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天下归心在2004-7-13 23:08:06的发言:
广东人广西人古时候同属南越,可是现在广东人是汉族,我们是壮族。
区分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什么呢?语言吗?广府人说的粤语,中原人以及北方人听不懂,学不会。而所谓的“壮族”听得懂,学得会。那又如何解释呢?
风俗吗?人家说壮族流行拾骨葬,这可作为区分壮汉的标志。但其实不是,大家去看看广东的客家人,就知道其实客家人也搞拾骨葬。
再说三月三,那是壮族的节日,说什么三月三对山歌。简直就是瞎扯,我们那三月三就只是拜山,根本就不对山歌。而且现在已经不一定要在三月三拜山,反正就在那天附近拜山。
再说壮语新闻,我明着说我根本就听不懂(就听懂几个数字),再说壮字,人民币上的壮字,我就看不懂。而我却发现平常看粤语片上的“粤字”,到有点象我们的古壮字!!!
当时之所以搞个“壮族自治”,是因为周总理要给广西一些优惠政策,发展当地经济。
人家说壮语语法结构发音等与汉语不同,所以不划为方言。可是,浙江话(吴语) 闽南语 闽北语同样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发音同样与汉语有很大出入,可是就是列为汉族。再说风俗习惯,所谓的汉族也不是完全一样,两广一带(包括所谓的壮族)都要过“冬至节”。而中原人与北方人就不过。再说“鬼节”,两广人(包括所谓的壮族) 闽南人 闽北人 浙江人都过。而中原人与北方人就不过。呵呵
所以,我认同“壮族”本来是存在的,且是和广府人浙江人福建人一起的,大家都是越民族的后代!!!!!!但现在“壮族”这个名称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或者狠一点说已无须存在(注意:是名称无须存在)!!!对不起,这是我的心里话。我是靖西人!-------还有很多话要说,以后再说吧!
这位贝侬的观点是在壮民族问题上常见的典型错误思维观点,在本论坛上以前有过多次的批驳和讨论了。现在再讨论虽然很累赘,但是不反驳的话,却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作用,所以还是再罗嗦几句吧。
一,“听得懂”不是同一种语言的标志。实际上许多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都不可以相互听懂和通话,就包括壮语,北部壮语和南部壮语就不能相互听懂和通话。壮族人就一定听得懂粤语?不一定,没有出过远门、接触过粤语的壮族人,照样听不懂粤语。壮族人学习粤语相对北方人来说容易习得粤语是事实,但是这只能证明粤语是古代汉人南下和古代越人集体汉化共同发展来的语言,其音系比较接近壮语音系,因此壮人容易习得。但是绝对不能因此就证明粤语的性质就和壮语一样——因为粤语还是以汉语词汇为基本词汇,而壮语则仍旧以泰语族词汇为基本词汇,两者有着质的区别。
二,拾骨葬本来就是壮族的风俗,广府人、客家人等也搞拾骨葬,那是他们有的是壮族先民汉化的后代,遗留了古越人的风俗,有的是因为迁入岭南地区之后由于地缘关系二受到古越人的影响的结果。但去找与壮族无关的其他汉语方言人群,就没有发现这个葬俗,也可以说明这个葬俗本来就是壮族先民古越人的固有风俗。
三,三月三有的地方确实是扫墓的节日。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反映出这位贝侬的诸多自相矛盾之处——1、汉族根本没有在三月三扫墓的节日,这更说明了三月三是壮族特有的风俗。2、三月三在壮族许多地方都是对歌的节日,但是以前已经有人讨论过了对歌正是从祭祀、祭祖、扫墓的节日发展来的,正是有了聚族祭祀的机会,而给人们提供了聚会对歌的机会——从娱神到娱人,这是《壮族歌圩研究》一书所论证的,也就是说现在有的地方(如德保、靖西部分地区)还保留了三月三祭祀(扫墓)的古代传统,而更多的地方则已经发展成为了对歌的节日。3、这位贝侬自称是靖西人,却不知道靖西化峒镇每年农历三月三都会举行盛大的歌圩,进行对歌活动,居然说出“简直就是瞎扯,我们那三月三就只是拜山,根本就不对山歌”的话,其身份值得怀疑。
四、这位贝侬听不懂壮语新闻,以此来证明什么呢?——只是证明了一个民族内部的方言也有听不懂的,所以汉语内部北方人听不懂粤语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五、这位贝侬武断地说“浙江话(吴语) 闽南语 闽北语同样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这是很不严肃的,事实上,除了类似表示动物性别的定语,从粤语到吴语、闽语等汉语方言都是定语前置的方言,与壮语除了汉语借词之外完全都是定语后置的语法现象根本不同。可以说,南方汉语方言和古代越族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是它们到现代都已经汉化而成为汉语方言的一部分,但是壮语至今仍然保留着完整的壮泰语族的发音、词汇、语法,和南方汉语方言有着质的差异。
六、风俗习惯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和流传的,两广一带(包括所谓的壮族)都要过“冬至节”、“鬼节”,其实也是从中原地区传播来的。中原人与北方人现代已经不过这些节日,不能够说明以前他们不过。事实上,这些来自汉族的传统节日,不但壮族过,国外的京族、朝鲜族、大和族等都过,但他们可以说是汉族人么?壮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不代表壮族就是汉族人。
七、壮族和南方汉族都可以说是古代越族的后代(而南方汉族则还有相当的北来成分),但是不代表现代的壮族和现代南方汉族就可以扯为一谈。从语言文化乃至历史渊源上,壮族(包括布依族、岱侬族)更加接近国外的泰族、老族、掸族以及国内的傣族等,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常识。否认壮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存在,无异于扼杀壮泰语族存在的基础。建议这位贝侬多了解一下壮族在语言文化上与东南亚相关民族的关系,特别是如果你真的是靖西人,那么靖西话与泰语的近似性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
最后,我还想告诉这位贝侬,壮族或者僚人,名称的存在十分有必要,这是我们保持个性乃至族格的一个前提条件。你一个人不能够代表所有壮族人的心声,也就是说,和你不同的是,我们拒绝被同化为任何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