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82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平话山歌与妇女头巾在南宁新秀公园

[复制链接]

2

主题

0

听众

262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3-8-17
注册时间
2008-10-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00:27: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子悦 于 2013-4-17 00:37 编辑

2013年4月14日,农历三月初五,星期日,南宁新秀公园,平话山歌集会场景以及平话妇女的多彩头巾。
(周末去这个公园,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城中村平话人集会唱山歌的壮观场景。我这次又再看到,用手机拍了下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听众

262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3-8-17
注册时间
2008-10-10
沙发
发表于 2013-4-17 00:54:17 |只看该作者
南宁城中村平话妇女的头巾。
(新秀公园附近有雅里、永和、中尧、上尧等城中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

听众

640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6-9-9
注册时间
2013-1-27
板凳
发表于 2013-4-17 06:29:12 |只看该作者
操這種南寧平话山歌集会者何以要帶上這種頭巾?平話者的特點嗎?

点评

沙南曼森  以下内容摘自《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徐杰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二编华南汉族的人类学分析: 『事情就是这么巧,笔者所工作的广西民族学院,地处南宁西郊,处在平话人的包围之中。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8 0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地板
发表于 2013-4-17 09:26:03 |只看该作者
早就发现了,她们戴头巾的样子和我家那里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5#
发表于 2013-4-17 09:26:55 |只看该作者
农历三月初三到初六,好象是平话人的花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6#
发表于 2013-4-17 09:36:24 |只看该作者
如果平话人多是狄青部将之后,或者是明代府兵之后,那么他们的妻子们自然是本土的。我做过平话人师公戏的调查,戏里“外婆”这一角色从服饰上和壮族没什么两样,也称为“daiq”。而且经常夹一些壮话。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7#
发表于 2013-4-17 10:27: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粤孤客 于 2013-4-17 10:30 编辑

    狄青率领的3000多北方蕃兵,战后就被北宋中央调回北方去了,没有留下。留下的是周边参与镇压的湖广、广东以及广西部分士卒。

点评

土人香草  嗯我想也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7 10:32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8#
发表于 2013-4-17 10:31:48 |只看该作者
这种头饰更像民国期间湖南妇女的头饰。

点评

沙南曼森  彩格头巾的包法,跟壮族很像。 如果这种头巾与民国时期湖南汉族妇女头巾样式很接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现在壮族、布依族保持的传统头巾样式很可能是古代中南、西南人民普遍采用的头巾样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7 13:22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9#
发表于 2013-4-17 10:32:40 |只看该作者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13-4-17 10:27
狄青率领的3000多北方蕃兵,战后就被北宋中央调回北方去了,没有留下。留下的是周边参与镇压的湖广、广 ...

嗯我想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0#
发表于 2013-4-17 13:22:51 |只看该作者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13-4-17 10:31
这种头饰更像民国期间湖南妇女的头饰。

彩格头巾的包法,跟壮族很像。

如果这种头巾与民国时期湖南汉族妇女头巾样式很接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现在壮族、布依族保持的传统头巾样式很可能是古代中南、西南人民普遍采用的头巾样式?

点评

南粤孤客  我倾向你的这种判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9 17:14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11#
发表于 2013-4-17 15:30:35 |只看该作者
田阳的平话人也是这种头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5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5-12-14
注册时间
2008-7-4
12#
发表于 2013-4-17 15:32:02 |只看该作者
我不说是头巾的式样,而是在头上两边甩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3#
发表于 2013-4-18 00:36:47 |只看该作者
mantsuk 发表于 2013-4-17 06:29
操這種南寧平话山歌集会者何以要帶上這種頭巾?平話者的特點嗎?

以下内容摘自《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徐杰舜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二编华南汉族的人类学分析:

『事情就是这么巧,笔者所工作的广西民族学院,地处南宁西郊,处在平话人的包围之中。记得刚到广西民族学院工作的1985年4月,在菜市里买菜,听到菜农所讲的话十分奇特,既不是笔者所熟悉的桂柳话(西南官话),又不是叫人一头雾水的粤语(白话)。这些卖菜的菜农妇女还有一怪,就是基本上是汉族传统的大襟衣服,且几乎都是黑衣黑裤,头上还要像少数民族一样包一块头巾。后来才知道,这是广西不同于广府人,也不同于桂柳人的平话人。』

