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开办至今已经快四年整了(到2004年8月21日共1244天)。这四年来,有几个问题老是没完没了地讨论,最终还是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尽管我在本论坛的网龄也才一年多点儿,但对这些问题,说老实话,都感觉很累了!下面就这几个大问题总结我个人的看法,希望看到各位贝侬的不同意见。
1.壮文方案的选择问题
对壮文方案的选择,至今看到的是两大派主张,一是主张拼音方案,二是主张古壮字方案(汉字壮读也属于此类)。
主张拼音方案的贝侬看到了该方案简单易学和方便网络运用等特点,而且更是看重它已经取得了国家承认,具备了法理上的地位。同时也发现了该方案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这些问题主要是声调如何处置更科学,借词如何规范,标准语地位如何树立等问题。
主张古壮字方案的贝侬,主要是居于古壮字有一定的流行历史,在民间有一定的认可优势,古壮字与汉字很接近,以为不会造成壮族人识记与运用的负担,而推行阻力较小等。
想比较两种文字方案的优劣要化不少精力和篇幅,这里我只能就争论双方的一些讨论现象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分析。如果大家注意到争论双方发表意见的出发点的话,不难发现,反对拼音方案的贝侬大部分是没有认真去学习过,或试用过的贝侬,或者是已经不会说或很少会说壮话的贝侬(非僚人贝侬的意见不在此列)。而积极主张拼音方案的人又大多数是试着学用了该方案的贝侬(当然也有的贝侬两种方案都基本掌握,而只主张古壮字方案的,因为是少数,就暂时不予讨论了)。这一现象可以归结为“实践缺席”,或者叫“试验缺席”。此外,其中的最大缺席者还有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缺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古壮字与拼音文字,到底是哪种方案让儿童容易识记,他们最有发言权。可惜的是,尽管我们论坛里的贝侬也有一些语文教师,但他们没有发言。原因在哪儿,就我个人的原因是:有关本行业上的东东,懒得说,烦!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哪套文字方案是最好的,文字的功能主要是书面语言表达的工具,是语言文化的载体。因此,是否能够充分担当载体,是否好用才是其根本。正因为参与试验及其推广文字的实践机会少,甚至没有,就讨论哪个方案好不好,当然难免主观意识很浓了,而且更难以深入讨论,得出超越前人的意见了。如此讨论的结局就是,相同的问题一直在相同的水平上反去复来,能不让人感觉很累吗?
2.“造壮论”问题
无须讳言,这个问题暗藏着壮汉民族间的新的心理冲突。尽管发表“壮族原本没有,只是解放后才诞生”的观点的人是极少数,典型代表就是那位著名的“南乡子”贝侬,但是,了解民间社会生活的贝侬都知道,这样的看法在民间是有一定市场的。而且主要是广西汉族同胞抱有这样的看法,外省汉族同胞极少会这样去想。原因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我以为首要原因是广西的汉族大多数是壮族汉化的。同是广西人,外表容貌上都没有多大区分,同时又都跟中原人有明显的差别;而生活习惯上几乎一致;最明显不同的只是语言方面,而广西汉语方言又比较多,同是汉族,互不能通话的现象大家也习以为常,语言不同并不意味着是不同民族。
其次,是汉族迁入广西很早,他们跟当地原住居民已经融合得长久了,原住民意识已经很强烈,彼此之分的理念已经很淡漠,彼此从哪儿来的历史认知已经模糊,或者已经难以说清。不像贵州,要汉族人说布依族或者苗族原本就是汉族是很少有可能的,因为贵州的汉族迁入贵州的时间很迟,他们跟当地非汉民族的融合还不够充分,尽管布依族汉化的也不少,但是发生汉化的时间才是近百年的事,族群间的文化性格还容易区分,坐在一起,三两句话,就基本知道各自的族群文化背景了,大家都很清楚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再次,是对民族区域自治的不同理解,导致广西汉族在政治上有“二等公民”的想法,于是才想通过否定壮族的“族权”来平衡个人在政治权利上的失落感。“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名称,给人的印象是:广西是壮族的,是壮族人做主人,从而总以为壮族在政治上享有超过汉族的特权。尽管事实上并非如此,尽管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有很明确的努力平衡各个民族政治权利的规定,但是普通百姓的认知策略是贪方便的,他们是讲究名实相符的。他们认为广西的东部地区几乎都是汉族,广西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都是汉族,为什么非要弄出一个壮族来自治?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名称也造成广西汉族同胞对家乡认同的困惑!桑梓之情是整个中国人都崇尚的,家乡认同对中国人来说往往是超过民族认同,尤其是中国的南方。这很可能是农耕文化孕育的结果。“我本来就是广西人,我是汉族,但是广西是壮族自治区,你叫我怎么去认同啊!”——凡我接触的广西汉族同胞都不乏这样的感叹。
这些分析可能不全面,但居于这些原因,对“造壮论”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只停留在历史事实的证明,以及民族文化和心理认同的申诉,或者恼怒、对骂,都难以解决问题。这是新时代中国人独立人格的觉醒之中产生的新的民族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地讨论。如果只在原地踏步,没有新的观点出炉,肯定累人!
