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uibe.edu.cn/upload/up_wyxy/lunwen-niebin.htm
试析“喃字”的民族性
聂槟
[摘要]喃字,也叫“字喃”,是越南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种民族文字。尽管今日喃字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笔者认为,虽然喃字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但它作为越南的一种民族文字,又带有强烈的民族性。本文拟通过喃字产生、形成、构造、发展、衰落、消亡的一系列过程来分析喃字所体现的民族性。
关键词:喃字 越南 民族性
喃字是越南在使用汉字的年代里,以汉字为基础,以汉字的汉越音来视读,仿造汉字“六书”中假借、形声、会意等造字法,为记录越南语“国音”(即除汉越音以外的越语音)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族方块文字。
一、从喃字的产生和形成看其民族性
关于喃字产生的年代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认为最早的喃字很可能是在公元二世纪由时任交州刺史的中国人士燮按假借法创制的。据越南现存最早的一部汉字——喃字字典《指南玉音解义》的汉文序载:“士王之时,移车就国四十余年,大行教化,解义南俗,以通章句,集成国语诗集以志名号,韻作[指南品汇]上下二卷,学者难祥。兹宿禅谨严香玉,音其字,解其义,手写帙成,可谓明白览详之要,使其读者走韻连声。”①此外,汉朝时,汉人用汉字注音的壮语来释义汉字,教壮民识汉字。士燮是广西人,他有机会见到这一传授方法,并可能效仿它来教越南人识汉字,于是创制出最早的喃字②。这种最早的喃字并没有成为一种通用的文字,其创制带有偶然性和随意性,因此称它为“喃字的萌芽”似乎更为恰当。随着越南社会的发展,越南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迫切希望取得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这种民族性表现在文字上则为努力创制一种民族文字,使语言和文字真正统一起来。越南文人很可能是受到汉人用汉字注音释义越南语这一方法的启发,也借用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来记录越南语“国音”,后来又采用了“形声”和“会意”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喃字,使喃字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喃字在十三世纪即陈朝时形成体系。建立陈朝的陈氏出自以渔业为生的家族,凭仗军事力量成为执掌国家命运的王者。由于陈氏出身平民,靠血缘关系形成了一个生产群体,所以自然地吸收了越南农村公社集体民主思想的传统,他们吸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长处用以治理国家,不教条僵化,不崇拜外国③。在这种思想体系和治国政策的指导下,再加上越南独立后经过了丁、黎、李三个朝代的休养生息,因此陈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使越南封建社会步入了兴盛繁荣阶段,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在这一意识的驱使下,人们希望能使用本民族文字来记录本民族语言,于是早已产生于越南社会的喃字获得了蓬勃发展,形成体系,登上越南文坛,真正成为了一种越南的民族文字。
二、从喃字的构造看其民族性
喃字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但越南人民在改进喃字和扩大喃字数量的过程中,又努力使喃字从形、音、义三方面与汉字区分开来,从而体现出越南强烈的民族性。下面笔者拟从喃字的分类出发,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参照其他学者的分类,再结合自身的想法,笔者将喃字分为以下五类:
1、假借字:按“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方法造出来的喃字。其特点是借用汉字的形体来记录与汉字的汉越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越语固有词。又可分为两小类:
(1)借同音汉字来表示。如:
喃字 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腰 yêu yêu 爱
(2)借近音汉字来表示。如:
喃字 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固 có cố 有
2、形声字:此类字的特点是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共同组成,既表音又表义。也可分为两小类:
(1)由一个汉字部首加一个汉字构成,汉字部首表义,汉字表音。如:
喃字 部首 声符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氵悲 氵 bi bơi 游泳
(2)由两个汉字构成,一个汉字表音,另一个表义。如:
喃字 声符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南年 nam năm 年
3、会意字:此类字在喃字中数量很少,其特点是由两个汉字共同表义并且不含表音的偏旁。
