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7-22 01:02:00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

汉族人敢闯天下,这有一定道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汉人,穷的国家也有,富的国家也有,而且每到异国他乡,他们总爱相聚而居。华侨们管这样的地方叫做“唐人街”,而外国人,包括“文明”的欧美人背地里则称之为“老鼠窝”。这种情景,大概就像从农村流亡到都市的农民,在没有户口的情况下,一帮一帮地云集于市郊,盖茅屋而住,城里人把他们称为“非洲村”的“黑人”一样。即使是这样,汉族人还是敢闯天下。这从大量的福建人冒着生命危险,倾家荡产,也要偷渡海外,可见一斑。<p>壮族自古是恋土如亲的农耕民族,很少成群结队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居住。壮族人的骨子里有这样的信念,就是“宁可饿死,也不讨乞”。其他贝侬在讨论壮族鲜明特点的时候,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可见壮族人不够开明、敢闯的一面。在壮族的语言中,四面环山的盆地或者稍微平旦的丘陵地带叫做 fouxyenz,也就是汉语的“平原”之意。据了解,很多壮族百姓一辈子窝在家乡,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平原。在中国北方地区,几乎没有壮族人的影子,在国外,更少听到壮族人的声音。可见,作为一个整体,壮族实在是个不敢闯荡天际的民族呀。<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03-7-22 03:06:00

部分汉人之所以奋不顾身远走他乡,缘于某些地方的汉族人口繁衍太快,超过了单位土地的负荷,不得已另谋生路。也就是说,部分汉族人“敢闯天下”,是被逼的,被自己人逼的。相比之下,壮族人从来没有把自己人弄得那么凄惨,所以成了不需闯荡天际即可安身乐命的民族:(

依维 发表于 2003-7-22 12:34:00

&nbsp; &nbsp;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一到国外就变成华人,也就所谓的汉族了。壮族人一到北方变成汉族了,最多保持一两辈承认自己是壮人;壮族人一到外地(汉族多的地方)工作就变成汉族了,也就不是我们的人了。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在外地工作的家乡人,90%的小孩不会讲壮语,更有的是连户口上都变成汉族的了。记得大学时的两个同学,一位是凌某,她老家本是广西百色壮人,但跟随着父母来到省外就不承认自己是壮人了,要毕业时,她才跟我说她也是壮族,此后,我最看不起她;另外,还有一个彝族同学,她本是附近地地道道的彝族,还会讲彝语还有民族服服饰,她有时称自己是彝族,有时说自己是彝族,但填表时都填汉族。另外有个家门哥哥,前些年,他孩子中考时差几分上重点中学,等到他跑到教委改民族成分时已来不及了。<br> &nbsp; &nbsp; 还记得初中时,要到中考时突然听说有民族师范,瞬间冒出很多少数民族同学,通过核实没有一个是冒牌。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7-22 16:28:00

其实,敢集体搬迁的还有其他民族,特别是边境地区的民族,他们哪里政策好就往往哪里去,就像有胆量、有才华、有一技之长的国人往沿海开发区去一样。<p>关于汉族因人口拥挤而背井离乡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适合冒生命危险、倾家荡产也要偷渡海外的福建人。他们要每人交5万美圆才能上船呢。<p>在壮族地区,特别是大石山里的壮族村子,人口压力也很大,但他们都没有想到背井离乡,似乎他们没有闯荡的基因。当然,这并非壮族而已,其他的民族也有这种倾向。

铜碗豆 发表于 2003-7-22 18:12:00

[这个贴子最后由铜碗豆在 2003/07/22 06:29pm 编辑]<br><br> &nbsp; &nbsp; &nbsp;别盲目羡慕福建人偷渡的大胆,那里面欺骗人的成分很大,很多善良的人被搞得倾家荡产。反正,我是不会让我山沟里的穷亲戚去学福建人偷渡的。老人家,你想不想让你的亲戚去呀?如果想,不用到福建,来广州找我就可以啦!

