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418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越人歌》的古译和今译

[复制链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9 12:4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西乞术

楚国大夫荘莘路过一个渡口,看见楚王当天新封的领主-襄成君身著翠绿色的锦袍,腰佩鞘面锒玉的长剑,足登细绢缝制的靴子,站立在河边等候渡船。围绕着襄成君的是怀抱钟锤的大夫和手执鼓槌的县令们,正在高声呼叫:“谁来渡王爷过河呀?”荘莘不由得心中一动,找个借口拜见了襄成君。礼毕起立之後,他对襄成君说:“臣下可不可以握一下君侯的手呢?”襄成君勃然变色,闭咀不出一声。荘莘後退了几步,洗了洗手,回来对襄成君说道:

“君侯不会不知道鄂君子皙吧?他乘坐着刻有凤鸟纹饰的青色游艇在碧波中荡漾。随艇乐队一曲奏罢,钟鼓之声稍歇的时候,一位舟子怀抱着船桨歌唱起来:‘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囗(原字为左饣右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歌词用的是越语,鄂君说:‘我不懂得越语’,随即让翻译为他译成楚语: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鄂君听完楚译之後,扬起长长的袖子,边走边拥抱了舟子,又高举彩绣的斗篷,复盖在舟子的身上。

“君侯您知道,鄂君是楚王的亲弟弟,爵位为执圭(楚国的最高爵位),官做到令尹(楚国的首席大臣)。摇船的舟子向他示好,他欣然接受,交欢尽意。君侯您的地位虽然高贵,却高不过鄂君子皙;臣下我的地位虽然低微,却不会低於越人舟子。臣下想握一下您的手,君侯为什么不愿意呢?”

襄成君连忙把手递过去说:“在我年轻的时候,也曾有长者称赞我的容貌,却从未象先生今天这样,使我突然间如此地难堪。今後我将以少壮者的礼节,听取先生的教诲”。

上面的白话文故事,译自刘向撰辑的《说苑》善说卷“襄成君始封之日”篇。刘向曾负责整理西汉皇家藏书的工作。公元前16年,他把三部书,《列女传》、《新序》和《说苑》,呈献给汉成帝刘骜。刘向在上书的表章里说明,《说苑》不全是自已的原创,书中的许多材料剪辑自前人的旧作。“襄成君始封之日”篇的原作者已不可知。由於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涩,今人已不能理解荘莘所说故事的第一句话:“君独不闻夫鄂君子皙之泛舟于新波之中也?乘青翰之舟,极囗(原字为上艹下两)芘,张翠盖而检犀尾,班丽桂社”。清人卢文弨、孙诒让,日人尾张关嘉、澁井子章,近人赵万里、陆侃如对这句话在不同版本中的文字和含意都进行过考据和研究,乃然没有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识。笔者在翻译时,跳过了这句话中的难懂之处。句中的“新波”也无解,本文译成“碧波”纯属杜撰。

