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062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快讯—隆安宣布举办“那”文化旅游节

[复制链接]

6

主题

0

听众

374

积分

新来贝侬

Rank: 1

最后登录
2012-11-24
注册时间
2012-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11:56: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隆安县委、县政府4月11日在南宁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于4月26日至5月3日在隆安那桐举行2012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 
   

    近年来,在隆安境内相继出土的大石铲、牙璋、遗骨等文物以及发现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为隆安县是“那文化”圈中心和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成为隆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宣传隆安、推介隆安,进一步发掘和弘扬历史文化,加快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隆安县决定举办2012年中国隆安“那”文化旅游节暨“四月八”农具节。

届时将有数百位境内外行政官员、数千名境外游客、近万名国内游客云集隆安,50多家境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全程采访报道或现场直播。
 

 


 


 


附加:

                                                                                  专家认定隆安是我国稻作文化圣地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以梁庭望总顾问为首的专家组受隆安县委和县政府的委托从2008年开始对隆安县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经过这几年的深入工作,基本调查清楚了隆安的“那”文化遗存,认定隆安是中国“那”文化(稻作文化)内涵最深厚、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的圣地。
专家们指出,隆安的“那”文化有两个特点,一是原生性,二是典型性。
 一、隆安是我国野生稻的原生地
隆安所在的那桐-坛洛平原气候炎热多雨,土地平坦宽阔、湖泊湿地众多,非常适合野生稻的生长,我们在隆安作田野调查里曾发现了多处的普通野生稻的的滋生地。历史上这一带也曾有广泛的野生稻分布。
著名水稻专家李润权先生在《试论我国稻作的起源》一文中明确提出“在我国范围内追溯稻作栽培的起源中心应该在江西、广东和广西三省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多作努力,其中西江流域是最值得重视的”。梁世春等稻作学者在《广西野生稻资源长期安全保护对策》一文中指出“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广西开展野生稻资源大普查,发现广西不但野生稻品种类型多,而且分布的原生地和覆盖面积都是全国最多最大。”全国第一届野生稻大会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等权威单位所撰写的论文更明确指出,隆安、扶绥和邕宁交界处的左、右江和邕江河谷地区是老野生稻基因多样性的中心,也就是说隆安是我国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
二、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中心区
世界史前稻作文明的最先进的工具是古骆越人发明的大石铲,它是学术界公认的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的标志性文物。大石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的分布范围与古骆越国的势力范围相一致。目前国内外已知的大石铲出土遗址分布于40多个县区共130多处,而隆安一个县就达40多处,是世界上发现大石铲遗址最多的县区,这说明以隆安为中心的古骆越水流域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密集的稻作村落,有了规模化的稻作生产,是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生产工具最先进的稻作中心区。
三、隆安有中国最早最大规模的稻神祭祀坛
据田野调查和考古挖掘,我们发现隆安的大石铲遗址多以稻神祭祀坛和祭祀坑形式出现,其他地方的大石铲遗址多是散布点。隆安是世界上稻神祭祀最大和最早的遗址分布区。在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召开的骆越文化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我国非遗文化的首席专家曾对隆安县的稻神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是我国典型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世界级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隆安是“雒田”的故乡
“雒田”也叫“骆田”或“鸟田”,对于“雒田”史籍多有记载,但 “雒田”到底是什么田? 两千多年来学者为此论辩不休,至成为中华历史上的千古之谜。
现在这一千古之谜已经破解, “雒田”不是“山谷中的田”而是古骆越(古代骆越也写作雒越)人所耕作的稻田。“雒”在古骆越语中既是“鸟”的意思也是“水稻”的引申义。 “雒田”的得名源于隆安。隆安大石铲遗址最密集的地方是渌水江、罗兴江、右江三角洲,这里地势平坦,有大片的野生稻分布,但是渌水江、罗兴江汇合后流入右江龙床河段的峡谷狭小,每到春末洪水泛滥,渌水江、罗兴江两岸便淤泥堆积。此时鹭鸟翔集滩涂觅食小鱼、小虫,人们在滩涂上挖沟起畦,整理成为最适宜耕作的稻田,这种类型的稻田当地人叫“那雒”,意为“鸟田”。渌水江、罗兴江边的稻田就是“雒田”,这就是“雒田”得名的由来。隆安是“雒田”的故乡,也是骆越稻作文化的源头。
梁庭望先生曾预言,隆安的稻作文化将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影响全世界,将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2 14:35:49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0

听众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8-28
注册时间
2004-10-30
沙发
发表于 2012-4-14 00:18:00 |只看该作者
相信沙南,应该本就是可以解释 的.

一孔之见 http://blog.sina.com.cn/c139776388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

听众

9095

积分

九头龙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9-11-5
注册时间
2003-9-29
板凳
发表于 2012-4-12 21:36:00 |只看该作者

“雒田”也叫“骆田”或“鸟田”,对于“雒田”史籍多有记载,但 “雒田”到底是什么田? 两千多年来学者为此论辩不休,至成为中华历史上的千古之谜。

你们信吗?


举步朝金阙,飞身谒帝京。 天外琳琅响,齐举步虚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6-11
注册时间
2002-7-6
地板
发表于 2012-4-13 13:11:00 |只看该作者
按我家乡话的理解:

nuaz lough 山谷中的稻田

nuaz lougz 杂草丛生的稻田

nuaz nougz 鸟状田或揉搅田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5#
发表于 2012-4-12 21:57:00 |只看该作者
总归是好事。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16 22:19 , Processed in 0.127073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