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 发表于 2005-10-28 21:19:00

真期待,希望我们的僚歌像白话歌一样流传开,成为一种全国全世界都传唱和喜欢的一种形式

marsuncle 发表于 2005-10-28 22:2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黄连山</I>在2005-10-27 17:55:28的发言:</B><br>
<P>尽管标准语是得到国家法律承认,但其科学性却遭到质疑,一方面就是不能采用这个方案去准确地拼写各地方言,因而具有局限性。</P>
<P>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在与标准语差别较大的方言地区使用方言拼写文字我觉得是能促进壮语的权宜之计。当然我也希望能尽早出台一套新的拼写,能兼顾各地方言,这样不仅有助于各地方言的发展,还能促进各地方言同化融合。</P><br></DIV>
<P>做一种大一统的拼音语言?可能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8 22:23:55编辑过]

我爱农家 发表于 2005-10-28 23:15:00

我也想去看一看,望早日贴出公告,

卜蛮 发表于 2005-10-29 13:35:00

要发动多些北僚的贝侬参与。希望胜过去年。<IMG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6.gif" align=absMiddle>

ben 发表于 2005-10-29 17:21:00

多么好的事啊,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事,应该多多宣传。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5-10-29 18:15:00

<P>建议尽早拟定歌会举办时间和规模,好让筹备工作有个目标。</P>
<P>我同意歌会条幅使用规范壮文。但我认为要搞好贝侬歌会的群艺活动,方言是少不了的,因为壮语书面语还很不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我甚至认为表演者可以进行不打草稿的表演(即不需要借助书面语)。</P>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05-10-29 23:32:00

<P><FONT color=#dd6d22>歌会以“传统与时尚携手、德保与靖西联谊”为口号</FONT></P>
<P><FONT color=#dd6d22>建议改为</FONT><FONT color=#000000>“传统与时尚携手、南壮与北壮联谊”!</FONT></P>
<P><FONT color=#dd6d22></FONT> </P>

亚南 发表于 2005-10-30 00:44:00

看贴几天了:空洞的口号多多,给的实质性意见却少少。

新桂系 发表于 2005-10-30 11:31:00

活动需要经费,为了我们僚人的一次团聚,比农们踊跃捐款吧,当然,我也会有所表示的!

卜蛮 发表于 2005-10-30 15:34:00

<P>建议:1、演出节目、演员尽快收集安排。去年好象匆忙了点。</P>
<P>     2、费用马上开始筹备。去年有海燕贝侬、阿沛贝侬捐大头,家园里捐款的贝侬总共也只有十多个,今年的活动经费是否争取些社会各界赞助?要不然活动经费将很被动。</P>
<P>     3、加大宣传力度。贝侬们要通过网络如QQ、论坛等宣传我们的歌会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贝侬歌会之事。</P>

黄连山 发表于 2005-10-31 16:0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arsuncle</I>在2005-10-28 22:22:00的发言:</B><BR><BR>
<P>做一种大一统的拼音语言?可能吗????</P><BR></DIV>
<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R >
<TD  width=374>
<P ><STRONG>     </STRONG></P>
<P ><FONT size=3>照我的理解,抛开什么大不大一统不说,对现有的壮文方案做优化改革,这有何不可能呢?</FONT></P>
<P ><FONT size=3>现有的方案难道就已经完美了吗?单就新汉语借词的标调问题,就很令人困惑。我是在北壮地区出生长大的,当地的北僚语与标准语比较,各个调类的调值相差很大,所以会出现相同的调号汉语借词和非汉语借词读音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如果在标准语中新汉语借词能采用完全不同的一套调号,将利于解决此问题。标准语方案不应该只是便于武鸣双桥地区的人的应用。</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 </FONT></p></P>
<P ></P></TD></TR></TABLE>

黄连山 发表于 2005-10-31 16:0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新桂系</I>在2005-10-30 11:31:51的发言:</B><BR>活动需要经费,为了我们僚人的一次团聚,比农们踊跃捐款吧,当然,我也会有所表示的!</DIV>
<br>是,可以发动大家捐款,钱或多或少量力而行、不能捐助亦可理解。不指望贝侬所捐的钱能够对活动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至少大家已经参与进去、已经献出一颗民族之心了。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5-10-31 22:0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黄连山</I>在2005-10-31 16:00:44的发言:</B>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R>
<TD width=374>
<P><STRONG> </STRONG><FONT size=3>照我的理解,抛开什么大不大一统不说,对现有的壮文方案做优化改革,这有何不可能呢?</FONT></P>
<P><FONT size=3>现有的方案难道就已经完美了吗?单就新汉语借词的标调问题,就很令人困惑。我是在北壮地区出生长大的,当地的北僚语与标准语比较,各个调类的调值相差很大,所以会出现相同的调号汉语借词和非汉语借词读音不一致的情况。所以如果在标准语中新汉语借词能采用完全不同的一套调号,将利于解决此问题。标准语方案不应该只是便于武鸣双桥地区的人的应用。</FONT></P></TD></TR></TABLE></DIV>
<P>有同感。标准壮文应该借鉴布依文,启用另外四个字母代表从汉语西南官话借入的汉语新借词,以同老音系区分开来,也避免各个方言新借词调类分合不同的混淆。我看到本家园里德靖土语歌曲上的南壮文字方案(红棉树的德靖土语文字方案),也是采用了这种做法。</P>

