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发表于 2006-1-16 09:30:00
我比较了解桂平的情况,那里的粤方言村庄也是把“爸爸”叫叔叔,“妈妈”叫婶婶。他们没有“爸爸”及“妈妈”的称呼。我老婆就管的老爸、老妈叫“四叔”、“四婶”,因为他父亲排行第四。但是现在出生的小孩,大人们基本上都教小孩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这种称谓不知是粤方言受壮语影响还是壮语受粤方言的影响。桂平有很多村庄在解放初期还讲壮话,现在已经改成讲粤方言了。由此推断在清朝或更远的年代,桂平的主体居民应该是壮族。
Haeuxseng
发表于 2006-1-16 10:5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annie1013</I>在2006-1-14 21:27:54的发言:</B><BR>
<P>我的家乡,宾阳北部一带对父母的称呼起码有三种以上,同一个村子里面的叫法也有不同的(其中包括主贴提到的情况).常见的叫法有:</P>
<P>父 母</P>
<P>i(爷) nangz(娘)</P>
<P>coek(叔) cwmj(婶)</P>
<P>diz(爹) nangz(娘)</P>
<P>diz(爹) mih(母) </P>
<P>除了nangz和mih两词以外,都不是壮语本身因有词,我觉得这些都是受汉语汉语汉俗影响的结果。 </P>
<P> </P></DIV>
<P>原来贝侬也是宾阳北部的啊,我是邹圩的。我在另一个帖子上说过将爸叫做叔叔、将妈妈叫做婶的,在杂志《广西民族研究》里有相关文章,放在家里,等我回家后拿来给大家看,这确是原始社会的遗传。</P>
wenliqan
发表于 2006-1-16 12:28:00
希望尽早能看到.
Haeuxseng
发表于 2006-1-16 14:11:00
<P>楼主的标题似乎很不让人好受,好像把爸叫做叔、把妈叫做婶犯了不可饶恕的低级错误</P>
Stoneman
发表于 2006-1-16 15:44:00
我们横县也在桂东南,乡下壮人大多叫爸爸为 "lungz, ajlungz, lungz gou", 叫妈妈为 "baj, ajbaj, baj gou"。受平话影响较大的壮族人也有叫爸爸为“叔叔或伯伯”,叫妈妈为“娘或嫂或婶”。
qincong917
发表于 2006-1-16 16:27:00
我们那好像没有这种事~~~~
戈盾
发表于 2006-1-16 16:34:00
<P>我们这里也有啊,本人称父亲就是"叔",还有称"爷"(谐音 伯父 的意思)呢.但没有称母亲为婶的,而是叫"mie".我想这个"mie"才是我们壮族特有的吧?</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6-1-16 18:2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勒修</I>在2006-1-14 15:09:58的发言:</B><BR>
<P> 我真的很无望了。。。壮族的文化在这个世界上沉淀了这么久,但是都没有真正的族人能充分的认识自己,其实我们都还很无知,不是一两首壮歌,在论坛上吹吹牛皮就能唤起壮族的根本的!!</P></DIV>
<P>那么轻易就说“无望”?贝侬,振作点!尽管你家乡的壮语和僚文化不容乐观。</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6-1-16 18:4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annie1013</I>在2006-1-14 21:27:54的发言:</B><BR>
<P>我的家乡,宾阳北部一带对父母的称呼起码有三种以上,同一个村子里面的叫法也有不同的(其中包括主贴提到的情况).常见的叫法有:</P>
<P>父 母</P>
<P>i(爷) nangz(娘)</P>
<P>coek(叔) cwmj(婶)</P>
<P>diz(爹) nangz(娘)</P>
<P>diz(爹) mih(母) </P>
<P>除了nangz和mih两词以外,都不是壮语本身因有词,我觉得这些都是受汉语汉语汉俗影响的结果。 </P>
<P> </P></DIV>
<P>我家乡(邕宁区)对父母的称呼,直呼时一般是de(爹)和maj(妈),叙述时则有az de(阿爹)、az maj(阿妈)、de maj(父母)、oungz geq(老父)、meh lvaux(老母)等。称自己父母为slouk(叔)、sleimj(婶)、bekj(伯父)、baj(伯母)也不少,我老家那个村就有。听说有称自己父母为go(哥)、slauj(嫂)的,但我没遇到过。这些非常规的称呼可能缘于某些禁忌。</P>
wenliqan
发表于 2006-1-16 21:0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沙南曼森</I>在2006-1-16 18:40:57的发言:</B><BR><BR>
<P>我家乡(邕宁区)对父母的称呼,直呼时一般是de(爹)和maj(妈),叙述时则有az de(阿爹)、az maj(阿妈)、de maj(父母)、oungz geq(老父)、meh lvaux(老母)等。称自己父母为slouk(叔)、sleimj(婶)、bekj(伯父)、baj(伯母)也不少,我老家那个村就有。听说有称自己父母为go(哥)、slauj(嫂)的,但我没遇到过。这些非常规的称呼可能缘于某些禁忌。</P></DIV>
