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壮语的调类与古汉语以及现代粤语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即都可分为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等8个左右的调类。
有促音韵尾的独立出来做一个调类,不是壮文的独创,而是参考了汉语音韵学的成果。舒声调可以分为阴平(第1调)、阳平(第2调)、阴上(第3调)、阳上(第4调)、阴去(第5调)、阳去(第6调),促声的第7、8调类,统称为“入声”,分别为阴入(第7调)、阳入(第8调)。
其实,虽然促音的调值和非促音调类的调值大都会一致,乍看可以归并入相同调值的调类里(泰语就采用了这种表示法),但是其实这样归并是不可取的,因为促音的调值在各个方言当中的相同调值的舒声调的归并情况都不一致,必须独立算成调类在各个方言的比较当中才体现出一致性。如:
第7调 武鸣话调值 35(长音,与第5调类的调值一致)55(短音,与第3调类的调值一致)
第7调 德保话调值 55(长音、短音,与第5调值一致)
第8调 武鸣话调值 33 (长音、短音,与第六调类的调值一致)
第8调 德保话调值 33 (长音,与第六调类的调值一致)22(短音,与第四调类的调值近似)
也就是说,如果将促声的调类划归相同调值的舒声的调类,势必导致各个方言的促声调类归并情况不一致,不利于方言之间的比较,更无法显示其同源性。不但壮语如此,汉语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