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德峨
黄敏忠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乡,是一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殿堂。我的一双儿女在这里降生,我的青春年华在这里消逝……
别去33年后,我和妻子同从深圳回来的老友夫妇一起,并在留在当地的老同学的陪同下,重访了这个令我难忘的第二故乡。
刚过那地丫口,汽车就把我们载进一个占地约十几二十亩宽的广场。下得车来,我一眼就看见广场右边的舞台两侧竖着两根雕有神像的立柱,以及离广场不远处的一排排楼房。老同学告诉我,这个广场建成3年来,每年的苗族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尝新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都在这里举行。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广场”。
当我们离开广场来到德峨街上,我惊讶地发现,眼前的德峨街,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旧模样。
当年所谓的“德峨街”,实际上是一段凹凸不平,弯弯曲曲的公路。公路一侧是公社机关的几幢小平房;另一侧的一小块平地上盖有两个又脏又旧的圩亭。圩亭右边是德峨供销社,这个当年全公社最大的“百货商场”,供应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往前几百米是公社粮所和食品公司。公社卫生所在街口的右边。周围山边,零零星星地分布着一些农舍。这就是当年德峨街的全部内容。尽管这样,德峨街却是方圆百里最大的圩场。一直以来,这里都是7天一圩。每逢圩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在圩亭或公路两旁出售自己的土特产品,购买所需的日用品。更多的年轻人是来这里交朋友,寻找自己的意中人。1983年,我曾在《民族文学》发表一篇散文——《德峨圩日》,写的就是当时德峨圩日热闹的情景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如今,那两个破旧的圩亭已经不见了,圩亭所在的地方已变成水泥铺就的平坦的广场。广场上,一排排太阳伞下,有卖鸡鸭、肉类、蔬菜、熟食品和土特产品,有百货、五金、农资等各类商品,还有苗族、彝族、仡佬族自产的蜡染土布和艳丽的民族服装,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整个圩场既充满了现代气息,又弥漫着浓厚的民族风情。
我们在新建成的街道上漫步,企图寻找当年的痕迹。然而,许多我当年非常熟悉,至今仍深深印在脑子里的屋宇、物件已经完全没了踪影,弄得我这个“老德峨”已经辨不出东西南北。突然,我们在几幢高楼之间,找到了当年德峨的标志性建筑——德峨供销社。这是一幢占地约200多平方米,砖瓦结构的平房,这是当年德峨最“雄伟”的建筑了,可是如今已经破败不堪,但它毕竟是我思念中的旧物,我们一起在老房子前面合影留念。
照相之后,我便去寻找我当年的“故居”。当我走进当年的公社即今日的乡政府院子时,我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的所有房子都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几幢相当气派的楼房。乡党委、乡政府、农业站、文化站、广播站都有了各自的办公楼,而这些单位当年都挤在一座小小的八角屋里。如今的干部职工也都住上了新的宿舍楼。我当年住的小平房那块地方,已被改建为运动场。除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外,运动场上还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材,我惊叹于现在的基层领导如此注重干部的身体健康,这同我们当年“两眼一睁,忙到点灯”的工作、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吃午饭的时候,乡长坐在我的旁边。乡长是本地苗族人,30出头,五短身材,显得朴实、精干。他告诉我们,公社撤销以后,原来的德峨公社分为3个乡。现在的德峨乡面积只占原来德峨公社的三分之一,人口共有3万多人。乡政府所在地人口近1万人,等于公社时期的10倍,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隆林县城的人口。城镇人口的增加,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过去因为交通闭塞,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现在村村通了公路,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我们去的那天并不是圩日,但是街上做买卖的人比过去圩日的人还多。过去这里的少数民族群众卖东西都是论把、论个、论碗、论瓢地卖,没有重量概念,整个街上找不到一杆秤。现在满街都是电子秤,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这是人们观念的转变,也是社会的进步。
我们吃午饭的酒楼建在德峨水库边上。德峨水库是一个很小的水库,积雨面积不足100亩。虽然很小,因为它是德峨当地唯一的一个水库,所以弥足珍贵。每年春夏季节,水库蓄满了水,四周的群山和德峨街上的一些屋宇倒影在水库里,构成十分美丽的风景。当年我曾在后龙山上拍摄过德峨街的全景,水库的水面占了照片画面的一半。由于水库的水非常清洁,没有任何污染,打上来的鱼味道特别鲜美。现在,我从酒楼的窗户往下观望,水库里的水很少,失去了昔日的清澈,水色已经开始变黑。原来,德峨的几家酒楼全都环绕水库而建,酒楼的脏水都往水库里排。水库边堆积了许多生活垃圾,四周和堤坝上杂草丛生。不难看出,水库因多年失修,已显现出了破败的景象。我的心隐隐作痛,深深地感到,即便是在德峨这样的边远山区,同样也存在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问题。
我们在来德峨的路上,遇到苗家两姐妹。她们穿着漂亮的苗族服饰,人和衣裳一样美丽。姐妹俩非常活泼,很爱唱歌。她们刚从杭州回来,是跟随打工的父亲出去的,已经去好几年了。这次回来是要办证明,去杭州读高中。她们搭我们的顺风车回德峨,在车上姐妹俩给大家唱了许多苗族山歌。看得出来,她们对家乡很留恋。问她们为什么不留在家乡读书?她们说杭州的学习条件比家乡的好,而且那里的天地也大,以后好找工作。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德峨的时候,动员一些当地的年轻人到外地读书,有些人死活都不愿出去。而现在十几岁的小女孩,都懂得到外面去闯世界。我不禁感叹德峨人思想观念的变化,我觉得这比起城镇建设的变化,意义要大得多了。
(原载2012年3月23日《广西民族报》副刊,作者曾任《右江日报》总编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3 9:02:05编辑过]