『平话人壮化的这种趋势,在桂南平话人中还有四个突出的表现:
    一是与壮族一样过三月三,各家各户做五色糯米饭,并备上祭品去扫墓,与壮族一样俗称“拜山”。
    二是与壮族一样喜欢赶歌圩唱山歌,如明人王济《日询手镜》记述横州(今横县)平话人之“土俗”歌圩的情况时云:“往赴期者,一州之民皆然。”又如在南宁津头、亭子、那洪、沙井、上尧、安吉、石埠、江西等平话人聚居的乡流行平话山歌,内容有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生活歌、情歌、八歌等,凡日常生活的事情无所不唱,因事而编,有男女对唱,俗同壮族,但不像壮族那样男女公开对唱山歌,而是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或偏僻之处偷唱传情,仍保持了汉族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
    三是有二次葬之俗,俗称“小葬”。二次葬是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葬俗,汉族以一次葬为传统,平话人俗称“大葬”。所谓小葬就是先简单挖坑掩土成坟,过几年后再择日捡骨装在陶罐中,另请风水先生择地安葬。
    四是平话中有不少壮话的借词,如南宁市郊区的友爱村人所讲的平话中就吸收了不少壮语用词,例如mo55(泉)、ka:p33(青蛙)等。而横县人李毓杰曾著《中国元音》一书,专论古代汉语中的壮语,则从一个更广的范围探讨了壮语对古代汉语的影响,由此可推知自秦汉至宋,及至明清和现代,平话人在与壮族先民及壮族的交往互动中吸收壮语用词是自然的。』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4#
发表于 2013-4-18 00:45:41 |只看该作者
以下内容摘自《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徐杰舜、梁冬平,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五期):

一、广西的平话人与客家人
    汉族作为广西的一大族群自身包含有不同的民系。其中包括了以讲粤语为基本特征的广府人,以讲桂柳官话为主的桂柳人,以客家话为主要方言的客家人,以讲平话为主的平话人。
    作为广西汉族族群主要民系之一的平话人,从历史上看,其入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直到宋代,广西的汉族几乎都是平话人。现在平话人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邕宁、宾阳、横县、贵港、马山、宁明、南宁市郊和左右江沿岸的百色、田林、乐业的一些村庄,以及桂北的桂林市郊区、临桂、灵川、融水、融安、罗城、永福、柳城、龙胜、钟山、贺州、恭城、三江、鹿寨等县(自治县)市。
    作为广西汉族族群另一主要民系的客家人,其入桂的时间比平话人要晚,大约是在宋代。其主要分布在桂东、桂中和桂东北一带的44个县市,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二、平客研究的缘起
    1. 平客研究在广西的兴起
    客家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学术热点。虽然相对于闽、粤客家研究而言,针对广西客家的研究明显薄弱,但是亦不乏在学者的努力下对广西客家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和成果。
    …… ……
    相比之下,平话人作为广西最古老的汉族族群,其形成可以追溯到宋代,其在广西聚居的历史比广府人、客家人和桂柳人都要早,但是学术界对平话人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大多数集中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 ……
    2. 平客研究的突破——对比研究
    …… ……
    针对广西境内平话人、客家人聚居的特点,平客对比研究选取了广西境内的横县青桐村、江平村,贵港的东和村、八塘镇,柳州柳城县沙埔镇的大安村,宾阳县的新罗村、卢圩镇等7处田野点。上述田野点既具有适合开展个案研究的典型性,又具有符合概括平话人、客家人特征的代表性。
    …… ……

    三、客从何来——平客族群迁徙的比较
    …… ……
    不难看出,平话人的迁徙途径大多数是一幅由北而南入桂的迁徙图景;而客家人的迁徙主要是从东往西入桂的路线。
    …… ……

    四、生生不息——平客生计模式的比较
    …… ……

    五、旧风新俗——平客民间习俗的比较
    …… ……
    随着社会的变迁,在国家意志干预下所进行的移风易俗行动逐渐改变了古朴而又繁琐的民俗习惯,平话人与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提倡婚姻自由替代父母包办婚姻,火葬替代土葬,等等。
    不同的是,平话人与客家人由于各自的特定区域和历史,在对时间观念的体验上形成了一些地方差别。如宾阳平话人和客家人的灯酒节,横县江平村客家人的四月八,宾阳卢圩镇客家人的拜钱节和花婆节。……
    土著化是平话人与客家人的一个既相同又不相同的方面,受到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在展现两者人生礼俗的详细资料时,网民发现了一些非本族群原生性的仪式,受到土著化的影响是平话人与客家人都共有的变化,不同的是受影响的方面并非一致。如宾阳县新罗村平话人在婚俗方面的“不落夫家”,而横县江平村客家人的“拣骨”和新罗村平话人的拾骨再葬,这是在丧葬方面受到的影响。
    …… ……

