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
水稻是百越民族主要的农业作物,自史前时期以来,越人先民在南方各地就有比较广泛的原始种植活动。从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资料看,中国南方原始先民早期种植水稻的有关遗迹遗物主要有今湖南海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的距今约一万多年的水稻栽培种。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现的类似人工栽培稻的扇形体植硅石,其年代距今约9000~140000年左右。位于淮河上游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炭化稻,其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淮河下游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数千粒炭化稻,其年代距今约5000~7000年。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澧县八十遗址发现的近万粒炭化稻,其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的稻壳和稻谷遗物,其年代距今在8000年前。江苏连云港二涧村遗址下层发现的大量稻谷遗物,其年代距今约7500年。等等。
当然,迄今为止中国南方越人先民种植水稻最重要的遗址之一,还是要首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在1973年至1974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近400平方米的稻草及谷粒堆积层,厚达10至80厘米之则。假定其中1/4为稻谷,估计这里的稻谷可达120吨左右。经抽样鉴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包括籼稻(0,sativa,Lsubsp.Hsien Ting)、粳稻(O.sativa.Lsubsp.Keng Tign)以及籼稻的过渡类型。其中籼稻约占60.32~74.56%,粳稻约占20.59~39.68%,籼稻的过渡型约占3.6~4.4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部分稻谷外颖上纵脉明显隆起,颖壳上的稃毛分布均匀,排列较整齐,长短一致,具有籼稻特点。经游修龄先生鉴定认为属于栽培稻的籼亚种中的晚稻型水稻。这些重要的发现反映了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已有相当规模的水稻栽培种植活动。其谷粒大小已接近现代的栽培稻,比现在的野生稻要大得多。籼稻过渡类型的出现,进一步表明当时河姆渡人的水稻种植经过长期的驯化,已经开始远离野生稻的原始形态。
除河姆渡遗址和桐乡罗家角遗址外,中国南方古代百越地区经现代考古发现的史前期水稻遗迹遗物的还有江苏无锡仙蠡墩遗址、南京庙山遗址、吴县草鞋山遗址、上海青浦崧泽遗址、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杭州水田坂遗址、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江西修水跑马岭遗址、广东曲江石硖遗址、福建福清东张遗址、台湾台中营浦遗址等等。这些有关遗址发现的稻谷等遗存,经鉴定分析大致有粳稻和籼稻二种。崧泽遗址的为粳稻,罗家角、草鞋山遗址的则分别为籼、粳二种。从稻谷的种类分析,籼稻和粳稻是亚洲地区水稻的两个最基本的亚种。一些农学家认为,籼稻为亚洲稻的基本型,粳稻则是在栽培稻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因素而发生的变异的气候生态型稻种。根据有关考古发现的资料研究分析,一些学者因此认为中国栽培稻在距今8000年前首先在长江中游和淮河上游被驯化成功,在距今6000-7000年左右扩展到长江下游和淮河中下游。易言之,这两种稻种在中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就已经存在。
商周秦汉时期,南方越人的水稻栽培种植在先民们长期耕种的基础上有了较好的发展。我国早期的一些古籍对当时南方的水稻种植已有一些记载。《商书·伊尹朝献》载:"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禾毛。"《说文》:",稻属。"音与今云南傣族稻发音也完全相同,说明早在商代,南海等地即有优良的稻谷作物。《山海经·海内经》:"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爰有膏稻……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殖)。"这段记载除说明南方(都广之野)百谷自生外,似乎还含糊地提到当时一些地区已有双季稻的栽培活动。当然,古代越人双季稻栽培的最早明确记载是汉代杨孚的《异物志》,但在此之前少数地区越人开始栽培双季稻活动的可能性仍不应排除。除了上述资料外,《周礼·职方氏》更说:"东南曰扬州……其谷宜稻。"此后的《史记》、《汉书》等史籍,对南方各地越人的水稻种植活动记载更多,如"饭稻羹鱼"、"民食鱼稻",儋耳民"男子耕农种禾稻麻"等等,不一一列举。