“襄成君始封之日”篇的核心是後人称之为《越人歌》的古越歌,讲的是男人之间肢体接触和感情交流的故事。这是一个异常敏感、许多人惟恐避之不及的话题。但本篇乃是《说苑》中经常被人引用的名篇,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重要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先秦时期,越人是长江中下游直至南海之滨的广袤土地上的居民,由於支系繁多,古藉中统称为“百越”。越人建立的吴国和越国,在春秋末叶相继称霸,越人的绣有鸟书的军旗,一度在黄河岸边飘扬。历史学家常常引用本篇来论证吴、越两国使用不同於中原各国的语言。荘莘所说的故事说明,楚人和越人之间语言不通,不经过翻译无法交流思想。当年伍子胥从楚国辗转逃亡到吴国,身无分文而又言语不通,想必也要先在越人餐馆里洗几年碟子,半工半读粗通越语後,才能够在没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与公子光密谋剌杀吴王僚的大计。但“襄成君始封之日”篇记录的这条信息,必须通过真实性的检验,才具备史料的价值。《说苑》里收录的故事,许多不见於其它古藉,其真实性已经很难判断。本篇和其它篇都不相同,它不仅记载了《越人歌》的古译,而且还保存有古越歌的汉字记音,如果破解了这一段汉字记音,与古译歌词比较,就能够测试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襄成君始封之日”篇的文学价值,集中地体现在《越人歌》的古译里。古译歌词的旖旎缠绵,在传世楚辞中出类拔萃,以至於许多文人,包括近代的梁启超先生,假装不知道《越人歌》出自“襄成君始封之日”篇,而声称歌唱者是一位越女,以坚持性取向的正确性。朱熹抨击这首一个男人唱给另一个男人听的歌,“其义鄙亵不足言”,却又称赞歌词的表现技巧,“有非人之所能为者”。但现代读者在欣尝《越人歌》的古译时,遇到理解古汉语的困难。歌词中的二句:“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不但一般读者读起来头痛,就是专业学者的注释也各说各话,使人不知信谁的好。以“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一句为例,剑桥大学汉学家白安妮(Anne Birrell)的英译为:“Though ashamed, I am loved. Don't think of slander or disgrace!”,台湾学者卢元骏的白话文翻译却是:“我承蒙赏赐佳美的珍馐,身披妙好的锦绣,虽然旁人讥评我,但我并不觉得惭羞”。卢先生把“蒙羞”释成“承蒙赏赐佳美的珍馐”,把“被好”释成“身披妙好的锦绣”,可能有汉语被动式历史语法学方面的考虑,下文还要叙及。《越人歌》汉字记音的破译,有助於正确理解古译歌词的含意,从而使现代读者也能读懂《越人歌》。

1981年,韦庆稳首先从壮语破译了《越人歌》的汉字记音。壮语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使用的语言,在语言学谱系中属於汉藏语系(一说澳泰语系)侗台语族台语支。这里的“台语”,是英文Tai的音译,指以泰语(Thai)为主要成员的一组有紧密亲缘关系的语言的集合。语言学中的“台语”定义明确,语言学界已经使用了至少七十多年,至今还在继续使用,它和闽南方言的“台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韦先生利用董同龢编制的《上古音韵表稿》,测定每个记音汉字的中古(隋唐)音,进一步构拟出相应的上古(先秦)音,用国际音标记录下来;根据国际音标的读音,选择各地壮语方言和同语族其它语言,包括泰语、水语、毛南语、布依语、沙语、侬语的对应单词,构拟出壮语的中古和上古音。当两者的上古音吻合时,按照壮语语法解读文意。在破译过程中,韦先生发现古越语语法与现代壮语语法很接近。依壮语语法和语意,古越歌的汉字记音可分断成五句,而断句後的歌词既押脚韵,又押腰韵,也与现代壮族民歌相似。下面是他的《越人歌》的新汉译(引自韦庆稳:“越人歌与壮语的关系试释”,《民族语文论集》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3-46页;“试论百越民族的语言”,《百越民族史论集》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76-288页):

今晚是什么佳节?舟游如此隆重。 船正中坐的是谁呀?是王府中大人。 王子接侍又尝识,我只有感激。 但不知何日能与您再来游。 我内心感受您的厚意。

稍晚,林河和泉井久之助也破译了《越人歌》的汉字记音。林河是从侗台语族侗水语支的侗语进行破译的,而泉井则从南岛语系的马来语、印尼语和占语进行破译的(占语是柬甫寨和越南的少数民族占族使用的语言)。林河与韦庆稳的译文非常接近,泉井的译文与林、韦的译文差异很大。笔者仅见到林河和泉井被人引用的译文,找不到他们的原著,不敢妄加评论。

