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乡土文化教育的必须
乡土文化教育的必须
2004-07-29 08:56:19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钟晓毅
文化的重要性已经上升为一个时代的主题。
广东在这一方面感受殊深。回溯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有相当一段时间可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年代:以GDP逐年递增称雄,在一片“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声浪中,广东成为最具诱惑力的发财致富的热土,为国人与世人所瞩目。与此同时,“广东是文化的沙漠”、“本地姜不辣”的微词也让人惋惜与沮丧。到了今天,特别是在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确立之后,广东已在努力重塑自己的形象,文化被充满想象力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说是要追求人类最高的境界与最美好的归宿也好,讲要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名城、山水之都也好,全省人民现在是上下一心,都在致力于自己的梦想:即把人文价值恢复到发展的重要位置上来,实施以文化论输赢的长远策略。
围绕着文化而作出的种种战略企划,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就意味着占据未来。文化战略成为基础性和主导性战略,文化的价值获得了决定性的地位,对文化的理解与诉求,成为了我们既真实有形而又空阔无边的追求——对于过日子也好、对于文化流传也好,显然都是一种滋养。
既然文化意识已经在体制内外生根了,我们需要的是在共识的基础上再前进一点,对操作层面上的关注可能更能代表普罗大众的需求。
乡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就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操作层面上必须面对的命题。广东文化自然受内陆文化的影响很深,但它独有的特色却又不等同于内陆文化,根据这个特色去建设文化大省,才有切实的号召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恰当的诠释,樱桃为什么那么红,芭蕉为什么那么绿?这大概同它们生长的水土不会没有关系吧。中国古代的雄辩家曼婴说过一段精彩的话:“桔生淮南以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不然的话,我们何以解释牡丹以洛阳为最名贵,芍药以扬州的最奇美,木棉在温暖湿润的岭南生长得最茂盛,白杨在寒冷干燥的北国生长得最挺拔呢?广东气候温和清新,又多丛林溪流,大自然的形态千变万化,因而广东的文化比较普遍地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的美,反映人们开朗活泼、兴趣广泛的性格特征,乡土文化教育的基础也正在于此。
但现在有个现象值得研究,我们常常会羡慕别的省份别人的文化形态,一旦走出去了发现他们反倒欣赏我们的活力与实在。比如北京的《中国青年报》有一段时间就经常提到“广东的今天是内陆的明天”,“广东的改革开放经验值得借鉴与学习”……每次都能触发我们高兴之余的沉思: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效应”,真的那么根深蒂固?在别人欣赏甚至讶异我们富有活力的文化生态时,我们却正要丢掉它,说什么“本地姜不辣”、“外来和尚会念经”;回顾所谓的“主流文化”,重新在过去的文化框架中找寻自己的位置,重新循规蹈矩地走别人走过的路?一些有远虑的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正在思索“文化安全”问题。尽管“文化安全”更多地是在国家层面,但作为一个面向海洋、努力与国际接轨的省份,就不能不注重自己的文化特色,乡土文化教育之所以必须,根源也在这里。
我们要让后代知道我们的文化之根与文化形态,也要让所有的“新客家”了解我们文化特色与文化优势。对我们生息与生活的这一块热土,要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如著名诗人艾青所说的那种纯朴而深厚的情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要重铸信心,充分认识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荣耀和这荣耀在今天乃至将来的继续辉煌。《南方日报》在今年开春展开的“广东历史文化行”做的就是这种重新挖掘、重展辉煌的普及性工作,在公众之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广州市教育部门也动员起来,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星海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南海神庙等列为中小学生必看和选看的教育基地。可见乡土文化教育的必须已渐被认识。还有一个建议,是把乡土文化教育引进课堂,让潮汕地区的文化融进潮汕子弟的血脉当中,让客家地区的文化成为客家籍学生的心灵寄托,让广州地区的学生对“花开花城”有着生命深处的理解。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因为有异乡,才会有故乡”。地域的力量是强大的,乡土文化教育得当,即使有一天广东的子弟到了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相信无论东奔西走,无论右弯左转,无论沧海多阔,无论归程多远,也要回归起点。广东千千万万华侨对广东经济与文化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就是很好的佐证。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