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353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广纳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

[复制链接]

239

主题

1

听众

5447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2-22
注册时间
2003-2-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5-13 22:3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作为岭南古老的土著民族,壮族以自己特有的重生意识和崇智心理为内 驱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壮民族古代文化形态,其中尤以“断发文身”、 “干栏建筑”、“花山崖画”、“俚僚铜鼓”、“壮族歌圩”等等特有韵味 的文化事象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又挤身于文明民族之列。          -----《广纳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                         黄秉生

广纳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   ——壮族文化生态美研究论文之三

黄秉生

  内容摘要:壮族具有一种可称为广纳性文化根系,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平等和吸纳,其发端于壮族的图腾文化,表现于对苗瑶文化、汉族文化的宽容和吸纳,形成了壮族许多再生文化、杂糅文化形态,也使壮族文化符合生态文化的共生规律。 关键词:广纳根系 再生文化 杂糅文化 生态 共生 ——————————————————————————————

  作为岭南古老的土著民族,壮族以自己特有的重生意识和崇智心理为内驱力,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壮民族古代文化形 态,其中尤以“断发文身”、“干栏建筑”、“花山崖画”、“俚僚铜鼓”、“壮族歌圩”等等特有韵味的文化事象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又挤身于文明民族之列。这就是说,壮族的上古文化、中古文化甚至近古文化,既达到了比较高的程度又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征,但是越往近现代,壮族文化的民族特点越来越淡薄,越来越不鲜明,以至有人得出了壮族已经汉化,壮族的民族特性和民族意识已经淡薄的结论。   不可否认,进入近现代以来,壮族文化的河流再也没有出现象古代那样有自己独特形态的波峰,壮族文化更多的是融入了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大潮之中,随着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大潮奔腾向前。对于这种现象,不少人感到惋惜,更多的人感到迷 惑。   要理解壮族文化的这种变异现象,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壮族有一个可称为广纳性的文化根系。   所谓广纳文化根系,是指壮族对异质文化有一种宽容性、平等性、吸纳性的特点。是壮族文化产生变异的内在依据,也是形成岭南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生态景观的主要原因。   壮族广纳文化根系也是源远流长,其生发点应该从壮族的图腾文化算起。   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对于图腾的特征,我国著名学者岑家梧先生认为有四个方面: (一) 原始氏族的社会集团,采取某种动植物为名称,又相信其为集团之祖先,或与之有血缘关系。 (二) 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损害毁伤或生杀,犯者接受一定的处罚。 (三) 同一图腾集团的成员,概可视为一完整的群体,他们以图腾为共同信仰。身体装饰,日常用具,住所墓地之装饰,也采取同一的样式,表现同一的图腾信仰。 (四) 男女达到规定的年龄,举行图腾入社式。又同一图腾集团的男女禁止结婚,绝对的行外婚制。⑴   从这几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图腾,就是一些民族把某些动物或植物看成是自己的始祖神和保护神而加以崇拜。图腾崇拜有着丰富的内涵,囊括了原始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种偿试,也是人的主体性的第一次表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   壮族的图腾崇拜有多种多样。壮族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庭望教授编著的《壮族风俗志》指出:“壮人曾崇敬过的图腾天象方面有太阳、月亮、星星、云彩、雷电、雾霭、暴雨等;动物最多,有鳄鱼、蛇、野鸡、鸟类、犬、蛙类、牛、犀牛、熊、虎、鹿、猴等;植物有森林、榕树、竹、木棉以及其他怪山、怪石、怪岩、山泉、河流、深潭等。”⑵   广西著名学者丘振声先生通过认真考究,认为:“壮族的图腾崇拜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属于动物类的,如蛙、蛇、鸟、蜂、牛、羊、犬、鹿等;有植物类的,如花、竹、树、森林等。