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有祭拜床头母的风俗吗?
<FONT size=3>在我的家乡,床头母是照管小孩的专神。有小孩的人家逢年过节都要准备好饭菜在床脚上香祭拜床头母,以祈求她保佑小孩身体健康,快长快大,一直祭拜到小孩十五六岁长大成人后。不知道各地是否都有这个风俗。床头母崇拜和花婆崇拜有一点关联吗?</FONT>各地有祭拜床头母的风俗吗?
<FONT size=3>在我的家乡,床头母是照管小孩的专神。有小孩的人家逢年过节都要准备好饭菜在床脚上香祭拜床头母,以祈求她保佑小孩身体健康,快长快大,一直祭拜到小孩十五六岁长大成人后。不知道各地是否都有这个风俗。床头母崇拜和花婆崇拜有一点关联吗?</FONT> 我家乡有,但不是过节时祭,而是小孩有病时去祭拜,求消灾。 <P>床头母崇拜和花婆崇拜有一点关联吗?</P><P>--------------------------------------------------</P>
<P>应该有,我区别不出来.我们这里也有!</P> 突然觉得大有来头。花婆土话叫YAMEN,而床叫MON ,好象有点意思。 <P>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目前還沒有答案,不過希望有更多的貝儂可以提供自己家鄉的資料。</P>
<P>請問在僚望貝儂,為什麼床頭母祭拜的位置是在床腳呢?不是在床頭?還有你家是在哪裡?是在小孩的床,還是母親的床祭拜?</P>
<P>我走過的幾個南壯地區,都是拜花王,不過花王在家中所祭拜的位置,有地方上的差異。例如:在靖西與德保,花王的神位一般都是跟祖先的神位在一起的,大新的下雷也是如此。不過在龍州金龍鎮布岱人的花王則是放在房間裡面,女人都是在那個房間裡面分娩的。聽說田東攏人(住在弄裡面的人)的花王不跟祖先在一起,而是安在婦女的房間外面。所以光花王神位的位置個地都不同。</P>
<P>至於床頭神,靖西安德老人生日的那天,是需要把在床頭祭拜一番的,不過這個神是不是床頭神,我還不清楚。</P>
<P>總之,床頭母與花王的關係,還有待研究。</P> <P>回蚂蚁贝侬:我的家乡是象州.床头母我母亲称之为naih gyaeuj mbonq,我们那ya的说法相对要少。一般祭拜的是母亲的床,也就是小孩诞生的床,祭拜位置是母亲睡的那个床头,我家的香炉放在床脚,实际上祭拜的应该是床头。祭拜后的饭菜不会倒掉,而是给小孩吃,吃了的小孩是最得福佑的。我们那祭拜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是祭社——祭庙——祭祖——祭灶神和床头母,灶神和床头母一般是同时祭拜,不分先后。以上说的都是以我母亲所做的为准的,因为把这看得很平常,所以没了解别人家的做法,据我了解,现在的年轻夫妇有些已经不再祭拜此神。</P>
<P>象路漫老师说的那种情况也是有的。如果母亲觉得孩子不顺,也会祭拜,不一定过节祭,但过节一定祭拜。</P> <P>四邑及東莞沒有耶。</P>
<P>日本好像也有床頭婆婆的傳說吧?</P> <P> 我家乡是有的,叫“床咩”(音译)。小孩出生过“三朝”的时候,由娘家外婆送去一个陶罐,陶罐里面装着米和符咒,用红纸蒙上。到南方家后,再由娘家跟过去的“好命婆”(多子多孙,家庭安康的妇女)来安装。取一块泥砖(未经烧制的砖头)放在产妇的床头脚下(靠墙壁),将陶罐放在泥砖上,在床脚墙壁上订上红布,插上神花,点上蜡烛、香火插在陶罐上,泥砖上再摆上祭品、清茶、烧酒。之后,由外婆抱着小孩朝拜,口中念着吉利的话,保佑小孩快高快大,聪明伶俐。</P>
