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XA 发表于 2004-8-15 23:47:00

<P>八桂子弟?不知這個詞的來源是啥 爲何這樣叫 </P><P>讓我想起拎鳥籠的八旗子弟</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4-8-16 00:1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AXA</I>在2004-8-15 23:47:33的发言:</B>

<P>八桂子弟?不知這個詞的來源是啥 爲何這樣叫 </P>
<P>讓我想起拎鳥籠的八旗子弟</P></DIV>

嘿嘿,这就是对广西的没概念而闹的笑话了吧。广西以前有八个地区,又别称“桂”,人们素来喜欢把广西称为“八桂大地”,就象陕西称为“三秦大地”一样。对广西和壮族如果没概念的朋友,确实很难相互沟通和辩论啊。

WAXA 发表于 2004-8-16 10:27:00

不懂就問嗎  沒有影響溝通啊

季人 发表于 2004-8-16 11:39:00

<P>    “八桂”一词,由来已久。宋代以前,已见诸于不少典籍诗词。《山海经》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南北朝时庾信的诗,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之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下了“苍苍森八桂,兹也在湖南”的诗句。当然,就地理而言,上述“八桂”,并非专指广西。到了宋代,杨万里又有“来从八桂三湘外”的诗句,这里的“八桂”,指的已是广西了。明代以后,广西划为八府,于是人称广西全省为“八桂”,就象福建划为八府,人称福建为“八闽”一样。清代名人袁枚,在他晚年时又来到桂花飘香的桂林,当时的广西巡抚于“八桂堂”设宴款待。袁枚有感于旧地重游,写下了《八桂堂怀书》一诗,内有“森森八桂翠参天”之句。“八桂”一词,于是为更多的人用于代指广西。广西人喜欢以“八桂”作为广西雅号,是喜欢“八桂”二字,既温文典雅,又反映了广西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以至海内外广西籍人士,多以“八桂子弟”相标榜。</P>
<P>  原载:《八桂侨史》1988创刊号、《八桂侨刊》2001第三期</P>
<P>季人注:
《山海经》引文似应为:“桂林八树,在番隅东”。
韩愈诗应为“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所指即广西。全诗题为《送桂州严大夫》,唐时桂州即今天的桂林。</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6 11:46:29编辑过]

woaibt 发表于 2004-8-20 22:20:00

<P>我们僚人应该走出去,走出这十万大山,去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开扩我们的视野。应该鼓励和外族人通婚。</P>

环江根 发表于 2004-8-28 15:47:00

在外游子,心系家乡。

visual 发表于 2004-9-1 02:20:00

<P>汉族人啊,都被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搞傻了,自己穿着满服当民族服装,还会相信一个虚无的中华民族,汉族就是汉族,壮族就是壮族,或许这两族平时比较和睦但绝对不是一个民族。炎黄子孙,可以随便乱套的吗??自己的服饰文化都被日本,朝鲜盗用了,如果自己人穿了汉服,还会被自己民族认为是哈韩哈日,真是可笑。</P><P>国家现行政策很有问题,即压抑了汉族,少数民族也不会感谢政府</P><P>应该好好区分民族和国民的区别,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别老是混稀泥,壮族人多的地方就让他们彻底自治,不用逼他们学汉语汉字。各民族不一定要大团结大统一,只要他们都是爱国的国民就可以了</P>

诺诺茂乖类 发表于 2004-9-24 16:1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visual</I>在2004-9-1 2:20:29的发言:</B>

<P>汉族人啊,都被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搞傻了,自己穿着满服当民族服装,还会相信一个虚无的中华民族,汉族就是汉族,壮族就是壮族,或许这两族平时比较和睦但绝对不是一个民族。炎黄子孙,可以随便乱套的吗??自己的服饰文化都被日本,朝鲜盗用了,如果自己人穿了汉服,还会被自己民族认为是哈韩哈日,真是可笑。</P>
<P>国家现行政策很有问题,即压抑了汉族,少数民族也不会感谢政府</P>
<P>应该好好区分民族和国民的区别,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别老是混稀泥,壮族人多的地方就让他们彻底自治,不用逼他们学汉语汉字。各民族不一定要大团结大统一,只要他们都是爱国的国民就可以了</P></DIV>
<P>学习使用通用语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对民族语言或者方言保护才对而不是不要学习汉字汉语。</P>

朱由检 发表于 2004-9-30 11:32:00

其实性格这个词不是不变的!