红水河 发表于 2005-11-2 20:30:00

<P><FONT size=5>我认为晚会应在百色市各个县连继演出,把当地人有名摇滚的乐队一起带上.......!!!!!</FONT></P>

Eva 发表于 2005-11-26 08:56:00

我大力支持!!!!

三寒四温 发表于 2005-11-26 09:1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南隆街天使</I>在2005-10-27 2:42:36的发言:</B><BR>
<P>可惜去年在德保没有看到!</P></DIV>
<P>你今年就不要再错过了</P>

三寒四温 发表于 2005-11-26 09:1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水河</I>在2005-11-2 20:30:29的发言:</B><BR>
<P><FONT size=5>我认为晚会应在百色市各个县连继演出,把当地人有名摇滚的乐队一起带上.......!!!!!</FONT></P></DIV>
<P>
<P>容易么?</P>

<P>钱呢???????? </P>

龙潭 发表于 2005-11-26 19:03:00

<P>盼啊盼啊,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到时候我一定要去看!</P>

红棉树 发表于 2006-1-13 14:44:00

2006年春节壮族现代歌会实施方案(初稿)

<P>2006年靖西的春节贝侬歌会目前经过筹备组的讨论通过,正式命名为“2006春节壮族现代歌会”,以下是实施方案初稿(有删节)。请大家过目并欢迎继续献策。
<HR>
</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FONT size=5>2006年春节壮族现代歌会</FONT><BR>(2006年壮族时尚音乐晚会)<BR>实施方案(初稿)</FONT></P>
<P><BR><STRONG>一、 壮族现代歌会背景</STRONG></P>
<P>壮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具有以歌唱诗的传统,拥有举世闻名的山歌文化。“歌圩”、“刘三姐”等与民族音乐有关的词汇时常成为壮族文化的代名词。</P>
<P>语言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壮族年轻人现在也不再满足于过去以唱山歌为表达情感的传统交际模式,随着大批到外地求学工作的壮家学子的培养成材,以及广大农村到外地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打工热潮的出现,壮族年轻人大都接受了外面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语言文化上以唱国语、粤语歌曲为时髦标志。值得幸庆的是,本着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一些接受了时尚文化熏陶的壮族年轻人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母语文化传承,开始用母语对流行歌曲进行翻唱和包装。从2004年9月份开始,网络上陆续出现了一批将流行的汉语歌曲翻唱为壮语的歌曲,如壮族在线、靖西在线、桂龙新闻网红豆社区百色论坛等网站纷纷出现了用壮语来翻唱的《十年》、《命中注定》、《橄榄树》、《暗香》等颇具时尚魅力的流行歌曲,颇受壮族网民的欢迎,而后来出现了汉语原创的《我以为》、《呀哈嗨》、壮语原创的《当代天保》、《壮家娃》等歌曲之后,壮族时尚歌曲在网络上更是广为流传,特别是重庆交通广播电台的《异乡缘》节目甚至于今年元月8日专门播出了在重庆工作的德保人黎巍巍用壮语德保话创作的歌曲《壮家娃》,受到了广泛好评。这标志着壮族从此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母语流行音乐和歌手。</P>
<P>2005年2月13日(春节初五),由壮族在线(<a href="http://www.rauz.net/" target="_blank" >www.rauz.net</A>)发起并负责筹资和总筹备的,以壮族在线、靖西在线联合主办并由德保县各个相关单位协办的 “2005春节德保靖西贝侬歌会”在广西德保县人民礼堂隆重举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场歌会以壮汉双语主持和演唱的前所未有的新颖形式出现,其实正是网络壮语音乐的第一次总结表演,广西电视台、百色电视台、德保有线电视台、靖西有线电视台、人民网、桂龙网、左江日报、法制快报、中国民族报、广西民族报、三月三杂志、哈虎网等将近20个媒体对这场歌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文化效应。这场歌会以“传统与时尚携手、德保与靖西联谊”为口号,旨在传承和发展德靖两县的传统音乐和开创德靖土语时尚音乐文化先河,其成功举办,标志着壮语时尚音乐正式登上壮族文化的历史舞台。</P>