3.汉满(蒙)历史争议问题
这个问题好象“不关我们僚人的事”,而其实质上已经涉及到中国人的历史观,中国的各个民族如何对待自己民族历史的大问题。所以说,汉满(蒙)之争现象要在汉僚身上重演并不困难!
目前,很多网友的汉满(蒙)之争都只停滞在历史上谁的祖先如何辉煌,如何开疆拓土统治了哪些疆域;谁的祖先又杀了谁,犯下了什么滔天之罪;谁的祖先又做了谁的奴才,如何任人驱使……。依此又来臆测谁会兽行不改,一贯残暴;谁会不改野心,卷土重来,再次分裂祖国;谁会永远坐大,欺压弱小者,等等。为此而互相争斗,以致互相漫骂,纠缠不休,真不知道有关当事人累不累,我作为旁观者都很累了。所以,在《布依在线》我们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凡涉及汉满(蒙)之争的缺乏理智的帖子一律删除!
作为现代人,是把历史当成镜子来借鉴,照亮前进的道路,还是把历史当成包袱来背着匍匐于民族竞争之林,可要认真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在相关问题的讨论上,我以为必须思考好下列问题:⑴我们能无条件的崇拜祖宗吗?⑵祖先的债务能让后人来付吗?⑶今天每个民族的地位由过去的祖先决定吗?
4.网站人气问题
很多贝侬很羡慕别的网站人气兴旺,而积极反思我们《僚人家园》的“人迹寥落”,并一再追问怎么才赶上别人。这样的追问及其警醒做多了也让人疲累。在这个问题上,我跟不少贝侬的想法可能不同。我以为我们的论坛已经达到旺盛的台阶了,不是说不想它更加旺盛,而是说每天能这样保持30个左右的网友同时在线的规模就已经不错了。
网络世界跟现实世界是一致的,一个论坛旺盛与否是由论坛内容决定。网站里的话题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关注的,在网络上才会引起大量网友的关注,否则引起关注的力量就会相对弱小。如果为了单纯追求人气的步步上升的话,你只要往“色”、往“性”、往敏感的社会问题靠拢就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了。如去年“9·18”的珠海事件,就让我们的论坛狠狠地“风光”了一次。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我们这个论坛的主要话题啊,我们论坛是讨论民族文化,而且主要是讨论僚人文化的。这个话题在现实生活中被关注的程度本来就有限,到网络上来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人气旺盛与否很多时候是顺其自然的事,而提高质量,积聚更多的人才来参与建设才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例如,我们各位版主能否多花点时间多写点文章在论坛里发表,从而尽量少转帖别人的文章。其实,我们每一位贝侬的心灵世界都是我们民族的,宣传民族文化可不只是宣传祖宗的文化,外扬当代僚人美好的内心世界才是更加实在的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再如,我们能否多些转录一些有关僚人研究方面的论文,让更多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论坛里展示;还有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抓住一切机会向同胞们介绍这个网站,指导他们上网和参与交流讨论相关话题;及时将僚区的社会生活介绍上来,让大家分享;大胆地把僚区的社会问题(案例等)摆到网上来,让大家关注……。这样的东西多了,谁还会感觉累呢!其吸引力也才会实实在在地稳步提高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4 17:07:3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