商周时期,居于今江浙地区的吴、越人,在当地原始先民发达的水稻种植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稻种植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说于越"春种八谷,夏长而养,秋成而聚,冬熟而藏。"吴王夫差曾盛赞于越的稻种"甚佳"。当时吴、越间的稻谷借贷贡献动辄就是万石,这些都足以反映两地水稻种植广泛,稻谷产量是丰富的。从考古资料看,当时吴、越地区越人墓葬中随葬稻谷也很普遍。如镇江等地的吴国墓葬中,大大小小的陪葬陶罐中往往都有粮食谷物等随葬。句容浮山果园一号土墩墓出土大6个,大盆和罐11个。金坛鳖墩一号墓随葬品共54件,其中大10个,大罐11个,这些器物中多装满谷物随葬。据介绍,这些大腹径及高度均在40厘米以上,每只可装谷物50斤以上。据此推算,当时一座大墓内随葬的稻谷可以多达千斤左右。吴、越地区越人水稻种植的历史状况亦可窥见一斑。1982年在浙江定海县蓬莱新村发现的战国炭化谷物遗存,谷粒形状、大小与现代栽培稻基本相同,有的谷粒上还留有清晰的谷芒,经鉴定,有粳稻和籼稻二种,其中又以粳稻为多。这表明,当时即使远在沿海岛屿,农业生产中的水稻种植业也已广泛普及。
商周时期在今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及越南等越人居住地也都分别发现有稻谷的遗存。如福建南安丰州狮子山遗址、永春九兜山遗存、广东曲江石硖遗址第四文化层(商代)等都出现了稻草、谷壳、稻米等遗物。越南冯原文化遗存中也出现了稻谷及盛有谷物的陶罐。1975年在江西新干县界埠袁家村的赣江边发现了两座大型战国粮仓遗址,平面呈长方形,长61.5,宽11米,从大量瓦片及柱洞判断为土木结构房子。屋顶铺瓦,仓内地面开四条平行的纵沟及一些小横沟以利空气流通。仓内堆积厚约0.3至1.2米的炭化米粒,经鉴定均为粳米,表明当时赣江流域越人已广泛种植粳稻。
秦汉时期,各地越人水稻种植更加普遍,在这一时期越人的水稻种植业上有二件值得提到的事情。一即汉代岭南栽培稻除了传统的籼稻和粳稻外,还新栽培了糯稻。二是骆越地区的越人率先开展了双季稻的栽培种植活动。当时南越、骆越等地越人酿酒之风颇盛,这些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即为糯米。后期的越南古籍《岭南摭怪》亦说骆越人"刀耕火种,俗美糯米,以竹筒炊之。"至于双季稻的出现,汉代杨孚的《异物志》记载十分明确:"稻,交趾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水经注·温水》对此亦有较详细的记载:"九真太守任延始教耕犁,俗化交土,风行象林。知耕以来六百余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名曰田种百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的木牍《从器志》记载有"客嵇米一石"等字样,嵇即籼稻,《农政全书》称其"粒细长而白,味甘美,九月而熟,是谓稻之上品。"所谓客者,则估计是指从外地引进的籼稻。汉代岭南地区糯稻及双季稻的栽培种植,标志着古代越人水稻种植无论在品种创新或栽培耕作技术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水平,其在百越民族经济发展史乃至中国农业发展史中都显得意义重大。
除了水稻以外,南方各地越人的农业粮食作物大致还有麦、粟、稷、甘薯、大豆等。据《越绝书·越绝记倪内经》记载当时市场贸易农产品有梁、黍、豆、麦、及稻谷等。"甲贷之户曰粢,为上物,贾七十。乙贷之户曰黍为中物,石六十。丙货之户曰赤豆,为下物,石五十。丁货之户曰稻粟,令为上种,石四十。戊货之户曰麦,为中物,石三十。已货之户曰大豆,为下物,石二十。庚货之户曰禾广,比疏食,故无贾。"这段记载反映当时吴、越地区的其他种类农作物的种植也较广泛。粟、豆等作物在广西贵县的罗泊湾汉墓等处曾有出土,《汉书·两粤传》说汉武帝平南越时,楼船将军杨仆曾截获过南越人成船的粟米,表明汉代岭南等地越人此类农作物的种植也为数不少。禾广即大麦的一种,1955年安徽毫县钓鱼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些炭化的普通小麦子实,距今约五千年左右。三国前后,台湾地区的夷越人也种有五谷,所谓五谷,当即稻、黍、稷、麦、菽,参见《临海水土志》之载。除此之外,当时少数地区越人还种有甘薯。所谓甘薯,是薯苹属单子叶植物,即今山药,不同于明代出现的"番薯"。汉代杨孚《异物志》说:"儋耳夷……食薯。"晋嵇含《南方草木状》等对此记载较详:"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煞切如米粒,仓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齐民要术》卷10经《异物志》还说:"甘薯,似芋,亦有巨魁,剥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专令以当米谷。"《南方草木状》载甘薯(*))产地有兴古等。兴古为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分建宁、祥柯两郡设立"兴古郡",为今云南、贵州、广西的部分交界处。据此可知,汉代前后,除海南岛外,云、贵、桂等部分地区越人亦有种植薯芋为主要粮食的。但无论是史籍记载或是考古发现的资料都充分表明,古代南方越人的粮食作物是以水稻谷物为主的,其他的农作物都居次要位置。有的农作物如薯芋等仅在个别地区种植,其与水稻作物不能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