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湖南、重庆一带有不少土家族、汉族的覃姓。他们很可能是古巴人曋氏的后裔,“覃”读作“tan2”或“shen3”,和壮族覃姓(“qin2”)的关系有待考证。
“土皇帝”的后裔们——变迁中的土家族风情之五
--------------------------------------------------------------------------------
新华社武汉1月1日电(记者陈新洲 李鹏翔 张先国)每天清晨,37岁的土家族汉子覃国安就来到距家200米远的祖坟前,进行打扫。而傍晚,干完农活的覃国安又将来到坟前,看看坟墓是否完好如昔。
他说:“这是一项神圣而自豪的使命,我们覃家后裔们责任重大,仅这个月,就有人两次试图在夜里来盗墓
,但都没得逞。”
覃国安看护的祖坟是被称为“土家族皇帝”的唐崖土司覃鼎和她妻子田氏的坟墓。在数百年前,覃鼎实际统治着鄂西南、渝东几千平方公里地盘,是18代唐崖土司中统治达到全盛的著名人物。他因战功卓著,被明朝中央政府“功升宣抚使司,行参将事……赐大坊平西将军、帅府。”其妻田氏也被诰封武略将军夫人。
作为土司的嫡亲后裔,守墓一直是覃家世代相传的职责。作为覃氏家族第24代长子的覃国安也义不容辞。而他也可以从当地的文物部门每年拿到一些象征性的报酬,还可从零星的游客那儿获得一小部分游览观赏费。
覃国安所在的村子就曾是土司皇城的遗址,据史料记载,这个皇城始建于1346年,当时是元朝末年,中央政府在此设唐崖司,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共389年,共占地1500多亩,是中国目前保留最为完整的土司皇城遗迹。
这座城堡遗址距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县城约60公里。放眼望去,金黄色的高梁叶、收割了稻子的田畦,高高挂起的玉米棒子,这里几乎是一片普通的乡村田园风光。但当地的文化站站长陈晓阳却告诉我们,这里曾是土司皇城的宗祠和土司士兵训练的靶场和跑马场。
随着一步步地深入,记者逐渐窥视到土司皇城当年的辉煌。与普通的乡间小路不同,全村依山势共有上、中、下三条主要街道,都是横铺的长2米、宽0.3米的砂岩条石,两侧顺街道走向则直铺长条石。同时,街道间还有巷道上下连通,同样也是条石路面,只是较为窄细。这就是所说的当年土司皇城的“三街十八巷”的遗迹。
陈晓阳介绍说,当年整个土司皇城共分为政治、宗教、军事、文化、经济、综合、娱乐和墓葬八大区域,建有衙署、官言堂、钱库、月台、书院、御花园、营房、宗祠以及8大寺院、36箍井等,号称“三十六院”。历经200多年的风雨侵蚀,村子里仍然可以看到部分建筑的地基围墙的遗迹,使人联想到当年土司城内民丁南来北往,大小商贾忙于作坊店馆之间的繁华景象。
在村子的东边,我们来到了唐崖河岸边的罩马亭,这里保存着一对石人、石马,相传是土司覃鼎的马夫和座骑,是田氏夫人为纪念其夫的卓著战功所雕。石马俗称公母二马,提腿欲行状,前有执辔石人各一,侍立马旁。其中一石人人头虽毁,但仍是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显示着土家族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
走出罩马亭,我们看到的是保存良好的城墙遗迹,城墙为自然石块加工后垒砌而成,高达2.5米,基宽3.2米,残长150米。陈晓阳介绍说,这是外城墙,城内还修有内城墙,皇城可以说是一座防备完好的军事堡垒。当年统治这里的土司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势力,以军功获得中央政府的册封。
在村子的中央,沿街攀登宽3.5米的石阶21级就到达土司城文物的精华--石牌坊前。牌坊高6.8米,宽6.3米,正刻“荆南雄镇”,背刻“楚蜀屏翰”,为明朝熙宗皇帝为表彰土司覃鼎在土家军队被皇帝征调作战中战功显赫而赐予的。石牌坊上的“土皇出巡”、“渔樵耕读”等雕刻图案精妙绝伦,体现出中原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的完美结合。
陈晓阳说:“传说,为了迷惑盗墓者,覃鼎生前修了48座墓,他死后,用了48口同样的棺材,同一规模和同一葬式,在同一时间内出葬,混淆真伪。在村子后山所存不少同时期的墓葬,但均无碑刻文字,无法辨认,所以覃国安看守的那座也许不是土司覃鼎的真墓,但却是保存最好的一座。”
我们随着覃国安来到被石墙围着的墓地,打开铁门,覃鼎墓就展现在面前。朝东的墓前有石刻的围栏,墓室则以整块钻石岩合成,长3米,高1.5米,看起来像一所仿木结构的石头房,带有雕刻的小格窗、屋檐、筒瓦及可以开合的石门。窗眼的钱纹图案、室顶的花卉雕饰以及石雕的麒麟小兽均显示着当时土家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
覃国安说:“每当清明节和过年前后,我们覃姓家族都要聚集在此,上香、烧纸,进行祭拜活动。”他现在已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与妻子种了7亩多水田,每年的收成都还不错。
采访尚未结束,覃国安又忙乎开了,原来村里要架电线,大伙得合伙起来将电线杆抬上山。“我还会忠实地将墓守下去,听说政府将要大力保护土司皇城,开发旅游资源,相信以后生活会更好。”覃国安临走时笑着告诉记者。(完)
(传说)覃姓人不吃团鱼
覃姓是张家界的大姓,拥有近20万人口。
覃姓人不吃团鱼,这是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
相传明洪武时,覃姓先祖覃垢起兵造反,反抗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残酷统治。朱元璋闻讯当即派出平章杨侯杨璋率数万大军前来征讨。明军经慈利抵达索溪峪军地坪,覃垢即派出手下大将田前去迎战,双方在百丈峡打了一百仗,最后,扬璋使出美人计,将田大一刀砍于马下。于是起义军大败,杨璋趁胜掩杀。覃垢率残部突逃命,在途中,覃垢所率残部又被兵杀了不少,最后跟着覃垢的只有几个覃姓子孙。
覃垢逃到一条河边,河面很宽,岸边无船,眼见明军就要追来,覃垢急得心急火燎。正当这时,河里浮出一只大团鱼。覃垢已等急忙跳上鱼背,团鱼驮着覃垢等人流过了河,待明军赶到时,覃垢已过河远去了。由于团鱼救过覃垢的性命,从此凡姓覃的都不吃团鱼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0 8:57:5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