有自然物象的,如奇山、怪石、岩洞、山泉等;有天象的,如日、月、风、雷等;还有想象中的蛟龙与彩凤。”⑶   在岭南的古代民族中,壮族是图腾崇拜最多,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图腾崇拜的一个民族。“壮族的图腾众多,呈现出一种多元结构,它们不是单一的、孤立的、静止的、平面的,而是多元并存、互相交错、重叠、不断发展、呈立体状态。”⑷壮族图腾崇拜出现的这种状况是很值得深思的。   在中国的古代民族中,也有不少民族开始时也出现过多种图腾崇拜(种类并不象壮族那样多),但到了后面,往往都有比较统一的图腾崇拜,如汉族的龙图腾,瑶族的犬图腾,苗族的枫树图腾等,而并不象壮族的图腾崇拜是多元并存。为什么唯有壮族的图腾崇拜没有出现统一而出现多元并存的状况?首先,壮族图腾的多元性,是来自于壮族先人支系的繁多,不同的支系由于生活的环境不相同,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不同,选择的图腾物也不同,生活在水边的人们多以水中的动物如鱼、鳄等为图腾,而山里的人则以山中的各种物象作为图腾物,如山石、树木、鸟兽等。于是出现了图腾的多样性。其次,古代的岭南地区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壮族先人各个支系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他们之间较少交往,形成了各个氏族,各种不同图腾集团长其并存的局面。这种状况在壮族的一些古籍中也有所反映,如在《摩兵布洛陀》的巫经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螟蛉造人间,                          蠓麦奉雷王。                          划分十二国,                          天上十二姓。                          地上十二国,                          天下十二官。                          天下十二国,                          生出十二王。                          各国不相同,                          一国蛟变牛。                          一国马蜂纹,                          一国声如蛙。                          一国音似牛,                          一国鱼变蛟。                          其他国不讲,                          我回塘某乡。⑸   这段唱词,透露了壮族古代氏族社会图腾崇拜多元并存的状况。这种长期的多元并存的状况起码说明这样的问题: 壮族有比较宽容的心态,对于不同氏族集团,不同的图腾崇拜,并不采取反对、并吞、消灭的态度,而是允许其长期存在,甚至共同发展。   与宽容的心态相对应,壮族之间较少发动兼并战争。有些学者认为,唱词中有“一国蛟变牛”,“一国鱼变蛟”之说,就是牛图腾氏族消灭或并吞蛟图腾氏族,蛟图腾氏族兼并了鱼图腾氏族。这是一种解释,但还可以作另一种解释:蛟图腾是生活在水边的氏族,后来到岸上来生活,与原来生活在岸上的牛图腾氏族融合在一起;鱼和蛟都是指生活在水边的氏族,他们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后来就共同崇拜更具神密色彩的蛟龙。从壮族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后一种解释可能更为可信,因为,壮族是岭南乃至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形成过统一的王国,说明他们之间是缺少兼并的。在中国历史上,不少古代民族通过兼并战争而形成过统一的王国,如在北方,“汤征诸侯”“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建立了一个商王朝;在南方也有过夜郎国,但却不是由壮族来统一。并不是壮族没有力量来进行兼并,在瓯骆时代,壮族地区出现过相当强大的部落集团,以至秦始皇五十万大军进攻岭南的时候,在壮族先人居住的地区遭到重创,经过六年异常艰苦战斗,损失无数兵马,最后才统一岭南,可见古越人的部落集团是完全有力量通过兼并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王国的。有力量而不进行兼并,没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只能说明壮族的一种宽容的心态,这为以后形成他们广纳文化根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历史的发展,壮族广纳文化根系越来越得到凸现。   首先是对苗瑶文化的接纳。   苗族和瑶族都不是岭南的土著民族,“苗族源于上古的苗蛮集团,其先祖最早可追朔到九黎和三苗,汉代的武陵蛮则是它的直接族源。”⑹   “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瑶族是从武陵蛮或五溪蛮中的一支发展、演化而形成的”⑺   苗族和瑶族都是后来迁移到岭南居住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与壮族的文化既不是同源,也不是同质。