<p>哈哈,我也没见过.不过有些非常规的称呼的确不知道是什么来的,不过可能有时出于禁忌或者某些不为人知的意义吧.象我家,我的表哥喜欢称呼我为哥三(意思也就是三哥啦,本人在家排老三),而我爸妈也喜欢叫我哥三.这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那里应该也是很普遍的吧
季人
发表于 2006-1-17 10:56:00
<P>wenliqan贝侬说的现象确实在上林很常见,我在另一个帖子里也以我堂妹为例子提到过(我们全家人都叫她“大姐”)。我想这种情况是在称呼上随小孩叫的习惯。因为你家里比你小的小孩都称你为“哥三”,所以大人们也随着小孩这么叫。</P>
<P>等到以后有下一辈的小孩叫你“叔三”的时候,恐怕大家也都改称你为“叔三”了。</P>
岭南教主
发表于 2006-1-17 21:20:00
<P>如果以下这是法定僚语家庭称呼,还有我们大家可担心的问题吗?让我们为这个标准僚语家庭称呼搞个僚民万人签名仪式吧!</P>
<P>COENZBOUXRAUX HEUH BOUXRANZ BEIXNUENGX<BR> </P>
<P>Baeuqmangq-曾祖父 Yahmangq-曾祖母</P>
<P>Baeuq-爷爷 Yah-奶奶 Baj-伯母 Lungz-伯父 Boh-爸爸</P>
<P>Au-叔叔 Max-婶婶 Ceh-姑夫 A-姑母</P>
<P>damangq-曾外祖父 Daiqmangq-曾外祖母</P>
<P>Da-外公 Daiq-外婆 Baj-姨母 Lungz-姨夫 Meh-妈妈</P>
<P>Nax-舅舅 Gimx(Camux)-舅妈 Heiz-姨母 Bohheiz-姨夫</P>
<P>Beix-哥哥 Nangz-嫂子 Dah-姐姐 Beixyez-姐夫 </P>
<P>Guo-我 Nuengx-弟弟 Bawxnengx-弟媳 Dahnuengx-妹妹 Gwiznuengx-妹夫 </P>
<P>Maex-老婆 Lwg-儿女 Lwgbawx-儿媳 Gvanlwg-女婿 </P>
<P>Lan-孙 Bawxlan-孙媳 Gwizlan-孙女婿</P>
<P>Lenj-曾孙女 Lenjmbauq-曾孙 Lenjsau-曾孙女</P>
<P>Leq-玄孙 Leqcaiz-玄孙 Leqmbwk-玄孙女</P>
<P>Leqyingz-亥孙女</P>
fly_fish
发表于 2006-1-18 09:02:00
<P>我所知道的情况是,在我的老家,有些人家怕养不活孩子,就让孩子叫父亲为叔,但为数极少.</P>
wenliqan
发表于 2006-1-18 10:59:00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岭南教主 上面所说的的确是僚人比较传统和经典的称呼</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STRONG> </P>支持!!!!
壮家村姑
发表于 2006-1-18 11:32:00
<P><FONT size=3>我们那边的一些村子也有这种情况,把爸爸叫“也”(就是一般对叔叔的叫法),把妈妈叫“美”(婶婶的叫法),小时有同学如此称呼父母,我们都很好奇,还以为她是被叔叔一家抱养的。</FONT></P>
<P><FONT size=3>壮族的一些称谓确实有些意思,我们那边家庭关系和称呼都会因最小一辈的第一个孩子的名字而改变。比如,我是我们家的老大,我叫丹,我一出生,我妈妈就不叫名字了,叫“妈丹”,我奶奶相应由我爸爸的妈变成了我的奶奶,而被改称“奶丹”,别人说起我们家,也会说“家丹”(丹的家),而在我没出生前,这些可都是以我爸爸来命名的!</FONT></P>
<P><FONT size=3>小时侯我问过我爸这个现象,他很风趣地说:“毛主席不是说了吗?世界是你们的!”</FONT></P>
壮家村姑
发表于 2006-1-18 11:46:00
<P><FONT size=3>还有——楼主这“死不瞑目”一词用得也太夸张了,正是因为有很多自己不明白的,大家才有拿出来交流的乐趣啊,如果这点就死不瞑目,这个论坛不知前仆后继,死了多少批了。</FONT></P>
<P><FONT size=3>当然,从吸引眼球的效应来说,这个词已经成功达到了。</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35、36楼壮家村姑的发言已由沙南曼森编辑为3号字体。2006.01.26凌晨</FONT></P><br>
勒修
发表于 2006-1-18 18:38:00
<P> 我就是要有这样的效应。。因为我们的族人都非常的“腼腆”。有话都放在心里不讲!我们要的就是大声的讲话!更多的交流,没有交流怎么会有发展啊!我的贝侬。。。。</P>
<P> 楼上的!你是小女孩吧!!我的眼力不怎么好,打字要大一点的好吗?</P>
<P>谢谢了!!!</P>
壮家村姑
发表于 2006-1-19 10:57:00
<P>这个帖子里我用的字是最大的了</P>
<P>难道你看到的是小字?奇怪!</P>
勒修
发表于 2006-1-19 16:24:00
<P> 都讲你是小女孩了,你要懂得尊重老人,我们老人的眼力不怎么好,你要适应一下我们,我们也很关心每一个族人的讲话和发言,包括你小妹妹的讲话,我们要建立一个大家能够很容易沟通的平台。。</P>
<P> 话多了。。。请原谅</P>
吴越
发表于 2006-1-25 22:44:00
<P>第一次听说,太“可怕”啦!</P>
<P>以前一直以为你们称呼父母都是“阿爸、阿妈”的,今天看来,确实有点“离谱”。</P>
<P>我们这里面称呼父母就是“阿爸、阿妈”,背称是“爷、娘”,称姑妈为“阿伯 ”。</P>
<P>我们不区分内外祖父和内外祖母,曾祖以上和玄孙以下连性别都不区分。</P>
<P>对各辈的旁系血亲和对族外人的称呼是一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