1991年,郑张尚芳从泰语再次破译了《越人歌》的汉字记音。泰语是泰国的国语,和壮语同属侗台语族台语支。与台语支的其它语言都不同,泰语有使用了七百多年的拚音文字-泰文。郑张先生认为,古越人使用的是一种台语,而“泰文在泰语和其它台语支的语言中有着最古老的经过验证的形式”。因此他以书面泰文为基础,比照记音汉字的上古读音,逐字推敲有关的泰语原意。他在构拟记音汉字的上古音时,使用了自已创制的一套上古音系统。在破译时,他也把记音汉字分断成五句,但断句的位置和韦庆稳的全然不同(郑张的断句,见本文抄录的《越人歌》汉字记音)。下面是他报告的《越人歌》的新汉译(引自Zhengzhang Shangfang,Decipherment of Yue-Ren-Ge(Song of the Yue Boatman), 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Paris)20:159-168,1991。原文为英文,经孙琳和石峰译成中文後,转载於1997年出版的《语言研究论丛》第七辑第57-65页):

夜啊,欢乐会晤的夜晚! 我多么害羞啊,我又很能摇船。 慢悠悠地摇船横渡啊,满怀喜欢! 污秽的我啊,尊敬的王子殿下竟然相识了。 藏在心底的,是我始终不谕的思恋。

《越人歌》的古越语歌词共使用了三十二个汉字记音符号。其中的二个“滥”字,韦庆稳与郑张尚芳都译成“黑暗、夜晚”。余下的三十个记音汉字,两位的诠释完全不同。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谁的破译更准确些?笔者是语言学的门外汉,无力做出评论和判断。在两种新译里,都没有与古译中“今日何日兮”和“山有木兮木有枝”二句相对应的词汇。两位破译者认为,这两句可能是楚译者添加的,以使歌词更符合楚辞的韵律。

尽管今译之间、今古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今译提供的信息,对於理解古译还是极有帮助。在各种新译中,都没有出现与食物和衣着有关的词汇,在郑张的译文中,更出现了“害羞”的字眼。据此判断,“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一句,上述白安妮的英译较卢元骏的白话文翻译更切合古译的原意,这一句的意思应该为:“王子这么喜欢我,使我感到难为情,但我并不在乎旁人的议论”。接下去的“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古译中最难懂的一句,白安妮与卢元骏的翻译分别是:“My heart will never fail,for I have known my lord”,和“我的内心虽然顽冥,幸而犹未自绝,因为我深深了解王子”。两种译文的出入不大,但读者乃然不明白舟子究竟要说些什么。郑张尚芳在论文中讨论了这一句。这一句中的记音汉字“缦”字,泰文有“肮脏、褴褛、不整齐”的含意,是歌手对社会地位的自我鉴定。郑张认为,通过这一句歌词,舟子自述身份低微,与王子无法相比,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已的追求,所以才说“心几顽而不绝”。郑张的分析颇有道理,荘莘後来大发议论,比较襄成君与鄂君、他自已与舟子的地位,这一句歌词正是一条引线。参照郑张的新译,这一句的意思应该是:“虽然我的身份卑贱,却并没有灰心丧气,终於认识了高贵的王子”。古译歌词太简单,没有说清楚舟子“顽”的内容,以至於後人读“心几顽而不绝兮”这一句时一头雾水。

在记音汉字破译之前,《越人歌》几乎毫无异议地被断代为春秋末期的作品,这是从鄂君子皙生活的年代推算出来的。鄂君子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是楚共王的第四子,楚康王、楚灵王、楚王訾敖的弟弟,楚平王(公子弃疾,即为伍子胥鞭尸的楚王)的哥哥,名黑肱,字子皙,史书中称为公子黑肱或公子皙。据《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公元前528年春天,公子皙卷入了推翻楚灵王的军事政变之中,政变成功後,他为新王訾敖任命为令尹。十多天後的乙卯夜(公历6月18日),公子弃疾再次发动了政变,訾敖和公子皙在楚宫中自杀。由於公子皙只在这十多天里担任过令尹,而“襄成君始封之日”篇又说他“官为令尹”,许多人据此把《越人歌》断代在公元前528年。其实不然。首次政变是在楚灵王率领楚军主力远离楚都的情况下发生的。叛军进占楚都後,灵王的下落、动向不明,随时有可能带领楚军反攻回来;而公子皙虽然被推上令尹的高位,手中却无可用之兵,控制楚都的叛军全是公子弃疾的亲信部队。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公子皙惶惶不可终日,很难想象会有闲情逸致去河上泛舟。另外,从《左传》中记载的公子皙的事迹推算,公元前528年,他至少已经36岁,早已经不是翩翩美少年,担任被越人舟子暗恋的角色似乎太老了一些。但无论如何,如果荘莘所说的故事属实,公子皙邂逅越人舟子的时间,必定在他自杀之前,即公元前528年6月18日之前。