远古的苗蛮集团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他们曾与炎帝争王于涿鹿之野,赶走炎帝而居“天子之位”,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再战于涿鹿,他们才以失败告终。到了尧、舜、禹时代,苗蛮集团之后的三苗,屡屡起兵,想争霸天下,到禹时,与三苗进行了一场七十天的大 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才败走他乡,不再看见活动。   作为苗蛮集团的后裔,苗族和瑶族的文化都隐含着一股坚韧而强劲的气势。他们都有比较统一的祖先崇拜,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尤其是瑶族,他们都崇拜盘王,以此作为民族认同的标志。他们的文化,隐含着一种崇尚艰险、崇尚力量的特点。 如,瑶族男子到了十五、六岁左右,一般要举行一次成丁仪式,俗称“度戒”。成丁仪式期间,受戒者要经过几项严峻的法术考验: (1) 上刀梯。即参加度戒者,要赤脚爬上六级用双刀扎成“×”形的锋利的刀梯,毫不伤脚。 (2) 跳“云台”。即参加度戒者,要从两米高左右的“云台”(楼台)上跳下来。 (3) 过火砖。即参加度戒者赤脚走过若干块烧得通红的砖头或木炭而不烫脚。 (4) 下油锅。即参加度戒者,把手伸入烧得滚开的油锅内而不烫手。 (5) 含犁头。即参加度戒者,用口含着烧得火红的犁头而不烫口。⑻从这些仪式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瑶族文化具有一种崇尚坚韧、艰险、勇力的特点。这与他们的民族经历过太多的苦难是有关的。   由于苗瑶民族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所以常为历代统治王朝所征剿,他们大都是在受征剿、镇压的情况下进入岭南的,相对于壮族来说,当时他们属于异质文化、弱势文化。但面对苗瑶这样的异质、弱势文化,壮族并没有把他们拒之门外,而是倘开岭南的门户接纳了他们,让他们在这里得到休养生息,让他们的文化在岭南的土地上得到生根开花。进入岭南以后,苗瑶民族很少跟壮族产生激烈的冲突,他们的反抗斗争主要是针对汉族的统治者,与壮族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这主要是得益于壮族的宽容心态,得益于壮族那根广纳性文化根系。   壮族广纳文化根系在与汉族文化的关系中体现更为明显,作用也更为巨大。   早在秦汉之前,汉文化就已经浸润岭南,在壮族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开始有汉文化的印痕:壮族的神话序列是:姆六甲→布洛陀→布伯→伏羲兄妹→人类。这里的伏羲本是汉族神话中的神祗,伏羲女娲神话早在汉族民间流传,到战国时期的汉人古籍中已有记载,不知何时传入岭南地区,使壮族也以伏羲女娲为再造人类的始祖,可见汉文化对壮族文化的浸润相当久远。 “从地下文物看,先秦汉文化早浸润岭南。广西武鸣勉苏出土了具有中原商代风格的青铜器皿,兴安出土商代兽面纹铜卣,钦州大寺镇出土商代中原风格石磬,说明商代中原文化已影响到广西南部。春秋战国来自中原的铜质钟、鼎、编钟、戈,在灌 阳、忻城、恭城、平乐都有发现。”⑼这说明汉文化对岭南的浸润不仅久远而且广泛。   到秦始皇统一岭南以后,汉文化更是大规模地进入岭南。汉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各个元素、各个文化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壮族文化:有些旧有的文化形态在变异,在重组;有些新的文化形态在孕育,在诞生。有些异质文化形态,进入壮族地区后,经过壮文化的吸纳,注入壮族特有的文化因子,从而也成为壮族生态文化的典型范式之一。当然,从文化发展的规律看,人类文化或文化元素往往是由高向低流动,即发展层次或程度较高的文化流向层次或程度较低的文化流动,从而引起较低文化层次向较高文化层次律动、靠拢。壮族文化在吸纳汉族文化的过程中也体现出这种规律。毕竟汉文化比壮族文化先进,所以在吸纳汉文化的过程中,壮族不由自主地向汉族一些先进的文化靠拢,从而使自己的一些文化本色削弱甚至消失。尤其是一些比较活跃的表层文化,壮文化的本色消失得更快一些,汉化的程度更高一些。   虽然,汉族与壮族都是农业民族,有某些相似的文化基因,但毕竟先天性的生活环境不同,历史的境况不同,文化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汉族的制度文化、观念形态文化等等,是与壮族不同的,对壮族来说,汉文化还是一种异质文化。但对于这种异质文化的大规模的进入,壮族并没有产生过抵制、排斥的行为,而是相当容易地接受了。   也许有人说,秦始皇进军岭南时不是受到了顽强的抵抗吗?那是军事的抵抗而不是文化的抵抗。军事抵抗与文化抵抗并不是同一回事,武力的征服也并不等于文化的征服。有些民族可以用武力征服他,但在文化上却始终无法征服他,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面对秦始皇的武力征服,壮族人是敢干反抗的,但当秦人在文化上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后,壮人就安定了。可见,只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壮族文化,壮族也是宽容的、平等的,愿意吸纳异质文化的。   面对异质文化的大规模进入,壮族人以宽容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它们,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它们,以积极的态度吸纳它们。虽然为此壮族文化的本色有所削减,但各种文化形态不断增多,文化水准不断提高,一些带有嫁接性、杂交性、融合性的文化形态突发异彩,形成了壮族文化生态的独特景观。