喃字 越语音 意义
并多 sánh 比较
4、义读字:此类字在喃字中也较少见,其特点是借用与越语同义的汉字来记录越语词。可分为以下两小类:
(1)借用与越语同义的汉字来记录越语词,在读音上二者毫无关系。如:
喃字 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沃 ốc rày 湿润,肥美
(2)借用与越语同义的汉字来记录越语词,在读音上做了一些变动。如:
喃字 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袋 đại đãy 褡裢
5、特制字:此类字的特点是基本按照“六书”中“假借、形声、会意”的造字法,但有所创新,如做了一些简化和添加。可分为以下几类:
(1)喃字假借:将一个喃字假借为另一个喃字。如:
喃字“钅黄 ”本表示“màu vàng(黄色)”中的“vàng(黄)”,借以表示“vội vàng (匆忙)”中的“vàng”。
(2)喃字形声:将一个喃字用做另一喃字的形符或声符。如:
喃字 形符 声符(喃字) 声符越语音 越语音 意义
天 天
口上 口 上 trời lời 话语
喃字 形符(喃字) 声符 意义
半怛 半(喃字中借“半”表示“卖”的意思) 怛 贵
(3)取汉字的某一部分或将汉字简化以构成喃字。如:
喃字 来源 越语音 意义
ノ “分”的一部分 phút 分钟
(4)将声符简化构成喃字。如:
喃字 形符 声符 声符越语音 越语音 意义
去多 去 多(“移”的简化) di đi 去,走
(5)在汉字上加“<,个,司,巨,口”等记号或部首构成新字。这些记号或部首并不表示形符,而只是表示这些字要“歪读(đọ̣c chệch đi)”④。如:
喃字 汉越音 越语音 意义
尼< ni này 寄
(6)特殊记音字:用两个汉字来记录一个越语音(今越语辅音“tr”在古越语中为
“bl”,因此需要用两个汉字才能较准确地表音⑤)。如:
喃字 汉越音 古越语音 今越语音 意义
巴
頼 ba lại blái trái 左
在五类喃字中,第(2)类形声字和特制字明显地体现出越南的民族性。
第(2)类形声字由两个汉字共同构成,一个汉字表音,另一个表义。此类字可说是越南人民的独创。因为形声汉字的表义部分一般只表示意义的范畴,不具体揭示字的本义,而此类形声字的义符是一个完整的汉字,表的就是该字本身的字义。王力先生在《汉越语研究》中将此类字称为“注音字”,认为它超出了“六书”的范围之外⑥。越南学者陶维英在《喃字:起源、构造和演变》一书中对这类形声字作了如下说明:“为了达到更加准确,人们又用另一种形声字,这是我们所特有的,即取一汉字来表示具体意义,另一个汉字注音,依靠表具体词义的偏旁,人们便可以找到正确的读音方向。”⑦笔者认为人们在最初造形声字时,肯定会依照汉字中形声字的造法,取一汉字部首再加一汉字合成。但当人们发现这种造字法存在表义和表音不准确的缺陷时,便对它进行了改进,采取用两个汉字合成一个喃字的方法,使喃字在表音表义上更准确,更符合它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要求,从而增强了喃字的民族性。
特制字仍基本按照“六书”中“假借、形声、会意”的造字法来创制,但却
做了一些变通,反映了越南人民的民族性和创造性。特制字第(1)类为喃字假借,它采用的仍是假借法,但却不是假借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来构成喃字,而是假借一个喃字以构成另一个喃字,从而扩大了假借字的范畴。第(2)类为喃字形声,它采用的是形声法,但其形符和声符却并非全由汉字或汉字部首构成,而是一半是汉字或汉字部首,另一半是喃字,这样也就扩大了形声字的范畴。第(3)类是取汉字的某一部分或将汉字简化以构成喃字,此类字如果是取整个汉字,那么可归入假借字或义读字,而越南人民却进行了创新,只取某个汉字的一部分或将某个汉字简化,这样不仅使这些常用字有别于汉字,而且也使它们的笔划更少,更易于为广大人民所掌握。第(4)类是将声符简化构成喃字。此类字采用的也是形声法,但它对声符进行了简化,虽然给人们按汉越音来识读带来一定困难,但在书写上却简便了许多。第(5)类是在汉字上加一些记号或部首以构成新字,这些记号或部首并不表示形符,因此此类字不是形声字,而是仿照形声字造字法创制出来的一类新字。之所以加上这些记号或部首,是提醒人们此类字不能按照声符的汉越音来识读,而是要“歪读”。虽然此类字在表音上并不准确,且又无表义的偏旁,导致人们识别起来很费劲,但相对于假借字来说,它对读音上的改变作了提示,而对于形声字来说,它在结构上又相对简单,因而也不失为一种改良了的构字法。第(6)类为特殊记音字,是用两个汉字来记录一个越语音,此类字模仿了“六书”中假借字的造字法,但它不是借用一个汉字,而是借用两个汉字,并在字形上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字来表示一个越语音。通过这种方法,将用单个汉字无法表示的越语音记录下来。总之,在特制字的六类字中,每一类都有所创新,反映了越南人民努力使喃字有别于汉字,真正成为本民族文字的民族性。
三、从喃字的发展看其民族性
喃字的发展包括逐步发展时期(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上半叶)和繁荣时期(十八世纪上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越南的民族性对喃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首先表现在喃字中形声字和假借字的数量对比上。在逐步发展时期,喃字中以假借字为主。而到了繁荣时期,形声字在数量上超过假借字,在喃字几类字中居于领先位置。这一观点可引用陶维英所做的数据统计来加以证明⑧:
时期 |
材料名称 |
假借字 |
形声字 |
会意字 |
陈朝
(1225-1400) |
