元一体<BR>仇杀,他们鄙视<BR>宽容,他们力行<BR>       上天吝惜馈赠 <BR>他们自我打拼<BR>求能用心<BR>求能用功<BR>化苦痛变力量<BR>擦干眼泪继续走<BR>      他们是南国温驯的精灵</FONT></P>
<P><BR><FONT color=#000000>以天籁的歌声代替剑弩的博杀<BR>以温醇的酒水化解胞族的仇怨<BR>以嫣红的木棉笑迎远方的来客<BR>以娴熟的双手耕织贫瘠的红土<BR>       那一群可爱的精灵呀<BR>不要去滋扰他们<BR>因为他们善良与宽厚<BR>不要去怜悯他们<BR>因为他们自强与乐观<BR>上天没有馈赠他们以丰饶的条件、粗壮的身板<BR>他们依然回报上天以无穷的慧根、坚韧的精神<BR>       他们就是这样温驯的精灵<BR>休养生息在青山绿水间<BR>日月的飞逝<BR>会愈加显示他们的可爱<BR>岁月的荏苒<BR>会送来他们拼搏的硕果<BR>努力未有限<BR>失败再重头<BR>他们<BR>温顺而可爱<BR>内敛而坚强”</FONT></P>
<P><FONT color=#000000>    蓝建学的诗,已经把他们刻画地如此细腻了,而谢会长补充说,“我们是壮族人”!</FONT></P><FONT color=#000000>
<P align=center><BR>看来,我对壮族的了解,确实太少了。</P>
<P align=center>(全文完)</FONT></P>

好好 发表于 2006-5-2 15:39:00

<P>对你来讲已经很多了。。。</P>

好瑟涩 发表于 2006-8-10 20:44:00

再来帮我们吹一次啊!!!!欢迎欢迎

萧萧瑟瑟 发表于 2006-8-21 16:11:00

<p>原来蓝笔头的帖子在这里,拜读了。</p><p>期待下一篇更精彩!</p>

覃佳生 发表于 2010-10-13 18:53:00

<p>图文并茂,看了只能让人不尽叹服。</p>

蓝笔头 发表于 2010-10-6 17:59:00

<p>======在 2008-2-11 15:04:33 您来信中写道:======<br/>谢谢。<br/>实话相告,您是我在这里得到的唯一支持。 支持率之低,我本该自刎以谢天下了。呵呵。 <br/>我上这网也不多,但我知道这里还是有些理性的人的。<br/>我非常同意您的观点。我也最近才悟出来了:把别人说/骂得哑口无言,并不等同于自己是正确的。所以我非常不赞成骂街---我发现讨论已差不多把我拉进骂街的队伍了,所以,看了一些回贴,都不想再说。---当然,春节也是一个原因。<br/>写这个贴是因为看到以北京几个号称精英的所谓壮族名人的发言、以及他们所引导或者代表的那些讨论。他们一方面呼天抢地,如丧考妣,并作愤愤状,另一方面又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地位,争取他人同情。这些综合起来,反映其群体性的高度自卑。以这样的心态引导壮族民众,有害无益。自认为作为一个壮族人,应该说说自己的看法,以示“精英们”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如能引起一些人的思考,实属万幸。<br/>谢谢交流。<br/>回复有迟,望谅。<br/>————————————————======================================<br/>真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两年,今日登陆,才看到您的短信,不知道您是否还上这个论坛来?</p>

果劳 发表于 2010-10-24 15:40:00

文笔真是不错。赞一个。图片也很好。欣赏了。

蝶朵 发表于 2011-1-23 06:48:00

广州贝侬 发表于 2011-1-23 18:10:00

我们是壮族人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拜山帖——《穿过浓浓的年味到靖西》(陆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