  由于壮族具有广纳性文化根系,所以面对进入岭南的文化,不管是强势文化还是弱势文化,是主流文化还是边缘文化,是异质异形文化还是似形异质文化,只要是以平等的姿态进来,壮族都能与宽容的、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并愿意吸纳他们的某些因子、成份、要素,从而重构、再生出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些形态,甚至顺应某些异质异形文化,增加原生土地上没有的文化形态,于是在壮族文化园地里就出现了既有原生文化,也有再生文化,还有杂糅文化。原生文化,就是民族的本色文化,具有民族的鲜明个性;再生文化,或是以民族的本色文化为基础,为框架,吸纳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因子而形成的文化,或是本民族已存在有某种文化的根性、种子,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一进入,就摧生出既具有其他民族文化特征,又更多地体现自己民族文化意蕴的文化形态。这种再生文化,虽还具有民族的特性,但已不为单个民族所独有;杂糅文化,是一种杂交性文化,是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它已不再具有民族的鲜明特性,而是具有一种广泛性,普适性,为许多民族所共有,构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壮族以其广纳性文化根系所形成的的再生文化,杂糅文化,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壮族对异质文化的吸纳是多方面的,既有定向吸纳,也有多向吸纳。定向吸纳主要是指对汉文化的吸纳,这种吸纳是全方位的,深刻的,是形成壮族杂糅文化形态的主要原因。多向性吸纳主要是指对苗瑶文化、氐羌文化等异质文化的吸纳。这种吸纳也摧生了壮族的一些再生性文化形态。   在壮族地区,广泛地存在着蛙文化现象:在广西出土的古代铜鼓中大都铸有青蛙塑像,据有关专家统计,广西收藏有五百多面铜鼓,其中铸有青蛙塑像的就有近四百面。在壮族地区,广泛地流传有关青蛙的神话与传说,有些地方直到现代,还举行隆重的祭祀青蛙的活动。有关青蛙的舞蹈、青蛙的唱词在壮族民间还烙有很深的印痕。这种蛙文化现象,应该算为是一“再生文化”。   把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蛙文化看成是一种“再生文化”,其主要根据是崇拜青蛙并非由壮族先人开始。从考古学、民俗 学、民间文学和史籍记载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到,早在古越人之前,在华夏大地上曾盛行过崇蛙之风:“在陕西临潼姜寨出土了从属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半坡型鱼蛙彩纹陶盘;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了从属中原仰韶文化的庙底沟型蛙形彩陶残片;甘肃临洮、青海民和出土了从属于甘青仰韶文化--马家窟文化的马家窟型蛙纹彩陶盘;甘肃兰州、武山出土了属于甘青仰韶文化--马家窟文化的半山型变体蛙形彩陶罐和陶壶;在青海乐都、民和,甘肃兰州、永靖等地出土了属于甘青仰韶文化--马家窟文化的变形蛙纹彩陶器等等。由此可见,黄河中上游地区曾经存在过崇蛙的部落。”⑽ “炎帝神农的故乡在陕甘地区的姜水流域,这里是中国目前出土文物中'蛙'图腾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⑾   但是,在广西壮族地区出土的原始陶器上,还没有发现蛙图腾的痕迹。后来出现的壮族蛙图腾已不是原生图腾而是一种衍生图腾。因为在壮族地区流传的青蛙神话与传说中,几乎一致的说法是青蛙是雷王的儿子,每当天旱的时候,人类要通过它向雷王呼叫,于是雷王就会降下雨水。在这里,雷王才是原生图腾,青蛙是雷王的儿子,地位稍次,只能算为衍生图腾。