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词,是指“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至今尚无定论。汉语文的学习,当“语文”一词作不同解释时,所需要的教学时间应该是不一样的。现代汉语“语言文字”的学习,小学六年应该差不多了;但加上古代汉语和现代、古代以及国外的文学,整个中学阶段都学习也不算多。语言、文字、文学、文化,一样不落地学,足以活到老学到老。不过,任何课程的开设都应该有个“度”,中学汉语文教育不可能按中文专业学士、硕士的标准来要求,小学汉语文的教育则更应该着眼于实际,不能要求太高。学习基本的汉语言文字,小学六年应该够了——我有个同学小学毕业以后再没上过学,但他的现代汉语文水平不比我低多少,他写的书信、发的手机短信以及他口头的白话、普通话都体现了他较高的汉语文水平,这个例子多少可以说明些问题。
广西壮文进校(小学)的试点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情况并不乐观。覃国生教授的那篇文章[《简论壮文教育定位提高壮汉双语教学质量》 http://www.kam-tai.org/culture/zhuang/education/jianlundingwei.htm ]对此有如下描述:
『198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推行使用壮文以后,就先在武鸣、德保两个县搞壮文进小学的试点。武鸣县庆乐小学和德保县的那甲小学是首批搞试点的学校。……庆乐小学和那甲小学壮文试点班的这种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到小学毕业时学生的壮文水平都达到甚至超过大纲的要求,而汉文水平则基本上接近大纲的要求。……但是现在没有壮文初中,22所民族中学没有一所能在整个初中阶段使用壮文教材、壮语授课,多数情况是只开没一门壮文课(少数学校连这门课也是虚设的)。……』
『壮文推广工作的管理体制由广西语委转到广西教委以后,首先是缩小了规模,由原来在50多个县(市)不同程度地开设小学壮文试点班,缩小为22个县,民族中不由22所只保留 10所。与此同时广西教委在贵港市古山小学树立壮汉双语教学的样板,投入较多的领导精力和经费。……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把自己的做法总结为: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后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为壮文进校的“十六字方针”。』
『人们在推行壮文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壮文教育定位问题。古山小学的经验,在现有教育制度下能给壮文教育定位提供一个基本正确的框架;但它还没有根本解决壮文在壮汉作为学习汉语文的一种工具,即常言的“拐棍”作用。小学阶段“以壮为主”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壮族的小学生只懂母语不懂汉语,只有壮语环境,“以壮为主”的教育就容易接受、利于巩固学习成果。但是古山小学的做法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壮为主”,因为因主导思想上没有以提高壮文水平为主。学前班集中学习壮文掌握“拐棍”,同步教学中一多一少变化的课时安排,实际上是为了学习汉文的需要。这里“壮汉结合”的内容,除了上述谈到的课程具体安排外,还包括在低年级的壮文教学中渗透汉文的做法。这种教学安排和教学进程,也是一种“以壮促汉”的做法。问题是最终是否达到“壮汉兼通”的目的。』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原文,在此不便过多摘录]
南粤孤客贝侬希望真正“以僚为主”、“以壮为主”,这个想法我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十六字方针”,在教学试点实践中只落实了中间的“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八个字,几乎忘了“以壮为主”的初衷和“壮汉兼通”的目标。非试点学校的壮文教学状况,那就更不用说了——非壮文入校试点的中小学校好像都不教壮文的吧?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还是很大啊。
壮文教育定位的问题不解决,壮汉双语教学的努力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结局的。壮文教学如果只“试点”不推行,壮族人民在语言文字上“以壮为主”、“壮汉兼通”就永远是空话。问题到底出在了哪个环节上,值得贝侬们去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