    六、崇信之俗——平客民间信仰的比较
    …… ……

    七、互动互生——平客族群互动的比较
    …… ……
    另外,平话人土著化趋向和客家人壮化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同族群的接触因互相传播、适应和影响将会导致双方原有文化体系发生局部或者全部的改变,他们或者采纳、或者拒绝、或者部分吸收对方的文化。
    平话人作为入桂最早的一个汉族族群,其形成过程当从秦汉算起,直至宋代,历时约1500年。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不少入桂的汉族在与土著族群的互动中完全土著化了,而没有完全土著化的入桂汉族就形成了平话人。但是文化的互动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桂北平话人还是桂南平话人,他们虽然顽强地保持了部分汉族文化传统,使之沉淀下来,形成了平话人深厚的汉族文化底蕴,但是却免不了受到土著族群文化的影响,吸收了许多土著文化因子,从而在自己的身上打上了土著化的烙印。同样,后来的客家人在与当地人的互动过程中,也受到了当地土著居民的影响。比如说横县江平村的客家人的“三月三”节俗;宾阳县新罗村平话人的“不落夫家”婚俗;横县江平村客家人和新罗村平话人的“拣骨”葬俗等,这些都和壮族的风俗相似。

    八、小结
    …… ……


点评

mantsuk  謝謝!這兒的論壇版主回答時愛有所出處,學術性比較強。合口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8 06:00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

听众

640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6-9-9
注册时间
2013-1-27
15#
发表于 2013-4-18 06:00:26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4-18 00:45
以下内容摘自《平话人与客家人比较研究——以广西为例》(徐杰舜、梁冬平,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五期) ...

謝謝!這兒的論壇版主回答時愛有所出處,學術性比較強。合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7-10
注册时间
2002-7-6
16#
发表于 2013-4-18 09:13: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3-4-18 09:17 编辑
mantsuk 发表于 2013-4-18 06:00
謝謝!這兒的論壇版主回答時愛有所出處,學術性比較強。合口味!

这些内容是抄来的,不是我的原创,也不代表我的观点。我的“功劳”只是查找、选择、抄录(键盘录入),注明出处是应该的、必须的。

点评

mantsuk  超版太謙遜,我當然知道這是別人的觀點,我欣賞就是交代資料出處,不扮作個人研究所得。我認為在論壇寫東西,也宜這樣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18 19:18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

听众

640

积分

山精灵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最后登录
2016-9-9
注册时间
2013-1-27
17#
发表于 2013-4-18 19:18:56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4-18 09:13
这些内容是抄来的,不是我的原创,也不代表我的观点。我的“功劳”只是查找、选择、抄录(键盘录入),注 ...

超版太謙遜,我當然知道這是別人的觀點,我欣賞就是交代資料出處,不扮作個人研究所得。我認為在論壇寫東西,也宜這樣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听众

262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3-8-17
注册时间
2008-10-10
18#
发表于 2013-4-18 21:18:3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捧场!

我对平话人没有研究。我只是觉得平话人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些做法值得咱们壮族人借鉴。这个小公园我去过多次,时常看到有大批平话人(中老年居多)在那里唱山歌。我一般双休日才去,不知道这个公园的平话山歌集会是每周一墟还是每天一墟。估计是双休日才成墟,因为我看到不少人的穿戴不像农民,可能是在单位上班快退休或刚退休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听众

262

积分

石精灵

Rank: 3Rank: 3Rank: 3

最后登录
2013-8-17
注册时间
2008-10-10
19#
发表于 2013-4-18 21:36:55 |只看该作者
那天我拍了公园里的三群人,其中两大群在围观山歌对唱,一小群在树下闲聊。另外还有几个小群我没拍摄。

据我个人观察和其他贝侬转述的观察结果,山歌对唱一般是两个人或两队人在对歌,其他众多的人员是围观欣赏捧场者,并非人人参与或多数人参与对歌。据说在德保、靖西等地,山歌对唱则是一群人分成两队,各围成一圈(两圈相距不远,但互相不看对方),几乎人人参加,高声歌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8-9-1
注册时间
2003-3-15
20#
发表于 2013-4-19 17:14:59 |只看该作者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4-17 13:22
彩格头巾的包法,跟壮族很像。

如果这种头巾与民国时期湖南汉族妇女头巾样式很接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 ...

我倾向你的这种判断!

有容乃大 自强不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5-1-24 01:38 , Processed in 0.168959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