《居尘乐道》 |
444 |
357 |
极少 |
《林泉成道得趣》 |
127 |
70 |
|
《咏华安寺》 |
176 |
176 |
5 |
黎初(1428年起) |
《国音诗集》中前十首诗 |
205 |
121 |
5 |
黎末(1784年止) |
《花笺记》 |
82 |
100 |
2 |
阮初(1802年起) |
《大南国史演歌》 |
127 |
161 |
7 |
资料来源:陶维英《喃字:起源、构造和演变》第116-119页;123-125页。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陈朝的三份材料中,假借字与形声字的比例分别为444:357,127:70,176:176;在黎初的材料中,这一比例为205:121,可见假借字明显占优势。到了黎末,为82:100;在阮初的材料中,则为127:161,显然形声字在数量上已超过假借字。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假借字过于依傍汉字,从而在字形和字义上给阅读造成很大困难。而形声字走的是音义结合的道路,它更符合越南人民对本民族文字的要求。用形声法创制的喃字经过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改变,大大提高了人们的阅读速度,增强了喃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的功能。如“年”和“五”在越语中都是“năm”,但在喃字中则分别写为“南年”和“南五”,使人一看即知这两个字是喃字而非汉字,且意思不同。因此,在喃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字不断增多并超过假借字的趋势体现了越南不断增强的民族性。
喃字从产生到消亡,一直是作为记录越语“国音”的“俗字”,始终没能取代汉字而成为国家的正式文字。但它毕竟是越南的一种民族文字,体现了越南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独立意识。在喃字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富有民族使命感的文人政客从来没有放弃过推动喃字发展的努力。十三世纪喃字一形成体系,陈朝的阮诠就用喃字吟诗作赋,他写的《祭鳄鱼文》是越南史册上记载的第一篇喃文作品。《祭鳄鱼文》在越南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很大的波动,他们纷纷效仿阮诠,掀起了用喃字创作的热潮。1400年,胡季犛建立了胡朝。他相当重视喃字,试图逐步以喃字取代汉字。可惜这个王朝只存在了短短七年,胡季犛的努力没有成功。到了黎初(后黎,1428年起),国民民族意识高涨,喃字作为一种民族文字,受到了不少文人政客的推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阮廌,他使喃字得以发扬光大。他创作的《国音诗集》是越南现存最早的一部喃文诗集,他因而被越南文学界誉为民族文学语言的首要奠基人。而1460年即位的黎圣宗则既精于汉语文学,又精于喃字文学,他著的《洪德国音诗集》是十五世纪又一喃文代表作。十六至十七世纪喃字文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喃文作品的比重较前大为提高,这是越南民族文化的新发展,也是民族语言的一个重大胜利。当时一些著名的作家如阮秉谦、阮沆等都用喃字吟诗作赋。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王嫱传》、《林泉奇遇》等一些用喃字写的长篇传记。从十八世纪上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为喃字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越南民族文化获得了辉煌的发展,喃字文学在文坛上占了优势。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语言艺术方面最有价值的一些作品都是喃文作品,包括阮攸的《金云翘传》,段氏点的《征妇吟曲》喃文译本、阮嘉韶的《宫怨吟曲》等。
喃字和喃文作品的发展体现了越南民族性的增强,这种民族性不是由王朝的兴衰所决定的,而是随着民族的成长和人民的斗争运动而发展的。十八世纪上半叶越南仍处在南北纷争时期,北方的郑氏政权下令没收和禁止刊印喃字书籍,但喃字和喃文作品却在此时进入了繁荣时期。这是因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越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迫切希望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以增强国力,抵御外侵,因而大力推动一切属于本民族的事物。到1788年阮惠建立了西山王朝。这是一个经过艰苦战斗才建立起来的农民政权,当权者深知民族独立的可贵,因此大力提倡喃字,力图把它变为国家正式文字。可惜这个王朝也只存在了十几年,未能实现这一伟大计划。1802年,阮福映建立了阮朝。阮朝是依靠法国侵略势力建立起来的,本就缺乏稳固的社会基础和民族支持,而上台后的阮朝统治阶级又竭力压制民族精神,这样就导致了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使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机可乘。肩负民族使命的文人政客们不甘受外族摆布,他们更致力于发展民族文化,使喃字的繁荣时期延续到十九世纪上半叶。这就是喃字的发展,也是越南民族意识的发展。
