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日报11月21日第五版《热点新闻》栏目中发表了《桂林旅游呼唤大策划》(以下简称《策划》)一文。我认为,该文从立意到文章的观点值得推敲。
一、所谓“刘三姐”出现南移现象。
“刘三姐”出现南移,这不是南宁民歌节宣传的结果,是市场的魔力。40多年前雷振邦把本“定居”在属于桂林以南的刘三姐北移到桂林,看重的只是桂林的山水及其自古以来就有的名声。桂林就是桂林,它给人们的本来印象就是山青水秀的一个旅游胜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桂林不会有什么特殊的东西,普通得很。40年后,“刘三姐”逐渐从桂林南移回去,是改革开放20多年后市场经济使然。
所以,说“刘三姐”南移,不如说“刘三姐”南归!很好,这不但给广西正了名,也给桂林正了名------她本来只有山青水秀!
二、所谓旅游策划风起云涌和桂林旅游需要大策划。
《策划》说,“现代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有着与其它任何产业都不同的特点,它是天然的市场经济和典型的形象产业,注意力、创造力、形象力、品牌力是其核心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并例举张家界、贺州、大连三地运用了“大气魄、大手笔的旅游策划和运作”带来了“轰动效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但文中的表达,是以注意力、创造力、形象力、品牌力的作用为是否开拓了当地旅游客源为目的的,他认为有了客源就有了生产力和竞争力,而忽略了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是能否长期获利的经济本质。
现在已经有人看到了桂林旅游的注意力、创造力、形象力、品牌力的作用在全国,以至于在全世界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桂林旅游效益又低下的现实,但找不到其真正原因,又开始大谈特谈开辟会议途径、把传统的观光丰富为观光和休闲度假发展桂林旅游的思路。这种思路,和片面用“注意力、创造力、形象力、品牌力是旅游产业核心生产力和竞争力”的观点来观察桂林旅游如出一辙。它们都是唯心的思维,是以狭隘的、固有的模式,囿于以旅游谈旅游的结果。
《策划》的所谓旅游策划风起云涌和桂林旅游需要大策划,以“带来轰动效应”争取客源而不是长期获利,不是将生产力和竞争力作为扎实的经济发展为手段,当然就大错特错了。
三、我的观点是:
1、桂林缺的不是旅游客源。
从数字上说,去年我国完成GDP10万多亿,旅游产值占5%,5000亿,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在桂林,旅游产值50亿,已占桂林GDP300多亿的17%左右,作为一个地级区域来说,3倍多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够可以了。
桂林要挖旅游潜力太难了。桂林的旅游客源大有“船到码头”的感觉。算算吧:假如漓江天天满航,每天都有150条船开(150条船的概念是,早上8:00第一艘船启程,即使每分钟开一条,要延续到10:30才开完。最后一条船到阳朔大概下午4、5点了)。如是,漓江上每天有120人/条×150条=1.8万人在桂林游江,一年就是650万人,这已经是漓江容纳客人的极限;同时,市内和各县的其它景点,就算是每天有1.5万人在旅游,按十个小时计算,每小时有1500人分布在这些景点里,每个景点平均每小时容纳大概150人,也够满了。加起来1000万人多一点吧。而报刊上报道去年桂林有1100万人到桂林旅游,你说,这是否是桂林客源的极限了?
就算是统计数字有70%的的水分,真正参加桂林旅游的人只有300万,还有700万的容量,但争取这700万人去游江和参加各种景点的旅游,那不是桂林的推销问题,而是整个中国老百姓和外国人口袋里的钞票!要知道,中国以至全世界都还有70%以上的人是刚过温饱线的,等他们温饱过去,桂林这个在旅游方面已经从古到今有强大的注意力、创造力、形象力、品牌力的城市哪有不作为选择为目的地之理?
试想想,25年前的80年代,香港人和台湾人先行,继以日本人和韩国人为主要客源国的外国人到桂林旅游,宁可“来到桂林睡地下,也要观赏桂林山水美如画”,那时,桂林到他们那里做过什么样的有“轰动效应”的“策划”?
2、逐步淡化桂林的旅游立市的观点,以已经开拓的繁荣的(而不是发达的)旅游搭台,让脚踏实地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工业建设为主角唱戏,才是对桂林的最好的策划!
这种策划,不可能有“轰动效应”,他需要一个从繁荣进化到发达的过程,需要十分艰辛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长长的时间流逝。
现任桂林市委书记说过:在发展农业、工业和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上,要从把突出重点产业、发展重点产业理解为重点重于其他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市委书记在这一段话中的本意,当然是对我们桂林不少的人抱着旅游可以大力发展桂林经济的守了20年的旧思想的批判。
我找到网上有位网友说过这样一段话:“记得90年代初在桂林有如今天广西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式的论桂林旅游是否为经济重点的各种座谈会、报告会,一位政治经济学教官(部队的)说:我劝大家冷静冷静,诺大一个城市,我不相信靠几块床板(用宾馆饭店喻整个旅游)能卖出多少钱。还有一位企业人,说,漓江当然是无价之宝(喻旅游在桂林可以大力发展),但千万不要以为无价即是好价,他的另一种表现是没价(喻旅游赚钱很有限)!他们两位,一位专攻政治经济教学,一位走南闯北混市场。然而就是这两位,一则从理论上告诫决策者们,对于经济的发展,当然可以大胆推理,但更需要小心求证;一则实际出发,并例举苏州,经商办厂气氛远比旅游气氛浓厚得多。所以,桂林决不能只躺在资源上作文章。”
15年前,两位对桂林以旅游立市的观点进行的批评,实在有些"先"知"先"觉,因为十几年后今天桂林的现实-----床板没能卖出多少钱,漓江并不是“无价”之宝,桂林经济落后于许多原来什么名声也没有的,从来不搞轰动效应的许多城市了!
很有趣,苏州也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旅游城市,但走了一条和桂林不一样的路----,他们只是拿苏州园林和刺绣文化搭了个戏台,真正唱戏的主角是发展工业。苏州的旅游也从没有搞过《策划》一文所描述的“轰动效应’,但15年后经济的发展却使之成了中国的享誉世界的“硅谷”,并以悄无声息的方式将苏州展现为华东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旅游明珠!
所以,桂林的旅游必须放在桂林的总体经济发展规划上去作长期策划。一时性起的轰动效应,绝不可能出现《策划》所描绘的“劳民生财”,其结果必然是“劳民伤财”!
四、我的结论:
1、《策划》的立意:用市委书记批评的旅游“重点重于其他”这个没有解放的思想和僵化思路,死抱旅游发展桂林经济。
2、《策划》的目的和观点:呼吁桂林学习仍然在温饱线上的湖南张家界、广西贺州以及《策划》一文认定没有旅游资源的大连,当然,我不是说张家界和贺州没有什么可学,但为什么不学苏州?他们的经济发展与苏州可是有20年的差距;而对大连,为什么不学人家与桂林人口同样都是500万,却创造了5倍于桂林的国民生产总值?!
用掀起轰动效应,有一个“使‘聚焦’媒体在没有接到邀请也要赶来‘聚焦’不可的策划案例”,对于今天要把旅游从重点重于其他的思想里解放出来的桂林经济,有什么用!!
五、结束语:旅游业与国民经济一二产业是孪生子------经济发达了,旅游才能发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