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但绝大部分就不太可能了。
偶个人的看法是:
1、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都拥有优势。而壮族没有文字,受的都是汉文化教育,解放前靖西人读书的大多读粤语,所以至今受过一些教育的靖西老年人多会说粤语(没有受教育的妇女则很少会说)。这样看来,没有理由拥有优势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优势而人口又绝大部分的人群会被很快的同化的。再看那坡、大新这些靖西周围的县份,汉族的人数都在5%以下,他们也处在壮族的包围中,但他们却依然说汉语,保持汉族的大部分习俗。为什么夹在中间的靖西却“慢慢融入靖西,语言也改成了靖西土话,并自称也为壮族。”
2、靖西人解放前并没有民族的概念。一般自称自己“托”或“央”,也往往不把操粤语的人群认同为汉族。而称其为“宫(广)”,只有操北方话的才称其为“哈(汉)”。靖西人比较认同广俯文化,例如,靖西竟然有很多粤剧的爱好者(当然现在 都是老年人了)。
3、靖西人是典型的农耕民族,比较温和、宽容、好客,少有民族概念和民族偏见,善于接受先进的文化。而广俯人的文化和壮族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许同为古越人后裔的因素)。所以广俯人很容易“慢慢融入靖西,语言也改成了靖西土话,并自称也为壮族。”,这也是一个最大的原因。偶还有一点感觉,不要把靖西壮族人和广俯人作比较,否则靖西壮族的民族特点就不明显了。
4、说靖西人“少有民族概念和民族偏见”,可不是偶信口雌黄。就算是现在你去问问一个靖西的年轻人,他们大部分不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也不认为自己和汉族有什么不同。在他们的概念中一般只有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而不是不同的民族。民族这个词语应该是近年来的“进口货”。这也是很多靖西年轻人远离故乡才真正明白自己民族身份的原因。
5、还有的就是关于某些靖西人的家谱的记载的真伪性了。这个问题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很多,偶就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