四、从喃字的衰落和消亡看其民族性
喃字衰落并消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过于依傍汉字导致复杂难学是其衰落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种缺陷并不是绝对不可克服的。1867年,当越南处于文字危机之时,越南学者阮长祚写了《应急八条》,陈书朝廷,提出了改革喃字的建议。该建议旨在补救喃字的缺陷,使其成为一种简便易学的文字,占据国家正式文字的位置。他的建议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有其可行之处。因此,“如果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如果没有拉丁化拼音文字的出现,能创造出这种文字并以它创作出不朽的文学名著的民族,一定能够通过多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不断的更新改进,使喃字渐臻于成熟。”⑨那时,喃字最终将和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一样,成为国家唯一通用的文字,承担起社会的全部交际功能。
法国殖民者的入侵和在越南强行推广拉丁化拼音文字是喃字衰落消亡的又一重要原因。随着对越南侵略的加深,为了削弱中国对越南的影响,法国开始强行推广拉丁化拼音文字,以便使越南人通过拼音文字学习法语,最终消灭拼音文字,维持法语在越南的独尊地位。在同殖民者斗争的过程中,处在民族危机中的越南人民看到了拼音文字简便易学的优势,他们接受了这一文字,放弃了复杂难学的喃字,这是喃字衰落消亡的第三个原因,也是由法国的入侵引发出来的一个原因。十九世纪末,越南文化界就有人接受了拼音文字,并开始从事拼音文字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二十世纪初,一些革命志士认识到拼音文字的重要性,开始用拼音文字宣传革命爱国思想。由于国语字简便易学,短短几个星期即可掌握,因此它成为宣传革命爱国思想,唤醒民众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有力工具。由此可见,尽管喃字存在种种缺陷,尽管法国殖民者强行推广拉丁化拼音文字,但如果没有越南人民的接受和推广,喃字不会那么轻易就退出历史舞台,只有越南人民才有权决定自己的民族文字。而越南人民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放弃了喃字,并不意味着其民族性的衰退,恰恰相反,这一决定体现了越南人民强烈的民族性。在当时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越南人民必须选择一种最有利于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文字,于是他们采用了简便易学的拉丁化拼音文字。经过越南人民的选择,这种文字不再是法国强加给越南的,而成为越南自己的一种新的民族文字。这样,喃字作为一种曾经使用过的旧的民族文字,也就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喃字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性。正如《越南历史》一书所言:“字喃和喃文的出现体现了我国人民为提高越南语的地位和发展民族文化所作的努力。这是一个在文化领域中的民族精神和独立意识的新的表现。”⑩因此我们在研究喃字的时候,要把握住这种民族性,将喃字作为越南特有的民族文字来加以考察,不能把喃字当作是汉字的一种补充,或根本就是汉字。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公正而全面的结论。
注释:
①转引自谭志词《论汉字对字喃的影响》,载《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2000年第2期,第12页。
②参见颜保《越南文学史讲稿》,第63页;马克承《越南的喃字》,载《东方研究百年校庆论文集一九九八》,第545页。
③参见[越]阮维馨《陈朝的思想体系》,林明华译, 载《东南亚研究》1987年第4期,第77页。
④参见[越]陶维英《喃字:起源、构造和演变》,越南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82页和第93页。
⑤参见[越]陶维英《喃字:起源、构造和演变》,第81页。
⑥参见王力《汉越语研究》,载《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8-799页。
⑦[越]陶维英《喃字:起源、构造和演变》,第84-85页。
⑧陶维英对喃字的分类和笔者在文中所作的分类有所不同,因此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陶维英将喃文作品中出现的汉字归为假借一类和假借二类,笔者认为汉字不是喃字,应排除在假借字之外,因此笔者所指的假借字仅包括陶维英所分的假借三类和假借四类。二是笔者在分类中将义读字和特制字各单列为一类,而陶维英则将义读字归入假借字,将特制字分别归入形声字和假借字。但由于此二类字数量很少,因此并不影响引用他的数据来对本文的分类进行分析。
⑨林明华《喃字演变规律及“消亡”原因管见》,载《东南亚研究》1991年第1期,第96页。
⑩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编《越南历史》,北大东语系越语教研室译,北大出版社1977年6月版,第247-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