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91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奇音乐]Huun-Huur-Tu at Fantasy Studios, Berkeley, California.

[复制链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3:0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3-5-16 23:32 编辑


Huun-Huur-Tu at Fantasy Studios, Berkeley, California November 18, 2008

图瓦呼麦,恒哈图乐队。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沙发
发表于 2013-5-16 23:27:50 |只看该作者
恒哈图乐队

乐队诞生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恒哈图乐队的诞生了。在泰德的推动下,1993年,一支由四人组成的图瓦呼麦四重唱乐队出现在美国人视线中。那一年,33岁的凯戈尔(Kaigal-ool Khovalyg)、31岁的萨亚和另两位成员第一次离开他们的家乡,带着他们自己做的十多件古老乐器踏上走向世界的征途。

显而易见,当西方世界面对面听到这种古老的声音,有多么惊诧。美国摇滚史上的先锋作曲家弗兰克·扎帕(Frank Zappa)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年跟恒哈图密切合作,电影音乐家Ry Cooder、黑人吉他手Johnny Watson以及印度西塔琴大师香卡(L. Shankar)等都与恒哈图携手,几乎每一位音乐家都渴望在这神秘的声音中发掘他们的灵感。

坚守游牧民族的传统

“我唱了40多年的呼麦,到现在,嗓子还是跟年轻时一样。”48岁的凯戈尔外貌跟实际年龄相差甚远,棕褐色的皮肤和满脸深刻的皱纹,都让他显得过分沧桑。他是乐队里公认的天才,他的呼麦是自学的,从幼年时开始,他就能模仿自然界里的动物的声音,甚至风声水声。21岁之前,他是草原上的牧羊者,过着纯粹的游牧生活,“我每天赶羊群,每天都对着大自然唱呼麦。”

如果汉族用绘画或是文字来描述世界,那图瓦人的声带就是他们的画笔。“呼麦是图瓦人看世界的方式。我们演唱时,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循环流动。”萨亚说,图瓦人世世代代都在土地上唱呼麦,“我们有非常发达的声带肌肉。”


呼麦

蒙古国把呼麦称为“国宝”,中国将呼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瓦人则把呼麦视为民族的魂。几乎所有拥有这种传统唱法的国家,都把“呼麦”的发掘和研究列入国家艺术重点学科。

按照图瓦人的说法,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掌握了呼麦。萨亚说:“图瓦是最早唱呼麦的民族,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更注重呼麦的旋律。”图瓦人的呼麦并不只停留在模拟自然声响范畴,他们就像绘制音乐地图,通过配词的歌曲和喉音演唱、口哨以及其他发声方式,来对应不同的自然图景。

如今的恒哈图

今天的恒哈图乐队跟1993年相比,阵容有了些改变。乐队最初组建时的两位乐手已经走上实验先锋的道路,凯戈尔和萨亚却选择坚守传统,又重选了两位同样跟随父辈学呼麦的年轻人入团。

他们总共出版了7张专辑,每一张都是传统的图瓦呼麦音乐。坐在上海音乐厅的食堂里,萨亚穿着朴素的格子衬衫,用手抓米饭,喝着温和的茶水维护自己敏感的嗓子,饮食清淡。经常创作原创曲目的凯戈尔说,自己没法学习现代人记谱的方式,“如果我作曲时把谱子写下来,我就没法再做音乐了。”

“我喜欢巡演的生活,这可以让图瓦的音乐传递到全世界。”萨亚说。换一种视角来看,这种居无定所、每天唱着呼麦的日子,恰是他们游牧民族祖先所过的生活。

如他们所愿,今天的欧洲已经有了成熟完善的呼麦保护组织,美国也有了“图瓦之家”这样的协会,以及呼麦学校。很多来自欧洲、中东、亚洲的乐迷们找到恒哈图乐队,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最原始的唱法。“呼麦对初学者来说很难,这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非常漫长。”萨亚说,因为演出的繁忙,他们通常无法真的去教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呼麦爱好者。对他来说,更直接的方法就是面对成千上万的人演唱呼麦,让世界各地的人从他们苍劲有力的喉音中,领会图瓦游牧民族的灵魂和他们对自然的赞颂。

“我们会这样唱一辈子。”萨亚轻声说。

合唱与呼麦

合唱是一种多人多声部合作的演唱艺术,即使最小规模的合唱团也至少需要4个人才能满足不同声部搭配的需要。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图瓦共和国,却保留着一种神秘的演唱方法——呼麦。音乐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出口品,最受国际关注,它也被称为“亚洲中心。

呼麦,在英文中是喉咙歌唱的意思。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图瓦人的喉声唱法风格,狭义上讲,也可以描述喉声唱法特性中的一个风格。演唱者通过软颚、喉头、嘴唇、舌头与下颚的精妙配合,可以用一个人、一张嘴,在同一时刻发出高、中、低不同声调的声音。通过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

呼麦音乐是中亚的一种不为人知的宝藏,呼麦歌唱和马头琴上的旋律能轻易地叩开聆听者的心门(哪怕他们是第一次听到),令人惊叹。呼麦的动人歌词,以及空间的绵延永恒之感,均极富力量。 四重奏组Huun Huur Tu依靠他们对传统喉音歌唱的现代演绎,乐队的名字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太阳推进者”,乐队艺术家那运用喉咙发音清晰的和声所产生的声音的“折射”就如同日出日落时折射的那些垂直间隔的光线,优美之极。乐队如今已成为世界音乐领域国际知名的组合。在过去的几年中,该组合进行了世界巡演,每年在世界各地区的音乐会超过两百场。

音乐价值

图瓦著名歌手阿尔伯特表示,在图瓦,特别是乡村,你能遇见那么多能唱呼麦的人,而且有那么多不同的唱法,这是很平常的事。”图瓦视“呼麦”为“民族魂”,把“呼麦”艺术列入国家艺术重点学科。

摘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6479.htm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花王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最后登录
2020-5-28
注册时间
2005-9-17
板凳
发表于 2013-5-17 11:50:21 |只看该作者
呼麦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1

主题

2

听众

2万

积分

违规用户

Rank: 2Rank: 2

最后登录
2019-5-8
注册时间
2008-5-3
地板
发表于 2013-5-17 13:51:02 |只看该作者
我也呼过几段,其中一段录音是36秒+45秒凑成的,开头用气很散乱,中途缓一下,最後十秒气不够时,反而突然掌握了技巧,看能不能發上论坛分享

[size=3]vot vot vot[/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2978

积分

樟树精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最后登录
2018-1-26
注册时间
2007-12-30
5#
发表于 2013-5-18 01:19:44 |只看该作者
很多壮族麽公都会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03:22 , Processed in 0.12394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