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具有4000余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古人遗址,近日在南宁市坛洛镇同富村雷懂坡的一片香蕉林被发现。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挖掘,出土了数百件加工精美,类型丰富的平肩铲,斜肩铲,锯齿状肩铲三种代表不同时期的石铲。5月23日,记者对发掘现场进行了探访。
考古专家称,该遗址文化性质应与祭祀有关,年代也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尽管未能对其真正功能作出最终判断,但本次发现将对研究石铲现象和稻作文化等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现场 古遗址藏身香蕉林
遗址就在离村口不远处的一片香蕉林中。记者来到发掘现场时,看到现场已经挖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土坑,考古队员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之前发掘出来的石铲已经被工作人员运走,不过当天,在生土层中,又发现了一个宽约30厘米的小坑,坑里侧放着7把石铲。而这种布列整齐的方式,就表明了这是一个重要遗迹现象。工作人员用刷子先清了一下土,然后小心刨开,一把有柄、有肩、有刃的,完整精美的石铲立刻展现在记者面前。
“目前我们已经挖掘到地表下70厘米,收获还是比较大的。”据考古专家称,截止到当天,已经挖掘出来了数百件石铲残件。
发现 二十年困惑一朝解开
这处遗址对考古来说,是一个新发现。不过对于村民李业福来说,这是悬在心里近20年的困惑。
发现石铲的地块属于李业福的承包地,一直都是用来种植香蕉的。据李业福说,他在1993年开荒种地时就发现了异常:耕地犁田时常常可以发现几把形体较大的扁平石头,形状像一把铲子,这些石铲刃部向上层层叠压,摆放很有规律。这些神秘的石铲让李业福很困惑,究竟是谁制作了这些石铲,它们究竟有什么用?
“后来,看起来像铲子的石头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吃惊。”李业福称,2011年后,因使用机器进行深耕,一犁地,地表就会散落大量的石铲碎片。经朋友提醒,他意识到这些碎片的意义,把这一线索告诉了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
“如果早一点挖掘可能效果会更好。”考古专家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都是古人类时代的文物,但是由于群众深耕种植,在遗址地表上发现的一些石铲残件及碎片等遗物,已经遭到了破坏。
发掘 石铲类型更丰富
经现场勘测,工作人员在这片香蕉地里一共布了3个探方,测出出土文物就在75平方米范围内。
尽管被村民耕种过,遗址已经遭到了较大损坏,但考古工作人员搜集出来的成品和半成品不少还很完整。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挖掘出来的石铲,石柄和石肩部分的轮廓比较明显,有的形状还比较精致,柄部没有裂痕,棱肩对称而且平整,铲身束腰,铲尖呈舌形,弧线柔和圆润。
据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林强介绍,与以前发掘的石铲相比,此次发现数量更多,类型更丰富,加工更精细,对大石铲文化现象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此次发掘的数百件石铲,尽管绝大部分都是半成品,但加工却较为精细,这在历次发掘中也是少见的。石铲的类型也比较丰富,从制作流程上来说,有成品,也有毛坯,而在形式上来说,涵盖了平肩、斜肩和锯齿状肩等类型。
揭秘 不是工具疑是祭祀用品
“大石铲文化作为桂南最有特色的新石器文化类型,长期以来备受学者的关注。”林强称,大石铲遗存主要集中在右江、左江与邕江交汇的区域,特别是隆安县、扶绥县以及南宁市郊的坛洛镇,在广西其他市县也有零星分布。
有关石铲遗址的考古工作自1978年隆安大龙潭石铲遗址的发掘开始,至今陆续发掘了几处遗址。经过发掘,有关大石铲遗址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明晰:大部分石铲的用途很可能是祭祀,这与南方的稻作农业有关。石铲一般用易脆断的页岩、板岩制作,并不实用,因此作为一种农业工具的象征,用作祭祀祈求农业丰收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而从此次所发现的遗物分析,雷懂遗址与桂南其他大石铲遗址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文化性质也应该与祭祀有关,年代应属于距今5000—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去年隆安发现的石铲相比,多了锯齿状肩铲,因此判断年代相对比较晚。
还原历史,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场景:距今4000多年前,古人类用石头,打磨成简单的劳作工具,如石锛、石斧、石铲——用于割砍植物或捕鱼。这些起初是为了使用而磨制的工具,逐渐成了丰收的一种象征。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把石铲有意识地摆放,举行一些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因而,在发掘现场,我们会看到坑内竖起石铲,并整齐地布列着。
新闻链接
历次大石铲发掘
大石铲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或遗物,1952年在广西崇左首次“现身”。
大石铲遗址主要集中分布于左、右江汇合处的桂南壮族地区。因其集中分布和出土于广西南部,学术界也就习惯将之称为“桂南大石铲”。隆安是出土石铲最为密集的地方,1979年在该县大龙潭遗址发掘出的233件石器中,石铲就达231件。这里被视为华南地区出土大石铲最为密集的地方。
2011下半年,在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谷红岭的地表上,采集到大量大石铲残件等遗物,考古人员正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文化遗物近100件,类型主要有石铲、石锛、石斧、石砧、陶器陶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