毕兹卡 发表于 2003-7-22 19:24:00

我们土家人也一样,在武陵山、长江三峡一带地区住了几千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迁出过。<p>并且当时当地的楚族、氐族、濮族等族都已没有踪影,而土家一直存在。

郁水啸翁 发表于 2003-7-22 21:25:00

回铜豌豆:<p>老翁的意思不是鼓励壮族人偷渡,而是鼓励他们闯荡江湖,开阔视野,不要一辈子面朝红土背朝天。<p>我的祖宗也是走南闯北的,我本人也算闯荡过吧,去过7个国家。广州那里,就留给那些没出过远门的贝侬好了。

爱僚 发表于 2003-7-23 11:09:00

老而有激情,年轻人都羡慕,少些愤就可敬了,呵呵。

阿东 发表于 2003-7-23 13:55:00

穷不见底,饿不死人。俺们干嘛去受那个苦啊-----------------<br>大多数人的心理是这么想的<br>这就是说咱们太穷<br>咱们出不去<br>出去受苦不如在家吃红。。。。。。<br>

浪人 发表于 2003-7-23 16:22:00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

其实,说走遍世界各地的,大部分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为主,不见得是大部分的中国人。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自古来也是固守着土地的。相反,自明清来,大部分的汉族不是走向海外,更多的是走入中国内地少数民族地区。

风激扬 发表于 2003-7-23 18:21:00

北方人通常保守一点,南方人则不一样。<p>我老娘就曾经要过饭,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北方和南方不一样,曾经有个台湾网友,说台湾最艰苦的日子只好吃地瓜;可是,实际上当年我们这里树叶都吃光了(我想南方应该不会这样吧),要饭只是为了活着而已,不是什么选择。

射天狼 发表于 2003-7-24 22:26:00

不管壮人汉人,走出去了都是华人。难道不是这样么?

龙的传人 发表于 2003-7-25 14:10:00

其实汉族地域不同,性格差异是很大的!我从北方来到南方后深有体会,北方人直爽耿直,南方人圆滑老道,其实闯天下的还是南方人多,北方人少。

风激扬 发表于 2003-7-25 18:57:00

北方人直爽耿直<br>——呵呵,老兄真是有见地,哈哈~~~~~~~~~~~~~~~~~~~~~~~

luomaren 发表于 2003-7-25 22:16:00

壮语语音教材----(右江-桂边壮语)

[这个贴子最后由luomaren在 2003/07/25 10:40pm 编辑]<br><br>那个民族都有闯与不闯的人存在,区别在于两者人口的比例差别大,对这块土地的影响力不同而已。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03-7-26 21:13:00

生存环境不同导致了各个地方人的追求、观念不同。福建很多人出来走天下,也是由于当地的环境很差所致。上次在斯里兰卡被袭击的那个打渔船上的都是福建人,报道就说其中有蛮多家境很不好的,要钱没钱,要地没地,当地呆不下去才只好干这种又危险、又长期在外的苦活。

右江水红河岸 发表于 2003-7-26 22:35:00

壮族并非不敢出去闯,我觉得是出去闯的壮族缺少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支持,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很快就会淹没于别种文化。

温柔启缄 发表于 2003-7-27 10:24:00

[转帖]:明代广西府江流域壮族、瑶族、苗族起义运动

我是一位南方的女孩,就是认识了一位从壮族来朋友,才认识了这个网站。他很有才华,有胆识,很有个性,在这里也有自己的一小片天下,很优秀的一个男孩子。我想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了吧!壮族人也有敢闯,赶拼的,更有成功的。

毕兹卡 发表于 2003-7-27 21:06:00

还是政策的问题。国家那么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一个国务阮的政策怎么四海皆准呢?<br>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自治的权力小了些。不能针对广西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

勒茂21世纪 发表于 2003-7-28 01:20:00

将壮族说成“自古是恋土如亲的农耕民族,很少成群结队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居住。”,我觉得很不公正,没看到泰国与老挝的主体民族正是古代的时候壮族先民集体迁移过去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么?<p>即使是近代以来,壮族也并非是不敢闯荡天涯,南部壮族近代以来集体迁徙到越南北部而变成越南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侬族,现今的桂西壮族许多年轻人都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打工,这样的举动都证明壮族还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现在遍布全球的华人,大部分都是南方沿海的汉人的后代,而汉族的主体却是以北方方言为母语的汉人。按人口比例算起来,汉族恐怕比壮族更加“不敢闯荡天际”。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