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发表于 2005-10-24 04:26:00

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方案意见募集中

<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5><STRONG>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方案意见募集中</STRONG></FONT></P>
<P align=center><STRONG>欢迎社会各界给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出谋献策</STRONG></P>
<P>    从2004年9月份开始,网络上陆续出现了一批将流行的汉语歌曲翻唱为壮语的歌曲,如壮族在线、靖西在线、桂龙新闻网红豆社区百色论坛等网站纷纷出现了用壮语来翻唱的《十年》、《命中注定》、《橄榄树》、《暗香》等颇具时尚魅力的流行歌曲,颇受壮族网民的欢迎,而后来出现了汉语原创的《我以为》、《呀哈嗨》、壮语原创的《当代天保》、《壮家娃》等歌曲之后,壮族时尚歌曲在网络上更是广为流传,特别是重庆交通广播电台的《异乡缘》节目甚至于今年元月8日专门播出了在重庆工作的德保人黎巍巍用壮语德保话创作的歌曲《壮家娃》,受到了一致好评。这一切都悄然标志着第一批壮语“时尚歌手” 出现了。这也是壮语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自我包装的体现。</P>
<P>    2005年2月13日(春节初五),由壮族在线(<a href="http://www.rauz.net/" target="_blank" >www.rauz.net</A>)发起并负责筹资和总筹备的,以壮族在线、靖西在线联合主办并由德保县各个相关单位协办的 “2005春节德保靖西贝侬歌会”在德保县人民礼堂隆重举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场歌会以壮汉双语主持和演唱的前所未有的新颖形式出现,其实正是网络壮语音乐的第一次总结表演,广西电视台、百色电视台、德保有线电视台、靖西有线电视台、人民网、桂龙网、左江日报、法制快报、中国民族报、广西民族报、三月三杂志、哈虎网等将近20个媒体对这场歌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文化效应。这场歌会以“传统与时尚携手、德保与靖西联谊旨”为口号,旨在传承和发展德靖两县的传统音乐和开创德靖土语时尚音乐文化先河,其成功举办,标志着壮语时尚音乐正式登上壮族文化的历史舞台。</P>
<P>    这场歌会过后,网络壮语时尚音乐在壮族各地如同雨后春笋般继续涌现,壮族在线、靖西在线等网站继续成为这些歌曲的网络平台,其中以德保县、靖西县为代表的南壮新音乐派,以宜州市、河池市为代表的北壮新音乐派尤其活跃,如黎巍巍、秋月浓、凹凸乐队等德保县音乐爱好者不仅继续制作出了《别人的新娘》、《第二道彩虹》、《爱就爱了》、《外面的世界》等优秀的南壮语翻唱歌曲,而且还制作出了《木棉舞曲》、《映山红》、《德保情歌》、《晚安,德保》等颇具功底的南壮语和汉语原创歌曲,而宜州、河池的新壮人乐队、马后巨炮、卜蛮等更是脱颖而出,陆续制作出了《多谢共产党带我们奔小康》、《壮家之夜》、《妈妈的话》、《迷魂六合》、《贝侬MTV》等富有壮族音乐特色的北壮语歌曲。</P>
<P>    壮语和越南的岱-侬语、泰国语、老挝语、缅甸的掸族语和云南省的傣族语等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从1999年开始,南宁市连续7年成功地举办了七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而去年11月和今年10月,在民歌艺术节举办的同时,南宁还成功地举行了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壮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以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壮族母语文化与东南亚壮泰语支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亲密渊源关系,从语言上心灵上拉近与东盟各国各民族的距离,使东盟各国对广西产生无可替代的亲和力,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协作和文化交流。</P>
<P>    因此我们壮族在线认为,通过继续在德保、靖西等壮族聚居区举办贝侬歌会以及其他与壮语言文化相关的表演或节庆活动,构筑各种壮族文化基地,将可以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起到积极的文化促进作用,对壮族地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际旅游业的全面启动和发展、提高壮族地区的旅游知名度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壮族在线将按照原计划于2006年春节期间继续在靖西县人民礼堂举行一场以壮语德靖土语为主要主持语言和演出语言的“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德保靖西传统文艺联谊晚会暨德靖土语时尚音乐晚会)”。本届歌会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当中,筹备工作也将很快启动。</P>
<P>    <STRONG>在此,壮族在线理事会郑重向社会各界召集“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方案”的各种意见,希望各位网友可以通过跟帖给我们出谋献策,或者直接给以下电子邮箱发邮件:</STRONG><a href="http://www.rauz.net/bbs/mailtpoujrauz@yahoo.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poujrauz@yahoo.com.cn</FONT></A><FONT color=#0000ff> </FONT></P>
<P><FONT color=#0000ff>   另外,只要符合 “传承和发展壮族音乐”的宗旨和主题,我们都欢迎壮族地区其他地方的民族音乐爱好者和相关文艺队伍前来参加。参加者请给以下电子信箱发邮件:</FONT><a href="http://www.rauz.net/bbs/mailtpoujrauz@yahoo.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ff>poujrauz@yahoo.com.cn</FONT></A><FONT color=#0000ff> ,或者直接与2006年贝侬歌会筹备组(电话待定)联系。 <br>
<HR>