《越人歌》的今译落实了古译中“蒙羞被好兮”一句的含意,同时也使古译的断代产生了问题,因为在春秋末期,不可能出现“蒙羞被好兮”这种类型的句子。这里,“被好”是被动式,“好”字是动词,“被”字用做被动标记。历史语法学的研究说明,带“被”字的汉语被动式结构,最早见於战国後期的古藉中,在春秋时期还没有出现。如果《越人歌》的古译产生於鄂君子皙生活的春秋末叶,“被好”的含意就要另作考虑,这也许是卢元骏先生将“被好”译成“身披妙好的锦绣”的原因。根据今译提供的信息,“被好”的意思以白安妮的英译最为准确:“I am loved”,确实是一种被动式。那么,这一句歌词的写作时间不会早於战国後期。这与“襄成君始封之日”篇的成书年代不早於战国後期是一致的。荘莘正是战国後期楚襄王(公元前298年-前264年在位)朝的大臣,与屈原、宋玉是同时代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了楚都郢,一举占领了楚国的整个西部,襄王仓皇迁都於陈。当时楚军全线溃败,不再作有组织的抵抗。当襄王向荘莘请教如何收拾残局时,荘莘先给襄王打气:“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成语“亡羊补牢”即来自荘莘这句话。随後襄王封荘莘为阳陵君,命他守卫在淮北的楚地。在襄成君受封时,荘莘还是大夫,还没有封君。“襄成君始封之日”篇的故事如果是真实的,应该发生在公元前278年楚都陷落之前。此後,才有人把事情记录下来,时间不会早於战国後期。

《越人歌》的古译带有战国後期才出现的历史语法学标记,使人不得不怀疑《越人歌》的创作年代也许不早於於战国後期。佚名作者在写作“襄成君始封之日”篇时,也可能同时写作了《越人歌》,而假托出於越人舟子之口。类似的假托的例子在中国古藉中不胜枚举。如果是这样,该作者必须是兼懂楚、越两种语言的人才。在战国中期,楚国的势力已经跨越长江,深入了岭南百越人的聚居区;此後,楚国更兼并了越国的大部分土地(对楚国是否灭了越国,何时灭了越国,史学界存在着不同见解。但对楚国侵吞了越国在江淮间的土地,则没有分歧)。到了战国後期,楚国境内已经有大量的越人,兼懂楚、越两种语言的双语人才并不罕见。荘莘本人就是这样的双语人才,不然,他怎么可能一口气背诵出三十二个古越语记音汉字?然而另一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越人歌》确实创作於鄂君子皙生活的春秋末叶,但在流传的过程中,《越人歌》古译的原始记录被後人润色加工过,以至於染上战国後期的语言色彩。根据目前所拥有的资料,很难判断那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

无论《越人歌》断代在春秋末叶还是在战国後期,汉字记音的破译证实了“襄成君始封之日”篇记录的信息:楚人和越人使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如果稍做延申,说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居住在大江南北的先民们分别使用亲缘关系极其微弱的不同语言,似乎也不为过。但汉字记音的破译,并没有证明“襄成君始封之日”篇记叙的其它情节也是真实的。二千五百多年流逝的岁月,几乎磨尽了一切过去遗留的痕迹。我们不能肯定,在那星光碎乱的河面上,是否真的行驶过鄂君的“青翰之舟”,在那若断若续的欸乃声里,是否真的有一位摇船的舟子,用古越语唱过一曲《越人歌》。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主题