这种状况在壮族地区流传的《蚂 歌》中也有反映,如天峨县流传的《蚂 歌》中有这样的唱词: 盘古开了天和地,/不曾知道年月时。/是谁造雨救庄稼?/是谁明把四季分? 是谁除灾保禾壮?/是谁驱赶邪和瘟?/春种夏埋秋收割,/冬天复把土地耕。 它是管季节天子,/它是造雨的雷神;/它是社稷的真主,/驱除灾害灭邪瘟。⑿ 在东兰县流传的《蚂 歌》中也有这么一段唱词: 吉日接着蚂 娘,/良辰结缘蚂 郎。/壮家年年爱天女,/年年天女嫁壮乡。 天地远隔千万里,/自有彩虹作桥梁。/吉日接来蚂 娘,/良辰结缘蚂 郎。 天女呼唤云雨来,/今年四季降吉祥。/壮家年年爱天女,/天女年年嫁壮乡。⒀   从这些唱词中我们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在壮族人的心目中雷才是造雨的神,是真正的天之主宰,是天上最高的神,而蛙只是天之儿女,它不能造雨,只能呼叫天神下雨,其能力是有差异的,其辈份也是清楚的。   那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蛙文化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些学者认为:“现今壮族社会的蛙文化,就是在古代民族大融合即一大批中原人融入岭南社会时带来广西并安家落户的”⒁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知道,远古时代中原地区各个氏族和部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发生,而且相当惨烈,一些战败的部族只好远离他乡,以求安身,一部分人进入岭南,这完全是有可能 的,所以在壮族的神谱系列里就接有中原汉人的神祗,中原汉人的图腾进到壮族地区也就不难理解了。   蛙图腾文化能在广西壮族地区安家落户,成为壮族重要的再生文化事象,是因为壮族本身就具有这种文化类型的因子。蛙图腾发祥于炎帝神农的故乡,那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死伤之命。”⒂与农业为主要生活基础的氏族集团把蛙作为一种图腾物,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壮族也是一个农耕民族,把一种与农作物的收成关系密切的动物加以崇拜,也是不难理解。   不仅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蛙文化是一种再生文化,而且在壮族地区得到高度发展,成为壮族文化一大奇观的铜鼓文化也是一种再生文化,是壮族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的结果。   不可否认,壮族是广泛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而且“俚僚铜鼓”以其数目的众多,造型的精美而获得世人的称誉。但是壮族并不是最早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最早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应该是出自于生活在西南地区氐羌集团的一些民族。因为,从已出土的铜鼓来看,最古老的铜鼓是万家坝型和石寨山型铜鼓,据有关专家的考证,万家坝型铜鼓流行的时代约为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中期至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初期;石寨山型铜鼓流行的时代大约为公元前五世纪的战国初期到公元一世纪的东汉初期。而这些最为古老类型的铜鼓,主要分布在云南滇池以西至腾冲一带,当时生活在这一带的古代民族是氐羌集团的 族等民族。广西流行的铜鼓主要是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它们流行的时代都是从汉代才开始,但也是从这以后,铜鼓文化才真正进入繁荣时期,也达到了最高的顶峰。