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瞑目疑问——“爸爸”叫叔叔,“妈妈”叫婶婶。
<P> 我真的很不明白,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发展到现在高度文明的社会里,我的心里面一直都存在着一个疑问。。。我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称呼你们的父母的。。。“爸爸~~~~妈妈”还是什么?很巧合我今天遇到了一个桂平籍的壮族大学生,虽然我们用母语交流不是很通畅,但基本可以听得明白,值得高兴的是他们那里的壮族语言还保持得非常的完好,他们那里的小孩都还是讲是自己的母语,但是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问——“爸爸”叫叔叔,“妈妈”叫婶婶。</P><P> 为什么??为什么??</P>
<P> 拜托了。。各位贝侬!!!</P>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1/20061140564246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勒修</I>在2006-1-14 0:05:17的发言:</B><br>
<P> 我真的很不明白,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发展到现在高度文明的社会里,我的心里面一直都存在着一个疑问。。。我不知道你们是怎样称呼你们的父母的。。。“爸爸~~~~妈妈”还是什么?很巧合我今天遇到了一个桂平籍的壮族大学生,虽然我们用母语交流不是很通畅,但基本可以听得明白,值得高兴的是他们那里的壮族语言还保持得非常的完好,他们那里的小孩都还是讲是自己的母语,但是我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问——“爸爸”叫叔叔,“妈妈”叫婶婶。</P>
<P> 为什么??为什么??</P>
<P> 拜托了。。各位贝侬!!!</P></DIV>
<P>“爸爸”怎么叫叔叔,“妈妈”哪里叫婶婶?!不太理解楼主的意思。</P>
<P>不过,各地壮话‘父母’的称呼的确不同。比较普遍的为:boh(父)meh(母)。</P>顺便说一下,此话题不适合本版,我想移动到‘茶余饭后’版块。<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0:23:54编辑过] <P> 绝对是真的在我们这里以前叫“父亲”就是叔叔,“妈妈”就是婶婶!现在还有都是这么叫的,今天遇上桂平贝侬他们那里也是这么称呼的,要是我爸没有过逝我一定问个明白,但是这个答案可能我永远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壮族在历史的磨难真是太多太复杂。</P> 我们那地方有叫 父亲为“父”的,也有叫“大”的。现在大多叫爸爸。 <P>不止楼主家里有这种情况哦,我家里的亲戚也这样啊。我的一个表侄子一直都叫他妈做阿婶,一天去了他妈妈的单位找他妈妈,也是叫阿婶,单位的同事就开玩笑说:你阿婶不在这里,你妈在这里。从那以后,他才改口叫妈的。</P>
<P>我妈妈是客家人,我爸是广府人,好象都有这样的称呼。</P> <P>我的母亲叫我的外公外婆(即母亲的父母)也是叫"阿叔""阿婶",我的表弟表妹叫他们的父母(我的舅舅,舅母)也是叫"阿叔""阿婶".在我外公的那个地方都是这样叫,为什么要这样叫,我也一值不明白.</P> 我们这一带也一直这样叫老爸老妈,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P></P>
<P> 我那也有这种情况,不过只有两户是这么叫的.</P>
<P> 我也问过我妈,她说有许多不好的原因.</P>
<P> 我追问下去她更不想说了.</P>
<P> 这次回家一定问清.</P>
<P> 大家耐心等吧!</P>
<P> 哈哈....</P>
<P> </P> <P>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位 lwgsau 也说过 de 叫 meh de 做婶婶。</P> <P>确实有这种现象。我猜想这种语言现象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群婚制的时代,那时家庭的概念尚未形成,子女为氏族内部共有,所以对所有父辈的男性采用同一个称谓,对父辈女性采用同一个称谓。</P>
<P>汉语中也有类似现象,比如以“父”统称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后来才进一步细分为“伯父”、“叔父”等。</P> <P> 我真的很无望了。。。壮族的文化在这个世界上沉淀了这么久,但是都没有真正的族人能充分的认识自己,其实我们都还很无知,不是一两首壮歌,在论坛上吹吹牛皮就能唤起壮族的根本的!!</P> <P><STRONG>俺那旮旯也有这样的情况。听说是认为父母“命强”,会克孩子,所以避讳。</STRONG></P> 我想季人说的有道理,这是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称谓。桂东壮人的这种称谓可能是受到粤方言的影响。 我有个表弟,小时候是早产的,身体很弱,出生后外公家里所有人都管他叫"十二妹",按排列,他应该是十二弟,当时我觉得奇怪,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叫,母亲说是为了好养. <P>我的家乡,宾阳北部一带对父母的称呼起码有三种以上,同一个村子里面的叫法也有不同的(其中包括主贴提到的情况).常见的叫法有:</P>
<P>父 母</P>
<P>i(爷) nangz(娘)</P>
<P>coek(叔) cwmj(婶)</P>
<P>diz(爹) nangz(娘)</P>
<P>diz(爹) mih(母) </P>
<P>除了nangz和mih两词以外,都不是壮语本身因有词,我觉得这些都是受汉语汉语汉俗影响的结果。 </P>
<P> </P> 据我所知,我们上林巷贤一带也是这么叫的,就是称呼他们的父亲为"敖"而只有在父亲的亲兄弟中的大哥才能叫成"阿爷",其它的全部叫成"敖".刚开始的时候还真让我莫名其妙的,后来习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将父母分别叫做“叔叔”和“婶婶”,其实本论坛以前也有讨论过这个问题,其实民间的说法是已经生了孩子但还想继续要孩子的父母,为了避开“鬼”对其“妒忌”而不给他们家添丁,所以就通过让其孩子叫其“叔叔”“婶婶”来“欺骗”鬼,以达到再顺利生育下一个孩子的目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enliqan</I>在2006-1-14 22:27:05的发言:</B><BR>据我所知,我们上林巷贤一带也是这么叫的,就是称呼他们的父亲为"敖"而只有在父亲的亲兄弟中的大哥才能叫成"阿爷",其它的全部叫成"敖".刚开始的时候还真让我莫名其妙的,后来习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DIV>
<P>在一妻多夫制盛行的某些藏族地区,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即是称大哥为爸爸,其余为叔叔。在芒康还有称大哥为爸爸,其余的依次为大叔、二叔、三叔的。如果大哥去世,则可称二哥为爸爸。另一种则不加区别,几个丈夫均被一概称作爸爸,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方法,有时还共存于同一村庄。</P> 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研究过夏威夷亲属制等原始亲属制度中的称谓问题,其中就有和以上讨论类似的现象,有兴趣的贝侬可以找相关的资料来读一读。 <P>是的!我会去看的!!因为我要学习更好的壮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