<P> 之后,逢年过节,在祭拜完祖宗之后,也要祭拜“床咩”,但仅限于母亲和小孩参加,成年男性是不参加的。好像要祭拜到十几岁吧,具体忘了。因为我是在单位大院出生的,所以我家是没有的,呵呵,不过老家有,每年回去都还是看到我们的子侄们被大人喊着回去祭拜(小孩都很贪玩,到处跑的),呵呵。</P> 我家乡有,但不是过节时祭,而是小孩有病时去祭拜,求消灾。 <P>床头母崇拜和花婆崇拜有一点关联吗?</P>
<P>--------------------------------------------------</P>
<P>应该有,我区别不出来.我们这里也有!</P> 突然觉得大有来头。花婆土话叫YAMEN,而床叫MON ,好象有点意思。 <P>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目前還沒有答案,不過希望有更多的貝儂可以提供自己家鄉的資料。</P>
<P>請問在僚望貝儂,為什麼床頭母祭拜的位置是在床腳呢?不是在床頭?還有你家是在哪裡?是在小孩的床,還是母親的床祭拜?</P>
<P>我走過的幾個南壯地區,都是拜花王,不過花王在家中所祭拜的位置,有地方上的差異。例如:在靖西與德保,花王的神位一般都是跟祖先的神位在一起的,大新的下雷也是如此。不過在龍州金龍鎮布岱人的花王則是放在房間裡面,女人都是在那個房間裡面分娩的。聽說田東攏人(住在弄裡面的人)的花王不跟祖先在一起,而是安在婦女的房間外面。所以光花王神位的位置個地都不同。</P>
<P>至於床頭神,靖西安德老人生日的那天,是需要把在床頭祭拜一番的,不過這個神是不是床頭神,我還不清楚。</P>
<P>總之,床頭母與花王的關係,還有待研究。</P> <P>回蚂蚁贝侬:我的家乡是象州.床头母我母亲称之为naih gyaeuj mbonq,我们那ya的说法相对要少。一般祭拜的是母亲的床,也就是小孩诞生的床,祭拜位置是母亲睡的那个床头,我家的香炉放在床脚,实际上祭拜的应该是床头。祭拜后的饭菜不会倒掉,而是给小孩吃,吃了的小孩是最得福佑的。我们那祭拜是有先后顺序的,一般是祭社——祭庙——祭祖——祭灶神和床头母,灶神和床头母一般是同时祭拜,不分先后。以上说的都是以我母亲所做的为准的,因为把这看得很平常,所以没了解别人家的做法,据我了解,现在的年轻夫妇有些已经不再祭拜此神。</P>
<P>象路漫老师说的那种情况也是有的。如果母亲觉得孩子不顺,也会祭拜,不一定过节祭,但过节一定祭拜。</P> <P>四邑及東莞沒有耶。</P>
<P>日本好像也有床頭婆婆的傳說吧?</P> <P> 我家乡是有的,叫“床咩”(音译)。小孩出生过“三朝”的时候,由娘家外婆送去一个陶罐,陶罐里面装着米和符咒,用红纸蒙上。到南方家后,再由娘家跟过去的“好命婆”(多子多孙,家庭安康的妇女)来安装。取一块泥砖(未经烧制的砖头)放在产妇的床头脚下(靠墙壁),将陶罐放在泥砖上,在床脚墙壁上订上红布,插上神花,点上蜡烛、香火插在陶罐上,泥砖上再摆上祭品、清茶、烧酒。之后,由外婆抱着小孩朝拜,口中念着吉利的话,保佑小孩快高快大,聪明伶俐。</P>
<P> 之后,逢年过节,在祭拜完祖宗之后,也要祭拜“床咩”,但仅限于母亲和小孩参加,成年男性是不参加的。好像要祭拜到十几岁吧,具体忘了。因为我是在单位大院出生的,所以我家是没有的,呵呵,不过老家有,每年回去都还是看到我们的子侄们被大人喊着回去祭拜(小孩都很贪玩,到处跑的),呵呵。</P> 我有安奉花王的经文耶,还是古壮文耶。 <P>請問李子貝儂,可否提供安奉花王的經文?並請問這個經文的來源,如果可以的話,整個安奉花王的經過又是如何,可以描述一下嗎?我很有興趣喔。</P> 我师傅叮嘱过,不要乱传。如果你真感兴趣,我会透露一点点,毕竟经传有缘人。 <p>南宁附近的良庆一带,久婚不孕的,会请回个花婆,是用纸扎的,插在香炉里,连香炉一并放到卧室床头柜,现在也有放到卧室电脑桌上的,初一十五或节日就点上三根香。</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