<P align=center></FONT><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10/20051024425173466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STRONG></P>
<HR>
<br>附录</STRONG><br>
<P><B>《人民网》、《左江日报》和《法治快报》对</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B><B>年贝侬歌会的相关报道</B><B><br></B>
<P>
<P align=center><FONT size=6><STRONG>——首届壮族贝侬歌会见闻</STRONG></FONT>
<P>
<P>
<P align=center>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align=center>□谢寿球<br>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2></FONT></P>
<P>
<P><B>时尚乐风悄然起</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B>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近年来的壮族文化娱乐界,一个个由大腕们策划的大制作接连登场,这批连壮语单词也背不了几个的大腕玩的烧钱艺术虽然热闹花哨,但是其中的壮族文化基因却严重缺失。这一现象深深地刺痛了一批对壮族文化有深厚感情的壮族青年,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壮族音乐的创新探索,以图振兴壮族文化。他们或用壮语翻唱流行歌曲,或自己创作流行的壮语歌曲,或对壮族的传统器乐曲进行时尚包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从2004年9月开始,这些创新的壮族音乐作品陆续在壮族在线网站、靖西在线网站和桂龙新闻网红豆社区百色论坛上刊出,一时间成为在外地工作的壮族打工青年争相点击的网络歌曲,特别是用壮语翻唱的《命中注定》、《橄榄树》、《暗香》等流行歌曲更是受到壮族游子的欢迎,唱红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去年1月8日,重庆交通广播电台的《异乡缘》栏目专门播出了在重庆工作的壮族青年黎巍巍原创的壮语歌曲《壮家娃》,随后一股壮语歌曲原创潮就在各地壮族游子中悄然兴起,这标志着壮族从这时候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流行音乐和歌手。<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为了推动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壮族在线网站、靖西在线网站和桂龙新闻网红豆社区百色论坛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在德保举办了这场“2005年春节德保靖西贝侬歌会”,以展示和总结这一壮族时尚音乐潮。“贝侬”是壮语“兄弟姐妹”的意思,之所以选择在德保举行,因为德保和靖西是两个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县份,也是壮族原创歌曲最流行的两个县份。这一形式的歌会明年将移址靖西举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B>壮韵深沉传亲情</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B>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德保贝侬歌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深沉浓郁的壮族文化底蕴。德保县民间的壮剧乐团——天保业余壮剧团在歌会上以磅礴的气势推出了壮族平板调、采花调、那劳调、赵翼土歌、末伦调等曲目的现代版。由壮族青年音乐人组成的MKT乐队和凹凸乐队以时尚的电子乐器演绎了最流行的壮语翻唱歌曲和壮族原创歌曲。许多歌手虽然穿着和打扮非常时尚,但说的和唱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壮族方言。特别是女主持人刘丽莎那一口纯正的德保壮语方言使在座的壮族观众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乡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歌会上,壮语原创的歌曲更是使人耳目一新。黎巍巍创作、演唱的《壮家娃》(壮语)把漂泊在外的壮族人的思乡之情表现着淋漓尽致。它不仅情感是壮族的,而且形式也是壮族的。这首歌从作曲、配器、录音、混音、和声都是一个人完成,展现了黎巍巍颇具实力的音乐功底。他在前奏里加了一段黄春艳的那坡过山腔《壮乡美》的片段,而歌曲里也加了点《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乐片段,富有壮族音乐的特色。<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歌会上用壮语翻唱的《命中注定》、《橄榄树》、《暗香》、《赶圩归来阿哩哩》等歌曲也带有独特的壮族韵味。这些壮语现代版的流行歌曲,许多观众都是第一次听到,给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鲜感和亲切感。特别是由古笛先生作词的《赶圩归来阿哩哩》,来自靖西的MKT乐队一用壮语翻唱就充满了壮乡情调,表现出另一种空灵的风格。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壮族本土的原创音乐队伍MKT乐队和凹凸乐队在歌会上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实力。由德保县6位对音乐有狂热理念的壮族小伙子组成的凹凸乐队更是锋芒毕露。他们精心创作的壮语歌曲——《德保情歌》,把德保的传统北路山歌与现代流行摇滚乐队演奏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可以说是壮族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交辉相映的一个精品,因为其基调具有群众基础而又具有流行摇滚的新颖性而博得了全场观众的狂热掌声,把歌会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这首歌还获得了在场观摩的众多音乐人的一致好评。凹凸乐队的队长马尔德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我们的目标是把壮族民族音乐跟现代音乐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自己的音乐风格,真正达到壮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社会效应。<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B>星光灿烂耀新天</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B>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德保靖西贝侬歌会以壮族音乐创新探索的独特定位吸引了一大批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壮族青年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前来献艺。主办者对壮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热情也感动了壮族艺术界。壮族著名的演唱家和演奏家覃乃军、彭德安、樊青青专程前来加盟演出。覃乃军教授是著名的广西歌手班的艺术总指导,曾多次率领广西歌手班到国外演出。彭德安是广西著名的马骨胡演奏家,曾多次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樊青青是近年来斐声乐坛的青年女歌星,现正师从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大师学习声乐。她的音乐潜质和实力都为金铁林大师所赞赏。他们亲临歌会指导示范,使整台节目的品位有了一个新的提升。<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覃乃军在歌会上用壮语演唱了《壮族酒歌》,彭德安演奏了马骨胡独奏曲《壮乡春早》,樊青青演唱了女声独唱《报答》。他们高水平的表演为成长中的壮族音乐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音乐课,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br>
<P></FONT>
<P>
<P>    这场壮族音乐的盛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梁庭望等全国著名的壮学专家的热情支持,歌会长长的顾问名单几乎囊括了壮族学术界和文化艺术界所有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许多著名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不少关心壮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香港友人、壮族在线网友友情赞助团以及广西哈虎网提供了友情赞助,哈虎网壮族家园版块将在近期内在网上组织歌会优秀节目和优秀歌手的评选活动。我们相信,在大家的热情扶持下,这股壮族音乐的创新大风一定会给壮族艺坛带来新的生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4 6:26:18编辑过]