1

听众

4782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7-6-27
注册时间
2004-10-18
沙发
发表于 2004-11-19 13:07: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季人)【转帖】《越人歌》的古译和今译

《越人歌》的发生地点古籍上记载是新陂,新陂具体在哪里,我猜应该是湖北一带吧?新波可能是新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9 15:11:07编辑过]

清籁吴语论坛 http://sinolect.org/bb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板凳
发表于 2006-12-26 13:36:00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仔细阅读了该文章,初步了解了《越人歌》的历史背景。对文章的前大半部比较认同,但后小半部的年代质疑,我不太认同,个人觉得《越人歌》出自春秋末期是问题不大的。比如说,“……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公子皙惶惶不可终日,很难想象会有闲情逸致去河上泛舟。”这样的质疑,我就不太认同,古人有古人的生活价值观,非今人可全部理解吧。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听众

734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07-4-30
注册时间
2006-2-6
地板
发表于 2006-12-26 15:24:00 |只看该作者

《越人歌》    中国古代使用壮侗语族语言民族的古老民歌。《说苑·奉使篇》记载:公元前528年,楚国令尹鄂尹子皙举行舟游盛会,百官缙绅,冠盖如云。

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君拥楫而歌。一位懂楚语的越人给子皙翻译道: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中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子皙被这真诚的歌声所感动,按照楚人的礼节,双手扶了扶越人的双肩,又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他身上。据语言学家研究,《越人歌》的语言可能与壮语有系族上的关联。因而也可以说它是一首古老的壮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5#
发表于 2006-12-26 19:40:00 |只看该作者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

听众

4706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3-6-24
注册时间
2006-2-2
6#
发表于 2006-12-26 22:58: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红棉树在2006-12-26 13:36:00的发言:
第一次仔细阅读了该文章,初步了解了《越人歌》的历史背景。对文章的前大半部比较认同,但后小半部的年代质疑,我不太认同,个人觉得《越人歌》出自春秋末期是问题不大的。比如说,“……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公子皙惶惶不可终日,很难想象会有闲情逸致去河上泛舟。”这样的质疑,我就不太认同,古人有古人的生活价值观,非今人可全部理解吧。

这样的考证,本来基于真实性难以判断的文献,如果再去推论到古人的所思所想,未免就更堕入玄而又玄的云里雾里了。

语言学的考古准确性不及生物学或体质人类学,文献学的考古真实性较之语言学更难于判断,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是否杂有想象的成分,有多少信息因为限于各种情境而没有记录下来,谁也不好说。况且现代人的观念世界和古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和有科学的逻辑性的语言学和生物学不同,以我们今天的种种揣测去度量古人的心性感情和举动,更是难以做到真实准确。

因此,与其考究远古那当时当地到底发生了什么、古歌究竟怎么翻译才对,不如把这个事件有可能发生的时代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将这个故事和这首歌还给历史,通过了解当时当地历史、语言、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是什么样的面貌,再设想这个事件何以可能,这首歌何以会产生,这篇记录何以被书写,比起单纯从孤立的文学或语言学角度考证事件的真实性或诗歌如何翻译准确,这类工作可能更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7#
发表于 2006-12-27 09:48:00 |只看该作者

說《越人歌》的內容是壯語、侗語還是泰語是有點無聊的。因為當時未有現代意義的「壯語」,也未有現代意義的「侗語」或「泰語」,只可說這是一首古越語的歌,內容是以一種上古的侗台語唱的,話說到此就夠了,千萬別把近代的語言和族群劃份槪念硬往二千多年前的遙遠的華東地區套,否則免不了時間和空間錯亂。

其實不論壯語、侗語或泰語,都可某程度上解讀《越人歌》,如果有人拿水語、撣語、阿洪語來解,大抵也會有相似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現在任何侗台語都不可能完整的把《越人歌》解讀,因為時間和空間實在相差太遠。在沒有新的旁証的情況下,如果有人聲稱能「完全解讀」《越人歌》的話,那人大抵是亂來一通,只能解讀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反而比較可信。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2-23 04:56 , Processed in 0.13180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