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哈图乐队
乐队诞生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恒哈图乐队的诞生了。在泰德的推动下,1993年,一支由四人组成的图瓦呼麦四重唱乐队出现在美国人视线中。那一年,33岁的凯戈尔(Kaigal-ool Khovalyg)、31岁的萨亚和另两位成员第一次离开他们的家乡,带着他们自己做的十多件古老乐器踏上走向世界的征途。
显而易见,当西方世界面对面听到这种古老的声音,有多么惊诧。美国摇滚史上的先锋作曲家弗兰克·扎帕(Frank Zappa)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年跟恒哈图密切合作,电影音乐家Ry Cooder、黑人吉他手Johnny Watson以及印度西塔琴大师香卡(L. Shankar)等都与恒哈图携手,几乎每一位音乐家都渴望在这神秘的声音中发掘他们的灵感。
坚守游牧民族的传统
“我唱了40多年的呼麦,到现在,嗓子还是跟年轻时一样。”48岁的凯戈尔外貌跟实际年龄相差甚远,棕褐色的皮肤和满脸深刻的皱纹,都让他显得过分沧桑。他是乐队里公认的天才,他的呼麦是自学的,从幼年时开始,他就能模仿自然界里的动物的声音,甚至风声水声。21岁之前,他是草原上的牧羊者,过着纯粹的游牧生活,“我每天赶羊群,每天都对着大自然唱呼麦。”
如果汉族用绘画或是文字来描述世界,那图瓦人的声带就是他们的画笔。“呼麦是图瓦人看世界的方式。我们演唱时,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循环流动。”萨亚说,图瓦人世世代代都在土地上唱呼麦,“我们有非常发达的声带肌肉。”
呼麦
蒙古国把呼麦称为“国宝”,中国将呼麦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瓦人则把呼麦视为民族的魂。几乎所有拥有这种传统唱法的国家,都把“呼麦”的发掘和研究列入国家艺术重点学科。
按照图瓦人的说法,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掌握了呼麦。萨亚说:“图瓦是最早唱呼麦的民族,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更注重呼麦的旋律。”图瓦人的呼麦并不只停留在模拟自然声响范畴,他们就像绘制音乐地图,通过配词的歌曲和喉音演唱、口哨以及其他发声方式,来对应不同的自然图景。
如今的恒哈图
今天的恒哈图乐队跟1993年相比,阵容有了些改变。乐队最初组建时的两位乐手已经走上实验先锋的道路,凯戈尔和萨亚却选择坚守传统,又重选了两位同样跟随父辈学呼麦的年轻人入团。
他们总共出版了7张专辑,每一张都是传统的图瓦呼麦音乐。坐在上海音乐厅的食堂里,萨亚穿着朴素的格子衬衫,用手抓米饭,喝着温和的茶水维护自己敏感的嗓子,饮食清淡。经常创作原创曲目的凯戈尔说,自己没法学习现代人记谱的方式,“如果我作曲时把谱子写下来,我就没法再做音乐了。”
“我喜欢巡演的生活,这可以让图瓦的音乐传递到全世界。”萨亚说。换一种视角来看,这种居无定所、每天唱着呼麦的日子,恰是他们游牧民族祖先所过的生活。
如他们所愿,今天的欧洲已经有了成熟完善的呼麦保护组织,美国也有了“图瓦之家”这样的协会,以及呼麦学校。很多来自欧洲、中东、亚洲的乐迷们找到恒哈图乐队,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最原始的唱法。“呼麦对初学者来说很难,这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非常漫长。”萨亚说,因为演出的繁忙,他们通常无法真的去教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呼麦爱好者。对他来说,更直接的方法就是面对成千上万的人演唱呼麦,让世界各地的人从他们苍劲有力的喉音中,领会图瓦游牧民族的灵魂和他们对自然的赞颂。
“我们会这样唱一辈子。”萨亚轻声说。
合唱与呼麦
合唱是一种多人多声部合作的演唱艺术,即使最小规模的合唱团也至少需要4个人才能满足不同声部搭配的需要。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的图瓦共和国,却保留着一种神秘的演唱方法——呼麦。音乐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出口品,最受国际关注,它也被称为“亚洲中心。
呼麦,在英文中是喉咙歌唱的意思。从广义上讲,是指所有图瓦人的喉声唱法风格,狭义上讲,也可以描述喉声唱法特性中的一个风格。演唱者通过软颚、喉头、嘴唇、舌头与下颚的精妙配合,可以用一个人、一张嘴,在同一时刻发出高、中、低不同声调的声音。通过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
呼麦音乐是中亚的一种不为人知的宝藏,呼麦歌唱和马头琴上的旋律能轻易地叩开聆听者的心门(哪怕他们是第一次听到),令人惊叹。呼麦的动人歌词,以及空间的绵延永恒之感,均极富力量。 四重奏组Huun Huur Tu依靠他们对传统喉音歌唱的现代演绎,乐队的名字从字面上的意思是“太阳推进者”,乐队艺术家那运用喉咙发音清晰的和声所产生的声音的“折射”就如同日出日落时折射的那些垂直间隔的光线,优美之极。乐队如今已成为世界音乐领域国际知名的组合。在过去的几年中,该组合进行了世界巡演,每年在世界各地区的音乐会超过两百场。
音乐价值
图瓦著名歌手阿尔伯特表示,在图瓦,特别是乡村,你能遇见那么多能唱呼麦的人,而且有那么多不同的唱法,这是很平常的事。”图瓦视“呼麦”为“民族魂”,把“呼麦”艺术列入国家艺术重点学科。
摘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6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