红水河 发表于 2005-10-24 12:56:00

<P>支持楼主!!!!!</P>
<P>1、组织广西各个县开展僚人流行歌曲制作比赛。2、全国开展僚人流行歌曲制作比赛。</P>

越裔引强 发表于 2005-10-24 13:52:00

欢迎!应在巩固德靖歌会的同时,渐渐扩大其参与对象,让更多的壮族音乐人有机会参加,也让更多的壮族群众获得享受的机会!壮族自古有歌海之称,各地壮族民间都还保留着丰富的壮歌资源,应该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壮歌复活,还原于生活,还歌于壮民!

淡淡忧伤 发表于 2005-10-24 14:10:00

<P><FONT size=3>各位乡亲父老....</FONT></P>
<P><FONT size=3>都来把僚歌发扬光大咯....</FONT></P>

wenliqan 发表于 2005-10-24 14:16:00

我也是有心而力不足,不然我早组织我们上林的年轻人组织一个乐队了。唉……

三寒四温 发表于 2005-10-24 14:25:00

<P>实在点.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P>

med 发表于 2005-10-24 19:11:00

<P>这次歌会应该总结上一届的经验和教训,以下是应注意的问题:</P>
<P>一、方案的制定、策划、执行策划、舞台总监、筹备组、后勤组等应当具体到个人,而且时间上要抓紧,因为有很多的事办起来是很费时间的,上次的灯光、音响、话筒直到最后时刻才解决,这是一个教训。</P>
<P>二、演出节目要提早确定,不能象上次那样到演出时才最终定下来,主持人选也应及早确定,这样他们才会有充分的准备时间。</P>
<P>三、宣传媒体:现场录像、摄影、报纸,网站等这些能扩大歌会影响的因素应充分考虑。</P>
<P>当然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如舞台背景、主题、备用的线材、治安、所使用的演出场所的租用等,举办歌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每个细小的环节出问题都可能是致命伤。</P>

莹丽 发表于 2005-10-25 12:45:00

<P>一台成功的晚会,是少不了周密的策划及充分的准备。med所说的几点值得注意!!</P>
<P>晚会的总指挥红棉红(应该是你吧),现在定好各个工作组的负责人,把相关的任务交给各组的负责人,要求他们定时向你汇报工作进程,规定在什么时间内必须把相关工作完成。在采排前,灯光、音响、舞台的准备、节目、道具、台词、新闻报道、摄影及幕后工作等等都要到位。晚会的重中之重——舞蹈、小品、相声、唱歌都要一段时间的准备,现在可以开始了。</P>
<P>预祝歌会成功举办~!</P>
<P>(今年会在哪开呢?)</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5-10-25 14:3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莹丽</I>在2005-10-25 12:45:57的发言:</B><BR>
<P>……(今年会在哪开呢?)</P></DIV>
<DIV class=quote>
<P><STRONG>以下是引用<I>红棉树</I>在2005-10-24 4:26:13的发言:</STRONG></P>
<P>……因此,我们壮族在线将按照原计划于2006年春节期间继续在<FONT color=#0000ff>靖西县人民礼堂</FONT>举行一场以壮语德靖土语为主要主持语言和演出语言的“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德保靖西传统文艺联谊晚会暨德靖土语时尚音乐晚会)”。</P></DIV>
<P>莹丽MM真是不仔细啊,主贴明明有写的。</P>

