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3-8-22 15:45 编辑
僚园星火 发表于 2013-8-22 08:15 
有的壮族人既过传统的“三月三”节,也跟汉族人一起过清明节。
--------感觉很悲哀啊,竟然过汉节。
三月初三,清明,都是“农历”上的日期,如此而已。
正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一,这就是爱好数字游戏的中国人喜欢选择的节日日期。清明、夏至、冬至,这也是中国人过节常见的节期选择。正月初一,在立春前后;三月初三,在清明前后;七月初七,在立秋前后;八月十五,在秋分前后,这应该是两套节期的关联。
关于二十四节气,用我的话语概述如下:按白天日照长短将一个地球年分成两半,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夏至,白天最短的一天是冬至(如2012年12月21日);在此基础上,将一个地球年分成四等份,另两个分界点即为春分、秋分;再往下分,分成八等份时即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一份再一分为三,总共分成二十四等份时,即有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是干支纪月(甲子月、乙丑月等),每年(365.2422天)平均分成12个干支月,每个干支月约为30.4天,古人以大雪为岁首(冬至前半个月),今人以立春为岁首(正月初一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