撞山色 发表于 2004-10-11 19:28:00

郁水啸翁只道出了壮族的一个性格(弱点),希望深入研究更多、更深,道出原因、改进方法。

迪椰 发表于 2004-11-11 21:08:00

这也是个好帖呀,这么多壮汉朋友欢聚一堂

nnnwood 发表于 2004-11-30 16:43:00

<P>废话,广东台山以前都是壮族人的领地,都出国外去了</P>

红水河畔 发表于 2004-12-14 18:09:00

关于壮人和汉人性格的差异,可从语言的表达上,略有了解,壮人讲话基本上是中心词在最前面,你听壮人讲壮话,听了前面的中心词,基本就知其大意,所以壮人多直爽,少拐弯抹角。而汉语不同,基本上是一大通的修辞语之后,才会到中心,如果只听前面的就不知所云,表现在性格方面就是含蓄。

linf1230 发表于 2005-3-13 17:02:00

<P>作为一个闽南人,我想我可以对楼主所说的偷渡现象做一点解释。。</P>
<P>福建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在靠种田为生的以前,福建的粮食完全不够活的。所以福建一直有出外讨生活的习惯。。闽南的去东南亚(福清--也就是现在偷渡的福建人的来源地,闽南的基本很少有偷渡的)福清处于福建最大的平原,以前生活可能好一点,所以不去偷渡,但他附近有些海岛,那生活真的很差,(平潭岛)而建国后福建位于前线,随时要用来牺牲的,工业也不行,这样农业工业都差,结果福建人闽南的因为有很多人在台湾、东南亚,就发展走私;闽北(福清)则发展偷渡--去日本、美国等~~这是没的办法的办法,如果都象北京上海那样 的生活,谁想偷渡啊?用命来搏的也!!</P>

Ivan 发表于 2005-4-4 17:3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依维</I>在2003-7-22 12:34:40的发言:</B>
   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一到国外就变成华人,也就所谓的汉族了。壮族人一到北方变成汉族了,最多保持一两辈承认自己是壮人;壮族人一到外地(汉族多的地方)工作就变成汉族了,也就不是我们的人了。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在外地工作的家乡人,90%的小孩不会讲壮语,更有的是连户口上都变成汉族的了。记得大学时的两个同学,一位是凌某,她老家本是广西百色壮人,但跟随着父母来到省外就不承认自己是壮人了,要毕业时,她才跟我说她也是壮族,此后,我最看不起她;另外,还有一个彝族同学,她本是附近地地道道的彝族,还会讲彝语还有民族服服饰,她有时称自己是彝族,有时说自己是彝族,但填表时都填汉族。另外有个家门哥哥,前些年,他孩子中考时差几分上重点中学,等到他跑到教委改民族成分时已来不及了。
    还记得初中时,要到中考时突然听说有民族师范,瞬间冒出很多少数民族同学,通过核实没有一个是冒牌。</DIV>
不管我未来的老婆大人是什么民族,我希望我将来的孩子能承认自己是壮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4 17:40:04编辑过]

道教玄武子 发表于 2005-5-15 10:2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右江水红河岸</I>在2004-5-20 18:55:29的发言:</B><BR>&gt;
<br>
<P>壮族人一生只跪拜自己的祖宗,其他神怪不跪,和汉族不一样,所以这个祖宗可不能乱认,认错了祖宗可是大件事了,呵呵</P></DIV>
<p>佛祖和天尊呢?壮族人里信佛\道的不在少数吧?不然道公是以什么为指引和基础的

青面獠牙 发表于 2005-5-18 20:59:00

<P>可耻啊~~可耻啊~~</P>
<P>居然有汉族人分不清哪些是炎黄子孙的。</P>
<P>汉族的悲哀!</P>

风之舞 发表于 2005-5-31 15:27:00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

来了 发表于 2005-5-31 20:12:00

<P>壮汉同胞都是一家。</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5-5-31 23:5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来了</I>在2005-5-31 20:12:08的发言:</B><BR>
<P>壮汉同胞都是一家。</P></DIV>
<P>何止啊,壮藏、壮蒙、壮维、壮朝、壮回……,都是一家。</P>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