<P>这场歌会过后,网络壮语时尚音乐在壮族各地如同雨后春笋般继续涌现,壮族在线、靖西在线等网站继续成为这些歌曲的网络平台,其中以德保县、靖西县为代表的南壮新音乐派,以宜州市、河池市为代表的北壮新音乐派尤其活跃,如黎巍巍、秋月浓、凹凸乐队等德保县音乐爱好者不仅继续制作出了《别人的新娘》(乡村版)、《第二道彩虹》、《爱就爱了》、《外面的世界》(爵士乐版)等别出心裁的南壮语翻唱歌曲,而且还制作出了《木棉舞曲》、《映山红》、《德保情歌》、《晚安,德保》等颇具功底的南壮语和汉语原创歌曲,而宜州、河池的新壮人乐队、马后巨炮、卜蛮等更是脱颖而出,陆续制作出了《多谢共产党带我们奔小康》、《壮家之夜》、《妈妈的话》、《迷魂六合》、《贝侬》(MTV)等富有壮族音乐特色的北壮语歌曲。</P>
<P>壮语和越南的岱-侬语、泰国语、老挝语、缅甸的掸族语和云南省的傣族语等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从1999年开始,南宁市连续7年成功地举办了七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而去年11月和今年10月,在民歌艺术节举办的同时,南宁还成功地举行了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壮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以各种方式积极宣传壮族母语文化与东南亚壮泰语支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亲密渊源关系,从语言上心灵上拉近与东盟各国各民族的距离,使东盟各国对广西产生无可替代的文化亲和力,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协作和文化交流。</P>
<P>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在壮族聚居区举办壮族现代歌会以及其他与壮语言文化相关的表演或节庆活动,构筑各种壮族文化基地,将可以对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起到积极的文化促进作用,对壮族地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国际旅游业的全面启动和发展、提高壮族地区的旅游知名度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P>
<P>因此,我们计划于2006年春节期间在靖西县人民礼堂举行一场以壮语主要主持语言和演出语言的“2006年壮族现代歌会(壮族时尚音乐晚会)”。另外,只要符合 “传承和发展壮族音乐”的宗旨和主题,我们都欢迎壮族地区其他地方的民族音乐爱好者和相关文艺队伍前来参加。</P>
<P><STRONG>二、主办单位:</STRONG><BR>广西壮学学会、南宁少数民族联谊会、壮族在线网站<BR>协办单位:靖西在线网站、 精彩德保网站、 靖西县各相关单位<BR>承办单位:(赞助商)</P>
<P><STRONG>三、主题:壮族现代音乐的“响”宴</STRONG></P>
<P><STRONG>四、目的与宗旨:宏扬壮族传统文化,展现壮族时尚风采。</STRONG></P>
<P><STRONG>五、时间、地点</STRONG>:2006年2月3日晚8∶00——10∶30  靖西县人民礼堂</P>
<P><STRONG>六、主持语言:</STRONG>三人主持,用汉语普通话和壮语进行。<BR><BR><STRONG>七、表演阵容(初步设想,略</STRONG>)</P>
<P><STRONG>八、节目单(设想)</STRONG></P>
<P>2006年春节壮族现代歌会节目单<BR>            ——壮族现代音乐的“响”宴<BR><STRONG>第一篇章、风土篇</STRONG>(略)</P>
<P><STRONG>第二篇章、时尚篇</STRONG>(略)</P>
<P><STRONG>第三篇章、情谊篇</STRONG>(略)</P>
<P><STRONG>九、领导小组</STRONG><BR>组 长 覃乃昌(广西壮学学会会长、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BR>副组长 何国显(南宁市民委主任、南宁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BR>廖汉波(壮族在线网站站长)<BR>     <BR>成  员 陆运高 刘宁 卢冰 (壮族在线•僚人家园理事会常务理事)<BR>顾问团长 谢寿球 (南宁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壮族在线网站总顾问、左江日报调研员)<BR>副团长 徐中原 (中国商会副秘书长)<BR>潘其旭 (广西壮学会副会长)<BR>顾 问 黄继先  壮族在线网站顾问</P>
<P><STRONG>十、靖西分组</STRONG><BR>    组长  黄冠源(靖西在线网站站长)<BR>    副组长  赵兵(靖西壮剧团成员)<BR>    成员:暂略</P>
<P><STRONG>十一、德保分组<BR></STRONG>组长  黄广扩(天保壮剧团团长)<BR>副组长  农评宽(凹凸乐队成员) 梁钰郢(精彩德保网站版主)<BR>   成员:暂略 </P>

三寒四温 发表于 2006-1-13 15:16:00

有看头了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方案意见募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