可见“俚僚铜鼓”也是壮族吸纳别的民族文化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再生文化。 当然,壮族之所以能把铜鼓文化发展到一种高度,是以壮族内在的需要和其本质力量的性质有关,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有一种内在的心理文化图式、结构使他们易于吸纳铜鼓文化的模式,这方面我们后面将有专门的篇章来阐述。   在上古、中古乃至近古,壮族吸纳别的民族文化而发展为自己的再生文化,到了近、现代,壮族更是大量地吸纳汉族文化而发展成为多种多样的杂糅文化,这种杂糅文化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制度的,有观念的。在物质方面,从生产工具到生产技术,从作物品种到作物栽培,从居住条件到行走工具,莫不受到汉文化的巨大影响。在精神方面,从教育思想到道德观念,从语言文字到文学艺术,其影响也相当深远。   壮族广纳性文化根系,使壮族的文化园地出现这么一种景象:在远古,壮族的原生文化还是很鲜明的、突出,有些原生文化形态还相当的葱茏,相当突兀。到了上古、中古、近古,一些再生文化形态逐渐繁茂,并蔚然成为景观。而到了近现代,杂糅文化普遍蔓生,很多原生文化已被其淹没,一些再生文化虽还依稀可见,但已很难形成很大的波涛,壮族文化更多是以其杂交性、共生性溶入了中华文化的大潮之中。   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虽然性质不同,但有些规律应该是相似的。在自然生态中,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根系,适合于生长在某种“地脉”之上和气候之中,形成植物特有的外在形状和色彩。但要成为一个蓬勃茂盛的植物王国,还需要有多种植物的“共生”。“共生”概念最初使用是1879年德国植物病理学家安东·豆·培里,他是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共生”概念 的,即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的一切现象都叫“共生”。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把生存竞争作为生命乃至整个自然界进化的基本规律,这不见得很全面,单有"竞争"而没有“共生”,自然生态就会失衡,生命也不会得到保障。在植物界,没有荫生植物的涵盖,乔木不会得到更多的水份滋养,不会长得高大笔直;在动物界,没有了狼的“共生”,软体动物的生命就会萎缩。当然,“共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相互受益的共生”,一种“单方受益的共生”,不管是那一种“共生”,都会使自然界种的多样性保存下来,造成自然的丰富和生态的平衡。   从这样的规律来看,壮族文化是一种比较符合生态发展的文化。因为壮族有三大文化根系:重生文化根系、崇智文化根系和广纳文化根系,这三大文化根系使壮族的文化园地既有原生文化,也有再生文化,还有杂糅文化。也就是说,壮族的文化是有自己深沉的根基的,而不是无根的、寄生的文化,或是完全借生的文化,但是,壮族的文化又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文化,他不断地吸纳异质文化,尤其是吸纳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壮大、繁盛。使自己的文化园地不断增加新的品种,形成一种多彩多姿的生态文化景观。   当然,壮族的生态文化,也还有使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即到了近现代,壮族的吸纳性文化根系越来越粗壮,越来越有力,对汉文化的吸纳越来越多,造成杂糅文化普遍蔓生,以至淹没了自己的原生文化,甚至淹没了再生文化,所以到了近现代,壮族再也没有产生象花山崖画,象俚僚铜鼓,象壮族歌圩那样的民族文化奇景。所以,我们在肯定壮族广纳性文化根系的意义的同时,也期盼着壮族其它文化根系能够复活、壮大,使岭南的大地上再次出现壮族葱笼的再生文化乃至原生文化。

