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黄金时期,思想大师辈出,在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文学来说,对后世界影响最大的是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和以《楚辞》《庄子》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庄子》不仅对后世的文学影响巨大,对后世中国人的性格也影响巨大,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哲学著作。从文学角度来说,《庄子》直接继承和吸收远古神话,借助丰富的想象、灵活的结构,运用栩栩如生的形象、神妙怪异的情节,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可感可知,其文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庄子的思想核心是他的人生哲学,他从广阔的宇宙和自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生。他的哲学思想主要由“气”(构成万物的基始)、“化”(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道”(宇宙的根源)构成。
我们知道产生与楚国的《楚词》,其浪漫主义诗风是受楚地苗蛮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而庄子的文风又是受什么影响而形成的呢?庄子的出生地较一致的看法的在今天的安徽蒙城一带,该地处于江淮流域,是苗蛮百越聚居地,在《庄子》中提到楚地就达25次,他多次游历楚各地,受楚地各族文化影响也是必然。
原三苗、百越系统各民族普遍持“气态本原说”,而中原民族没有明确提气态本原的神话,庄子从三苗、百越民族神话中吸取养料来建立他的“气”论是完全可能的。先秦时期,三苗“左彭蠡,右洞庭”,百越临江滨海,都是近水而居的民族,所处多水多雨,多云多雾,由此产生与雾气为主调的原始神话,苗族古歌《开天辟地》等都有天地之始又“雾罩”构成,瑶族原始性史诗《密洛陀》也说最原始的物质是混沌雾气,壮族神话《姆六甲》:天地形成之前,宇宙是一团五彩斑斓的气体。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天地未形成````只有烟雾在滚动,只有叭月裂(傣语气体或气浪)在沸腾。布依族古歌《赛胡细妹造人烟》说:很古很古的时候,世间只有青青气,凡尘只有浊浊气,青气浊气混沌沌。庄周梦蝶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将之与南方民族的神话加以比较,立即发现他们的相通之处。苗族就有以蝴蝶为图腾的,也有化蝶的神话,庄子的化蝶可能就是来源于苗族的蝴蝶图腾文化。
《赛胡细妹造人烟》:布杰公“把青气捏在左手掌,又将浊气握在右手心。哎哟一声用力扳,青气浊气两分离,青气呼呼往上冒,浊气噗噗往下沉,青气上升变青天,浊气下沉变大地````。《开天辟地》《密洛陀》《巴塔麻嘎捧尚罗》等都有类似的神话,可见庄子“气”论来自三苗百越系统创世造物神话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上个月买了三卷本的《中国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一直没有时间细读,被斑竹逼着交作业,匆匆浏览了一些,被庄子哲学思想的来源这部分吸引了,觉得很有趣,介绍给大家看看,时间关系,不能详细谈,有兴趣的可以买来看,最近的书店应该有卖。先秦时期是汉语文学成长期,大量吸取了周遍民族的文化因子,用来丰富自己,《诗经-风》只也有一些篇章明显手南方文化影响的,《楚辞》就更不用说了。汉代延续周秦的民间诗歌收集的传统,设立了乐府收集各地诗歌,从汉乐府保存不多的诗歌来看,最生动活泼最有生命里的还是来自东南的诗歌,那还是百越文化的范畴,南方奇特的山水造就了奇特瑰丽的文化,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也。乐府机构的存在一直延续到南北朝,之后就断了,南方民间诗歌也不见于汉文典籍了(文人作品还有些许散见)。先秦到两汉是南方民族对汉语文学输送养分的时期,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也由于在与汉文化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唐朝以后,南方民族对汉语文学的影响就大大减弱了,变为从汉语文学那里吸收养分了,此后,南方民族要在中国文学占一席之地就要靠文人文学了,南方民族一退再退,曾经对汉语文学甚至哲学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南方诗歌,今天只能退到西南的大山里,在汉语文化的冲击下也岌岌可危了。
我们的文化向何处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4 10:10:3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