莹丽 发表于 2005-10-25 15:3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5-10-25 14:37:27的发言:</B><BR><BR>
<P>莹丽MM真是不仔细啊,主贴明明有写的。</P></DIV>
<P>确实是不仔细,大眼看过界了,谢谢越色僚人的提醒!</P>

发表于 2005-10-25 19:41:00

建议参加歌会的贝侬有时间去安德镇走走,缅怀民族英烈,共祭英雄在天之灵!

黄连山 发表于 2005-10-26 12:35:00

<P>支持僚语晚会!</P>
<P>哪一天僚语以及僚语歌曲能在僚区甚至更大范围得到认可和流行时,就是我最最高兴的日子了。</P>

byaraiz 发表于 2005-10-26 18:15:00

<P>好消息。大家踊跃给些意见吧。</P>

南隆街天使 发表于 2005-10-27 02:42:00

<P>可惜去年在德保没有看到!</P>

刘敬柳民族情 发表于 2005-10-27 15:00:00

<P>非常支持“贝侬歌会”的举办,在心里为之感动高兴。在遥远黑龙江普通的我惦念着壮族文化的发展,虽然自己暂时没有什么大的贡献,但我的心一直会牵挂着这份美丽而又艰巨的事业的,以为我永远热爱那片美丽的土地和那个善良的民族。在这里我只想提一个小小的意见,就是在歌会的用字上希望能加大壮文的用字,而且应该是“标准壮文”的用字。看看歌会横幅上的用字,“壮文”用的是地方性的“文字”,我的心里有一丝难以言语的苦苦的滋味。虽然参加歌会的很多贝侬讲的都是南部壮语,但我们应该为了壮语文的统一和规范作出努力,我们的壮文不能够一人一个样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能得到注目重视,但是我们应该更理性地去为民族的将来着想。现行”标准壮文“是科学制定创造出来的,是国家法律承认和保障使用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了的,是自治区政府推行使用的,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爱护和发展她才是呀。虽然地方性的特点很突出,从心理上感情上很多方言区的人,特别是南部壮语的人们还不是很认同她,而是更希望突出自己,但是我们必须理性严肃地对待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不应把个人的地方的情绪和利益最大化。为了我们整个壮民族语言文字的统一,进步,发展和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开发和光大,大家要齐心协力哪 。“歌会”是在南壮地区举办的,适当地突出自己的特点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而且能把它办得更精彩呢。但有条件的话它也应该适当体现北壮呀,要是能把它升华成整个壮民族的盛会那该多好啊!!南壮北壮的贝侬们都有责任的!!差异和分歧一定时期是会存在的,但我们应该努力地利用一切良好的机会去缩小减少它们呀。“贝侬歌会”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组织者和广大的壮族同胞用心地考虑这个问题,我相信大家会很认真地对待这个有意义的问题的。恩,歌会肯定会在大家的支持下办得很棒的,会取得丰硕成果的。我殷切盼望一切的美好到来!   Doeklaeng gou caensim maqmuengh aen hoih goj bimoq he  banh ndaej gyaeundei gingcaij!! Vwnzva Bouxcuengh ngoenzcog yaek engq ndei!!</P>

黄连山 发表于 2005-10-27 17:55:00

<P>尽管标准语是得到国家法律承认,但其科学性却遭到质疑,一方面就是不能采用这个方案去准确地拼写各地方言,因而具有局限性。</P>
<P>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在与标准语差别较大的方言地区使用方言拼写文字我觉得是能促进壮语的权宜之计。当然我也希望能尽早出台一套新的拼写,能兼顾各地方言,这样不仅有助于各地方言的发展,还能促进各地方言同化融合。</P>

byaraiz 发表于 2005-10-27 22:53:00

在标准壮语没有推广的情况下,在各地壮族人对标准语没有任何印象的情况下,可以想象用标准语来作为靖西歌会的使用语言是多么的不现实。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5-10-28 11:21:00

<P>不拒绝多元!</P>

行云悠悠 发表于 2005-10-28 14:16:00

德保这块的筹备工作就让我们“精彩德保”负责吧,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就等您们通知了~!呵呵~

铜碗豆 发表于 2005-10-28 17:41:00

一年胜过一年!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方案意见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