注释: ⑴岑家梧《图腾艺术史》第1页,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⑵梁庭望《壮族风俗志》第78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⑶⑷丘振声《壮族图腾考》,第36-37页,第39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⑸张元生、梁庭望、韦星朗《古壮字文献选注》第60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⑹⑺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第534页,57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⑻《中华文化通志》《苗、瑶、畲、高山、佤、布朗、德昂族文化志》第26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⑼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第560-561页,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⑽邵志忠《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第89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⑾同上书第93页 ⑿⒀丘振声《壮族图腾考》,第138页,104-105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⒁邵志忠《壮族文化重组与再生》,第97-98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⒂〈太平御览〉卷721引〈帝王世纪〉

摘自广西民族学院中文学院http://www.gxun.edu.cn/chinese/chinesehtml/xywh9/jswc/jswc007.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3 22:37:08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就有收获! 落马的人也是一样,跌下来再努力滴爬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1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4-10-22
注册时间
2003-7-10
沙发
发表于 2004-5-13 23:43:00 |只看该作者

ZT广纳文化根系与壮族的文化生态美

帖子很长,没有看完。但“壮族的神话序列是:姆六甲→布洛陀→布伯→伏羲兄妹→人类。这里的伏羲本是汉族神话中的神祗,伏羲女娲神话早在汉族民间流传,到战国时期的汉人古籍中已有记载,不知何时传入岭南地区,使壮族也以伏羲女娲为再造人类的始祖,可见汉文化对壮族文化的浸润相当久远。”一说,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定论,伏羲(盘古)文化是源出于僚人,而不是汉族;是汉族吸收了我们僚人的文化。对于许多东西,我想我们需要摆正心态,进行再研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3 23:47:53编辑过]

对于未来,我们无可预知!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自以为预知了未来所发生的事,而放弃了我们本应该要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0

听众

6618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12-11-26
注册时间
2004-4-24
板凳
发表于 2004-5-14 01:13:00 |只看该作者
狗稀一堆,不知讲什么意思,什么目的?很多讲法不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0

听众

6618

积分

违禁用户

最后登录
2012-11-26
注册时间
2004-4-24
地板
发表于 2004-5-14 01:16:00 |只看该作者
帖子预览
不知讲什么意思,什么目的?很多讲法不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Powered By :僚人家园 Copyright ©2002 - 2005 Www.Pouchoong.Com 执行时间:.00000毫秒。查询数据库0次。 当前模板样式:[默认模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最后登录
2020-1-10
注册时间
2002-5-6
5#
发表于 2004-5-14 01:27:00 |只看该作者
Ayingj贝侬,以后发帖时,如果确定要发表的内容,请点击“发表”(发帖或者普通回复)或者“OK!发表回复”(快速回复的情况下),而不要点击“预览”,要不然总是出现“帖子预览”和“当前模板样式”,很难看。

Gin kauj ndip naz, Gin bya ndip dah(僚人民谚:吃饭惜田,食鱼爱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6#
发表于 2004-5-14 10:45:00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中确实有不少内容值得商榷。

1. 僚人为什么没有形成统一的王国? 作者认为是原因是“宽容的心态”。我怀疑“心态”能有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更有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如交通不便,彼此隔绝;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

2. 僚人的蛙文化是从中原传入的? 作者认为蛙文化传自中原,我却不敢苟同。僚人的蛙文化和稻作文明密切相关,和雷崇拜一脉相承。而中原出土文物中的蛙形象更近于蟾蜍,是生殖的象征。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至于神农“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开创的是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而长江流域和岭南的稻作文明是有独立起源的。

3. 最早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是氐羌人? 作者认为最早制造和使用铜鼓的是生活在云南的氐羌部族,也不正确。实际上云南的氐羌人是由北方迁徙而来,保留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与普遍制造和使用铜鼓的农业民族缺乏共同之处。最早制造和使用铜鼓的应当是居住在濮水沿岸,包括万家坝地区的百濮部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

听众

1024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08-2-24
注册时间
2004-5-13
7#
发表于 2004-5-14 19:5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上的贝侬们有没有看过梁庭望先生的有关壮族的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3

主题

1

听众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7-3-29
注册时间
2002-7-5
8#
发表于 2004-5-14 21:44:00 |只看该作者
粱先生是学界前辈,他的大作当然曾经拜读一二。
不知daegngeih贝侬有何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11-15 08:45 , Processed in 0.148796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